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9|回复: 0

[02年][全辩][点评]中山大学vs澳门大学(科学发展是否应该有伦理界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5 09: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y
岚星

不知道这场比赛剪辑了多少,如果仅仅从电视播出的部分看,感觉恐怕有点一边倒……
首先必须承认这个辩题对双方并不是很公平。如果抛开概念之争,那么反方有利的区间是很小的。这就意味着除非正方立论犯致命的错误,否则反方很难通过把比赛控制在对自己有利的半场之内而获胜。
从已经播出的比赛看,本次大赛中各队的立论都比较常规,大家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而别人想不到的点在场上也很少出现。本场比赛也不例外。正方从三个层面立论:第一,科学发展的主体是科学家,必须有职业道德与良知,从而控制研究什么与如何研究;第二,科学的社会价值:只有遵从伦理界限才能为增进人类的幸福服务;第三,科学发展必须遵循“善”的方向(可能是没太听清吧,感觉好像和前两点是重复的)。而反方在指出了“界限是指不可逾越的一条线”后从两个方面质疑:第一,科学发展是认识过程,而对认识(的内容)无法划出界限;第二,如果要划定界限,那么面对不同的论理标准,由谁来做,如何做的问题。就我的感觉来说,反方的立论潜在的漏洞更大的一些。第一点就是科学发展限定在目标层面,这种狭义的理解或者有其合理性,不过反方对发展的方法、手段、主体都没有进行论述,直接摆出这种观点则未免让我有突兀的感觉。事实证明,这一点在后来被正方反扑,使反方比较被动。第二点隐含了“界限”必须统一的前提,而这一前提的正确性没有加以论证。这了使得反方在面对正方的回答后没有后续手段。当然,从网上得到的消息看,反方对这个辩题的准备时间是比较短的,这可能是他们的立论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本场比赛的攻辩不是很精彩(当然明显有所剪辑),双方问题都是从立论出发的平行问题,回答也多为侧面的回答。在对方回答之后也没有听到根据回答进行的连攻。(回想起来好像不少比赛都是如此,在全辩出现这种局面实在有违“攻辩”设计的初衷)特别是在反方三辩说他觉得科学发展采用任何方式进行,只要是为了“求真”他都可以接受后,不知道是剪辑了还是时间到了,正方三辩竟然没有续攻,实在让我着实奇怪了一把。
攻辩小结没多少亮点,正方只是对攻辩进行了一般性的概括。不过他的发言时间把握之准的确让我吃惊。而反方的攻辩小结我个人觉得作为“小结”不是很合适,更像是二辩陈词。仅仅是把科学发展与论理发展的纠错机制进行了论述,而对攻辩则几乎没有提及。可能一辩是想从理论层次整合本方的攻辩意图,不过个人觉得没有能清晰地把小结同攻辩的内容结合起来似乎稍欠妥当。
自由辩阶段不得不承认正方占了绝对的上风。他们的问题设计和团体配合都展现了极强的整体性。特别是面对正方“科学是求真”、“对认识的领域无法加以伦理限定”这两点强攻,四辩明确提出了“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这两个问题,并继而由四位辩手共同加强、封死。在“科学发展与伦理发展的纠错机制”问题上则指出“善”与“真”的不同,伦理保证的是科学的向善。这一点也封得比较死。只是在“如何用己知的界限规范示知的世界”问题上,正方先是对“人与外星人的伦理”问题连续三次回避,结果被反方连连追问,显得很被动。而在这个问题进入理论层面后,正方三辩又用“‘善’是永恒不变的,因此现在的伦理界限可以规范以后未知的发展”加以防守,这一点不客气的说与全辩水平极不相称的一个重大漏洞。因为“善”、“美德”等论理规则绝不是永恒不变,恰如反方所言,伦理规范有其时空局限与阶级局限,古人以三从四德为善,今人则不然;当今中国以一夫一妻为善,当今阿拉伯国家则不然;荷兰国会以安乐死为善,而其他国家则不然;……如此的反例比比皆是。不过可惜的是反方对这一漏洞的反攻不是很有效果,这部分的原因可能是正方二辩立即用“不同的时空可以用不同的界限,动态发展,时时规范”的这种以动态压静态,破“界限必须静态统一”这个反方的隐含前提的办法进行了补位。面对正方的攻击,反方则显得准备不足,在很多问题上出现回避,在自己进攻的“纠错机制”、“谁来划界,如何划”等自己攻击的点上,面对对方的回答也显得束手无策。整体配合上更是远不如正方。
要回答观众提问时,正方四辩很好的把人大四辩那个用意不是很清晰的问题引到了自己的立论上,在“科学发展决不仅仅是在哪里发展,更包括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的问题上再一次强化了己方的强点,再加上队友的强化,使得在这个概念的认同程度上远远超过了反方,点评嘉宾也在点评中指出了这一点。
四辩陈词时,正方陈词显得非常清晰,在“科学发展的社会价值”层面进行了几乎是滴水不漏的防守和进一步巩固。理性思辨的同时也不乏丰富的情感,可以说是很好的总结陈词(甚至让我有那么一点点路一鸣的感觉)。如果要找不足,那么个人感觉比较明显的一处是对对方的攻击总结得过于抽象,直接从深层进行讨论而没有体现出由表及里的从具体交锋点抽象到理论核心的一个思维过程,这对于普通的观众可能难以清晰地把握辩手的思路,因此效果上可能也会略显不足。
对于具体的辩手,反方一辩是本场当之无愧的最佳辩手。如果不是他的存在,这将是一场老虎与兔子的较量。如果要给他挑刺,那就是严得严谨有余而灵性不足,还没有能利用肢体语言进一步加强自己。而正方三辩作为女辩手,攻击力之强是比较少见的,但气势过盛,以至于略显霸气,这也使得她的发言表演痕迹比较重。

[ 本帖最后由 herolandis 于 2008-2-14 17:3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0:04 , Processed in 0.0433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