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齐物”、惠子的“历物”和濠梁之辩 (1)齐物论是先秦庄子的主张,认为“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任何事物的差别以及人们认识事物上的是非,都是相对的,一切争辩,只是对“道”的全面性的歪曲和割裂。认为物我同齐为一,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寿夭。 (2)濠梁之辩是庄子和惠施(惠子)的一场论辩。据《庄子·秋水》记载:庄子和惠子游玩于濠水桥梁之上,见到鱼在水中,庄子说:“鱼从容的出游、玩耍,这是鱼很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很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清楚你。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肯定不知道鱼很快乐。就是这回事。”庄子说:“我们推导一下。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这说明你还是认为我知道鱼的情况,所以才故意反问我的。而我之所以说鱼很快乐,是因为我现在在濠水桥梁上出游玩耍很快乐的原因。”庄子从“万物与我为一”的“道通为一”齐物论出发,因自己游玩之乐,而推及鱼出游从容之乐;惠施则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否认庄子能够知鱼之乐。庄子的思想称为“齐物”,而惠施的思想称为“历物”。所谓历物,历为分辨、治理之意,历物就是指普遍地考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