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我们学校在新加坡留学的学生写的,我看了以后很受感动. 下面是正文: 我那所学校叫做riverside secondary school,没去之前也懒得说这么长的英文名,就一直叫“河边”来着,去过之后才知道人家大名叫“立德”,学校不大,但是挺秀气,依据我对建筑学的多年的经验,这所学校的布局风格挺像中国的学校,所以产生亲切感是必然的,更巧的是,负责我们的老师是从上海来的,她告诉我们这所学校的华文是全新加坡第一名,所以基本不必担心那些学生听不懂我们说话,不过根据后来资料调查显示,那些孩子对何承骏的话语理解起来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也难为那些孩子了,连我这个东北人听着都费劲呢,更别提人家新加坡小孩儿了。 第一节上课之前赶上我都被恼人的research paper所纠缠,基本没准备啥东西,就只知道我要把书法的历史说一说,作个简介啥的。说实话,自己对书法历史了解不咋多,只知道几个大家的名字和绯闻啥的,但也奇怪,见到孩子们之后,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话,“书法是我们中国的传家宝”,从这句话开始,我就觉得我有责任把这项传统艺术弄的像点样子出来,于是便把自己所了解的所有关于书法的东西都给孩子们讲了出来,说完之后,再次验证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正所谓---做人自豪,做中国人自豪,作为一个会写硬笔书法的中国人,更加自豪。 give在那所学校属于cca的一项,所以不乏有几个孩子只是为了混学分儿来的,但我不得不折服的是,大部分的孩子对书法是这样的感兴趣,这样的认真,这都是我始料未及的,每节课那些孩子们都会特别刻苦的练习,有些孩子还特意买了他们平时从来不用的钢笔(听说钢笔在这边价格不菲),没啥说的了,就是一个字,好好教。我们班有40多个学生,算是比较多了,不过没有特别淘气的,偶尔会有几个打闹的,也懒得管,这是人家的天性啊,人家好好学书法就不错了,还要求那么多干嘛,就这样,课就这么向下进行着…… 由于学校离我们挺远,而我们又要下午12点半去教,所以我们几个通常都是饿着肚子去的,不过“河边”特别够意思,每节课过后都会把我们几个留下,给我们吃的和水,还耐心听我们的建议,学校方面对我们真没的说。 一共7节课,从笔画教起,直到学生们可以自己写出来一幅作品,说实在的,我感觉自己真的没做什么,就是每节课给他们示范示范,然后对学生们的作业指点指点,这些孩子真的很了不起,7节课就能达到那种水平,幸亏我只教7节课,要不然估计学生就得超过我了,呵呵。 最后一节课我给写的比较好的两个学生每人一个礼物,是我从中国带过来的钢笔,虽然不是很贵,也算是自己的一番心意吧,也是对孩子们的祝福,希望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仍然能记起“悬针竖,垂路竖”,依然能记起“横捺和斜捺”,我就满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