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1|回复: 8

我们该为何担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9 23: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不久,由10多家媒体发起了“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的评选活动。最后的结果发现,当今很多青少年眼中的文化偶像并不是鲁迅、冰心、巴金这些文化巨匠,而是张国荣、王菲、赵薇等娱乐明星,从而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内容五花八门,更多的焦点是集中在,娱乐明星能否代表“中国文化”,能否成为青少年的文化偶像?
我不知道,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是替我们青少年担忧还是替我们的中国文化担忧,但我以为,如果是替青少年担忧的话,那就大可不必了。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偶像呢?所谓偶像,照字典的解释是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但按照现在来看,人们在评选这么一个十大文化偶像,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了一种榜样,精神上的,行动上的榜样了。而文化,则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这么一种文化偶像,也就包含了中国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榜样了,那么娱乐界的人士当选也不足为奇了。当前的娱乐界文化是以时尚文化的形式存在的,而青少年恰恰又是跑在时尚浪尖顶的那群人,这么样的一拍即合,娱乐界人士当选就更加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是很多人担心的是,娱乐界人士象媒体所揭露的那么一些不良生活作风会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是无可厚非的。
   青年人热情、奔放,有旺盛的精力,有无穷的求知欲、想象力。他们有追求完美,尽可能展现自己的良好条件。所以,只要引导得当,对偶像的崇拜就可带来丰富生活、开拓眼界,塑造良好人格,积累知识经验等效果。比如想当科学家的青年人,视杨乐、张广厚、张朝阳为偶像,这有可能大大加强他学习的毅力;崇拜政治家的则可能会琢磨秦始皇、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读拿破仑传,学习伟人的思维逻辑,政交手腕,要学做一个有权威的领导人;想当大富豪的也会潜心研究比尔•盖茨为什么放弃文凭,包玉刚怎样从擦皮鞋的变成百万富翁……这种发自内心的偶像崇拜,最有激励作用,最有持久的时效性。如果某位年轻人,不但由衷地崇拜,而且化为实际行动,产生良好效果,此人本身就可能具备了成为他人偶像的基本素质。
   但就大多数青年人而言,他们对偶像的崇拜比较盲目,容易受华丽外表和社会浮燥的气氛感染。大多把偶像单纯理解或定位为文艺、体育明星。崇拜的方式也非常简单直白,无非是满屋贴着偶像的照片,收集有关偶像的各种真、假新闻,追着偶像喊:“我爱你”,被偶像的故事感动得五迷三道。这种崇拜的确很执着,很具感情,但实在没什么进步意义,充其量也就是填补一时的精神空白。可见,人们的担心也是不无道理的。
   但是,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一句话: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自己跪着,站起来就平等了。在青春时期,崇拜偶像没有大错,我们青少年追求文化偶像无非是充电不足时代对闪电的崇拜,无非是攀登高峰途中对高峰的仰慕,我们必将经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时代,在这么一个过程中,我们时刻面对着问题的扩大,也将不断寻找新的对话人,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人生观。这便要求我们崇拜之后以平常心对待文化名人,以尊重的心理进入他们的思想,其后方明白“相见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境界,这样我们就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可见,文化偶像是短暂的,只不过是生命某过程的先导,到此,我们是否也应该对自己的担忧一笑而过了呢?
   既然不必再担忧青少年的问题,那剩下的便是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担忧了。这也是社会上的争论为何会那么激烈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人在问,仅靠一两部影视作品或几首歌就“大红大紫”的娱乐明星能否代表中国文化?但是,我想问,难道影视作品不需人来演绎?难道随随便便抓一个人来就能拍出高水平的作品?到底还是物以人贵呀,而不是象人们所发问的那样,是人以物荣。娱乐明星中也有精英呀,象张国荣,一生获奖无数,享誉国际,他的名字,难道不能代表了中国娱乐界的成就吗?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文化大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一路风雨飘摇的走来,对各种文化兼容和融合的能力是不可小觑的,难道到了文化发展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却容不下时尚文化的蓬勃发展势头吗?这其实代表了我们今天看待中国文化的一种声音——时尚文化不可取,实际上是一种时弊,只有向鲁迅、冰心等的作品这种精英文化才可取。但还有另一个声音却是却是把时尚文化摆在了极高地位,甚至是盲目崇拜。这两种极端,在加上我们青少年对时尚文化的热衷来看,的确有一些值得我们辨证予以看待和反思的地方——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文化,传统的“精英文化”的对象面正在逐渐狭窄,“流行文化”却非常兴旺。事实上,我们究竟该在这两种文化中权衡和取舍呢?在媒体爆炸的时代,对人们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不只是文学家和思想家,商界名人、娱乐和体育明星的力量都不能低估。因此,如果片面否定“时尚文化”的价值,实际上也就否定了当代文化特有的意义;而反过来讲,如果一味迎合“时尚文化”,媚俗乃至低俗,最终也将会造成传统的丧失和“精英文化”的缺位,同样会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因此,搞好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有助于我们解决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担忧,同时,也有助于消除人们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担忧,毕竟,如果青少年更多机会,更大范围的接触精英文化,能在时尚文化与精应文化之间的交替灌输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成长道路的选择自然会宽广很多,路也会直很多!
   也许,这么一次“中国十大文化偶像”的评选结果可能并不那么重要,若干年后我们就不会再提起。但是他却提供了一次让我们审视自身的文化归属和社会的文化现状,去寻找当代文化的发展方向的机会。当代文化的发展,得靠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探索,在淡看这类评选的同时,我们青少年也应该把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文化偶像的选择慎重而视,这也是我们对自己成长,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负责任的体现。
发表于 2004-3-10 20: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该为何担忧?

评论太多了。
哪都见过了。
发表于 2004-3-13 12: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该为何担忧?

呵呵,厉害哦,居然有心情写这么长的东西。值得表扬啊。
发表于 2004-3-14 18: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该为何担忧?

妹妹  多虑了
 美国70年代也有垮掉的一代
的说法
 可美国垮了么?
你以为施大叔 有多少文化
 他不依然可以参选?
至于你的文化的界定?
 呵呵~~  我觉得还是下里巴人要来得好
少点清谈  
  还有一个女孩想这些很是煞风景的:)
发表于 2004-3-15 15: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该为何担忧?

呵呵楼上的不必台苛刻,有这样一个女孩愿意想这样的问题,不管她的观点是如何不入阁下的法眼,都应该是值得我们鼓励的。
发表于 2004-3-16 12: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该为何担忧?

是啊。要给橘子一点鼓励
加油哦~~小橘子
发表于 2004-3-16 22: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该为何担忧?

既然说的是偶像,那还有什么话说?如果是“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名人”就另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3-17 08: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该为何担忧?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其实,这篇东西里面,我的观点是有很多矛盾之处的,既要认可时尚文化可取之处,又要捍卫精英文化的主导地位!很矛盾,这也是我的性格使然,所谓希望能摆出来跟大家探讨。
发表于 2004-3-17 09: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辩友原创转移过来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9 20:13 , Processed in 0.0493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