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辩论队寒假作业——比赛分析
朱彦霖
依稀记得还是上小学时,充满稚嫩气息的小学校园里曾经有过对“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的讨论,那时的概念只是在一个辩论比赛里,有过一场很火的比赛是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光流转,想不到数年之后我会坐在电脑前观看这场巅峰对决,敲击所谓的比赛分析。
对于这场经典的比赛,我想对于我这种刚接触辩论的人来说,谈不上分析,更多的是一些感想、个人的拙见。
这个辩题对正方是相对不利的,因此武大在一辩陈词里并没有明确给出“万”的定义,这使得在随后的比赛中双方始终纠缠于“万”字的定义上。既然规避了对他们最不利的“万”的定义,武大在一辩陈词中就没有涉及到任何字或词的定义。这样又达到了合理规避的目的又没有让人觉得在刻意规避不利定义。联想自己平时讨论辩题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我们就不要给这个词的定义,等对方说了我们再驳。”这样就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在很刻意的回避问题,与其这样不如学习武汉大学,不要过多的纠缠在定义上而把精力集中于立论上,只要大家心中清楚的知道己方对于各关键词的定义,在陷入定义战时能够应付过来,转而争取把论立的新颖、精巧,这样才能比较好的减少辩题本身的偏向性。
所以武汉大学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的立论:前提:外在诱惑使人迷失了自己的良知。然后从里那个方面说明钱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大的外在诱惑,钱的诱惑最容易使人迷失良知。即
1) 钱有与任何商品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钱是财富的象征,拥有无限的效力,然而人们对金钱的占有却是有限的。因此钱的这种效用无限性和占有有限性之间的尖锐矛盾就产生了世间的种种恶。
武大这样的立论的方式很是独特,从金钱与人的欲望的矛盾中推出金钱是万恶之源的原因,这样的说理方式显得更加水到渠成,相比之传统的论点加说理的方式就略显生硬了一些。
2)钱能使非商品商品化。钱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
这条纲是为了说明钱可以在非物质领域同样呼风唤雨,掐住反方会拿出的一系列与金钱不相干的可是又会引起恶的因素,比如:亲情,友情,权利等等。
个人认为到第二条纲为止,钱的效用无限性才阐述清楚了或者说体现出来了,应该在这时再摆出“钱的这种效用无限性和占有有限性之间的尖锐矛盾就产生了世间的种种恶。”这样才显得更有逻辑、更合理,如果钱只是有与所有商品等价交换的能力,就说它有无限的效力,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虽然这是一个小问题,可能无伤大局,确任然值得重视。
3)人们对金钱崇拜,把金钱本身当作目的看待。
觉得第三点并不能有力的论证正方的观点,这一点也在后来的比赛中被马大打死。
而总体来看武汉大学的一辩稿,觉得有点破碎、不连贯、逻辑性不强,用我们常说的话说就是点都不错,就是没有穿成一条线。但是考虑到辩题的偏向性,作为明显劣势的正方武大立出这样的论实在令人尊敬。
而反方马来亚大学处于有利的一方,在开始就明确提出“万”是一切的意思,因此他们只需证明不是所有的恶都是由钱导致的,而对于正方所举出的众多实例反方也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己方观点。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们共给出了4个主要的论点
1)单一的钱不能涵盖世间上所有的恶,很多恶本身和钱一点关系都没有。
2)在与钱有关的恶中,应该负责任的是人,而不应该怪罪钱。是人的贪念在作祟,而钱本生并没有过错。
3)以钱作为目的或者手段,都未必导出恶,而且还可以导出善。因此一个既可以导出善又可以导出恶的东西不可能是万恶之源。这点就掐死了武大的第三点。但是仔细想来这似乎并不能证明钱就不是万恶之源,因为就算钱是万恶之源,也不能说它就不能导出善果。就好像再十恶不赦的人也都有善良的一面是一样的道理。这样看来这一点貌似又不能掐死对方的纲,可是当时在比赛时这点说出来确实很有迷惑性,很能说服观众和评委。
4)恶在先,钱在后,因此钱根本不是万恶之源。个人觉得这是这场比赛中马来亚大学最有力的一条纲,这条纲掐死了武大的前两点。使武大的整个立论体系站不住脚了。
这样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万”字定义为一切的基础之上,少了这个这个立论体系必然会轰然倒塌。由于此双方整场比赛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万”字定义的争夺。
说完对双方立论的一点拙见,来谈谈一些其他的感想。
“我们认为,武汉大学的语文掌握能力很强,词汇也算是很丰富。当然,一切辩论的胜负除了语文以外,也要到考虑到逻辑思维和内容的说服力。”这是老外评委点评的最后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武汉大学的毛病:诡辩!个人觉得辩论赛需要诡辩,需要很多技巧,要花一点,可是最重要的是要说服评委,让观众认同。这场比赛武大的诡辩虽然当时引起了阵阵掌声,可是仔细看来却经不起推敲,甚至让人有些反感。就比如:余磊的辩词中,我且不论吴三桂要做皇帝到底是为了钱还是为了权,也不论那些购买麻原彰晃头发和洗澡水的教徒到底是为了什么。就说他的那句“在经济领域,由于金钱的巨大魔力,导致人们违背自己的天理良知去制造假冒伪劣”,制造假冒伪劣的根本原因到底是制假者本来内心的恶念呢,还是金钱的魔力呢?金钱对我也很有魔力,我也想拥有巨额财富,但是我内心善良,我通过合法诚信的经营获取了大量财富。那武大的这句话是不是就不对了呢?再者被金钱吸引的人,是不是应该会想方设法赚取更多的钱财呢?如果是的话,那么是产品质优的国际化大企业赚得更多,还是制假的小作坊赚的更多呢?所以说金钱的魔力不是制假的动因,人心中的恶念才是罪魁祸首!
强奸被扯到嫖妓去,家庭暴力是男人赚钱养家遇到压力的发泄理由……种种说辞仔细想来都是很牵强,而武大完美的技巧和华丽风趣的辞藻却掩盖了这些。
其实造成这样的结果也是辩题本身的严重偏向性导致的,武汉大学当时能与对手打得难解难分,势均力敌,实属不易!
而马来亚大学由于地域原因在语言用词方面逊色不少也实在无可厚非,可是他们说的话平实中确实有道理,有说服力。至少在这场比赛中他们说服了评委和观众。特别是胡渐彪的四辩总结着实令人佩服,没有给对手扣帽子,把对手的错误层层展示,又极其现场,给人印象深刻!
最后说一点,原本认为这场比赛其实就是在争辩性善说和性恶说,当时觉得实在是无聊,拿一个至今争论不休,没有答案的命题到大学生辩论赛中实在是让人觉得无聊。仔细想来却又不是如此。武大是把观点都建立在性善说的基础之上,没有人性本善的前提,他们的观点就不可能成立。开始认为马大也是把立论都建立在性恶说之上,仔细想来其实不然,他们要证明的就是恶行由恶念引起的,而恶念是怎么来的,以及是否是人性本恶则无需证明,只要恶念不都是由钱引起的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