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8|回复: 3

[转帖]中国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9 23: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赤焰!(breadandmilk)  日期: 04-04 16:06 到顶部 上一帖子 下一帖子 到底部 回复  

教育已成中国人不折不扣的国耻-先把国际注意精神放放,看看国内问题。


教育已成中国人不折不扣的国耻
教育已成中国人不折不扣的国耻[转帖凯迪网络]
――毅海

  我不知道中国人有多少人知道"马燕日记",我是在2003下半年在网上知道的。马燕其实只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名小女孩,然而她的"马燕日记"却轰动了全欧洲。她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年我上不起学了,我回来种田,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我家没钱。"马燕的日记是被法国解放日报记者发现的,并在报上连载,反响强烈。她的日记已被译成法、英、德、意多种文字,欧洲人被感动得纷纷写信慰问、捐款。后来,马燕及当地60个孩子因外国人的关心而能上学了,马燕成为她村中第一个女初中生。

  看到"马燕日记"事件时,作为中国人,我有种羞愧感,我为这个政府而感到羞耻!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眼前是一片繁荣,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但是为何还有那么多适龄儿童没有学校可上?!以今天的中国国力难道不能使中国的每个孩子有学可上?!难道盖不起小学,使每个孩子都有课桌、有免费书本吗?!

  下面这则消息可能你不信,开始时,我都无法相信,觉得怎么可能?!但这是事实,由不得你不信!??2003年9月9日至21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教育权报告员托马舍夫斯基,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考察了中国的教育状况。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而且政府预算只占教育总经费的53%,剩下的47%则要求家长或其他来源去填补。随后她公布的材料显示中国的人均教育开支之少,连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

  ??什么是国耻?这便是不折不扣的国耻!!哪一国稍有责任心的政府会这样办教育?!哪一国公民竟连自己的教育经费都不清楚?!抓我坐牢我也要说??九年义务教育成了人所共知的谎言,这不是政府失职,而是渎职!共产党的极权制度唯一一个优点便是可以狠狠地执行政策,如果把教育和政绩联系起来,哪里没有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就撤他的县长、撤他的市长甚至省长之职,我敢说没有不能实现的!

  李昌平的话便可最好的证明上面的数据,在一次访谈中,他说现在农村教育的情况有的比二十多年前还不如!他自己是70年代后期上的中学,当时贫下中农管学校,收费很低,一年只收两块钱,虽然农民很穷,还能供孩子念书。当时老师的责任心强,和学生的关系也比现在好。现在农村孩子上小学一年500元,上初中1000元,上高中好几千,农民收入那么低,已经上不起学了!

  不仅是教育经费的问题,教育政策也大有问题。大陆教育经费本来不多,但政府将数百亿教育经费投放到少数名牌大学,而更需要投入的基础教育却资金严重匮乏。政府搞了祸国殃民的教育产业化以后,广大贫困农民,中下层人民的孩子相当于被卡在教育门槛之外了,因为他们根本交不起学费!从1994年,中国的高校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叫贫困生群体。我这里有两级组据,一个是新华社2001年1月8日发布的对北京14所高校的调查,那上面公布说,贫困生占14所高校的25%。但是北京青年报差不多同时发布的一个调查,说高达30%多。这是中央一级的院校。贫困生农村来的孩子应该少一些。大城市的生源多一些。那么在底下的院校多一些。中国的普通民众在教育支出的重压下苦不堪言。有人根据对比,说中国今天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收费相当于民国30年的贵族学校,但即使在国民党时代、北洋军阀时代师范院校都是不收费的。那时候很多贫困人家的子弟想要读书都只能读师范院校,就是因为师范院校不收费。但是现在师范院校也收费了。何清涟曾到湖南的常德师范大学讲课,说到收费问题,学生他们就哭起来了。最后她调查了一下,他们哪儿一年收费是3千8,很多常德那个地方的农民的家庭年收入是一千二百块钱。所以要拿出三千八来供一个孩子读书,几乎是不可能的。她问他们的校长,怎么对待这些学生,他说:"我们采取了一个优惠政策,可以允许他们读一年以后,休学然后去做工,然后再来读。"何清涟说,我国现在是劳动力严重过剩,连政府下岗的都找不到工作,他们又怎么能够找到工作呢?所以这个优惠政策等于没有。

  很多中国人不了解历史,他们认为日本人在二战后用掠夺来的财富大办教育,然后走向经济腾飞的,其实这是可笑的无知。事实相反,二战给亚洲带来了破坏同样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破坏,日本直到1962年生活水平仍不及中国大陆水平(原先遗留在东北的日本人都不愿意回日本就因为此),他们那一代孩子有的人是光着脚丫上学的,现在日本的老一代老是喜欢用那时的艰苦求学来告诫孩子们勤学进取。其实,正是日本政府这种光着脚丫的孩子也有学可上的努力,日本在经济起飞时才有了人才基础。比起来,难道如今中国人的办学环境会比不上二战后的日本?!但是在大陆,即使农村孩子想光着脚丫上学,政府也没有提供免费的学校和课本。

  台湾在要经济起飞之际,gdp的12%到22%都投入了教育,而中国现在的教育投入始终没有超出gdp的3%!无知者以为台湾今日在科技上成就源自美国的帮助和昔日从大陆运去的黄金,其实那些都是次因,主因还是教育。中华民族要想复兴,不是说收复了台湾便可以复兴了,除了那些丧失理性的民族主义者会相信这种谎言外,理性者都清楚一点?一任何国家要强盛靠的只能是教育!

  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国的教育经费占政府预算在94年降到了2%以下,在世界151个国家中,名列第149位。全国仍有1/4的县没有普及小学教育,中学升学率只有10%。全国平均中学升学率只有44%,也就是说,全国有56%的孩子没有读到中学。全国大学升学率不到2%。有些人说了,咱们中国穷,没有钱办教育。那是唬弄不了解真相的老百姓的。诸位知否,建国50周年时,据说一次国庆就花了上千亿!"国庆盛典、世界第一",已逝的李慎之先生说:"希特勒死了,斯大林死了,世界上追求这种壮观的场面的国家应该是不多了。以我之陋,猜想也许只有金正日领导下的朝鲜才有这样的劲头"。但这上千亿除了让中国人自我膨胀,让外人窃笑外,再也没有什么了;一个神五又是上千亿!我是为神五上天而骄傲,但我更为中国的教育而耻辱;1999年,350万辆公车吞掉了3000个亿(现在肯定进步了),有当官的轿车,没有孩子的学校,这便是中国现状;我国每年被贪污掉的资金保守估计也在2万5千亿人民币左右!看来中国的确是进步了!

  我们老说什么科教兴国,高喊重视教育,但人民不听你说的,只看你做的!这就像有些男人在老婆面前说有多爱她,却在外面找小姐一样,你能说这样的混蛋爱他老婆?!

  愤青们,不要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反日反美了,拿出力气来为教育呐喊吧!??这才是爱国的正事儿!

  二??四年二月十日

  强烈要求政府将教育经费达到gdp的6%!!并在2008年前达到8%,因为中国有三亿儿童需要义务教育!让我们呐喊,让我们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为了中国的明天!

发表于 2004-4-26 19: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国教育

现在农村孩子上小学一年500元,上初中1000元,上高中好几千,农民收入那么低,已经上不起学了!

  
说的太好了!

发表于 2004-4-26 19: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国教育

   上高中都困难,上大学能上得起吗?而如今入学贷款难申请日子,怎么过啊!但是中国的伟大的爹妈们,仍然让他们的儿女上学包括上大学!
发表于 2004-4-10 0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国教育

        孩子捐建沈阳希望小学 村委48万卖掉抵外债
1997年,沈阳市第二红领巾手拉手希望小学在于洪区沙岭镇诺木珲村建立。在筹建过程中,铁西区的少先队员捐赠了五万元钱。2003年这所小学并入沙坨子小学。随后,闲置不用的希望小学被村里以48万的价格卖掉,所得钱款还了村里的外债。希望小学在什么情况下被变卖?变卖后捐赠人的捐款该如何处理,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村里把希望小学卖了用来还外债,而村里的孩子没有得到一分钱,这希望小学是铁西区的少先队员捐的钱。这样做孩子的爱心不是白献了吗?”4月2日,诺木珲村村民在电话中急切地说。“希望小学被卖了?”挂了电话后,记者马上来到沙岭镇诺木珲村的沈阳市第二红领巾手拉手希望小学,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现场:昔日校舍今成幼儿园

  进入希望小学后,一间教室门前挂着的一块牌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牌匾上面刻着:沈阳市第二红领巾手拉手希望小学是铁西区团委、市少工委、市希望办于1997年3月开展的“手拉手、捡回一个希望、创造一个奇迹”活动中,组织全区少先队员捐献废旧纸张,用统一变卖的五万元资金援建。牌匾的落款是沈阳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和沈阳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见来了陌生人,两个孩子站在教室门口瞪大眼睛看着记者。记者问:“你们在这里上学吗?”其中一个孩子怯怯地说:“学校已经搬走了,我们是在这里上幼儿园的。”记者环顾了整个学校,这里有十来间教室,除了靠东头的教室里传出孩子们吵闹的声音外,其他教室都是空荡荡、静悄悄的。

  记者走进靠东头的那间教室,十多个孩子正在屋里有说有笑,看样子是课间休息。幼儿园的老师告诉记者:“这所希望小学去年9月份就和附近的村沙坨子小学合并了,我看这里的教室一直空着,就向胡书记把教室借了过来,开了一家幼儿园。现在这个学校已经被村里卖了,听说卖了48万,钱都用来还外债了。”

  4月4日,当记者再次来到第二红领巾手拉手希望小学时,那家幼儿园已经搬出了学校,整个希望小学空无一人。

  由来:布局调整希望小学撤销

  希望小学被卖一事,让诺木珲村的村民很气愤。一位李姓的村民告诉记者,“希望小学可是好心人为了贫苦的孩子捐钱建的,是爱心的体现。而我们村的希望小学就更有意义了,这是少先队员捐的钱呀。虽然这所希望小学已经合并到沙坨子小学,但城里孩子的爱心不能给‘合’没了呀。就算合并,城里孩子捐的钱应该还用在教育上,村里怎么能把希望小学变卖的钱用来还外债呢,这种做法简直太不负责了。”

  关于第二红领巾手拉手希望小学的由来,原沈阳市第二红领巾手拉手希望小学的佟校长说:“诺木珲村小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1997年,沈阳市希望办搞活动投入了五万元钱,村里也拿了部分钱合在一起修建了两趟厢房,学校也就改名为希望小学。去年并校后,希望小学的学生和老师都到了沙坨子小学。沙坨子小学由诺木珲村的沈阳市第二红领巾手拉手希望小学、繁荣小学和沙坨子小学合并而成,校舍是一座二层小楼,教学环境还不错,就是村里的孩子上学远了一点。”

  在合并后的沙坨子小学,曹校长告诉记者:“第二红领巾手拉手希望小学是去年9月份合并到沙坨子小学的,希望小学的10多名老师和100来名学生都到了沙坨子小学。去年诺木珲村把这所希望小学卖了48万,但是咱们学校一分钱也没有得到。这笔钱都被村里用来还外债了。”

  说完这些后,曹校长的话锋一转。“现在诺木珲村的孩子都在沙坨子小学读书,但是诺木珲村却不拿什么投入,只是在教师节给老师发点东西。诺木珲村的希望小学卖了48万,应该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沙坨子小学搞教育,最少也应该把少先队员捐献的那五万元资金拿出来搞教育,不应该全部还外债呀。那钱毕竟是孩子的爱心,应该用在希望工程上。”

  调查:变卖希望小学还外债

  希望小学为什么要变卖?变卖后得到的钱果真都用在还债上了吗?4月4日,记者带着疑问到沙岭镇政府找到了诺木珲村的胡连亚书记。

  胡书记告诉记者,村里的希望小学已经卖给海城市南台镇的一个姓黄的私营业主了。总共卖了48万,其中47万用来还了村里的外债,还有一万元存在银行还没动。诺木珲村并不富裕,光外债就欠了1000多万,主要欠的是买水买电的钱。胡书记说:“其实咱们村也往沙坨子小学投入不少,去年沙坨子小学花费30来万,咱们村就摊了八万元,村里还给学校拉去了10吨煤取暖。”记者问:“你们在变卖希望小学后,考虑到把城里孩子捐的钱还用在教育上吗?”胡书记说:“不知道呀,也没考虑这事,因为校舍一直空着没人用,所以就卖了还外债,这事情沙岭镇的何副镇长也知道。”

  随后,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沙岭镇的何副镇长。闻听此事,何镇长反问记者:“诺木珲村小学怎么成了希望小学,我怎么不知道呢?”

  听记者介绍完这所希望小学的来历后,何副镇长说:“原来是这样,这所学校是希望小学呀。我刚刚管这摊,以前的事情我不知道。”

  说法:捐献的钱应该用在教育上

  沈阳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郑伟告诉记者,如今沈阳有300多家希望小学,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康平和法库,其他郊区也都有10来所。按照希望小学建设管理的相关规定,希望小学合并和撤销的,其财产应该保留,至少为希望工程捐献出的财产应该重新投入教育。诺木珲村的沈阳市第二红领巾手拉手希望小学被卖48万,其中铁西区少先队员捐献的五万元应该拿出来用在孩子身上。“现在由于沈阳市生源萎缩,教育布局随之调整,希望小学也就出现了合并和撤销的情况。目前,在调整过程中,希望小学财产如何处理已经引起了市希望办的注意,希望办将和有关部门配合处理好这笔财产,保证捐献者的爱心能够得到延续。郑伟副主任最后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合理处置合并和撤销的希望小学的财产,不要让希望工程捐献者寒心。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9 20:12 , Processed in 0.3273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