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目前情况来看,华语辩论网很难持久,如果找基金会筹款呢好象不太实际,另外开一个赢利性的网站与华语相依存或许会比较实际吧。 单纯辩论来讲,华语相对单调了一点,的确华语有很多资料,但是都没有好好利用,而且人才也在慢慢流失。华语出期刊杂志的确是个好的发展方向,我觉得可以以网站的形式出在线期刊,内容丰富一点,五千年的文明里跟辩论有关的话题都可以使用,不论中外。演讲、哲学、逻辑等等可以分一些类出来,以及很多与辩论有关的笑话趣闻或名人名言都是相当好的材料呢。光讲辩论是没有多少人来看的,因为普遍人们都会觉得辩论高坐于辩堂之上,太遥远,却忘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辩论的影子。如果能淡化辩论顶上的专业光环,所有的人都会突然间发现:原来辩论离他们是如此的近。 我想如今还是有不少人上网是冲着学习,冲着资料来的,如果妥善利用资源,应该会有相当数量的点击率,点击率就是广告费的来源,广告费也是网站、杂志、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说到广告,如果有人才的话甚至可以自己成立一家广告公司,独家代理关于华语的广告。我在广告公司待过一段时间,做广告并不复杂的,当然如果要做户外宣传广告就可能需要一家工厂了,工厂也很简单,焊接铁架,制作广告牌之类的,或者还有大型印刷机器,但不是必要的。 还记得当年和朋友一起办报纸的情形呢,简简单单租间房子挂了一个牌就当是广告公司,如果有人来查就说营业执照已经申请了,还没下来,马上就好了,然后塞点钱意思意思,呵呵。那时侯到处跑印刷厂,找资料,真的很开心,然后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喝茶,计划第二天的事……就一件事没有想到,那时后的第一份报纸已经相当于一份杂志的厚度了,但脑筋就是拐不过弯来,呵呵,惭愧啊。还有几位记者朋友,他们跑过许多地方,印象最深刻就是他们说的有关监狱的消息:广州有一种清理市容市貌的车子,是那种全包的卡车,如果碰上衣衫褴褛的乞丐一类的人就拖上去拉走,先拉到韶关监狱,再转到湖南那边山里的监狱里,问家里人的电话号码,要家里人送钱,一般八千左右,交足了数就放走,交不完就一直关着,关到累死为止。记者朋友们经常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我就叫他们请保镖,他们居然说一个月一万块钱都请不到,而且他们自己的钱也不多。有时候真的很想念他们,也许不知道哪天他们中的某人就会无声无息的蒸发掉了,联络不上了,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换一个新号码,从来不买充值卡的。还有一次他们去采访一名白粉仔,我也跟着去了,我们看着他吸,看了好都没有人说过一句话。 我所经历的所感受的都让自己慢慢变成一个希望能够为社会做一点贡献的人,我越来越深的体会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分量有多么的重。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不论死去的还是在生的,他们发明并制造了各种各样方便我偷懒的东西,比如说面前的电脑,家里的洗衣机、电冰箱等等许多的改善人类生活的工具,在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现在,我可以为别人,为后来的人做些什么呢?比缺乏学识更危险的是,拥有丰富学识,却缺少强有力、有原则的人格。人们只注重知识上的发展,而内在人格上却缺少相应的进步。在学校教育上,我们确实不经意地忽视了青少年的人格培养。我也知道说这些话显得很傻,但是希望总会有的吧。 今年马上都要二十三岁了,还有多少个二十三呢? 至少有一段时间不愿意再上网了,外面的雨下得人心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