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0|回复: 2

离开比赛之后对辩论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0 23: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说我很久没有出现了,是否已经离开了辩论了。我说不是的,只是现在毕业了,所以没有参加辩论赛了。仍然喜欢辩论:那思想的活跃,那精神的交流,那智慧火花的绽放,那或激扬或委婉或耐人寻味的语言都让人感到愉悦。

   离开正式的比赛,对辩论的观点不同了。没有比赛规则的限制,却发觉自己的成长。我一直喜欢随时随地的即兴辩论。因为那更需要日常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活泼交际性的性格,更需要语言的熟练运用,更为实用的导向,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宽大的胸襟。

   在即兴辩论中,没有比赛的框框,没有太多攻击性的语言,平易近人,却又一样能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一场比赛,不可能是说服对方的,因为大家都过于坚定的立场——誓死捍卫自己的论点。离开那框框,大家更能发散自己的思维,举一反三不是大家一直羡慕的能力吗?那样,没有衷心介绍对方观点的并且坦诚地承认的情况存在。赞美对手,是多么宽大的胸襟,多么出众的思想高度。没有那语言的攻击性,是多么友善而且和谐。大家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得到认同。对社交艺术有点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谦逊温和而且委婉地指出,更能让人所接受。我们的交锋点是智慧,不能排斥他人的智慧,我们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我们有学习、分析、理解的能力,为我们所受到过的教育感到骄傲。修养的在细节中更能让人体会深刻。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整个大局,而比站在自己的圈子里“知己知彼”,更能让大家体会的辩论深刻的内涵。

   即兴二字,其实是一点都不难的。有了日常生活上知识的积累,触类旁通,有很多话题可以讲。我的观点是:出了自己的专业(不必拘泥于学习的专业,而是未来从事事业的方向),其他只是做到博就行了,不必做到精、专、深,毕竟那也是不可能的事。看多了即兴辩论,羡慕他们在场上运筹帷幄的潇洒,羡慕他们语言信手拈来的自如。或许不如精心准备的比赛来得更为深刻,却无疑更让人向往。即兴更注重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知识底蕴,有限的资源的调用能力,实操性无疑是更强的。完全可以做到广泛地随时随地的进行思想的交流。

   我一点都不排斥比赛,相反,很享受比赛,虽然自己的观点变了。比赛,是学习的考卷,即兴辩论,确实日常的实践。我时刻提醒不要忘记为什么要比赛,比赛的宗旨是什么?有人提出:提高语言能力,临场思维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心理素质,更加深入问题本质。讨论的问题和辩论结果都不重要,我感觉可以积累就业面试时需要的综合素质。有人认为:辩论塞的意义在于语文和逻辑,看谁能用最条理清晰,最幽默的语言。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并不在于辩题本身多末有意义,当然那些无聊话题除外。
“辩论古已有之。人类探求真理的冲动,和享受思维激荡的乐趣,使人类自有文明史以来,就深陷辩论的“泥淖”而不能自拔。人类历史上最值得怀念的“好辩”时代,如古希腊雅典时期,或中国春秋时代,恰是东西方文明留给人类最伟大和丰厚遗产的伟大时代。不但当时的真理之辩奠定了所有人类哲学的基础,即使是看似“无厘头”的口舌之辩,也直接促进了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的发展。”(摘自张天尉《重新审视大专辩论赛的意义》)我们比赛的目地最终还是走想日常的运用,即兴辩论的才是最终的归宿。

   考试虽然有弊端,但是最好在现阶段的不可或缺的。考试在于锻炼和审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最后知识还是要用于生活,而且在生活当中运用是和考试有很大区别的。我借此比喻辩论赛和即兴辩论的关系。

   只是些浅薄的个人看法,请大家多多批评。其实网上辩论更多的是提供即兴辩论的平台为好。子虚还是那个子虚,西西。

发表于 2007-6-13 20: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比赛之后对辩论的看法

离开辩论赛,反而能对辩论看得更清楚
发表于 2007-6-15 09: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比赛之后对辩论的看法

=.=呵呵..子虚还是子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8:39 , Processed in 0.0496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