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75|回复: 12

"辩论之艺术"讲座材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7 02: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材料来自加菲先生博客http://sonb2.ycool.com/post.1941680.html

各位爱好辩论的朋友们,你们好.
    今天,很荣幸受到华语辩论网站长,亭子小姐的邀请,来进行对大家关于辩论方面的探讨的讲座.
       在此之前,大家可能对我并不熟悉.我稍作介绍.华语辩论网还在她的改版之前.我就曾在那里活动,发表文章和参与讨论.那个时候,我也在在校期间,也参与和观看了许多的辩论活动比赛.并对辩论有诸多考察和见解.
       在当初与华语各同仁交流和探讨的同时,我曾经发表过<蔬果篮底的讨论>系列,<加菲先生的辩论会堂>系列,<相反论>系列文章.大家如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曾与岚星,谷子,风男孩,HEROLANDIS等朋友进行过多次有关辩论理念的交流和探究.
       如果不了解加菲,也许可以从这些在论坛比较活跃的辩友那里了解更多关于加菲的侧面.当然,更直接的,你可以和加菲直接对话.如果你对于下面讲演的内容,有疑问,或者有更独到的见解.

   
    那么,下面我就得开始进入今天讲座的主题内容.大家知道,辩论具有多种的形式,有法庭辩论,学术研究辩论,总统竞选/专家研讨电视辩论,/中学生电视辩论赛活动,院校内/间辩论活动等等.在此大家都是对辩论赛,辩论活动比较热衷的朋友,我想以上的一些种类大家都不会太陌生.可能有一些类型.大家对于它有很多的投入和了解,特别是大专生电视辩论赛,和院校辩论活动.这些内容大家想必都已经非常熟悉.在此,加菲不对此进行累述.
    今天加菲会讨论的主要内容在于,"关于事实的辩论",或者是"发自生活的辩论".听到这个话题,切莫认为,这些事情和辩论比赛或者与辩论竞技无关.相反的是,这些与作为辩论形式之一的比赛或竞技,有着相同的根源.却具有稍微不同的发展.
    为了研究起源.我就需要带大家来到古代的希腊-雅典.这个辩论的发源和繁盛之地,领略他最初始的面貌
.
    如果我们有机会返回时空,来到古代雅典的大街和广场(FORUM).会发现有许多的有识之士蔟拥着当代有名的智者,修辞学家,哲学家,倾听他们的演讲.或者观赏他们之间的辩论.并且,在人群中的很多地方,一些人会较为独立地进行关于某些主题的辩论和研究.这些爱好讨论的人,他们会互相游访,互相谈论,把自己的见解和所得的信息,带到下一个谈话的对象.甚至,他们会在城邦(以城镇为大小的国家)之间游历,传播自己的思想.
    说了那么多.大家也许会问.你所要谈的最主要的东西,"辩论"在哪呢?不必着急.下面就会给予更清楚的提示.
    在不断的讨论和研究当中,在这些有识之士和思想深远的古希腊人中间,有一种事物在逐渐形成.这便是公理化的思想和论证的规则.有人会问,什么是公理化的思想呢
?
    我简要地介绍一下,公理化通常表达这样一种概念
:
    在不同的讨论中,同一思维过程或者理论,具备相同的性质和针对的对象.他们是能够被通用于某种学术领域范围之内.不会因为前提或情形的不同,而改变他们的性质.同时,被相对确定的一些不变的公理,可以被用于解决领域内的所有问题,或者在领域内架构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
    具备公理化思想的讨论当中,有一种特别的说明过程,它被称之为"论证".论证相当于一种具有规则,基于公理的说明过程,这种论证,能够在不同情形下运用于证明和展示各种观点.由于规则的约束.这些观点都可以保持着相当的严格和精确
.
    而这些规则和公理,则来源于古希腊世代哲学家和学者的研究总结,同时也是一种特定领域文化所约定俗成的产物
.
    那么如何来理解这个公理化的概念呢?我会举这样一个例子.
    例如,当我们说A,他在甲国具有一种指代.如果甲国有8个城市,那么,我们就会发现A在甲国无论哪个城市,都一定会具有相同的性质或指代.不会因为,A在第一个城市是A,旅行到第三个城市时,他成了B.他不会因为前提或环境的迁移而改变.
    同时,我们会称.这种具备A这种特点的东西,具备着同一性.
    若我们在领域内找到一样绝对不变的东西,并命名为B.而使用B可以建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事件及证明都可以借用B来处理和解决.这样的B便是公理.而使用B进行建构和处理的过程.我们就称之为公理化的方法.公理化方法能够保持领域或系统内的所有推论或证明,彼此谐调一致,从不会产生冲突.
    再举一个例子,也同样十分简单.假如有一个证明(实验)被称为C,他依靠某种依据和实施手段来得以实现.他而第一次被证明是在甲国
.
    如果这些依据和实施手段被人告诉了乙国的朋友,而乙国人遵照这些内容进行实验,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到相同的证明结果(C).那么,我们就称,这样的证明过程是可重复的,是可再现的.而这样的论证.是具备公理化因素的.
    至此我们就可以发现.公理化的思想是如此奇特,可以在特定领域的各个场合,发挥作用.就像一个灵丹妙药,可以治疗百病.(在这里介绍公理化的理念,而不指代特定的公理体系,"罗素的公理体系","某人的公理化思想
")
    而我们能否在此很快地找到它产生的原因呢?
    无疑地,它不来源于别的,正是人们不断的交流和总结
.
    而循着这种"具备公理化规则的表达和交流活动"来探索,我们就会找到[论证],[辩论]这两种东西.
    介绍了公理化的概念,我们就来谈论其本身的特点.它是一种追求同一性,真实性,可再现性的原则.缺少了这些特质.它便不能进行"世界旅行",它就最终必定会被证明为谬误的,缺陷的.
    公理化思想不常与修辞为伴,却与[辩论]同生.
    由于抱着这种理念,古希腊人认为具有规则的辩论和推理是恒久的,通用于世界的.众多的学者以及后人将这些辩论和推理的结果收集整理,产生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数学],[哲学][科学]这几门学问
.
    而无论过去的人,现在的人在世间文明的进步上做过了些什么,不论如何
,
    他们所始终遵循的特点便是朴素,和真实(同一).
    也许这些内容,已经和我们现今所正在看到的"辩论"略有不同.
    在我们众人当中,在我们的社会当中,也许会有很多人曾经对"辩论"发表评论,对辩论提出诸多看法和见解,认为辩论是怎样的一种事物
.
    但如果有人问加菲,你认为辩论是什么?辩论的目标又是什么
?
    加菲首先不会立刻回答,而是会问,你指的是哪一种"辩论"?
    加菲不会以能够在"辩论赛场""辩论之技"驳斥对方而骄傲.而以通过与人辩论,研究得出事实的真相而满足
.
    这便要求参与辩论的双方具有同等的朴素和诚挚的学术精神.而不是浮躁的表现欲和虚假的研究风气.
    如果有人问加菲,如果辩论不是辩论比赛和争执的行为,那么他究竟是什么
?
    加非就会告诉:[辩论]"关于事实的学问".[辩论]的目标在于"研究真相"
        [辩论]是这样一种讨论活动,他是公理化的,他是真实的,他是学术朴素的
.
    是关于探讨事实的学问.
    没有逻辑不如不说话,没有规则不如不辩论,辩论是这样一种严肃且诚恳的活动
.
    它并不只是油滑的反驳,应对或回避.[证明][研究
]
        [
辩论]并非是关于表演辩论的活动。由于它们更谈化[辩论]作为事实探讨活动所应具备的严肃性和严格性,因而这样的"辩论"将导致[辩论]价值的极大的丧失,[辩论]朴素精神的严重挑衅.
    从广义说,[辩论]也并不仅仅是双人或多人的辩驳活动.更可以是个人的思辩,或者对理念的充分表达
.
    对于这点,下面的材料也许可给予更形象化的印象.(请到一楼看这段视频,谢谢~~)

[flash=600,500]http://union.bokecc.com/flash/player.swf?videoID=109926_3312523[/flash]

内容描述:
苹果CEO斯蒂芬·乔布斯广为流传的斯坦福大学演讲非常经典,讲述了他自己的三
个人生故事

-------------------------------------------------------------------
点评
:
乔布斯先生在讲演时以清澈,诚挚的口吻告诉众人:
     "我坚信让我一往无前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
,......
......
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工作
.
   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
   你们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做出决定
   就像一切要凭着感觉去做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
就像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历久弥新
   所以说,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这样的叙述的特点,大家可以明显地发现到,它是如此直接和诚挚.而讲演内容的整体则透露出真切,直爽的情感.没有过多的修辞
.
   正是以"真实的感觉",而不是"语言的华美"来征服众人.
   能够对自己的感觉和思想诚实,能够对世界的真相表现忠实.正是辩论体现在演讲形式中的魅力所在
.
   此时,辩论的内涵已不再局限于针锋相向,更是理念的交流和"表现真实"的力量
.
   这力量才是如此的一种东西,它震动,感昭着众人,并能改变他们原来的固执.
   现在回答,辩论的目的是什么?
   加菲进一步提示,他并非只是口才之间的比试,也不是表演和吵闹
.
   它能够从实质上,而不仅仅在口头上,改变人们的意见.或者说服所有的观众
.
   与纯粹的演说相区分,具备辩论特质的演讲依靠的是事实依据,公理化的论证,而不是迷惑观众的词藻和过多不必要的专业术语.
       [辩论]并不需要浮躁的学术态度,它要求你诚挚地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和你自己的思想本身.他更要求精神之朴素特质,而不是某些华丽的外在形式.加菲在今天的讲演中将不会去强调辩论的技巧如何如何的重要,辩论的形式如何之重要,而在于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和维护[辩论]的精神.
   当[辩论]渐渐地远离古代希腊,而不断地走近我们的现今社会,他已开始不断地完善以及严格化他的规则
.
   伴随着科学化对辩论的改造,辩论也不断深化它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功效和价值
.
   这里加菲将提出一个可能比较新的概念,"辩论的科学
".
      "
辩论的科学"正是附以公理化思想,现代科学哲学的认识及理论标准的这样一种概念.他需要人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结构和学术上的规范
.

在下面,加菲将会列举科学的辩论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
。熟记辩论准则,熟读辩论规则
务必掌握辩论的概念及准则.一个有效的技巧是:如果初学者并不能迅速了解辩论概念本身,那么就首先必须熟络关于诡辩的概念。只有识别恶劣才能阻止恶劣,只有知道危险才思考如何逃避危险。在诡辩的概念上,从前的资深辩友已经介绍得十分详细了,主要有:
逻辑方面
:
偷换概念、偷换论题、模糊论题
设立虚假条件、否定前件,肯定后件,
机械类比,以偏盖全,
循环论证
言辞方面
:
借助协音歧义
,
断章取义,假造论据
,
强词夺理

在其后再加入一条,将变得较为完美。
掌握辩论的表达规范,言辞仪礼.勿打断,干扰对方的发言,或自身使用重复且冗长的论证冲谈主题,或过分强调主题.明晰提问问答反问的确切意义,明白提问或反问适用的情形,并非在于未回答对方问题之前。养成回答问题之后再提问的良好习惯。


2。了解辩论史,科学哲学,或者一定程度的西方哲学史
.
熟悉辩论史相关内容。了解公理化的论证思想,逻辑学的基础和其发展历史
.
同时建议细心于观察和收集关于法庭辩论现象和学术机构的辩论方式。了解辩论在于各种场合的应用,功效和意义
.
因为某些辩论只能用于舞台表演,但真正的[辩论]则切近实际,增益学术,而实用得多。若一味沉迷于辩论赛更容易迫使人熄灭关于研究真实的浓厚兴趣。使人陷于"诡辩""语言游戏"的怪圈中。


3。关于辩论赛的最根本改造,在于"比赛之性质"的变革。
公开场合组织的辩论活动应受到几点制约:观众人数/身份/文化层次限制,学科领域限制(即不同学科领域不应相互干涉,和混淆)辩论活动在性质上不应作为公众娱乐节目,不应作为表演节目。否则将纵容学术气氛的浮夸和个人表演欲的滋生。

4。尽少参加竞技类或表演类辩论活动,
在高校举行的辩论应仅适用于学术范围,这一点必须被严格要求,如果我们不想真的毁掉[辩论]的话。就如同在孩童幼时给予暴力和罪恶的印象,在成长的后期将造成难以根除的恶劣影响。

    至此.本次讲座的主要介绍的内容就近尾声.在此希望对辩论抱有学习热情的各位朋友,能更好地了解辩论的内涵.当我们一旦了解到辩论离开辩论比赛之外,所具有的更广泛的意义和特质.那么,我们就能相信,他可以不仅仅在公众舞台,或者电视节目中表现它的价值及影响.它更应被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的实际需要当中.在我们传达自己深刻的思想,交流专业的学术问题中,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并引用乔布斯先生的一句名言,"follow your heart".随心所向,正如做事情一样,在说话时,把你真正所知,所想,所感的事情用更合理,更精确,更透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它们本来可以不必用到华丽的包装
.
当你看到你的观众因你这样的诚挚精神而动容的时候,你就有理由相信
,
你已经真正从精神上深刻地改变了他们


谢谢大家

==============================================================================
辩论之艺术:改变人思想的力量
发表于 2008-6-7 02: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就在于,我们不希望求爷爷告奶奶,来看辩论的,也坐不满一个教室

加菲先生的忧虑,易中天的反对者们已经提出过很多了

在这个大家都没有时间的年代,我们要用40分钟解释一个问题,并且让大家满意,先生这么理想化的模型,真是难于上青天


=========================================================================
以下为借用,非本楼所持观点展现
=========================================================================

mameng,我在主页插不了视频,借你这一楼用哦 ---tting
http://union.bokecc.com/flash/player.swf?videoID=109926_3312523

[ 本帖最后由 mameng0628 于 2008-6-9 12:23 编辑 ]
发表于 2008-6-7 12: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朋友显然没有很好地,全面地阅读和理解我提供的材料.
"请试着想象一下.如果你捂住你的一个眼睛,来到大街上.看出去的世界是否会感觉和双眼看到的世界不同.如果你有觉得不太一样的话.那么可能说明你正在看到片面的世界.现在也是这样.如果你能看完加菲的整篇文章和视频材料,再做判断和疑问的话,可能考虑角度会更全面."
然后建议可以再来重审一下自己的观点:我对[辩论]的了解是否已经更为充分?对"辩论的比赛形式"和[辩论]本身的区别是否已经明晰?

PS."加菲先生"在华语采用JF这个论坛ID.所有的疑问和评论可以向JF提出.JF将尽力给予满意解答.
发表于 2008-6-7 13: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在先生看来,没有认同就是没有理解,似乎有点欲加之罪哦

现代辩论赛产生的初衷,在于提高公众对于华语的兴趣。走到今天,渐渐演变成青年才俊们争锋的舞台。这个舞台上的输赢,从来不是观点的胜负。就好像三星智力快车的冠军,不一定是知识最渊博的赛手,但是在媒体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节目。

君子不器,就是能顺应时代。学术当然应该严谨,但是知识的传播,却也可以戏谑。

顺便问一句,先生看NBA吗?我们给一个打篮球的2000万美元的年薪,先生觉得有意义吗?
发表于 2008-6-7 13: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点评,先生可以看看,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其实不一定矛盾


http://www.goldelite.cn:82/bbs/v ... &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08-6-7 19: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自参加过那么多场比赛,又观摩了几乎所有大专辩论赛的视屏,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概:现在辩手们去参加辩论,不用带脑子,有嘴就行了。比方有人向你发问,你别搭理他,你一般要做的是:“我倒想请教对方辩友,”然后随便问他一个问题——当然了,也别指望他回答你的问题。



这是现代辩论赛和古典辩论赛的最大区别,也是现代辩论赛的最根本原则。他问你,说明他对此是做了准备的,你无论怎么回答,他肯定都能应付,指不定有什么妙语在后面伺候着呢——万不能中了敌人的奸计。整场辩论赛,大家其实一直是和平共处的,你来我往的看着热闹,都是自顾自说,背课文呢。



所谓唇枪舌剑,都是自己舞弄的花架子,根本从来就没接上过火。假如你偶然看见一星半点智慧撞击出的火花,别激动,跟九大行星呈大十字排列一样,纯属巧合,属于两条轨道的可预见性交叉,也是双方智囊精心安排的不谋而合。



这个时候,双方辩手的共同表现是精神一振,都认定对方已进入我方包围圈中,然后同时开火,战在一处大施拳脚。直到硝烟散尽,大家都看清楚对方在此细节上也埋伏了重兵,于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双方重又沿着自己的轨道平静驶去。
发表于 2008-6-8 14: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meng0628 于 2008-6-7 13:52 发表
如果在先生看来,没有认同就是没有理解,似乎有点欲加之罪哦

现代辩论赛产生的初衷,在于提高公众对于华语的兴趣。走到今天,渐渐演变成青年才俊们争锋的舞台。这个舞台上的输赢,从来不是观点的胜负。就好像三星 ...



也许这已不仅是加菲"看来".而是一种事实.

你对我的回复内容.仍然表征着你对辩论赛的意义的强调.但对于[辩论]本身,你未作置疑或评论.因而加菲也无法回答.
对于整篇文章,似乎你不愿去作整体的考察,但对于最后的几个段落.你作出了特别的置疑.但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的发生.
也是使加菲有些困惑的.
事实上,你提出的问题也十分典型.并非是加菲第一次遇到.但恐怕加菲不得不引用从前的回答来回复你.
原因是,加菲已经为此而重复相同回答太多次了.
(在你阅读加菲的陈述时,如果是因为加菲在概念上解释得不够清楚,请指出,加菲将乐于作答.如果没有理解上的疑问,请勿迫使加菲再回答相同的内容..)
在与群友的问答中.加菲作了更多的解释和回答.可以参考一下:
http://sonb2.ycool.com/post.1944845.html
发表于 2008-6-8 14: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缥缈孤鸿影 于 2008-6-7 19:50 发表
亲自参加过那么多场比赛,又观摩了几乎所有大专辩论赛的视屏,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概:现在辩手们去参加辩论,不用带脑子,有嘴就行了。比方有人向你发问,你别搭理他,你一般要做的是:“我倒想请教对方辩友,”然后随 ...


允许加菲先总结一下你的观点大致如下:

1.参加辩论赛不需要许多的准备或思辩.只需要有即兴口才和聪明头脑.对于对方的提问,我们没有必要作答.可答可不答.

2.提出一个似乎比较"新"的概念:古典辩论赛(虽然出于愚钝,加菲只知道"辩论赛"源自现代发展的一种辩论表演形式,但却不知道古代也有"辩论赛").
而,"现代辩论赛",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回答或回避对方的提问,也可以自顾自地为主题作回应或讲演,为保证自方立场的坚定.还可避免一定程度的冲突.而精彩的本质,源自各自准备的一些华丽的文字,若有精彩的交锋.实为巧合.

3.辩论赛类似一场战争或体育竞赛.讲团体精神,重实战策略.


当然这些总结可能并不太完美.但我想仍然可以表现出你的主要观点.
假若你可以花费一些时间在"辩论赛"和[辩论]之间的区别上作一定程度的思考,也许可以在重审以上的内容后,得到稍有不同的结论.其中细理,谅加菲不作"挑剔".
若仍有疑问,下面的材料也许可以给予正面的解答和补充.
http://sonb2.ycool.com/post.1121909.html

即兴反应,唇枪舌剑仍是"比赛"所倚重的.加菲没有,也不会热衷于为比赛制度制定规划和策略.<辩论技巧>,<辩论赛入门>这类书藉会对你们研究真实的[辩论]是不利的,但也许它们可以更利于你们参加"辩论表演比赛",或赢得更好的“名声”或“气势”.
而更锻炼人思维结构,理论功底的.加菲需提示,并非是提问,而真正是回答.

[ 本帖最后由 jf 于 2008-6-8 15:10 编辑 ]
发表于 2008-6-8 15: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允许我总结一下先生的观点:
现在的辩论赛,要求参加者用一个片面的观点打击另一个片面的观点,形式上躁动轻浮,与“辩论”这个活动的应有之义背道而驰,不可能让我们在结果上向真理靠近。

不知道我总结的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希望先生明示。即使是古希腊的哲人,也不至于总是以玄妙淡然示人

只是问题在于,打辩论赛,并不是从比赛中得到真理。而是通过这种形式,训练我们找寻真理的能力,还有应对表达的技巧。这两点我觉得不应该有先后之分,表达的力量和观点的犀利,从来都是互为彼此保驾护航的。

当然由于功利性这一人类无法摒弃的性格,辩论赛更多时候彰显了后者,而忽视了前者。但是很多这个圈子的有识之士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引入政策性辩论的种种就是现在大家着手的方向之一。

当然也有一些人,喜欢辩论赛和喜欢足球篮球一样,纯粹是觉得:“这很有趣”。我以为不应该觉得这种纯粹的追求趣味,会断绝我们对于真理的探求和对于知识的向往。在这个媒体时代,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快乐
发表于 2008-6-9 01: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窃以为加菲先生心目中的辩论是亚里士多德式的辩论,即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真正观点被他人所接受
而现在的辩论赛呢,显然不是这样的,我今天的观点不是我固有的,而是我抽到的,而我却要用大家普遍认同的,我固有的价值观来解释抽到的观点,显然辩论赛不是在探求真理,而是在运用真理。然而即使是这样,也没有理由拒接辩论赛,为什么?辩论赛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我始终认为在辩论赛中学到的应该是怎样用简洁而清楚的语言表达观众,甚至是评委的想法,亦或是提供一个新思路,令其豁然开朗。很多人鄙视诡辩者,而我恰恰认为,没能指出对方在诡辩并且让所有人都认同的更失败。
发表于 2008-6-13 23: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meng0628 于 2008-6-8 15:59 发表
允许我总结一下先生的观点:
现在的辩论赛,要求参加者用一个片面的观点打击另一个片面的观点,形式上躁动轻浮,与“辩论”这个活动的应有之义背道而驰,不可能让我们在结果上向真理靠近。

不知道我总结的是否完 ...



这是一种现象的总结.但似乎不太像对加菲的材料总结.不过加菲还是认为,你说的十分已贴近于事实.

从你后面的陈述中.加菲认为你还是在为辩论赛的价值这一立场辩护.当然,加菲觉得你作为一名对辩论赛十分爱好和专注的辩手,没有理由不为捍卫你专注的项目作应有的努力.
可几乎所有的辩论赛手们对这一情形的回应情况总是类如:"辩论赛"可以提高我们的口才能力,反应能力或者思想水平,或者是提高我们接近真理的能力.诸如这些,虽然加菲并不会为此去完全地否定你们提到的价值.
但,也许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考虑,你们也许会思考:辩论比赛,真的是我们人生一直会参与的活动(项目)吗?如果我们几年,十几年后,进入了工作岗位.我们仍然需要以比赛的态度来对待各种关于实际和专业问题的[辩论]嘛?
在其他的行业,是否也存在以思想及口才为核心的职业?或者其他项目?如果有,我们仍然抱着学院辩论比赛不放.而忽视关于我们职业的[辩论]吗?
那么,有关"刑侦","法庭辩论","学术辩论","营销","管理","政治"等等行业,所需要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或许我们中好些人仍然觉得这些事情不需要那种"探索真理的能力",或者深厚的口才与思维能力?
有些事情,也许是我们经历了更多的视界和领域时候所会自然发现的.加菲不宜在此过多地宣扬自己的理论.在加菲看来.经验和真知不可教.因此不会为这两者去作更多的辩驳.而有时候,时间和经历会证明许多的问题,开阔更广的眼界.

[ 本帖最后由 jf 于 2008-6-14 00:24 编辑 ]
发表于 2008-6-14 00: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还是一米 于 2008-6-9 01:41 发表
窃以为加菲先生心目中的辩论是亚里士多德式的辩论,即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真正观点被他人所接受
而现在的辩论赛呢,显然不是这样的,我今天的观点不是我固有的,而是我抽到的,而我却要用大家普遍认同的,我固有的 ...



你可能犯了一个较为典型的错误.即,把所有的"辩论赛"的总体内容与[辩论]本身混同为一种概念.即认为,[辩论]所作的不是别的,正是"比试",或者"演示".或者为"针对话题的演说".


如同meng0628 朋友在之前形容加菲论述的原理是一种"辩论模型"的说法.这是在于本质上的一个误解.

(在此再次重申,关于事实的辩论用[辩论]表示,辩论比赛的辩论和其他各种随意的辩论用"辩论"表示.)

加菲的讲演的前一部分在于以更清晰的形式来表明什么是[辩论]的主体.而并不是meng0628所认为的,在描述一种模型.事实上他也暗示了这是一种"试作品".一种"空中楼阁".但这是对加菲关于辩论本质探究的成果的最大的误解
辩论的主体正是加菲运用"关于研究事实的学问"(即[辩论])所得的相对完善的成果,任何人遵照这样的模式和理念,可以在各种领域得到同样深刻的,或者更为优秀的成果.
但各位朋友切勿将此,指为某种"模型"或其他什么东西.也建议不要使用"辩论(赛)"的观点来看待一切[辩论],
而需使用[辩论]的诚挚的态度,朴素,忠"实"的理念来研究这种"关于事实的学问".
若让加菲形容"辩论赛",那么它就好像是海边无边无尽的沙滩,而我们有时可以消遣式地玩弄这些沙,堆起自己喜爱的形状.但如果你是一位忠于学术,技术和事实的学者,你会在这些沙中淘到一些黄金的颗粒.而这些颗粒.正是[辩论]之本身.
"辩论赛"和其他各种随性的"辩论"正是这样一类事物,他本身包含[辩论]的一些成分或形式.但我们切不可以称这样的"辩论赛"或"辩论",即是[辩论]本身.

[ 本帖最后由 jf 于 2008-6-14 00:06 编辑 ]
发表于 2008-8-5 0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的环境决定着辩论赛的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2:11 , Processed in 0.0560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