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52|回复: 26

突然想念03的中山大学了,发篇以前的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1 03: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山大学】雄辨滔滔 展我风采——中山大学辩论队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夺冠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
发布时间:2003-9
编者按:
  国际大专辩论会是展现学生智慧与口才的盛会。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于2003年9月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我校辩论队员发挥出色,最终技压群雄夺得冠军。
领导殷切期望
队员壮志满筹

  9月15日,陈伟林副书记,徐远通副校长在中山楼516室为即将赴京参加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的校辩论队队员及教练壮行。陈伟林副书记盛赞辩论队员与教练是最佳组合,勉励队员全力以赴,发挥最佳水平。徐远通副校长则以杜甫的一首《前出塞》勉励队员继续保持儒雅的辩风,善用策略,做到微笑辩论,以理服人。主教练任剑涛教授向校领导简要介绍了辩论队的训练情况,比赛日程和预期目标。辩论队队长薛乐代表队员发言,感激学校给队员代表中山大学,祖国大陆参加国际赛的机会,并表示队员将全力以赴,在赛场上展现中大学生,大陆学生的风采。
小试牛刀轻取弗莱堡
初露锋芒力克新国立

  9月20日的初赛和23日的半决赛两场比赛中,我校辩论队都发扬了自己温文尔雅、严谨诚恳的辩风。在初赛对阵德国弗莱堡大学代表队时,两方辩友均以友好交流为宗旨,就网络是否是虚幻的这一辩论主题展开了有条不紊的探讨。虽然弗莱堡大学的4位辩手中有2位非华裔队员,但我校选手克服了语言交流的障碍,发挥稳定,最终以878:809的绝对优势战胜对手进入半决赛。
  半决赛中我们相遇初赛中战胜香港浸会大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代表队,在爱与被爱谁更幸福这个生活化的辩题中,我校选手不仅延续了以往稳健理性的辩风,而且在比赛中也不乏风趣幽默。凭借鞭辟入理的分析、机智自信的问答,我队在比赛中段便确立了优势,最终新加坡国立大学代表队以29
分之差告负,我校则以开赛以来的最高分913分挺进决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在赛制安排上有了较大变动,新增了教练席,双方教练可以坐在己方队员身边随时提点掌控全局。我队主教练任剑涛教授在两场比赛中及时与队员交流,调整场上战略,为比赛的最终胜利更添几分把握。
初生牛犊不怕虎
决战京城勇折桂

 
9月26日下午在中央电视台800平方米演播厅举行的决赛中,我校辩论队以931分:930分险胜对手台湾世新大学,夺得本届比赛冠军。

  本次决赛讨论的题目是顺境/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在赛前10分钟抽签,我队抽取正方,形成了本次国际大专辩论会开赛以来我队一正到底的局势。
  赛场上,从张君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开篇立论开始,到黄磊严谨犀利的反驳,再到马薇薇机智灵巧的问答,薛乐沉着稳重的总结陈词,我队队员一直发挥正常,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对方世新大学的几位辩手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在赛场上也都表现得非常好,尤其是3号辩手黄执中同学,不仅言辞犀利、风趣幽默,而且极富现场感,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夺取了本届辩论赛最佳辩手的称号。
  著名学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比赛之后作了点评。杨教授谈到抗战时期他在昆明西南联大求学的经历以及后来到美国继续深造的情况,从自身成长的经历阐述了他对顺境和逆境的看法。杨教授以其风趣幽默的语言、卓尔不凡的谈吐,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本次比赛分为AB两组,获得B组冠军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代表队,亚军为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
我校辩论队赴京成员如下:
  顾
问:梁庆寅、朱孔军

  主教练:任剑涛
  教
练:赵过渡、刘星

  领
队:国亚萍

  副领队:阮映东、张哲
  上场队员:薛乐、马薇薇、黄磊、张君
  队
员:林瀚、邱晨、郭平、罗斌、李圆、唐亮、李潇雨
(校团委
张哲)

  9月26日,辩论会总决赛现场,主持人宣布中山大学获本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主教练任剑涛与四位队员击掌拥抱。
  薛乐、马薇薇、黄磊、张君,他们来自我们中间而站在荣耀的顶点,身后是象征国辩十周年、取圆满之意的环形舞台,1掌声、鲜花、喝彩。同在青葱康乐园,我忍不住好奇起来,急切地想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说些什么……
  薛乐把在宾馆房间里准备比赛的时候每个人的老位置一一指了出来,其他人则默契地笑。
  金牛座男生,成长于广州。
  作为辩论队队长,从选拔赛到国内赛再到国际大专赛,场场不漏,老师队友,上上下下都熟。
薛乐:又笑又哭
  距离训练开始,正好五个月。
笑的……
  感谢央视安排了场上教练一席,否则让任剑涛老师坐在观众席,一定又像去年全国赛那样,比赛中始终皱着眉头,将千年的风霜写在脸上,弄得我们诚惶诚恐。赵过渡老师和刘星老师在观众席上是标准的笑面弥勒。每每出现精彩幽默的交锋,即便身在场上的我们,也能清楚地听到他们那爽朗的笑声,直达耳畔。我和黄
磊开玩笑,要是朱孔军老师也在现场,加上他那浑厚的男中音,那可就更壮观了……
仡佬人民,是我们对陪练队员罗斌的爱称。此君身高一米八,仡佬族,文理知识俱佳,运动健将。记得在珠海面试新队员的时候,他那一句我是代表三十万仡佬人民来面试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斌为人厚道,说话率直,时常语出惊人。一次酒桌之上,仡佬人民拿起酒杯,先走到赵老师面前:赵老师,我敬您一杯,您在三位教练中是最负责任的!任老师一听就笑了,那你就是说我和刘老师不负责任咯?罗斌连忙补充道:任老师,您是最有学识的一位,我要敬您一杯!”“那我就是既不负责又没学识咯?刘老师也有意开开玩笑。不,您最有爱心了,我也要敬您一杯!众皆大笑。三句话下来,也不知是把教练们都表扬了一遍,还是都批评了一遍。看到罗斌一脸的诚恳,教练们也都笑着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关于笑容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最爱笑的小师妹李潇雨被林瀚用潮汕话叫成了李笑猴,比如黄磊训练期间一紧张就会拿我的手机音乐伴奏唱那首《我想我是海》自娱自乐。训练的日子里,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可现在想起来,那些日子又是多么幸福。
眼睛红了……
  九月二号,刚开学。身兼研究生院管理处处长的赵过渡老师忙着研究生迎新工作,已经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下午两点半,我如常来到训练场地,赵老师早已在那里等候。薛乐啊,你把这篇逆境的稿子给队员们看看,我抽午休时间写的,好像内容还可以再充实些,让大家多提提意见。这已经是赵老师五天内写的第七稿了!接过那张薄薄的A4纸,心里着实感动。从接到辩题到上场比赛,不过二十天的时间,可教练、队员们就三个辩题写下的辩稿就不下三十份。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楚地记得最后的定稿中,哪一句话是谁的手笔。
  说到感动,有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我们的陪练队员林瀚。作为去年全国赛的功臣之一,林瀚本来并没有被教练招进今年的辩论队。可刚一开学,他就主动向教练请缨,只要没课,林瀚总是和我们一样准时出现在训练场地,一干就到凌晨一两点,回到宿舍还要准备第二天的研究生课程。林瀚是个慢性子,吃起饭来尤其慢。记得一次林瀚为了写辩稿,耽误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就帮他打了一份,饭端到他面前,林瀚却笑笑说:还是先放着吧。直到下午两点半,林瀚才把稿子写完,端起早已凉了的盒饭,美美地吃了起来。
  除了教练、顾问、陪练队员,辩论队还有一批编外的幕后功臣。在一线的陪练队之外,几位热爱辩论的同学组成了一支二线的陪练队伍,目的是避免一线陪练队员对我们的立场和观点过于熟悉,尽可能地模拟实战。这批陪练队员,他们不能去北京目睹我们的比赛,甚至连表彰会上也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可整个假期,他们依然兢兢业业地准备着每场训练赛。
  队伍到了北京,我们又多了位编外人员——杨早。从我一进中大,这位中文系大师兄的名字就已如雷贯耳。听说我们来北京比赛,这位昔日的中大辩论队骨干、今天北大中文系的博士马上跑到我们的训练驻地,帮着修改辩稿、出谋划策,几次熬到深夜。北京的庆功会上,杨早告诉我:我对中大辩论队有感情,为了共同的目标,大家一起奋斗,实在不容易!
  赛后采访时黄执中说,中山大学的马薇薇让我觉得很惊讶,她笑容那么的甜,但判断那么准、反应那么快,同时讲话又能那么舒缓……这真的让我很惊讶,出乎我意料。
马薇薇:说得比唱得好
  辩论队的同志们一向认为我说得要比唱得好,不是因为我擅长辩论,而是因为我唱歌实在难听。
  进校辩论队,是件鬼使神差的事。02年打全国赛,校辩论队面试的时候,我正在香港参加一个名为推广普通话实为赚点小钱花花的比赛。等回来之后,出于对辩论的热爱(因为受自身条件限制,我实在是不能再去爱好点别的什么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稍稍地毛遂自荐了一把。因为以前也算是代表中大打过几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比赛,老师回忆起来也觉得我的表现多少有点有趣,所以就混了进去。
  集训过程中我算是彻底表现了自己的行事风格,懒散得无以复加,每天都是一副但愿长睡不愿醒的德行,是教练领队围剿的重点对象。挨过骂,掉过眼泪,毛病也改了不少。
因为是女生,普通话也还过得去,样子也不至于吓人的缘故,教练最初是定位我做一辩的。可惜我一读稿就磕巴,既不感性也不理性,大家往往笑得前仰后合,严重影响大家的比赛情绪,所以很快就被换下来做陪练。当时比较郁闷,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好在脸皮比较厚,很快恢复了过来。
  倒是有一天,有位教练夫人来看比赛,突发奇想认为我很适合做二三辩的位置。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因为我的优势在于快速反应而不是朗诵,不善于表达理论而长于类比和反诘,这一点在我做一辩的时候表现在自由辩论上比较有优势,但在陈词的时候令人发笑。估计是这个看法极大地刺激了几位教练的灵感,所以在第一次正式模拟赛的时候,我就被换到了陪练的三辩位置。
之后,几位教练感觉不错,就干了件临阵换人的事儿。说真的,当时我自己也感觉心里没底,因为我的风格算是挺怪诞的,走的不是一般女辩手或端庄或纯情的路线,万一不得观众或是评委的欢心,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当时还挺无耻地问过教练说:万一因为我而输了比赛,算你们的还是算我的啊?要是算我的,就别换人吧。三个教练都挺坚决地说算他们的,我才带着三分窃喜七分忐忑跑到武汉打了第一场比赛。后来拿了冠军,记者们问我觉得所有比赛中哪一场最紧张,我都说是第一场对华东师范大学的比赛。
  后来的集训和比赛,我倒是一直发挥得比较稳定,不过因为电视比赛的要求,无论是言语还是手势都收敛了不少,感觉没有以前打练习赛的时候过瘾。之后的比赛,从全国赛到国际赛,都没有第一场紧张,虽然偶尔也说错两句话什么的,但是好在脸皮厚,又有薛乐黄磊顶着,也算是无功无过。今年拿了大专赛冠军,引用教练的话,算是大功告成了。
我在辩论队收获很多,这两年,自己成熟了不少,跟教练、领队、队友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尽管我不适合也不擅长说煽情的话,我还是要稍稍地抒一下情,向他们说声谢谢。特别是那些没能上场的队友们,我们还能在这里或那里表示自己的谦虚,可同样优秀了不起的他们,却没有这个机会。
  所以我觉得自己格外幸运,因为唱得不好,说得也不算太好,却总有机会抒情。
  心思如斯是黄磊的网名。看他扬眉剑出鞘的少年英气,不认得他的人免不了暗暗退后一步,心想:这黄大少爷厉害!惹不得。
  不过,编者还是忍不住借用《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兄弟包不同的名言聒噪一句:非也非也!咱还是先读读黄磊的文字吧,有女孩子见了,尖叫一声:哎呀黄磊真是心思如斯……
可爱憨厚的大男孩儿。
黄磊?:心思如斯
弗莱堡……
  碰到弗莱堡的朋友是在18日的晚餐,也就是抵达北京的当天晚上。网上已有所见,所以认得对手的模样。韩娜芳果然可爱,李卓比想象中还活泼,冯海宁太高了、太高了!蔡葵出乎意料地健谈,她们的教练和蔼且与队员比起来沉默得多。
韩娜芳的华语简单质朴,只是不大愿意与我们交流,她所有的话包括问候都是和李卓私语了很久由李卓转述的,大抵是胆怯的原因。李卓是清华毕业去德国留学的很有主见的女孩子,有做我姐姐的资质。我想以哥哥的身份亲近韩,使她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不那么紧张,蔡葵暗笑,方知韩大我十岁不止,可是好年轻的样子哦。冯海宁干脆沉默,德国人特有的严谨甚至是死板,专注甚至是偏执,不过他很帅。蔡葵是北京人,一直在谈弗莱堡的美丽景色和他夫人的贤良淑德,回家团聚的幸福洋溢在脸上。这顿饭使我们成了十天中最好的朋友。
19日下午所有队伍彩排,可真正走台的只有我们两个队。沈冰拣了个早婚还是晚婚好的题目玩,我们打早婚,弗莱堡打晚婚。弗莱堡的4位朋友太率真了,不像是在辩论,我们四个明显是在上玩比较,可是他们却认真到承认89岁结婚比88岁结婚更好
20日中午,我们十个人一起午餐,因为化妆的缘故又一起出发前往CCTV。蔡葵一直谈着夫人的拿手好菜,李穿了运动鞋,又一个马薇薇一样不喜欢高跟鞋的女孩子。比赛进行得很快,我为自己的盘问惭愧,用了太多蹩脚的词汇难为冯海宁,用三种问法问同样一个问题,幸好语态还算好。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蔡葵是场上鼓掌最真挚最热烈的人,我至今也无法描绘当时感动的心情。也许现场比赛只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流程罢了。
新国立……
  直到半决赛前一天我才在众多陌生面孔中分清新国立的辩手,他们在场下的内敛流露出成熟和自信。
  在梅地亚的牡丹厅我不止一次地遇到他们,也不止一次地与他们在菜架前打招呼。赵惠是一个妩媚的女孩子,我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被在餐厅中穿梭的她吸引,她的头发是半垂在颊前的,一副娇小可人的样子。吴天是最有亲和力的陌生人,如果你想探究一个女辩手的最佳气质,场上场下的吴天你都不能不注意,和她交流多了,怕是场上的杀气也没有那么重了,所以危险得很哦。晓欢比他沉稳的神情更加沉稳,不论是在镁光灯下还是梅地亚的餐厅或者电梯中,看到他总能体味到眼神中与生俱来的执着和冷静。国坤是我的哥儿们,我曾经很多次弄混他和马大的勋亮,机智、开朗、体贴……国坤也和我一样,正在成长之中。
  和新国立热烈的交往开始于初赛第二场结束的时候,因为从那个晚上起我们正式确立了对手关系。转天的午餐我们在同一桌,那个没有一点儿大战在即气氛的中午,阳光透过茶色玻璃暖暖地洒在本来就暖暖的餐桌上,我来北京后头一次彻底地放松,积在心头的压力也慢慢消减了。也许辩论会只不过是友谊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比赛安排在中午,任老师和新国立的教练一直在央视弯曲的大廊里聊天,学术、时事、北京、新加坡……异常投机。
  在人民大会堂的欢送会中,顺时针的餐桌:黄磊、勋亮、晓欢、薛乐、吴天、张君、任老师、赵惠、梁秉赋博士、国坤。我记得很清楚,赵惠看着酒醉的勋亮甜甜地笑;吴天笑着说我可以和男朋友一起接受你观看《阿依达》的邀请吗?晓欢接过我赠与的校徽,紧握住同样是二号辩手的我;国坤问我新国立的书签收藏好了没……时间流逝,记忆清晰。
  辩论的声音和形象注定会消失,辩论的人却永远鲜活。
  张君补充说,她最难忘的是同一个房间的马薇薇,两个女孩子睡觉前聊天,怎
么也聊不够的亲密感觉,真是太好了。

  亲切可人的小姑娘。
   
张君:和你在一起
  回忆起不久前的比赛,很多细节已经很模糊了,但却有两个画面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
比赛规则上是说教练可以同任意非发言辩手进行交流。但是在高度紧张而且交锋激烈的34分钟里,这样的交流也许会打乱辩手的思路。但是别担心,我们的任老师有神奇卡片。
  三场比赛任老师必传的一张是写着预料之中,稳扎稳打的卡片(至今我依然珍藏这张卡片)。我们都说这是一张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卡片。简单的八个字,分量可不轻。这张卡片意味着对方的立论已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已经有过模拟赛的练习,这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辩论场上容易激动,容易被对手惹怒而变得浮躁和冲动,这一个字可以降降大家的火气怒气,让我们冷静清醒地应战。还有一张卡片也很有趣,就一个字:。辩论场上经常会出现剑拔弩张的气氛,在这个时候,这张卡片确实会让人很自然地绽开笑脸,心情放松了,气氛自然就缓和了,而这
  一笑对于对手来说却有着笑里藏刀的威慑力。
  赛场上,任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却为我们营造了宽松的氛围。这些卡片传递着信心,也传递着快乐。能以这样的心态应战,当然胜券在握。
  因为场上的座位安排,能够跟我交流的只有黄磊。
  每一次我发言坐下的时候,他都会笑着小声对我说两个字好棒,其实刚才的发言到底是好是坏,在那个时候我自己无法做出判断,但是他的一句好棒总能让我很振奋。
  第一场比赛,因为不习惯那个高高的吧椅,我坐得很拘谨,很快腿就麻了。又快到嘉宾提问阶段了,万一提问到我,我因为腿麻站不起来可怎么办呢?心里忐忑不安,小声告诉黄磊我的担忧,他说:没事儿,别紧张,自己轻轻晃晃腿,观众看不到的。我照着他说的那样,自己轻轻地晃腿,尽量小幅度,怕的是前边儿那个窄窄的电路板隐藏不了我的小动作。这让我感到特别放松,之后的比赛没再发生这样的事。
辩论队对阵及比赛结果
9月20日 
A组初赛

  辩题:
网络是/不是虚幻的

  正方:
中山大学
反方:
弗莱堡大学

  结果:
878∶805

9月23日 
A组半决赛

  
辩题:
爱与被爱哪个更幸福

  
正方:
中山大学
反方:
新加坡国立大学

  
结果:
913∶884

9月26日
A组决赛

  
辩题:
顺境/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正方:
中山大学
反方:
台湾世新大学

  
结果:
931930

发表于 2009-10-11 15: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哎,鄙视LZ...(呵呵O(∩_∩)O~)
中山大学在我看来就是流氓团队,呵呵,  无聊的很,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战绩却很出众。
从一辩到四辩,   第一,笑的太假,不想笑却要装着笑,不过可惜水平有限,被识破的几率太大了。
                 第二,无限的跑题,对方辩友提问时A,它却答得是B,不过这点上比第一点要强,跑题的技术很高训练的很高,这点在下很是佩服啊...
                         第三,会撒娇,从这点来说,薇薇姐是当仁不让了,巾帼不让须眉了,分割很是独特啊。不过我记得在决赛的时候黄磊也发了一次娇,那叫一个让人哭笑不得啊, 现在想起来都让我回味无穷啊...
                         第四,太过于讲技巧了,对辩题本身的把握,不得不说有点...   
强烈建议,要是新参加辩论的同学,千万不要学中山大的辩风,因为第一你自己的水平达不到,第二,你的团队更不可能达到,大三,现在的观众不一定喜欢了。
                          本人自己对中山大学的理解,与本网站无关...   呵呵
发表于 2009-10-11 17: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为什么要诡异的加上最后一句,会有人觉得有关么
发表于 2009-10-12 14: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限美好的回忆阿 :)

想起了后来的广州之旅,先是撞上辩论队中饭聚餐吃火锅,大家桌子上是一圈二锅头、一圈啤酒,又喝了我带去的葡萄酒;然后吃甜点,双皮奶、芝麻糊什么的;然后我撑到不行了,回去中大宿舍睡了一觉,醒过来被黄磊、薛乐叫去吃夜茶;然后卡拉ok到天亮。。。。。。好腐败阿。。。。。。

中大辩论队的人都很可爱啊,任老师尤其可爱,哈哈哈。

2楼的同学说话太过了,有些东西,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看的。比如拿07国辩的任何队伍去碰95的南大,都能赢吧。时代在进步,辩论也在进步,如果10年过去大家还原地踏步,辩论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辩论界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绝对是好事啊! 
发表于 2009-10-13 11: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4# tt2003



如果对一场辩论赛只是想法设法去追求赢的话,中山大学的做法当然无可厚非的。
可是,辩论真正本质的东西,追求的东西,难道随着时代的进步可以遗忘吗?
辩论有时候也要有底线的,不该倡导的,只打文字游戏的,以及一些流氓逻辑的都应该摒弃的。
这也是我个人对辩论的理解,也许在你们开来很不专业,就像惟恋梧桐学长说的于本站无关一样,但我觉的人应该去信仰一些东西,相信你内心对辩论所涌到的情怀,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内心去打辩论赛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8: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uowen29 于 2009-10-13 23:08 编辑

我觉得2楼有点对03中山的看法过激了
团队战斗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分工 也许个人拿出来不是最好的 但是4个不太好相加未必不可能等于成功
而且个人看法也不会有人认为是和华语有直接关系的
再且一个队伍我们可以喜欢或者不喜欢 一个辩手我们也可以喜欢或不喜欢 但是取评价时还是不要去带有攻击性的词语为妙吧
发表于 2009-10-13 18: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限美好的回忆阿 :)

想起了后来的广州之旅,先是撞上辩论队中饭聚餐吃火锅,大家桌子上是一圈二锅头、一圈啤酒,又喝了我带去的葡萄酒;然后吃甜点,双皮奶、芝麻糊什么的;然后我撑到不行了,回去中大宿舍睡 ...
tt2003 发表于 2009-10-12 14:10


一圈二锅头、一圈啤酒,又喝了我带去的葡萄酒;然后吃甜点,双皮奶、芝麻糊什么的;然后我撑到不行了
.....................................

4楼是什么酒量啊。。。。。。。。。。。。。。。。。。。。。。。。。。。。。。。。。。。。。。。。。。。。二锅头 啤酒 葡萄酒  混着喝。。。仅仅是撑到不行了。。。。
发表于 2009-10-13 18: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是教练,我很喜欢要马薇薇这样的队员,可以干场上的脏活累活。
03年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了。

因为03年的薛乐应该是国辩历史上,大陆的结辩手当中即兴成分最重的一个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23: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8# lion
我一直觉得历届国辩 水平最精彩的就是03 中山的4个人 也许个人能力都不是十分超强 但是加起来确实很完美 就好比03NBA活塞夺冠那次 队伍中没有超级球星 但是每个人都有足够能力去完成相应的任务 加起来就强了
这4个人 我觉得除了张君相对弱点 其他三个都很强  尤其是薇薇姐啊
发表于 2009-10-13 23: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妈好酒量······
发表于 2009-10-14 09: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大家去仔细分析一下他们辩论的视屏,就会知道了...
我还是保留我的个人观点...
发表于 2009-10-14 09: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仁见智吧,4楼说话很中肯,没必要为这个而争论。

一代人有一代人面临的问题,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追求。

这个是98年名校辩论赛我的总结陈词里的一句,突然想起来了,嘿嘿。
发表于 2009-10-14 16: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7# lion

汗。。。。。。我一点儿酒没喝,陪着灌了三轮可乐。。。。。。

我的酒量-- 一杯就倒,百试不爽。。。。。。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6: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10# 努力人生


真的吗 好厉害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6: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11# mikechenm


他们所有的8长视频我都下载了 看很多遍了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6: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12# bmcsky


顶啊 好帖子
发表于 2009-10-14 18: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楼上的对中大真是情有独钟啊
发表于 2009-10-14 20: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文你把第一场对德国的比赛发布一下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20: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惟恋梧桐


弗赖堡那个啊 恩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20: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17# lion


哈哈 是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6:52 , Processed in 0.0768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