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4|回复: 1

也乱谈香港大专杯决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8 22: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赛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xNzM0MDg=.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xMjA3NzY=.html



港中文对港大。题目:是否应该实行跨行业最低工资制度





比赛过去也有日子了。这个题目比较牵扯经济学的事,我不是学这个的,未必说的透彻。随便乱弹,欢迎批评。



题目叫做是否应该推广全行业最低工资。比赛中反方说这是基本没有经济学家赞同的政策,这个似乎还是有些根据的。所以这个题目的出来还真的不太公平呢。不过还是姑且把公平放在一边,来看比赛和题目。



首先这样一个政策性的题目要解决的问题不止一个,牵扯到的利益群体也有好多。以谁为先双方都没有讲,那么我姑妄先分个大概先后吧。好清楚些。问题牵涉到两个,第一是怎么把蛋糕做大,是最低工资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第二是怎么切蛋糕,是最低工资如何影响分配公平的问题。个人觉得,第一个问题似乎重于第二个。牵涉到的利益群体主要是劳资两方面,劳方的是生计问题。资方的是收益问题,前者更紧迫些,似乎也是没问题的。



那么我们来看双方的立论。



正方第一点说,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如果没有最低工资,企业会去雇佣低廉劳动力,而不去雇佣高技术人才,导致高端人才受到排挤。这个观点十分新奇——确切的讲,实在是闻所未闻。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事情,从常理来看,也不可能我多雇佣一百个普通工人就一定相应少雇佣一个高级工程师吧——两者的活计不是可以相互取代的。而这样一个新颖的观点,从立论后,基本就再没有被双方提起,那么,指望底下听的观众和评委这样子就承认和接受这个论点多少还是困难些。虽然从“评委该是白纸一张”的观点,反方没反驳姑且就该算是默认了。但是私下还是觉得,平心而论,这个观点扯的成分相当大,基本无关题目根本大局。



正方第二点,讲的是缓解贫富差距。这个是今天正方的核心论点——然而,这个核心论点,刚好针锋对上反方的失业率上。然后,这一矛盾的争论,贯穿了全场比赛。



正方第三点,谈了个形象的问题。这个点实际上也是十分次要的。最低工资究竟会改善香港形象还是破坏香港形象这个很难说的。但显然的是,实行这样一个政策就吓跑投资者或者引来投资者,都不很现实。所以这个点,也没有太大的现实含义。



然后来看反方。



反方第一点,谈的是失业。这一点和正方立论第二点的矛盾,延续到了比赛的最后。



第二点,谈的是对于高工资员工的报酬可能会因此受到削减。这点似乎同样是意义不大的东西。 究竟高工资员工的报酬削减了是好事还是坏事,会造成怎样的弊端,完全没有论及。这样轻飘飘一个点摆在这里,显然毫无力量。甚至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本来就有的人工资太高了,弄得贫富差距太悬殊了,削点也不坏嘛。



第三点,是从社会环境出发的。认为最低工资可能会造成社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经济衰退。这一点本身十分重要——但个人觉得反一补充的那一句失业率颇为败笔。失业问题并非和生产成本是一码事情吧。企业生产的时候也断然没有给失业员工发工资的道理,这个问题和成本有什么关系呢。而即使有关系,那也没有把第一点谈过的事情再说一次的道理。所以,这是反方的关键点,但是,打的有瑕疵。



然后,总结下立论。在蛋糕怎么切方面,正方的贫富差距大的问题和反方的失业问题针锋相对,算是平手。而在蛋糕做大方面,正方的两点说服力实在是太勉强了,在后面根本就没被任何一个辩手再次提及,而相对的反方的生产成本的问题的现实意义显然高出了一头,在后面的比赛中,也对局势起了更重大的影响。



所以,尽管我赞同一些人的观点,反方港大一辩的国语腔调太别扭了。但是,平心而论,个人还是觉得,港大的立论略占上风。



然后看后面的交锋。





双方交锋的主要矛盾自然在于最低工资制度缓解贫富差距和加大失业率上面。正方一直试图迈过这道坎,可惜的是似乎没有完全成功。正方试图通过若干例子来证明,其实不一定实行了最低工资就会带来失业率上升。而反方对应的逻辑是,那些国家的经济形势不错,所以能化解失业问题。而港府面临金融风暴冲击,应该无力避免失业率上升。正方试图用更多的例子反击,显然效果不佳。给人的印象是,正方只是知道实行了政策有的国家失业率上升有的没有这样一个表面现象,只知其然,而反方却知其所以然,知道其内在的原因与经济是否景气有关。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正方对于如何避免失业率,能避免多少,研究不深,所以谈失业率上升是可以避免的,未免有些空洞;讲对港府避免失业率有信心,未免有些空谈。空头支票总是力量不足啊。以场上交锋的一个罗斯福的例子看,如果正方能够了解在罗斯福新政中,政府是如何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限制每个工人工时来让一份工作能提供更多岗位,进而思考这样的举措在今天不景气的香港是否有可行性,能以多大规模的程度实施,能解决掉多少的工作岗位,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而场上双方执着于争论新政的实施时间,实在是个遗憾。



正方最后也没能迈过去失业率这道坎。但是不迈就一定不能论证出问题吗?未必吧。正方自由辩说,“失业减少20万而贫困人口增加20万,这样的失业减少有什么意义”,全场掌声。这说明其实大家真正关注的,不是失业率,也不是最低工资几何,而是贫困的人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吃不上饭的人变多了还是变少了,贫富的差距是拉大了还是减小了。这样的事实是可以去看,去数,去统计的。平心而论,场下观众和评委能接受的事实,是这样一个政策,一方面能改善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确实造成了若干弱势群体的失业。在承认这两个事实都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可否看一看社会的基尼系数究竟是上升了还使下降了,社会究竟是更公正了还是更不公正了,如果香港的数字仅仅能做个大概预测,那么其他国家的情况又如何,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以及贫富差距,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和关系,这些问题,如果能思考,相信会有一定的意义。而正方执著于啃掉失业率的骨头,反方纠结于守住这个阵地,其他的无暇顾及,实在是个不小的遗憾。



反方在交锋中,个人认为一个比较大的缺憾是对于普遍最低工资制度的替代方案谈得不够,不同方案间的比较更不够。在正方抛出香港的基尼系数后香港不怎么公正已经没什么可争论的了。这样一个问题的存在不能视而不见。我们不怎么吃窝头是因为有米饭馒头可以替代,没那些东西我们也不可能抱着窝头饿死;我们可以考虑不实行跨行业最低工资,也是要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才行。这些办法反方不是没有提,可是却缺乏和跨行业最低工资制度的比较。这从立论阶段就存在的漏洞,到了最后一刻也未能弥补,恐怕是反方比较大的遗憾之一。



那么回顾一下立论后的交锋。



在怎么切蛋糕的公平问题上,正方既没能够充分说服大家港府一定能避免失业率的上升,在总结时正四说“我们对港府有信心”时全场的哄笑恐怕不是港中文想要的效果。而另一方面也没能够做到论证,在一方面部分人失去职业,另一方面部分低收入者的收入多了过的好了,这样一个两件事都承认的情况下,整体上综合来看对于社会贫富差距起到的依然是减小的作用而不是加剧的作用。这样的论证,正方没做到。



在怎么把蛋糕做大的经济发展问题上,正方在立论后对此基本未发一言未置一词,而反方却多少有几次关于最低工资制度加重企业负担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攻击,那么,如果我看比赛没有什么疏漏的话,正方在这个阵地上有些失守是不为过的。



所以综合来看,正方港中文,场面上不乏精彩,不乏发人深省的思考,但是缺乏提出问题之后,对于若干问题有体系的论证;不乏对于沉重的民生问题和社会公正问题振聋发聩的呐喊,但是,对于最低工资制度是否对于这些问题有足够的解决力,论证不足,



所以,个人拙见,这场比赛,港中文输得不冤。



对于经济问题我也了解有限,哪里说的不对,欢迎大家指正。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谢谢。
发表于 2008-11-29 1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楼主说的在理,非常靠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5:54 , Processed in 0.0592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