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3|回复: 15

在下以为,唯有国学之复兴才是中华民族之复兴,奉陪到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7 12: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各位,在下的第一贴,请诸位赏光。
发表于 2009-2-17 16: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立论都没有,我打空气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9: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就是立论,立论大,诸位才有懈可击不至于打到空气.........

如果嫌大,那就说孔子吧,如果中国能复兴,就是孔子思想的复兴。好了吧?我认为孔子的思想白璧无瑕,是完美的。
发表于 2009-2-17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说说完美的概念是啥,是能解决当时的所有问题还是能解决从古至今所有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23: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说说完美的概念是啥,是能解决当时的所有问题还是能解决从古至今所有问题


----------------------------------------------------------------------

孔子是得道之人,天不变,道亦不变,所以孔子的思想永不过时。
发表于 2009-2-17 23: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我发现天是蓝的,下午下雨的时候发现灰蒙蒙的,晚上竟然黑了。看来天是变了,那是不是孔子的学说也就过时了?
发表于 2009-2-21 07: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那会儿没有“中华民族”,只有“华夏”,“华夷之辨”甚至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是在改造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汉、回、蒙、满、藏五大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荣的概念共识,所以如果孔子的学说复兴了,“中华民族”就分崩离析了。
发表于 2009-2-21 11: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人呢?
发表于 2010-4-2 19: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是什么?华夏文明还是全国各族?国学是什么?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华传统学术,经学、小学是重点。那显然是吧少数民族排除在外的。那我们说中华民族复兴显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复兴,兴国学则鄙蛮夷,显然不妥
发表于 2010-4-15 11: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rrold 于 2010-4-15 11:48 编辑

虽然我很赞同国学要复兴,然而楼主今天的论点有很多问题。第一,楼主认为孔子的观点是完美的,那我很奇怪了,孔子也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那今天楼主就不要找女朋友了;退一步来讲,从一般常识理解来看儒家思想是与道家在部分上有冲突的,那儒家既然完美了,道家是不是就不完美了呢?那楼主所谓的国学复兴是不是就应该像西汉一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那是不是也要封建迷信,盲目愚忠呢?第二,楼主认为唯有国学之复兴才是中华民族之复兴,期间根本只有论点没有论述,也未证明其必然,完全没有一个辩论的态度,所以楼主你就不要在华辩捣糨糊了,回家偷菜去吧。
发表于 2010-6-15 00: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dogie
私以为,此处国学之复兴绝非仅指的是儒学之复兴.
国学之复兴,意指我国灵魂之重醒.
刻下我国之弊,弊在制度.弊在灵魂.
因此,若无民族文化之魂——国学的复兴,那么民族复兴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哪怕有所成就,也终将倾颓...
发表于 2010-7-25 15: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成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10-8-7 22: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复兴中华民族,就绝不能复兴国学,只能改造,批判性继承。
发表于 2010-8-18 18: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呢,举双手双脚赞成发扬国学。不过想请教LZ几个问题,孔子如何得道?而道又如何不变?
如果说天道不变,故孔子不变,那么孔子自己说的“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到底算是变还是不变呢?

其次,楼主何以看出如果中国能复兴,就是孔子思想的复兴呢?孔子的思想(且慢称之为儒学)与中国能否复兴之间存在怎样必然的联系和逻辑呢?而孔子又是如何独占魁首的呢?莫非不闻孔子问道?

再则,孔子自己说过世间没有什么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故“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你所说的完美,和孔子自己的主张之间,是不是又形成了一个悖论呢?

最后,我绝对相信,依靠一个浅薄的人,国学不但不会有所发扬,而只会走进一个死胡同。
发表于 2010-8-19 21: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人以为国学之存在乃中华民族立族之根本,然国学之复兴与中华民族之复兴却没有必然联系。这是一个强调热兵器与生产力的年代,中华民族现在不缺兵部缺粮,唯独欠缺一种:谁敢横刀立马的气度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 11:07 , Processed in 0.0851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