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16|回复: 19

正方:家长对孩子物质鼓励比精神鼓励更重要 反方:家长对孩子精神鼓励比物质鼓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9 09: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鱼 于 2009-9-3 14:38 编辑

十万火急呀!!!!!!!!!拜托各位,无论是资料还是分析都可以~~~~~~
发表于 2009-8-19 11: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物质鼓励就是以物质为主要评价手段的鼓励啦。。。很偷懒啊,很方便,可操作性也说的过去。
各个家庭都适用,无非是1元 5元 10元 或者1000 5000 10000的差别而已。
太方便了啊,第一名5元 第二名 2元 第三名 1元,太简单了。
可是真的对孩子有用吗?
发表于 2009-8-19 11: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试想一下,有一个孩子,老师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好字,他兴奋的跑回家,鞋也没有换书包也没有扔,甚至离开教室的时候书包都没有关。。当他把作文本翻开,递给爸爸妈妈的时候,你给了他一张100元的钞票。。。这多么有情调啊。。
发表于 2009-8-19 11: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4: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咯!!!!!!!但是可以来些更有建设性的吗?拜托了~~~~~
发表于 2009-8-19 14: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最关键的是父母的爱、关怀和指导,而这些是物质鼓励所不能替代的。另外,单纯的物质鼓励还可能引发孩子唯利是图的思想倾向。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5: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咯, 再多出些金点子吧!!!!!!拜托了~~~~~~:)
发表于 2009-8-19 15: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物质鼓励其实是单薄的,如果没有精神的指引,会失去方向。孩子不知道父母真正喜欢的是自己的分数还是自己。
此外要分清楚物质鼓励和物质的关系。
拥抱是需要物质的肢体区进行的,但是这是精神鼓励
发表于 2009-8-20 13: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下LS的说法,单用道德作支撑的观点,LZ最好多用事例危言耸听一下打出效果。
如果送鸡汤给复习考试的孩子也是物质鼓励,那么物质鼓励就不一定是什么低俗的东西了。
发表于 2009-8-20 16: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鼓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LZ能不能把它给缩小化?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6: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缩小化?咋缩???????????
发表于 2009-8-20 16: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极端的例子

一个孩子考试得了100分,爸爸同意今天不用喝鸡汤了,这个算是物质鼓励还是精神鼓励;)
发表于 2009-8-20 21: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想一想,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奖励对他们的刺激是不一样的。在孩提阶段,物质确实有更好的效果。
但是其实我们想一想,现在最严峻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是青少年一代的信仰缺失,无论是网瘾,还是颓废,还是少年混混,最重要的是他们缺乏社会认同。这种东西哪怕是在物质社会也是无法用物质填补的。所以你们是站在事实和价值的双重优势上……
有一个问题你们可以考虑一下,比如小孩考了好成绩,家长给他买了一个礼物,然后说:“考得真不错,来,奖励你一个什么什么”。这句话,算是精神鼓励的范畴还是物质鼓励的范畴?这一点是可以争一争的。
如果这一点划归到你们的定义范围内,那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就很明显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过这样你就要模糊了“物质给予”和“物质奖励”的区别,毕竟还是有奖励两个字。所以你们要小心被扣帽子。
暂时想到这么多。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08: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问题你们可以考虑一下,比如小孩考了好成绩,家长给他买了一个礼物,然后说:“考得真不错,来,奖励你一个什么什么”。这句话,算是精神鼓励的范畴还是物质鼓励的范畴?这一点是可以争一争的。
如果这一点划归到你们的定义范围内,那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就很明显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过这样你就要模糊了“物质给予”和“物质奖励”的区别,毕竟还是有奖励两个字。所以你们要小心被扣帽子。
嘛意思?呵呵,可以说得清楚些吗? 13# 月河
发表于 2009-8-21 09: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14# 破额头
就是说啊,一旦你们把“进行物质奖励时伴随的言语和行为鼓励”划归到你们精神鼓励的范畴,那么等于说,精神鼓励成了内在的核心的东西,物质奖励成了外在的表现形式,那么你方的论证就非常顺畅了。
但是这样做的本质,其实是把“物质奖励”这个同时包含着内在和外在属性的一件事分割开来了……不仅分割开来,你还将分割下来的一部分划归到你们的势力范围内。一旦对方洞察这一点,你们也会很难受的……
发表于 2009-8-21 23: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月河的意见~
就拿ls的一些例子,比如鸡汤,给孩子的鼓励真正让孩子可能有所感动的是因为这碗鸡汤,还是因为这碗鸡汤背后的东西呢?

个人倾向于把比较分作以下两个类别:

一:
    我觉得吧,家长给孩子的鼓励大多都是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对于这部分鼓励,要比较的自然就可以是其中的精神的鼓励价值更大还是物质的鼓励价值更大。这个“鼓励价值更大”就可以是何者对孩子的健康前进带来更多动力,何者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二:
    当然,也有小部分鼓励以物质性为主,稀缺精神性,这个时侯正好是电视里演的很多孩子享有父母提供的相当完美的物质条件,但就是觉得父母不爱他、不关心他~
     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鼓励是纯精神性的,比如一句口头的赞扬、打气,一个拥抱、陪着玩一天,等等~如果他方将这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作比较,那么就可以指出他方1+1>1的比较方式没有意义,这种纯精神层面的鼓励要找比较对象的话就应该找第二种情况——纯物质鼓励来作比较~天天保姆照看、名牌在身、名车接送的孩子更希望多拿100块零花钱还是父母许久没有给过的一个拥抱、一句赞扬、一天陪伴,一目了然吧~

     总结一句,物质性、精神性兼具的鼓励,比较其中何者对孩子的鼓励价值更大;纯粹精神性质的鼓励应当和以物质性为主但缺精神性的鼓励作比较~两类比较标准都可以是谁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发表于 2009-8-21 23: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还要麻烦楼主把帖子标题按照类似“正方:企业成就员工 反方:员工成就企业,我是正方,20日比赛 ”这样的格式重新编辑下,O(∩_∩)O谢谢
发表于 2009-8-22 17: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楼主的比赛可能打完了,还是想补点东西。

这个辩题,可以概括为“物质-精神”,“形式-内容”。

父母给孩子的爱,肯定是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而这个也是在一个辩证中统一,两者互为依靠。比如楼上晚安辩友讲到的家庭富裕但亲情缺乏,又比如有家庭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孩子。正反两方就是在在这个定义争夺,想办法“晕辩友不晕贫辩”(伟大的申道友灵魂附体了.....)相机夺取先机。

究竟是送鸡汤?还是送祝福?这就是一个形式和内容的问题,无论是什么样的给与,都是一个家长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形式,关键来说就是要看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还是感谢楼上辩友)夏天的一个冰激凌和冬天的一碗热汤面能给人很大满足。物质鼓励不见得是品牌电脑豪华大餐,一个本子一枚勋章就已足够。无论给与什么,表达出家长的关心与祝福才是鼓励的核心实质。能抓住这个“内容”的一方,或许较为易于获胜。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08: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帮忙!
真的很感激!
就要比赛了,祝偶们好运吧!
附一句,比赛是推迟了。所以大家的分析都很有用的。
谢咯!!!!!!!!!!!!!!:)
发表于 2011-12-30 06: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16:11 , Processed in 0.0582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