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门 于 2009-8-10 23:03 编辑 5 n( X2 D: L T% ^) L% ?
& G7 m: S1 m+ U0 H- T
正方:重庆朝天战队 反方:上海雏鹰战队
4 S: P- O2 O/ C, \, c* {1辩:正在跑题 1辩:李海群 同济一附中辩手, }6 k @% |$ U# e
2辩:李斌 ice 2辩:杨皓 F) H! R+ o' S# t
3辩:张仁 3辩:何若灵老师3 q4 e" f+ R# M) Z3 [( a
) x9 Y0 L( C. P, R
/ e# T; L( ~* Q% v- z反方胜 反三最佳6 R+ z6 S# S$ G: c
$ }! v3 [ K; x% @正方立论: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听众,大家晚上好!) @4 g1 u1 Q+ q; ]4 H+ S
- B/ H) o! O0 ?今天题目是“高考应该不应该取消文理分科。”: R0 M0 w2 F2 y3 @/ @, w6 z) j0 ]
第一,无论最后分科还是不分科,双方都应该围绕“高考”这个目的而展开,让这个选拔人才的体系更科学,更合理。所以,今天辩论的目的――清晰无码,适合教学,我们双方等一下要注意不要把题目换成“素质教育应不应该取消分科”“优化师资力量应不应该取消分科”“培养韩寒应不应该取消分科目”等。也请各位观众裁判监督我不要跑题。
3 @) M' e" |) F6 z第二,我方今天观点:不应该取消文理分科,首先是因为我们看到“高考目的”是为了选出那些“高中毕业并且以后能够在大学某专业好好学习的人才”。我们知道不同的行业、职业和学科都有他们各自的学科特点,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专长。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机制,自然就是为了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来学习特定的专业、进入特定的职业,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语数外都要学,政史地可以选,喜欢物理化学也无妨,但是不能因为看到那些高考分科的学科掌握知识更深层,就把高中某些学科的限选性上升到了高考的必修性,把高中某些学科的及格性上升到了高考的竞争性―――这个是不对的。: G8 B* L. u- i- }: k2 c/ y
第三,从是否取消分科的结果的不同性来看,他们的区别是改变高考录取结果,造成了原来“这”二十个人能录取,后来“那”二十的人能录取。所以必然产生挤出效应――这个后果很严重啊~~让刘翔去学篮球就像让兔子去学游泳一样,为什么不让大家都减少一些科目,然后为了自己人生的选择,集中精力在或文或理的高考排行中打拼呢?
: c) g( U# N2 [1 F
0 T: ~: C8 g* E% h6 |; { v N0 P3 ?* ^8 J! J Z
5 ? @9 Z4 B% V4 M6 a. y
9 V. p: Z" J3 }7 i Z# [$ B6 H
反方驳论:谢谢主席,对方辩友一上来站在大学的立场告诉我们说我们高考是为了大学选拔人才,所以你高考文理分科是为了你大学好,但我们很奇怪嘛,上网随便收一下,到底谁在支持取消文理分科,我们很惊讶的发现,噢!原来是那些大学校长大学教授他们在支持文理分科.那么为什么在对方辩友口中大学需要文理分科,可是在实实在在的大学教育人那里,他们又不支持文理分科呢.这点希望对方便又在后面向我们做具体解释的,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取消文理分科之后会减轻学生负担,我们来看一个高中生他的负担的真正来源到底是什么?其实根本不在于他学几门科目,而是在于高考的供求比,只要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去争夺那些有限的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学生就会那么苦,一点也不会累的话,不管你是学四门,学六门还是学一门课,他都要有区分度,这个区分度是恒定的…..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会看到,增加考试科目并不会增加学生承受的负担,然后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有一点非常重要,他告诉我们啊,我们为什么要取消文理分科,因为罪不在文理分科,罪在高考,对方辩友说的很有道理啊,说我们是在为高考找替罪羊,可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是,高考在短期内事无法改变的,是我们论内一个制定的前提,那么在这样一个制定的前提下,我们寻找更优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发展,我们要不要呢
1 o: E% ]9 f J3 {7 z
' M8 R: f/ y( k+ o3 r4 i) @& N$ g' n2 n, ?8 g
! z- _# i8 A! W& Q! S% \! ^反方立论: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N% K* q8 ^# _" D7 D! p2 d* D
2 J' m+ X' y4 x0 f' s( E的确啊,几十年以来,我们的高考一直采取就的是文理分科的制度。似乎这一切是那样的理所当然。那么,对此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来辩论,为什么还要提出一个不应该文理分科的意见呢?这其实是有其现实的需求的。+ c; S6 f4 @$ H" \, h
我们都知道,一个学生在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之后,将通过高考的选拔进入到大学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因此,大学对高中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法就有需求。虽然不同的专业,对具体知识、思维方法的需求的深度是不一样的,但总体而言,这个要求是高于高中毕业生的要求的。而这个需求的满足,就必须使高中学生认真对待高中的每一门课程。
! d* `! l7 o: y( Y2 A( D, O2 T% X0 j% P% g+ E$ N" `! S
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在于,在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对高考日益关注,学生学习日益功利化的今天,在高考文理分科制度的诱导下,通过高考选拔的大学新生仅仅在他所选修的学科方面,满足了大学的需求,而在非高考学科领域,其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则远未满足大学的需求。这使得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 K7 g3 d7 L; b
7 A! l0 G1 L- J1 k) T% m这一问题,其实根属于高考文理分科制度对学生的一种诱导,即这种制度其实是告诉每一个考生,你只需要认真学习文科或理科的课程,而另一个学科我只需要通过会考,达到高中毕业生的要求即可。这样你就比别人有更高的效率来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获得更大的实际利益。但这样的制度诱因使高中生过早的对一些学科选择了放弃,造成了知识、思维方式的缺陷。这个问题无法从学生个体来进行改变,而必须通过制度层面进行解决。
7 k6 K, A, G; Y; X
$ i: u; y+ w, [2 j, A基于现实,高考对中学教育有着直接且重大的导向作用。高考所必须要考的每一门课程,学校都会给予更多的重视。这门课在高考中所占的权重越大,学校、老师、学生给予的重视程度也就越大。因此,通过高考不分科的制度来导向高中教育重视每一门学科的做法,是有效的。
! V; d/ O7 e* _- ?& l( N
6 [' n0 ~) n1 g# I6 W9 k ~在此,我们需要区别两个概念。即学生的兴趣特长,与他作为大学新生的各种能力。我们认为,无论是对高考制度、学校教育还是个人取舍来说,都应该在保证各科学好,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学科。因为在高中阶段,专业选择和发展是不必需的,而全面的打好基础则是必需的。作为对绝大多数高中生起到选拔和引导作用的高考制度来说,就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高考不应该文理分科。& x w; p: _- o& `6 g5 S: I' i
谢谢大家!
B- B0 k$ P; f& X) f
8 S: j* [( |( h" J" q0 E" Y0 n% k4 U2 ]+ M2 F; J6 i3 {. T9 C K
7 e. B! s/ L: ~/ @+ J2 }
: N+ X; W$ p% _1 T* l1 E A: W# d
7 Y. W7 W* x3 ^1 G正方驳论:大家好,现在针对反方一辩小桥流水般的立论进行集中地反驳,反方一上来就说,现在的高考制度会考制度的出现时理所当然的,可是我们看到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高考在1949年之前就有了,而会考是8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呢,就是因为我们看到因为高中只有高考,所以我们为了高考而教育的这个最终模式一方面承担了基础教育,另一方面是大学选拔人才的任务,而这两个任务承担的担子太重了,所以我们出现了会考,所以我们今天的会考高考制度并不是一切的理所当然,一上来就是这样的额,而是通过改革的结果.然后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因为高考考这么多学科,所以高中才重视学科教育,我方认为这个是不对的,我们想一下这个应该推给高中教育还是应该退个高考的制度还是应该推给会考的制度呢?对方辩友不要把推给会考的责任推给高考的制度啊.然后对方辩友又告诉我们区分度是恒定的,增加考试科目不会增加考试的负担,那么我请问对方辩友如果高考要考100门,是不是会增加考试的负担,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谢谢完毕
* _+ X% D% N9 y$ w
2 t8 z0 b" t% p正方功辩:
4 }4 `6 r/ r( D' ]5 U& u
5 Q: q R7 ^& b9 _* X* a& V: d, N( j" `. [: K$ S9 A6 R! h+ H3 _& C
正方:问您个问题,您觉得高考与会考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7 l9 d7 K0 I2 O5 M. ~反方:会考是种通过性的考试,而高考是种选拔性的考试
0 K7 \ b' @" ]+ Q- X) G, v/ f6 v正方:那如果我说会考时高中毕业考,高考是高等入学选拔考,您有什么意见吗?# y8 f- q% p, W- y
反方:我同意这种分法
; Z% k' ]" W; ?! h' b正方:您同意这种看法,那如果我现在高等教育入门考的话,是不是应该服务于高等教育
9 I" A; b8 x7 t$ W反方:对方辩友,我没有听清楚这个问题$ F+ u$ e5 D) O( U5 z1 M4 s# M6 u
正方: 很简单,那如果我现在高等教育入门考的话,是不是应该服务于高等教育
! A/ K: B+ X* M反方:是的,没错7 a4 \' ]1 S& ]1 d5 \
正方:那请问您了,今天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就告诉我们要培养创新性高级人才,那么不分科怎么考察出学生在哪一方面有天赋呢?
' K, \+ D) S5 {" ?5 Q H反方:如果这个学生已经在一方面又天赋了,还要大学教他干嘛
- f$ z3 y; G' a/ U正方:好了,我就问您,我们能不能考查出某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有天赋,高考能还是不能,回答我
* {' H5 V |% A1 R反方:他能够考查出一个学生….! K5 W7 R: v1 x5 t) V
正方:对方辩友,您还是没有回答我,有没有天赋,能不能考查出来
- I5 c/ Q( p- C+ S; w/ \反方:某一方面特殊的才能能够考查出来/ b: @. n2 e. n# M$ N# d" r
正方:哪方面特殊的才能
/ h' p8 H \* C1 h4 N- o反方:这个要看刚才的那个天赋的….
4 \6 W5 j5 n. L! _) W' p0 F正方:你说的天赋是什么意思,您给我解释一下
! r; ^, m+ x2 V" d9 s9 r反方:就比如说韩寒所具有的写作的天赋
2 P% [( M/ |9 \; v正方:请问杨皓同学,韩寒他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吗?是普通的,我们推而广之的泛泛而谈的大部分普通高中生吗?0 k/ Q/ q. F* \0 ~
……# z$ l2 K& w8 K; X3 k3 X
反方:肯定不是这样子的嘛!
7 l$ G2 N: y* N. s; y正方:那他能不能代表广大的高中生,能还是不能
, }( m! {" w# s1 P( G2 `) ]0 L! u反方:因为有特殊的才能,所以不能/ _: D. B) L( V- z0 x# c
正方:所以,不能,那么今天有一个高中生他物理非常好,您什么都不让他考,请问怎么突出他的能力' q# F" ?4 v% f) }) s" @" @- D1 |
反方:他有特别好的物理能力对于他的高考非常有竞争力啊
8 \( [# P/ g& \* i: @ _, p8 Y- P3 w6 x; L, Z7 T% I
) H7 _! B# ^" t0 x0 S
3 A, V& i- v( ~" \5 Y) J! `. ~. y
6 N" u% w" S f! H, T T6 W9 a$ a8 C9 S& ?: n y( v; ]% C* _
0 H5 R( s" I$ x' \
. s* b9 J1 S ]6 f, i( k
6 m+ w, s9 |, h. w9 ?2 B& ~& V' ^
反方功辩:/ Q; n% w0 w9 `$ w+ U4 l$ d
5 T! j/ C" [/ s$ M8 B+ ?8 B: `0 P: o3 ^
反方:对方辩友您觉得一个高中生是否应该努力学好每个课程呢2 y f D' J" c$ v; P( Z
正方:我回答了,是的,因为这是高等教育所规定的
8 ^: Z1 [7 U% k' E反方:好,那高中生应该努力学好每一门课程,可是在现有的文理分科的制度下,学生她会学好他要选的那些课,不学好他不学的一些课,对方辩友,对待这个问题,您怎么解决?
9 d8 q) q7 `) P2 q. B# L正方:这是会考考试教育没有做好的原因,您不能把…..5 n. N6 i' B4 Q" j6 W) K2 b2 ^1 f8 D
反方: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会考来解决是不是?+ I1 F' Y k' V. Z
正方:是
6 p' e$ d8 W9 D0 {. [ k3 ^5 R反方:请问您一个高中毕业生和一个大学生一样吗?
6 S8 h7 _( s4 [/ c正方:不一样
o; s- x5 K. b反方:那您是要保证他有一个高中毕业生的水准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水准6 }& [" o9 e6 J! u7 }
正方:当然是高中毕业生的水准& r3 ]& B* c: W: h3 c
反方:那会考怎么保证一个高中生进入大学以后能拥有一个大学生的水准呢
+ L' U, n" a; Y正方:很简单,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只要他的素质在他大学所擅长的那个专业所需要的就可以了$ s2 j+ i/ W$ {; d T& N3 L
反方:好,那会考之后,这个学生不能保证在其他方面能有……的水准呢2 E. k0 a$ Y3 j
正方:这说明会考制度不好啊8 t' ~/ q1 U9 ?) O5 B; G
反方:……..
3 P4 e' V" }. _正方:很简单,如果他会考考得不好,他就不应该毕业,为什么房每个人都毕业呢?
2 p; e: @9 t m反方:对方辩友您告诉我,那些高考考200分以下的同学他都不应该毕业是不是这个样子.好如果按照您的理解,好,我们把会考的标杆拔高,我们发现,哇!原来有这么多人不毕业,不知道这是什么样子的社会…
( W0 ]" u4 y- G5 y0 E3 s" X+ q/ [
4 I9 V& [2 ~: q- o6 W; a/ ~' L( f/ x) H正方功辩:
. z! H$ o$ a. Y, v( k其实今天很简单,谢谢大家,其实今天杨皓同学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因为今天大学生呢对于我们有一个反过来的影响力,今天高考呢对于我们有一个反过来的影响力.所以我们今天高考不分科可以导致我们可以获得高中生应该获得的中坚教育,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啊!今天应该获得的东西,我们应该还他应的的权利我们为什么要通过歪曲另外一个东西来还我一个原本我应该正常赋予的权利呢?他赋予的权利本来就应该正常赋予给我为什么要通过其他东西来赋予呢?
* L+ t7 w+ g$ @- j- k" R3 F$ ^这难道不是一个歪门邪道吗?如果通过某个考试的改变来改变高中教育这难道不是应试教育的思想吗?今天对方辩友我今天应试教育不好,很无奈,却依然要依仗着应试教育的逻辑走下去越走越深,越走越深,这样的泥沼对方辩友怕是怕不出来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对方辩友和我们说,会考制度没有办法体现出高中生的水平.难道高考就能够替代会考了吗?如果高考能够替代会考,能偶承担会考的责任的话,那么在80年代以前高考就承担了会考的时候,我们后面为什么还增加了会考呢? ; z9 x1 Y) A( [! V
理由很简单,因为高考根本不能具备两个能力.他只具备了选拔的能力.而会考那种检测那种高中合格毕业生的能力应该要由会考来解决,于是我们提出了会考,那么这个事实就更简单了,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会考呢,因为这样会出现的是什么情况,任何高中毕业生都能轻松的通过会考参加高考,事实按照教育学的理论我们是不是这个样子的,显然不是这个样子的,因为我们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高中毕业的,但是在中国我们恰恰发现所有人都能高中毕业.他们只需要考虑高考的问题就可以了.在这样一种制度下,我们推行一个什么结果.就是我们只要以为考虑高考不要考虑会考的结果,按照这样一种逻辑,对方辩友恰恰是在这样一种思维浪潮下产生一种逻辑.于是我们考虑高考不要考虑会考.高考改变,高中教学就可以改变了,那么高中教育是跟着高考改变的吗?我们之前说过了,高考是服务于大学教育的( Y- u: }1 k3 C! o
* R& o) f8 B' e( r5 [
2 @5 c# z- s1 x# w% i8 J! A! e! g+ }$ X M J! K- ]* n. M
" Y. O* H6 V* k l8 T6 i反方小结:" s2 `; o) X8 v: X/ ~
对方辩友今天最大的问题在于什么地方,在于他没有搞清楚我放的需求性在什么地方.我方今天不是说一个高中毕业生他的水准不够,而是说进入大学的大学新生他的水准不够.对方辩友也承认了,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应当具备的水准和一个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应当具备的水准是有差距的,但是对方便有没有跟我们讲明这个差距讲明.他也没有告诉我们通过一门会考如何实现对两条线的一个标杆.5 n- ^& ~8 N6 ?8 x
对方辩友今天说的很好,说高考只能承担选拔的责任,不能承担通过考试的责任,那会考为什么就能说一面我要使得普通的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同时又能够实现说我进入大学的大部分学生又能满足大学的需要呢?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一个学生他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他在高中时的学习是有失偏颇的,他是跛脚的,会出现什么情况,按照经济学来说,按照他的习惯,就是看到问题他不懂得去定量研究,不懂得去实践分析,他就是拍脑袋堆观点.理论是什么,他大学的数学公式密码写了一大片,他就是没办法让人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东西..也就是今天我们分科教育的培养下,一个学生他到了大学以后面对一门科目,需要他拿出综合能力的时候我们发现,哎呀,拿不出来了.
: @; i& y8 G1 _这个时候我们难道不能反过来去问下为什么我们的高中教育我们的高中学习会出现这样一个偏科的情况呢?于是我们发现,噢!原来是由于高考的导向作用.高考告诉我们说你只需要学好高考的有关科目就会对高考有利,于是聪明的高中生们就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用力.什么地方应付会考就可以了.举一个横简单的对比,我就是在那样一个高中只读文科不读理科的结果考上同济大学,可是何老师文理全才,却与负担擦肩而过.这就是一个很残酷很现实的情况,谢谢
% B/ ~& l% p' O6 s
# h8 e6 n9 T( F7 S1 b% {. W. F9 F! I* n; V4 q& J
+ z/ t+ h' m8 M, \# t$ f+ e5 D- o' H
$ n: K$ \9 ^; N: P) [
0 k" |0 R @( _/ P) M1 h
0 R r( q" T) Q' k! |$ `
$ A1 h) e5 X9 w
! o; e. ]6 @7 @9 q S& A4 e自由辩论:# W/ y' X4 N: t
3 n# y4 c/ U- T: Z1 _- w/ U
) q5 z% R# }9 D$ `6 u j$ \
1 ^% m5 u. v* ~
正方:我按照杨皓功辩小结的思路问,他说现在有了偏科的,然后有了分科,就能导致分科得出偏科,那请问偏科到底是主观意愿问题,还是客观能力问题,我们知道小学生久游偏科现象,难道是小学生就看到了高考那块敲门砖,所以他在小学的时候就偏科,为了高考做准备了吗?
! ^+ I: E0 P; T3 G. B
7 |0 p( \" [* {# D" p P. M反方:对方辩友偏科的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指标来看,如果仅仅从成绩来看,每个人不同天赋也会有差异的,所以成绩有高有低会很正常,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是态度上的偏科,我就是重视文科重试理科,对方辩友,这个问题,您如何解决
# l- w) H7 J5 @! [
; G. C& E; P8 C' n4 T+ `! I4 u& X正方:对方辩友,说的很好,可是如果你不分科怎么把两个指标区分开来呢?
& I. D( S& w2 f6 J2 v- _% B; M4 S0 z' \( L/ h$ m! ^, Z
反方:对方辩友,可以有,为什么,因为高考对于不同的高中有非常强的渠道作用,如果某一门学科在高考中间需要考到,老师怎么可能不重视,学生怎么可能不重视,这关系到过他的前途,他的态度,怎么可能不重视呢?
& ^3 k7 I x3 [# R1 u
8 H: w& k" D0 H% n, ~正方:前面我已经说的很清楚嘛,恰恰是在这种应试教育影响下,于是我们越要依仗这种应试教育按照对方辨友的思维越陷越深,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了,对方辩友告诉我大学考试要考察综合素质,于是大学考试不能只考其中几门,那么很简单,历史也要靠综合素质,为什么司法考只考法律,会计师也只考会计,用考试来解决问题,这本来就是应试教育的思路啊,对方辩友
% u+ g1 Z% N& Z) J! b4 W5 K
0 k4 u3 X9 k* ~% h. K% V反方:对方辩友您这种想法我们不认同,历史考也好会计考也好,都是高等教育以后的一种职业考试,那么我们高考是什么,是从一种普通教育到另外一种教育的选拔考试,对方辩友刚刚提到的一个学生负担的问题,我想请问你,高考不管他是四门课还是几门课,是不是都对学生有负担,那为什么这样的负担会因为学科的增加而增加呢?请你给我解释清楚,谢谢% ^% M7 `4 B+ @7 z
3 Y O* \3 \2 Q% E& v8 A* u% X正方:其实,很简单,我们知道会考是种及格性的问题,我只要考出我要求的水准,我就可以这门课pass掉,什么是高考,高考是种竞争的东西,我不要求你考得有多高,只要求你考得比他高,请问您一个考60分就能pass的班级和一个末尾要考到前30名的班级哪一个班级压力大$ D4 t8 U9 J' F/ K& ?% ]1 j3 X
+ o0 ~4 \' L- R$ p2 C) E# t
反方:对方辩友您说的很好,您说会考只要考到pass就可以了,那是不是某个学生确保他的会考科目只要考到60分就不要努力学这门科目了呢,这又如何能保证高中对于这门课充分的要求呢?
6 b: M% c, j; }5 c
4 U9 x9 _. f( K3 |9 v+ o' k正方:请问对反辨友,高中所有科目都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是把所有及格性的课程上升到竞争性的课程" R }% s! p" {- g/ t+ |0 ~6 x7 a# {
1 u# m: A h" L8 `! A" t
反方:对方辩友我就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高考是种竞争性的,您也说了,然后我们为了高考哪怕多一份都会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就是尽力与不尽力的差别,使得高考相比会考使得我们的同学更加努力的去学习那门科目,对方辩友,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5 U4 u+ X6 v4 }2 w/ \1 f" o
1 z, P) n9 i1 B. J& K* ^* k, e, [* j7 k, p
正方:好的,对方辩友终于产生矛盾了,对反辨友前面和我说压力没有改变,后面又和我说从及格性变成竞争性会使得学生尽可能的去努力,然后人变得更加功利,请问您尽可能的努力是不是压力变大了,您是不是自相矛盾了.: n/ _5 Z2 {7 u/ c/ o! h
0 E0 T' U# l8 W; p
反方:对方辩友很奇怪哦,为什么尽可能的努力,压力就变大了呢?我们努力的是什么,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不管你是考一门考四门考六门,我都是要去考大学,对方辩友,这个压力哪里增大了呢?; `2 l0 M4 B+ ~6 v# r' R# x
" R& Y: Z M* P9 S8 z2 Q
正方:对方辩友您今天要和我们讨论的不是要去考上大学,而是究竟要给四门课努力呢,还是给六门课努力,还是给8们课努力,对方辩友还是告诉我们什么地方用力什么地方不用力是要去考量的东西,那您方取消分科以后,是不是高中所有的学科都要拼....
4 j X& K1 ]+ S, G! i9 w6 ^. }
/ ?* f6 p# n' m% d3 O( n0 H反方:很奇怪,对方辩友!一个高中生应该对每门科目都很重视,这难道是一个不对的事情吗?
6 d# p7 _ S$ u6 Z" _3 n( n9 S: w
7 z( ?7 O5 ?- E) b% F5 Y正方:对方辩友不是这样的,现在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什么,是差异性,差异性事因材施教.既然差异性是因材施教,那为什么要在每门课上花一样的时间呢?9 q+ u2 y! I" w( P! p! l3 `4 _
: a2 W/ V4 d& H
反方:对方辩友差异性没有错,我们需要保障差异性,但是差异性必须建立在什么前提下,是建立在你要学好每一门基础学科的前提下,那么这种学好是要以每一种非常认真的态度去学.今天看到的是什么,是看到的一个人,在高考的这样一种思潮下,他只是很努力的去学每一门课,对于其他的东西,他只是能过就过,能放就放,能补血就不学,只要通过就可以.对方辩友这是一种认真学习的态度,如果他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他在大学这一门学科的学习当中的一些知识,一些能力,一些思维方法没有得到培养,那么请问这个问题究竟如何解决,是不是应该通过高考制度这样一种诱导来让他认真的学习这门课呢?/ h# M& O' o# U: B: F/ `7 }
$ Q' x$ z7 i) l- D4 U. o正方:这就是对方辩友前面暴露出来的一个问题,对方辩友认真学习的态度是应该给与高考还是给与会考的,会考现在没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就认为会考本不应该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对方辩友,这到底是会考没做好,还是高考没做好,这到底是分科没做好,还是老师觉得会考不重要放水所以没做好呢?- W; O% q4 k6 ~( W7 i1 h
\. [8 k# ^6 U6 m! [
反方:..........! u! |$ C0 ]' a! p
7 Y6 m* m6 V3 Q; K
正方:其实说白了,对反辨友还在靠老师的压力区逼迫所有的学生去学所有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学生所喜欢的,也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学生所擅长的,还是一句话,同等重视这就是不对的
) P! T) g- X4 H2 q2 q' C6 v; k+ W$ ]& N! H2 [. T3 \
反方:诶,对方辩友啊!您前面反反复复和我讲,压力他主导了高考生,但是我们来看,会考所需要承担的压力和高考所需要承担的压力是不一样的.会考结束以后是完成了高中生所需要的知识,而我们的高考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提供大学所适合的人才的呀!会考所需要的压力是很基础的,60分pass掉.ok!而高考所需要的是为了大学输送所需要的人才,您可不要把会考和高考的目的搞混呀!
7 k& a% i7 f8 |! X
4 Z6 T! P9 n9 m8 X6 M+ d正方:请问对方一辩我一个生物工程系的人政治刚刚及格我哪里不对了
1 E9 O& @' W8 ]/ }:
: K6 }5 P \ y% H反方:诶!对方辩友,如果对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60分及格的确够了可是我们高考目的是什么,是给大学输送人才,高中毕业生他就一定符合一个大学生的要求吗?显然不是的呀* t9 i; {, n& N9 U0 ~7 J
) w) h# s6 F8 Q3 |9 B) ^" H正方:对方辩友说的很好啊,就是不符合呀@所以有高中生考不上大学,这是一个很清楚的情况啊,我们不可能让所有高中生都考上大学,也不是所有的大学生毕业后都....就是我们看到大学教育的差异化,所以我们要文理分科,这样我们才能更合格,更有效,更科学,选拔人才,贡献给大学进行高等教育的培养,谢谢
, x: T% m+ r3 W& N- v/ R- v反方:对方辩友今天问我们为什么一个考生物工程的人,他考60分还不够,那对方辩友您是不是说因为我是要考生物工程的,所以我应该把生物学好,其他统统都不要学,我大学高考就只考这一门,是不是这个样子
7 p6 f. l# y& Q/ m% H! B+ H
3 e& R" {/ X' D7 b5 s+ o8 w0 ^9 P正方:对方辩友又走极端了,我说像政治啊...........啊或者地理啊考到60分就可以了吗?! p" E- P: |2 E8 @7 e- k
- _: E) u& Q" S* y: J反方:对方辩友,从知识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了,但是我们知道在高中的学习当中是有三维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教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在文科学习,政治历史学习当中,关于那些文字的分析,关于那些表述,关于那些组织语言按点答分的这样一种方式,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大学的研究大学的做学问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个副课没有学好的人,我没有办法想象他在大学里面可以进行有效地研究进行学习
; S: W+ ]3 H. R. \- t( M; e' A6 O4 n1 F1 W
正方:所以对方辩友说的很好,所以我们要求一个考理科的人他的高中文科素养也必须达到及格.但是我们不要求他达到...因为我们知道人无完人,人无全才,要每门都通就是每门都被啊,对方辩友4 y* k/ d) N. s# g5 ?% o* u7 z: e
5 W* A; Z$ _9 `; K! X6 i; \
反方对方辩友我们没有要求一个要靠生物工程的人,政治非要多好多好,我只希望他在高中教育高中的学习当中能够认真的对待每一门科目.对方辩友这个要求很过分吗?
5 b+ M# I5 A9 j8 D9 [3 Z$ q, K: V0 C5 b+ R
正方:对方辩友您一方面要我们达到高考的程度,另一方面又要保证不加重负担,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难道马儿不累吗?
: Y4 l& j; f, n+ _# A4 U0 \6 n, O* t+ b: w
反方:对方辩友这个负担究竟怎么回事我给你解释清楚,负担要通过一个作业量或者学习量来,一二学习量来,一天的学习时间总是恒定的,如果高考只选1科或者两科,那么每个老师排作业的时候就会排更多的时间,如果每门学科都按照高考的进度来进行的话,那么每个老师都会安排合适的学习量,这样一个不会增加学习负担,对方辩友这样一个情况您到底懂不懂?6 ~. c: W+ R+ x: P q: ?
/ c7 \ ^/ B3 q) A) Z
正方:其实很简单的,今天不是一个课时的问题,而是一个竞争性改变的问题,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不要,这门课多好多好,只要达到一般的水准就可以了,就很简单,只要他会考考到多少分就可以了,只要会考制度足够的合理足够的明确,足够的公正就可以了但是对方辩友又更我们说,什么叫高考,高考是没有一般,只有更好,只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最好才能进好的大学,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你只要一般般就可以了,请问对方辩友您是不是又在矛盾呢?
" y( F: j$ Z( E, h) S& E) @) |; ~7 {
反方:对方辩友您搞错了一点,您只看到把非高考科目加到高考科目里面去,您没有看到加进去以后会减轻原先的高考科目的负担啊,对方辩友你只算加的,不算减的,加起来当然多咯
6 U: I5 K" `" V! b" y, \( V: P; k# }# z% O, W
正方:对方辩友的逻辑还是那么可笑,那我讲菲尔普斯参加游泳梦之队选拔的时候加一门下象棋好不好呢?学会下象棋之后他的思维就变强,他就知道如何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能力,他为什么不选择加考一门下象棋呢?请问您了对方辩友
% K9 P4 I l. m1 D2 A4 I9 k6 L) q. P, T- B: F- @3 p
反方对方辩友很奇怪,田径当中有一个十项全能的比赛项目,是不是参加十项全能的这个运动员,他相对于普通运动员运动量是不是十倍呢?
( g/ Z2 M, ]" D. x3 j$ U. O) R
5 [. @% ]6 L# |- [2 f正方:对方辩友,请问参加..有多少运动员,参加十项全能有多少运动员,请您正面回答我
: J+ I2 W0 C; F% m! i3 t0 f- T反方:对方辩友您是不是认为参加十项全能的运动员是天底下最辛苦最辛苦的运动员,他是不是要比别人多练十倍呢1 h1 S' Q5 L9 S7 O
. X0 _. V; K) m7 L1 k# I
正方:我知道它不是很难,如果它很难得话,那参加的人也比较少,如果真的那么多的话,为什么十项全能中始终都是这些人呢2 t6 n- I0 T* w0 s% W i. C' ^
4 S+ u* w) M$ M& |6 I反方:对方辩友我们回到高中生的话题来好不好,刚刚你说到的运动员也好,他是一个职业的技能,他涉及到非常职业的问题,但是现在无论是高中生也好,大学生也好,它属于一种普通教育,通式教育.我想请问了现在大学生当中平凡出现的一个高中毕业生不能满足大学的要求,您如何通过会考来解决,还是说会考根本不可能解决,还是需要高考来引导的呢.那您说这个会考要非常标准,非常完善,不要纸上谈兵,不要空口说白花.
9 y' O( j5 G( m- w K
% J( X) _% ^& \) k正方:十项全能的问题还没有说完,您先不要抛出大段的立论.我们今天究竟是选十项全能还是铁人三项,还是既要选十项全能,有要选铁人三项,还是要选出刘翔一样,姚明一样,菲尔普斯一样的人,把他们分门别类抓进大学美丽的摇篮里呢.9 m! g; f) t% M, @4 K& c
+ [* t$ F( e( Q2 ~' D. W" V
反方:对方辩友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当时孙海平不是选刘翔不是因为他跨栏跨的非常好.是因为刘翔跳高跳的非常好,所以他选刘翔.对方辩友所以我们在学习一门知识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些东西背后的那些能力,那些素养.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用得到,但是我们因为不知道什么用得到,我们就不要去学他了吗? _4 d5 ~ R$ }
% v: P5 C! @) [$ T1 M3 {正方:请问他为什么不去考研刘翔下象棋下的多么好去选他呢?显然对方辩友也说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能力,那为什么不去考研他下象棋呢,不去考研他美术能力呢( v0 I& Q" ]" Q
反方:所以我们今天说高考不要分科,也不是说要插进比身高比体重的考试,对方辩友您说对不对.
$ P% u0 \1 P8 L9 ]
* l: F6 ~' [' k G" [9 F正方:今天让学生物工程的人学化学,或者说让学化学的人去学历史,让一些本应该及格性的科目上升为竞争性,你这不是让兔子学游泳,让刘翔学象棋一般的逻辑吗?
) r. c2 R2 d; M0 D反方:对方辩友,我觉得让理科生认真的学好政治,让文科的人认真的学好化学我觉得一点也不过分让他们认真去学一点也不过分.谢谢8 p( I4 }* O$ n! t; \! t9 H0 j- S
- U! l" K6 [9 A& b' X8 q. m
; v* d" w1 p3 B/ K5 s- q" y6 o正方:对方辩友说的还是很奇怪,对方辩友说今天带着认真去学的帽子,于是可以去学很多事情,那我告诉您,爱情那样也可以让人认真去学,那是不是高中应该推行爱情教育呢?3 e3 N, W! K! e7 L0 n& j
:
6 M' ]+ F9 W% R) B7 W# w:
: \4 i7 ^2 a' Y反方结辩:
3 E! { r! @9 S; f好的!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对于这场比赛,对方辩友主要再说这样两个问题,对方辩友首先认为啊,把那些通过性考试上升为竞争性的考试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但是我们要知道学生的负担究竟是什么加上去的.无非是课时,无非是作业,无非是对他们的要求把.他们自己每天所需要花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他不可能有第25个小时出来.这个东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吧.要是增加负担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吧.再说我们来看看有没有真的增加负担,本来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时1个小时的量.现在由于增加了科目了,老师在学校的时候不可能把分科的作业量来应对不分科的学科情况啊.那分科不分科了以后,老师会根据新的教学计划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新的作业量,新的课程安排,一点也不用正方辨友您来担心这个问题.学生的这种负担不会加重.( K1 ~# W/ j7 r2 T1 J8 T! k
. 第二点对方辩友认为在高中阶段,选课是一种突出优势的选择.但是对方辩友您有没有考虑到一点,一个高中生他在做选择的时候他真的知道他自己将来他会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他会进入什么样的专业,甚至在走向社会的时候走向什么工作吗?这个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很难意识到得.于是我们要知道一个学生在他每一个学习的阶段都有他这个阶段应该去完成的任务.一个高中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认真学好他在高中阶段的每一门课以适应他在进入大学以后大学对他的要求.所以,对方辩友今天认为通过会考来满足这样一个要求是可以的,但是在功辩过程当中,李斌同学明明确确的告诉我们说,会考他符合的是一个高中毕业生的水准.高考符合大学新生的水准,这两者之间有差别有差距,.然后李斌同学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没有告诉我们这样的差距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我们来把他填平.以便一个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时候来满足一个大学的要求.
) @% P; p: G8 R5 |! e9 w! Y) L好了,我们今天辩论到这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今天探讨的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是高考究竟是文理分科还是不分科的政策取舍.但是在这个背后其实有两种教育观念的碰撞.所以我不得不澄清这样一个耳熟能详却常常被我们抛诸脑后甚至嗤之以鼻的观点.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毫无疑问,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的人.对于这个全面至少应该包含丰富全面的知识与技能,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悲悯的人文情怀,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而我们的教育其实就是为了促成这样一种全面发展.面对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功利的社会我们教育至少能够做的更多.教育或许没有办法改变高考对于高中生的牵制和束缚,但他至少用好高考的这样一个强大的导向,引导高中生更全面的学习知识,训练思维.教育或许没有办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但他至少应该让这个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给她将来多一点选择.很显然,在设计具体的专业和方向的时候
( D- M+ I; F9 ?. c, I0 e这样的选择对于我们的高中生来说实在太少了.他们实际上并不了解大学里的专业设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更不了解每一个专业在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将面临怎样的职业选择.其实高中生本生也不需要了解这些东西,他们需要做的是认认真真学好每一门课,请相信,这一定比他们在高中阶段专功一门课要好的多,那么我们高考就是保障这样一种选择的,谢谢大家!, F: K8 C& K. n- A9 k5 I7 C% r: K. u
- R% T; n2 |0 d5 w" m
+ l) f' G, \. [4 j7 z
; `7 c. ?4 ?( t- l0 P3 |% Q; l8 m: o$ y
) b( s/ u! a5 H正方结辩:
`( p5 P d) W1 S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反方的逻辑.他们所说的我们认为及格性向竞争性的转变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在这里告诉你,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高考应不应该取消分科,而不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应不应该取消分科.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高考选拔人才.缩了再白一点,就是100个人里面挑20个人,到底是选哪20个人,.所以无论是分科也好,不分科也好,如果是不分科,必然是有一些本能够考上大学的人,不能上大学了.如果是分科,必然是有一些人现在适合专业的人,现在没有被分出去,不能够上大学了.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一个显性的社会现象和结果,我们知道虽然高中生不知道他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工作一个什么养的专业.但是大家都是从高三磨练着走过来的,我们知道其实只是希望高考证明自己,能够在某一个领域或者能够在某一个学科拿到一个较高的排名,以此在我们的大学专业里拿到一个非常好的成绩.
8 B# I# ^# q( S3 s+ V2 I! {( [- Z- W4 J
各位,高三的时候我么坐完作业抬头一看天都亮了,我们图什么,是为了兔子能在跑步中跑过其他的兔子,乌龟能在游泳中游过其他的乌龟.然后如愿以偿的考个华东大白兔田径学院嘛.当然这里面也有文武全才.但是如果我….反而进不去了,那就非常不公平了,对不对.所以我们今天的题目是高考应不应该文理分科,分科的目的是为了高考而不是为了会考.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选拔什么样的人才,是选拔那种高中毕业的,基础过关的,通过会考的,又能在某一学科里成绩出类拔萃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中国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份力量,我想有一首诗叫做”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在功辩一开始就问对方辩友,如果不分科能不能选出物理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前提是他们的政治不优秀哦,如果全部要靠上来,他们的政治要为物理拖后腿哦.对方辩友,这样的人怎么办.
7 o3 m7 _- G, R `$ k) _0 W6 t5 z审视我们今天的辩题,我们要提出这样一个质问.是什么样的学生,本能够通过高考进入他向往的专业却因为不分科最后被挤出了分数线.又是什么样的学生特定的要求的学科不怎么样优秀却因为其他的学科拉了分数又被莫名其妙的塞进了本科线.我们怎么样去看待生物好语数外一般的人因为政治历史得到了靠前的排名挤出了生物好语数外一般的人…对方辩友又是什么样的情况下物理爱好者因为地理不好不好脱了他后腿,然后让他的家长站在高考考场的门口心痛不已呢?优秀的人无论分科不分科都是不会有遗憾的,所以,何老师,取消分科在你面前泪流满面的站着的是那些本能够进大学物理系,想进大学物理系,然后政治考砸了,然后进不去的学生.何老师您怎么样决定他们的去留呢?' h9 A4 {/ y- v0 Q+ [* j! ?( Z
诶!这个时候杨皓会说,谁让他们偏科的啊,谁叫他们偏科的啊,学了多了之后有偏科是很正常的,这要看他们偏到什么程度嘛,所以说到会考的制度,所以认为五根手指有长有短,这是很正常的,手指脚趾有长有短那是很正常的嘛,所以我们看到初中生就有个偏科,这明显不是高考分科带来的嘛!这不是关键,什么事关键呢关键是在今天高考的门槛上,五个手指伸出来紧握成一个拳头挥向某一个专业的时候,叩开大学之门能够扎实有力,能够名副其实.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