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2|回复: 25

大家觉得应该给辩论队的小孩出什么暑假作业比较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7 21: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寒假让他们每人写一篇1500字的2001国辩决赛的赛评,效果还算不错。但是今年暑假就不知道布置啥好了

如果是看书的花,大家推荐点书单
兰迪斯建议整个暑假布置200个辩题,让小孩破题
还有一位华语人士建议,去新手区发XXX帖

大家给点建议吧~~~~赛评啊、看书啊都可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21: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啦!
发表于 2009-5-27 21: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坛经>里面所有的辩论桥段反驳一遍;)呵呵
发表于 2009-5-27 2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20篇辩词;)

一定要写;)

写辩词比破题要难的多,首先破题是辩词的基础,形成辩词的破题更有条理性.
发表于 2009-5-27 23: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要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三方面着手吧。
发表于 2009-5-28 17: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关于写赛评。不妨让小孩从胜负输赢的角度做些分析……或许能有些新的启示。否则的话,估计单纯的让新生写赛评,写完了再问他一句:“谁赢了?”估计多半是答不出来的。

第二,另外提供一个方法。让新生自己出20个辩题。出完了自己分析这个题目意义何在,好不好————既训练了,又为将来再打比赛丰富了题库,一举两得。
发表于 2009-5-28 17: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因材施教,最好是根据不同的小孩子的不同特点,分别布置不同的作业。
发表于 2009-5-28 19: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锻炼思维,可以看看书、录像,写写比赛分析。但辩词,我不赞同。

二。锻炼心性。让孩子们别光为了辩论赛而辩论,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辩论。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2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兄,这个因材施教有没有什么规律啊?
发表于 2009-5-28 22: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9# 惟恋梧桐


最简单(同时也有可能是最粗暴)的一个方法就是,首先对辩手进行分类,掌握不同类型辩手的特点和进路,然后根据小孩子的情况对其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让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发展。
发表于 2009-6-1 0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谈过的去谈场恋爱,开学前写份总结;谈过的想象(不是真的实践)一下分个手,然后也交个体会;也谈过也分过特别有经验的,力求周旋在几个异性或同性之间,到时候也弄点感想。
发表于 2009-6-1 16: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有很多的关于辩论的书籍,我们图书馆就有很多,像即兴辩论什么的,很有意思,不过我都已经看的差不多了!!!!
发表于 2009-6-4 09: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谈过的去谈场恋爱,开学前写份总结;谈过的想象(不是真的实践)一下分个手,然后也交个体会;也谈过也分过特别有经验的,力求周旋在几个异性或同性之间,到时候也弄点感想。
寒溪沉沙 发表于 2009-6-1 00:58

强悍!!
发表于 2009-6-12 09: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12 18: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此贴理论下任务吧
http://www.bianlun.net/bbs/viewthread.php?tid=16414
MIA 发表于 2009-6-12 09:30


哈哈,跟我的“200辩题”理论倒很有关联性。
发表于 2009-6-12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谈过的去谈场恋爱,开学前写份总结;谈过的想象(不是真的实践)一下分个手,然后也交个体会;也谈过也分过特别有经验的,力求周旋在几个异性或同性之间,到时候也弄点感想。
寒溪沉沙 发表于 2009-6-1 00:58


发表于 2009-6-14 19: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跟我的“200辩题”理论倒很有关联性。
herolandis 发表于 2009-6-12 18:45

为你的理论提供了部分理论支持
呵呵
发表于 2009-6-15 01: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多读诗,多背诗。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腹有诗书气自华。
发表于 2009-6-15 20: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模仿当年兰迪斯,鼠儿枝枝,风的男孩等前辈在新手区破题对攻挺不错,哈哈,能让我这类潜水ID学到很多东西.
发表于 2009-6-17 13: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上的观点,不过,破题要重视质量。殚精竭虑的思考一次比不费摧毁之力的辩解10次更锻炼人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5 15:29 , Processed in 0.0657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