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79|回复: 17

[理论战术] 比较性辩题,怎样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9 12: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较性辩题可分为几种?比较性辩题如男人比女人更有本事,应该把男人和女人的本事分开来论证吗?但目标一定要一至对吗?比如男人不能使孩子就代表女人比较有本事吗?何谓比较性辩题的公平平台?

另外一种辩题是比如XXX比ZZZ更重要,因该如何衡量谁比较重要?在设立标准的时候,应该承认两者都重要,只是谁才是主要吗?有先后次序谁才是重要?基础重要吗?

会用正确方法做事比会做一个有品德修养人格的人更加容易成功,当我们在论证更容易时,应从哪方面下手?论证两者时又是否应该概括来概括去?或者是把两者很清楚的分开来,再来讨论谁比较容易成功?怎么样的很衡量标准才合理?应该要像男人和女人一样?还是承认说两个都重要,然后才来比较?

请指导我,给我一盏明灯!万分感激!
发表于 2009-4-22 0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够想到这个问题,的确在辩论方面很有见地。确实,比较性辩题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比较。
    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学辩论者而言,大家会采用的手法是优缺点罗列或关键点的罗列。例如,说甲比乙好时,指出甲的四个优点,指出乙的两个优点,进而显示甲的优点比乙多。但是,实际上,点的个数无法比较。两个优点没准可以细分,细分成五个小点。至于关键点罗列,例如说甲比乙重要,则有人会指出没有甲就活不下去、没有乙还能苟延残喘,进而论证甲比乙重要。如果真的能构建这样的情况,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情况很难出现。因为,列入辩题的比较双方往往不会出现一个可有可无、一个必不可少的情况,毕竟出题人的智商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
    那么,排除以上两种最容易想到的比较方法外,个人认为,还有两种是可以试着使用的比较方法。
    第一,利用普遍接受的比较尺度。例如,心理学中有马斯洛层次理论,这就是一个比较尺度,将不同事物对人们的重要程度和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划分了等级与层次。那么,如果一个东西可以带给人们第一层次的需求,而另一个东西不仅可以部分满足第一层次、还能部分满足第二层次的需求,那么就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好。在这里,我们将辩题中比较的双方,转化成了人们需求层次的比较;而至于为什么自我实现比温饱安全处于更高的层次,这个,我们就可以不用论证了,因为这是心理学中普遍公认的结论。
    第二,将比较细分。具体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细分。
    其一,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例如,在求助版有人提出了一个辩题,“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时,如果觉得不方便直接比较,那么可以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即所谓的利弊是对谁而言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分出三个层面,一是对高校自身而言,二是对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而言,三是对那些与高校不存在直接联系、只存在间接联系的社会发展而言。细分之后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于比较容易找到至关重要的点。例如,正方可以说,对高校而言,产业化后虽然短期内元气大伤,但终究能活下去;而不产业化,以现在的发展趋势,高校最终会走上绝路......。这样就可以论证对高校自身而言,产业化利大于弊。反方亦然,其它两点也可以此类推。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细分,恐怕我们很难泛泛地找出这种比较点。
    其二,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例如,楼主提到的“男人/女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题,比较内容是人们的本事。直接比较不好比的话,我们就可以细分,分为事业和家庭。先论证在事业上,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再论证家庭中,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还是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细分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楼主困惑的问题,即如何比较。但是从辩论技巧的角度来讲,细分之后存在着两点好处。其一,可以便于使用一些绝对性的判断。我们知道,很多事情,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而言,难以判断其对错好坏;但是,如果细化到某一个特定群体,可能就比较容易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是利大还是弊大了。其二,可以便于划分战场、攻守皆宜。例如,关于男人/女人更有本事,反方可以守住家庭这半壁江山,然后跟正方去争在事业层面女人是否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一来,反方就算在事业战场上没有争过正方,那也不过是打个平手而已,因为自己毕竟还有半块阵地。而一般的初学者,往往会被对方牵着走,即对方攻击哪里、自己就防御哪里,忘了围魏救赵的手段。当对方进攻“在事业层面女人也比男人更有本事”时,能不仅想到反驳,更能想到进攻家庭层面、指出“在家庭层面女人未必就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手已经可以算是老手了,在校内赛或新生赛中不常见。
    此外,关于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的细分,除了需要注意如何细分有利于自己的攻防外,还需要注意细分的方法是否足够合理。一般说来,细分的层面不应太多,以二至四个层面为宜,太多了则全场比赛会很零散,自己也容易首尾不能兼顾。而且,不同层面之间要尽可能少的重叠,否则对方进攻时,自己容易混乱,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层面的观点进行防御。此外,所有层面之总和必须涵盖所有。否则,对方会说“就算你那几个层面都站得住脚,也不能说明......,因为还有远远比那几个层面重要得多的一个层面,.......”。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几个层面之间的交集要尽可能趋近于零,而几个层面的并集要尽可能趋近于全集。
    最后,补充说明一点,就是有些辩题,没有以比较性辩题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暗含比较。例如,含“应该”等等字眼的辩题,如果双方在合理性和可行性上都成立,那么这时的“应该”就是一种权衡与比较了。例如“大学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大学毕业生应该先考研”。对于毕业生而言,就业和考研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都成立,那么辩题的关键就在于比较哪条路更能成就人生、哪条路更有利等等,实际上转化成了一个比较辩题。
    抛砖引玉,仅供参考。个人认为,这个话题很值得辩论新手老手一起来讨论,期待更多的见解。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0: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经验的辩手给的意见果然是比较有建设性,敬佩敬佩!
但是我心里还是有个小小的疑问(新手),关于男人女人,假设反方把生孩子当成是一种本事,
这种说法具有合理性和公平性吗?
我认为一个公平的平台应该是在两者都同样能达到的目标才算标准嘛!
男人怎么能够生孩子呢。

吸收了楼上给的意见,若要有一个平台,生孩子方面应该算是家庭管理方面吧!
那么比较时,会生孩子但是不会照顾孩子比如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环境是等同于在家庭领域的本事较低吧,
单凭女人会生孩子不能决定在家庭领域比较有本事,反而男人更能够给与孩子良好的环境再加上适当的亲情才算更有本事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0: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可以在比较的各方面如家庭、事业等划分出交锋点或者是对立点以外,
我们下定义时可不可以这样做?

比如‘评价历史人物应以功绩、德业为主’的话,我们曾经遇过反方把德业定义为用道德创造出的事业,定义为德业,
而把功绩大概定义为对国家的贡献。
然后当我们纠正反方的定义错误时,就以‘假设反方今天告诉我们德业是道德创造出来的事业的话,那么是不是没有道德所创造出来的事业就叫功绩呢?’来表示反方今天的定义很狭隘,不合理,因为没理由功绩是没有道德的吧。
第二、功绩是事业,德业是事业,那么两者就互相包含,又如何比较出哪者更适合成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呢?

我们定了这样的打法有点担心,因为辞海里根本没有德业这一个词。
第二,担心着技术犯规
第三,视乎有点在偷改辩题的意思,因为我们认为一个辩题应该要有很明显的交锋点,德业在辩题中根本不能被诠释为到的创造出来的事业,就算词典是这样写都好,否则将互相包含了,还能变什么?
第四、我们以句子构造的方法去论证,比如:”这些人比女人还吵“
意思是这个句子的隐含意义是这些人一定不是女人,所以‘这些人’是指男人
女子、小人,难养也
句子中的女人和小人又互相制约的作用,小人可以是男,可以是女,但是前面已经有女人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人一定不是女人,而是男人
而女人和小人同样难养,意思是这里的女人肯定是女下人,而不是全部女人。

请问这样合理吗?就算今天假设德业的定义是道德制造出的事业,我们这种说法的合理性高吗?
会被认为技术犯规吗?
发表于 2009-4-24 01: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首先,把生孩子当成一种本事,个人认为是合理的。但是,虽然男人不能生孩子,但是生孩子却离不开男人。一方面,没有男人,女人连怀孕都不可能,除非她去找李洪志。另一方面,女人在怀孕到生产再到坐月子的阶段,离不开男人的照顾。试想一下,如果一对夫妻,当妻子刚刚怀孕的时候,丈夫就遇到意外死掉了,那么这个妻子想要顺利的产下婴儿、抚养孩子,难度是相当大的。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由于摔倒或劳累等等而导致流产、或导致孩子不健康。所以,在类似的辩论中,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是从母体中出来,就默认为生孩子方面女人一定比男人更有本事。

其次,就算是生孩子方面女人比男人更有本事,也不能论证整体上女人就更有本事,甚至不能说明在家庭生活上女人更有本事。这一点,您已经说到了,我就不赘述了。

对方所有的论点,不论是主论点还是分论点,都要求对方给出理由、给出论证过程,否则便不予承认,这是辩论中很好用的一招。因为,有些论点,看似简单,但要论证起来很难很难。当我们难以直接反驳其论点时,不妨找出其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漏洞,这样也起到很好的效果。
发表于 2009-4-24 0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如何下定义,你的逻辑是成立的,但在辩论中,具体处理过程可以进行包装。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辩论双方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讲理,因为辩题本身就是具有争议的话题,双方本身就是都有点儿道理、也都有点儿没理的。如果一个辩题的一方完全在理,而另一方完全不在理,那么这个辩题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基于此,对概念的界定,稍有偏颇,并无大碍,关键在于能否将这样的偏颇进行充分的包装,进而显得貌似很在理。

说到这里,就牵扯到评判原则问题。这个话题,在论坛中被讨论了很多很多次,但一直没有定论。个人预计,以后也不会有。有的评判认为,即使没被驳倒,但如果立论本身也存在问题,那立论方不应占优势;而有的评判认为,只要没被驳倒,优势即判给立论方;更有评判认为,不论是否被驳倒,只要立论不合理,即立论方处于劣势。除此以外,还牵涉到评判水平的问题,对于同样的立论漏洞,有的评判反应过来了,有的评判没反应过来。等等情况,都说不好。所以,究竟可以不可以做出你所说的定义,例如“德业”,个人觉得很难说。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定义的偏颇程度与定义成立的难度是成反比的。如果您期望通过一个与众人理解有一定区别的定义,来实现己方在立论方面的优势,以求得赢在起跑线上,那么就需要做好评判们不接受你们定义的准备。所谓做好准备,就是说,你们需要找出大量的证据,来说明你们的定义是有理的。

基于这样的情况,个人认为,出于论坛理上大小白等诸多高人一直推崇的诚恳辩论,我个人也不太倾向于在定义上作太多的文章,因为那样的风险较大,而且会让辩论无聊。听众们觉得他们没有听到他们想听的东西(因为你们的定义与他们的一般理解不同),进而会出现如岚星前辈等人所说的情形,即辩论赛场上辩手比观众还多。那么,何谓诚恳的定义?有两种解释。

其一,一般人的直觉。我曾经采用过这样的方法。就是将一个辩题,拿去随机询问身边那些不大辩论赛的同学和朋友,并且不告诉他们我的立场,让他们说说他们的感觉,以了解在一般人看来,这个辩题究竟是要讨论什么。这样的一个好处在于,我的定义可能很容易被评委们接受。但是坏处在于,周围人在阐述直觉是,未必能说得很有理有据,甚至可能众说纷纭。

其二,如果是一个学术的辩题,那么可以采用学术的客观定义。就是说,如果辩体中存在着某个专业的术语,那么就用这个术语在这个专业中的学术定义即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定义证据比较充分。但是坏处在于,可能会很晦涩。而且,有时,一些术语是被大众错用的,出题人本身可能就把这个学术概念给理解错了,而且评委也可能理解错了。但是,他们不会认为自己错了,而会认为你们找到的专业定义错了。这样的亏,我之前也偶尔吃过。

所以,上述两个办法,供您参考,酌情采用。
发表于 2009-5-15 22: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性辩题存在肯定是有一个讨论范围的,这时候我们就能够通过分析范围内主体的特性,来进行讨论,怎样能够使主体特性更全面的保全与发展,必定就是更应该坚持的方向
发表于 2009-5-16 09: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比较性辩题,为什么几乎所有人一拿到,首先去考虑的是一个标准的问题呢?是不是标准的问题对于比较性辩题真的有那么重要?当然,两者之间要比较,确实需要的一个标准,但是这个标准是不是真的重要到我们一看到比较性辩题就应该第一想到的呢?
为什么不首先去探究比较双方的本质属性呢?为什么不首先去探究比较双方的实质问题呢?为什么不去探究价值层面上两者那种更站得住脚呢?其实任何比较性辩题,一旦有标准出现,双方就必定会焦灼于这个标准问题。可是如果我们能把问题追本溯源,从根本上就解决这个问题,标准的焦灼又何需展开呢?
简单得打个比方,LZ第一个讲的男人和女人谁更本事。当然,个人首先认为这是个娱乐性的辩题,然后才是一个比较性的辩题。这个问题,追本溯源怎么看?其实我们讲啊,一个人如果我们说他有本事,其成因一定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社会人所体现的社会属性方面有异于普通人的杰出表现。就好像说,我一顿可以吃一桶饭,没有人能做得到吧,可是这不叫本事,因为他体现的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饿了就要吃,吃了就要吃饱。相反,我每吃一桶饭就能悟出一种科学技术,这就叫本事了。所以比较男人女人谁更有本事,也要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单纯地看谁力气大,谁能生孩子,不足以解决问题。其实啊,要解决男人女人谁更本事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大环境——社会条件。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把历史往前倒退几千年,回到母系氏族时期,为什么那个时候是母系氏族社会?很简单,女人比男人更本事嘛——生产力条件落后,种植业不发达,男人打猎又打不到多少东西,维系社会群体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依靠的是女性的农桑技术,同时生孩子作为一种自然能力,在那个社会条件下又是一种具有社会贡献力的本事,于是男人天生的就不如女人本事了。然后到了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条件有所发展,女人农桑技术等贡献已经远远不及男人,于是女人的社会地位下降,男人就比女人更有本事了。同样,我们今天讨论男人女人谁更本事,就是看当今社会条件下,哪个群体所能作出的社会贡献更大……
发表于 2009-5-16 09: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意见,还望指正
发表于 2009-5-16 17: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9-5-17 11: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9楼颇为亮点
发表于 2010-4-18 16: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女人的问题……闻之的确让人豁然开朗,荡气回肠!
发表于 2010-7-31 1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性辩题一般有看一眼就知道哪个更好辩和自己一拿到辩题都难以决断的,前者不用说后者往往是两个比较对象都有一大堆优点和缺点,这时候要注意,一眼就看出来的优点不一定就对辩题有利,举个非男人女人的例子,说一说“爱与被爱哪个更幸福”,爱是主动的这显而易见,但爱是主动的不一定幸福是主动的,因爱人而得到的幸福要看被爱者是否幸福,这样以来爱人所得的幸福就是被动的了。所以比较性辩题要注意这点。
当热,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1-12-29 22: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要无论是站在哪个点上,在比较问题上一定要制定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要包含自己方的每个立论,有利于自己,最好是从宏观上的。记得我第一场比赛时,跟这辩题差不多,当时经验不足,没有制定标准,结果被对方问其标准,当时那个情景啊,好尴尬。。。
发表于 2011-12-30 23: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纠结于比较性辩题很久了,学习
发表于 2012-1-14 14: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户川柯南 发表于 2009-4-24 01:03
首先,把生孩子当成一种本事,个人认为是合理的。但是,虽然男人不能生孩子,但是生孩子却离不开男人。一方 ...

首先,把生孩子当成一种本事,个人认为是不合理的,这个就相当于辩论网络让人更自由或更不自由,你说网络限制了人身自由,这个就是事实啊,辩论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啊,把苹果辩成梨子,它不还是个苹果吗?猥琐的说,女人能捐卵巢,男人能捐睾丸,这能比吗?
发表于 2012-1-17 21: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性命题,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标准。这个标准不仅要能被大家接受,而且最好是略微偏向己方。有了标准之后才谈比较吧。
发表于 2012-3-6 14: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是高手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7-31 03:37 , Processed in 0.0532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