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11|回复: 11

[转载]12辩复赛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4 08: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3-4 08:50 编辑


(翻墙而得 全文转载)


辩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有利于中国/东盟各国
博特拉大学(UPM) 对垒 马来亚大学(UM)

正方:博特拉大学辩手:陈伟伦,林凯晗,刘振宁,邱国鸿
反方:马来亚大学辩手:陈劲辉,江国兴,郑秋桦,符永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念起源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目标为:一,促进中国、东盟之间的企业对话与合作、二,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与投资联系、三,促进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全辩卫冕冠军博特拉大学身为正方,立场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有利于中国”而身为反方的马来亚大学的立场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有利于东盟各国”。博大的衡量标准是通过自贸区的成立,何者受惠的领域更广,程度更深。一、在国际货币的角度分析,自贸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二、从经济战略来看,自贸区不但让中国在东盟开创更多商机,更成功避开欧美反倾销。三、从国家发展角度出发,自贸区让中国的能源供应业多元化,进而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博大陈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乃中国为打入全球经济市场的经济策略。中国以温和的形象与东盟各国建立良好的互动与军事实力来消毒20年前的“中国威胁论”。

马大所持的立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有利于东盟各国。马大的衡量标准是何者获得的利益是更关键和更迫切需要。他方提出了三个论点。一、自贸区是东盟通过经济困境的主要出路,二、自贸区是东盟经济转型的主要力量、三,自贸区提高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主要平台。马大队举出了许多例子以及其利益来论证立场,如自由贸易区成功迅速扩张,有更好的市场以及外资回流。

本场评审为吴明珠博士、潘庆松先生、谢春荣先生、吴木炎先生和罗正文先生。评判一致认为两队皆实力相当。但是评判认为正方在提出论点时并没有具体化提出实例支持东盟国家中小型厂家要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开放喊停。在自由辩环节中,评审认为双方缺乏交锋,各说各话。

全辩12第一场复赛由马来亚大学以10比5胜出,进入半决赛。三位入选最佳辩手是反二江国兴、反三郑秋桦以及正二林凯晗,最后夺得这场比赛的最佳辩论员是来自博大的正二林凯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10-3-4 11: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张先生了!我好奇的问一下,今年国辩代表权是以哪年的大马全辩为准呢?
发表于 2010-3-4 11: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呃,我有点疑问的是国伟大炮王为什么也要翻墙才能得到此文?
发表于 2010-3-4 22: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是所到我的影响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照抄吧了。。。
发表于 2010-3-5 08: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张国伟


    炮王啊,翻墙是天朝特色词语,会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4: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明白了mameng....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4: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明白了mameng....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4: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张先生了!我好奇的问一下,今年国辩代表权是以哪年的大马全辩为准呢?
惟恋梧桐 发表于 2010-3-4 11:05


国辩还办吗?????????

按次序,上届冠军还没机会出征。。。。。应该先让上届先去。。。。。。

但我这么一讲。。。。搞不好,又得起很多争辩了。。。。。。
发表于 2010-3-7 1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国辩还办的话,当然是让这一届的全辩冠军出赛。
(PS:我是来自博大的)
发表于 2010-3-7 13: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丁翼

我个人的看法,自然是应该就近,但是兹事体大,还是大家一起开个会投个票形成体例会好一些

我仅代表个人,万一捅了娄子不牵涉华语背书
发表于 2013-4-25 00: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都喜欢辩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7-31 05:06 , Processed in 0.0492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