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34|回复: 7

[申请原创] 大学生应先择业后就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9 22: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努力人生 于 2010-2-7 22:26 编辑
1 m9 k( l) I" ?# t, e" x! e' x' w: }
) `( d/ @  u/ |  ?1 M9 _立论陈词:
% U0 Y6 t; ~0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中午好!现在由我来做我方的立论陈词。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大学生应先择业后就业!
. {, m+ S. ?" `3 U, U; l: A让我们大家先来了解下辩题中的概念吧。大学生是一个群体,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潜在范围。“业”指的是行业,“择”是两者以上供选择。择业的含义是:在现今社会拥有的众多行业中,通过分析思考自身的专业和未来前进的理想道路,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行业。就业的含义是:找到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有协议的工作行业。
2 A% m- S  ]/ v) @4 _然后我们一起看看辩题的关系吧,这是一个相对合理性的对立选择关系,是在比较这两条路哪个更合理,而不是在比较择业和就业哪个更重要,也不是在比较择业或就业本身好不好。择业和就业本身并不矛盾,只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步骤。既然比较的是时间先后顺序问题,就应该选取合理的比较标准。而这个合理的比较标准就是:何种选择更加的有利于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而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 `7 L) u- [# T$ X4 X+ k5 p
在确定了目标和标准之后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三个因素:个人、社会、时间效率。) x% o4 b+ u0 e4 o: j$ k! L1 X  k4 k
一.
# I5 [& |  H% J5 A- A
个人因素指的是:个人有主观能动性,有自主的选择权利,可以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擅长和不擅长。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最高的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考虑到自身所学专业的特点,和自己的理想目标,先择业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使自己赢在起跑线上,在第一步就超人一头。因为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加的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最有资格决定自己的个人目标。正是说明了选择先择业后就业是多么的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 s; A8 p! b$ }$ a# q: {二.
: f4 ]% m5 K! D" V: }
社会因素指的是:社会背景决定了就业难的状况出现,其根本还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正确的定位。社会价值的实现还是需要众多个 个人价值实现结果的累积。社会提供了很多行业岗位,先择业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让每个岗位都得到最需要的人才,这样社会才会进步,个人才更会进步。

/ G5 C& c1 M  a, I三.$ `/ g- X. Z% @9 u+ E! o
时间因素指的是:国家号召大家:“先择业求经验,后就业谋事业”,是让我们把效率提高在积累经验的阶段,这样可以让我们最终目标的实现,变得更有保障,更有效率。如果先就业,短时间确实会风平浪静、相安无事。可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告诉我们,这是多么潜在的重大危害啊。估计当初匆匆忙忙、抑郁不得志选择先就业的大学生很可能会“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了,我想这不是大家想看到的吧!

) [& U8 ]+ p0 Q, ]9 M* i请不要从早到晚,酒席与饭局齐飞;由朝到暮,香烟共酒精一色。先择业再就业吧,因为人应当心中有梦,为梦想、为理想奋斗终生。人生如此,择业亦如此!
% X9 S( s0 \0 j/ W# }: f综上所述,我方一致坚定认为:大学生应先择业后就业,谢谢!
2 h; A/ T6 W  [, X# O0 z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19 2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朋友的立论条理很清晰,在下有以下几个疑问:# w7 C, J0 P& N* ]
1、是否就业本身也包涵选择这一步骤?如果包涵,那么和择业的区别在何处?如果不包涵,那么择业可以说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博弈,就业只是一个最终选择的执行,那么二者就不在同一层面,如何进行比较?
! f% ]" D1 U8 j% S1 n2、如果是比较两条道路的合理性,那么依您所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但是否更快地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即个人价值就是“更好”呢?有时候经历一些曲折是否更有助于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呢?如果史玉柱不曾有三株企业的轰然倒塌,后来是否会有巨人的伫立天地呢?+ @* {% M5 `! ^6 p4 S% K4 u3 ^
3、您对个人因素的定义似乎过于泛化,并未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这个主体的不同之处,所以在个人因素一环很难说明为什么先择业就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仅仅认为因为个人最能了解自己就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话,那么为什么还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的说法呢?
6 @; e  W+ N8 e0 j6 `  n! A* |; y3 i2 k! P0 Q# n
以上言辞仅为抛砖引玉,有过激处还望多包涵。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23: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1,选择是包含了择,但是我没有说是包含的关系,可以看我理论中的概念。最终目标是事业,事业和就业部一样,但是就业是被动的去确定职业
" u5 R- |* e/ A, b2我说的是更有利于实现目标,没说更快,更快实现就一定是好的吗?我吃饭可以选择速度快慢,但是吃得快容易也到自己,慢了会影响时间。所以这个类比和辩题没有关系,跟有利物理的标准无关$ p! a+ Q8 I9 ]' [6 Q# @
3个人因素不是泛化,大学生是主体,但是要知道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那其实就是个人需要的定义啊,当然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关,因为那是最高境界
发表于 2009-10-27 18: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辩论很好  可否最您说的        讲一下破辩的辩词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0: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鸟瞰上帝
8 E  `9 s0 T. f8 E, l" s% p# B楼上过奖了 你的意思是反击这个辩词中的东西 还是解释这个辩词中的东西呢?
发表于 2009-11-10 11: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  这是我们本届校园热点辩论赛的辩题之一 和队友探讨了好几天一直没能很好的统一观点9 j; o6 s- {# d# a/ ~& ]$ A

( P% s  J4 F8 V我一直试图用择业主动性和就业的被动性去诠释这个辩题 但队友总是说容易引起评委的误解 显得太过绝对什么的 楼主的立论相较我原先的想法更系统更客观 很具有说服力(终于能够好好说服队友了。。。。)) ^! m# h# f2 `" k# q/ K
. D+ c+ R1 q2 |; q
时间因素指的是:国家号召大家:“先择业求经验,后就业谋事业”但对这句话有点疑问 。。。经验通常来自于就业后的实践 不是么? 如何是先择业求经验?我对楼主是“把效率提高在积累经验的阶段”的理解是 择业后所就的第一份工作 可以使我们对经验的汲取更有针对性 对日后的发展更有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1: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woodchild ( ]4 w" Q9 U" I, J
$ l& [! Y4 H. B! P9 m8 C

4 q$ c" Q1 T1 j- ]开始我本来也想提主动被动的 比赛前一天半 我把最早的立论推翻了,因为主动被动和时间的先后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说服力欠佳是一个原因 而且逻辑中也不够必然
0 x. [1 [1 ^1 c( X( \" o9 \( V% z时间因素是在比较哪种选择对实现最后的目标就是事业 更有效率 前期是积累经验 效率提高放在这个阶段尅相辅相成的进步发展 针对性强 而且能够主控的机会也多 如果在后期在提高效率和工作能力,使得前期的东西变化较大 也就是说前期的过程针对性就弱了 来回的变 何时是个头呢?
. b0 c; x! D+ h& ~2 z' P! k) Q和你说的大同小异
% Y+ k/ _/ W4 Y1 s8 p2 B不过话说回来 这个辩题我还是觉得不好 择业和就业的定义有包含的成分 定义和标准超级难弄
发表于 2010-11-15 1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楼主的第二个论点有些疑问。您说到:“先择业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让每个岗位都得到最需要的人才。”每个岗位的形成是一种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来决定的,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
: F/ g7 ]2 u$ r9 a然而您在立论中对于择业的定义为“通过分析思考自身的专业和未来前进的理想道路,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恰恰又是以大学生个人角度,择所作出的决定是为了个人利益和个人理想。* g- ^" ], o7 ^) \* H7 Z
这两者不免产生了矛盾,个人利益和理想如何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社会需求根据大趋势的变化,难道也要求个人随之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4 08:26 , Processed in 0.0697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