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3|回复: 27

国中辩-facebook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6 03: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大家来看看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48411681517
发表于 2008-12-20 22: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相关的报道么?
发表于 2008-12-22 2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中学辩论强得令人触目惊心,大陆队伍和大马队伍三次正面对抗,两个0:5,一个0:7
发表于 2008-12-23 03: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可能只是运气。。。
或者是内容处理的一时疏忽而已。。。
比赛有很多可以争议的地方。。。
最重要大家辩的开心。。。
大陆的选手们都是非常可敬的对手。。。
这是本地参赛同学说的!!
发表于 2008-12-23 1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佑诚太过谦了

在中学辩论领域,马来西亚的领先是毋庸置疑的。辩手们除了拥有丰富的辩论技巧和临场经验,还有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独立思考能力。反观其他很多地区的中学辩论队,辩手们因为自己知识面的狭窄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限制,无法自如的阐述和捍卫自己的观点只能依靠教练的灌输,最后只能一知半解的在场上“小孩说大话”,最后因为无法澄清难以服人连风度都失去了。

我觉得这不是孩子们的问题,而是教育体制的缺陷造成的。以中国大陆的同学为例,当他们出国深造,眼界和思想被打开了以后,无论是在新加坡、香港还是澳门都大放异彩不下于人,就连在马大现在也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在努力的提高,不知道未来能不能见到马大版的海外兵团。然而反观马来西亚的中学生,以关那布爹和循人的辩手为例,他们在16-18岁就已经掌握了大马风格的精髓,在我看来,他们使用的场上的战术和反驳的角度和一线马来西亚大专辩手无异。

我这不是在夸奖他们。对这些孩子在辩论上的发展而言,无论他们以后是进入马大、博大、国大、理大任何一所国内辩论豪门,都很难再有质的提高。如果把马来西亚的辩手分成三类,

第一类,中学成名且继续在大专水平发光:渐彪、丽君、纹敏等
第二类,中学默默无闻甚至没有辩论过,突破于大专:锦添、聪菡、雪琴、尚元等
第三类,成才于海外:国坤、佑诚、惠敏等

我建议关那布爹和循中的孩子走第三条路,认真考虑新国大、澳大、世新、东吴等海外辩论名校,走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道路。

写着么多也算是一个赛后总结加广告贴吧,哈哈~~
发表于 2008-12-23 12: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条路其实不好走哦。。。
不过走过了就是一种成长。。。
哈哈哈。。。

他们的路由他们自己决定吧。。。
为辩论而选择学校我反倒没有很赞成。。。
反而比较推崇。。。
不管到了那里都要继续爱辩论。。。
继续推广辩论。。。
大家一起加油!!

P/S:两仪是。。。?

[ 本帖最后由 bianlun 于 2008-12-23 12:53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3 13: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是啊,佑诚学长不要太谦虚了,大马中学生的水准有目共睹的,倒是大马的大学生辩手们看了他们的表现会不会更滴冷汗呢,呵呵呵~~
发表于 2008-12-23 13: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算是对5楼提供一些支持性质的数据吧。

根据我的统计,在今年7月的亚太赛和世辩上,大陆队伍对大马队伍取得8:0的比分,大马唯一胜出A组的重赛,马来亚赢北科。

我想这某种程度说明,当考虑立论的设计时,大马队伍在反驳等现场环节的优势被抵消了。近年的大马队伍总是拿出一些挑战常识的立论和论据。今年亚太赛马来亚大学对于锋芒毕露的解释,就是典型的一个。
发表于 2008-12-23 16: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对大马8:0? 巧合吧。。。

bianlun, 原来你不知道两仪是谁啊,嗬嗬,两仪生八卦,明白了吧?

(怕挨骂,我闪了)
发表于 2008-12-23 17: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强弱=社会环境+学校积淀+学长传承+个人天赋(先天,后天)+。。。

有的时候好的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感觉大马的辩论始终坚持着一种走向传承,所以才有了辉煌。

而且有好多良性的循环啊。。。
发表于 2008-12-23 17: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 我真的很讶异佑诚竟然不知道两仪是谁。

我那天也专门把学校的名片给我几位中学辩手。我很期待有机会在澳大见到他们。
我相信,只要他们来了,将会是我们即将新建的Honor College的优秀学生。
发表于 2008-12-23 17: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仪生八卦,这我就懂了。。。
哈哈哈。。。
他最近甜蜜中,应该不会打你了小天。。。

张老师。。。
那我可以计划到澳大继续深造了。。。
不知道我会不会太老了呢?。。。
哈哈哈。。。
发表于 2008-12-23 20: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anlun 于 2008-12-23 17:42 发表
两仪生八卦,这我就懂了。。。
哈哈哈。。。
他最近甜蜜中,应该不会打你了小天。。。

张老师。。。
那我可以计划到澳大继续深造了。。。
不知道我会不会太老了呢?。。。
哈哈哈。。。


活到老,学到老~太不了送你两盒养命宝~~
发表于 2008-12-23 21: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两仪 于 2008-12-23 12:03 发表
佑诚太过谦了

在中学辩论领域,马来西亚的领先是毋庸置疑的。辩手们除了拥有丰富的辩论技巧和临场经验,还有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独立思考能力。反观其他很多地区的中学辩论队,辩手们因为自己知识面的狭窄和独立思考 ...

同意你的观点,不是大陆小孩的问题,而是大陆教育的问题。大陆的中学辩论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即使有辩论传统的高中,其辩题基本都是哲学类的“顺境逆境”或者很浅层次的生活辩题“网络对学习利大于弊/弊大于利”,不是语文老师组织的就是政治老师组织的,而从不涉及政策性辩论。

由于高中只教马克思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体系中很浅层次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所以大陆的小孩出去打一些社会性话题就会显得极其无知,或者知道些皮毛就胡乱发表看法。我暑假给一个要去新加坡打比赛的苏州高中做过指导,他们当初要打的辩题是油价控制到底靠市场还是政府,他们的语言和逻辑结构都非常出色,小孩也都很有天赋反应也很快,但是想到油价上涨的原因竟然只能想到“价值规律告诉我们....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期货市场,后来和他们解释了一个晚上什么叫短期金融投机炒作,他们才明白马克思的话不是万能的。高中教的太死太偏太假太空,把小孩的思维压死了。这很是悲哀,更不要说文科生经常性的误解马哲原理来乱套辩论赛中了。
发表于 2008-12-23 22: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在于,中国的中学教育从本质上讲和“辩论赛”的核心是完全冲突的。

辩论赛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所知道的都是相对真理,而相对真理是多元的。
中国大陆中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任何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

但这种教学模式,又是两个更深层思想的必然结果:一是让学生快速进入科学思维范式,了解主流科学理论与主流价值观;二是在高考时,能够形成一条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标尺。
而这两个根源思想,可以讲不但不能说是错的,简直有点在当今中国大陆非如此不可的意味。
于是……也就只能这样了……

PS:
梧桐啊……希望你没有让那群小孩子觉得马克思的理论连“短期金融投机炒作”这样的东西都解释不了。这不但会让他们在高考学习中吃亏,而且也不利于他们打辩论赛:说实话,马克思的理论(尤其是马哲)如果用对了,还真是——至少在辩论场上——万能的。
只可惜,马哲的东西太精妙,很多人——尤其是带着抵触情绪的人——很难掌握运用,更不要说中学生了。这也不能怪他们:融合了黑格尔+费尔巴哈+中国传统辩证思想的东西,要是能听老师讲讲就理解,那才真是怪事……
发表于 2008-12-23 23: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发现:一个已经被八卦的帖子,竟然又恢复严肃主题了!
发表于 2008-12-23 23: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其实一直没有跑太远

对于马哲的学和用,在辩论赛上,完全是两个极端:极端的不相信,与极端的文字硬搬
发表于 2008-12-24 00: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meng0628 于 2008-12-23 23:29 发表
这个帖子其实一直没有跑太远

对于马哲的学和用,在辩论赛上,完全是两个极端:极端的不相信,与极端的文字硬搬


说实话,我觉得这是目前的辩手做不出好立论的根源。
发表于 2008-12-24 02: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meng0628 于 2008-12-23 23:29 发表
这个帖子其实一直没有跑太远

对于马哲的学和用,在辩论赛上,完全是两个极端:极端的不相信,与极端的文字硬搬


最常见的就是“内因决定外因”……每次碰到都很无语
发表于 2008-12-24 04: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 3楼的莫非就是被复旦投诉的那个同济辩手?看头像挺眼熟,叫yuzhiy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5:36 , Processed in 0.0582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