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50|回复: 22

临渊羡鱼,不如架起电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4 12: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上很多事情没有难做与易做,只有去做与不做。

       最近看了一些辩友发的帖子,很是羡慕大马等地区良好的辩论氛围和众多的辩论赛事,并感慨自己学校所在地区比赛缺乏。个人窃以为这种想法大可不必。现在的校际比赛大多是邀请赛,但是如果我们都做在家里等着别人来邀请,那估计就没有辩论赛了。王铁人曾经说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果没有比赛,我们自己来组织就是。

       组织辩论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当然可能本人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不够深刻,下面的论述中也多以上海的一些比赛和本校组织的一些活动为例。如果与各位辩友所在地区的情况有不同,导致我的设想不能实现,望指正),所涉及的问题大体有三个方面:参赛队伍问题、评委问题、经费(成本)问题。如今的各校辩论队对比赛大多如饥似渴,所以只要举办者振臂一呼,第一点就不是问题,不大可能出现无人应战的情况。至于评委,就需要我们充分的筹划和安排,尽量保证其权威性、专业性和公正性。各地的专业、学者和知名辩手不在少数,只要组织者诚心去请,很多长者还是乐于参与的,至少参与各校的教授和老辩手都可以请的动吧。那么关键来了,就是一个钱的问题。

       我们说钱不是问题,但问题是没有钱。好,就以上海举办过的比赛为例,我们看看举办一个校际比赛,需要花多少钱。

       最简单的是四校赛,场地向学校借,一般不需要出钱。如果我们连水都不给辩手提供的话,也不拉横幅标语,只做PPT在投影仪上放,评委都请参赛学校的老师,厚点脸皮不给纪念品。那么只买四张奖状、三本证书便可(冠亚军、两个优胜队,二个优秀辩手,一个最佳辩手)。我在学校附近的店买时,前者5元一张,后者加外壳的8元一本,都还是比较好的。总花费44元,自己掏腰包就可以。什么,您嫌寒酸?好,买水两箱(24瓶装)算50元,拉一横幅,8元一米的做10米。老师每人送50元的纪念品或者赞助产品。初赛两场一起比,以5个评判算,250元;决赛以7个评判来,350元。冠军还有100元奖金,最佳辩手100元(很多比赛现在没奖金的,就是发点赞助商的产品就不错了)。好了,一个比较奢侈的四校赛办成了,总花费多少?1000元用不上的。咱们取个对折,500元可以办个比较风光的四校赛。去年年底同济办的四校赛不知道花费多少,应该没花多少钱吧?办的很出色。好了,您可以去拉赞助了,500块赞助评您的口才不难做到吧。500块自己学校或者学院都可以报销了。

       再看看最普遍的八校赛。上海最近几年的一个连续赛事,就是华东政法商学院八校经济辩论赛,办了四届,邀请的学校超过了14所。平均每届的赞助费用在3000左右,还有一些厂家提供的产品——面巾纸之类。3000好象很多是不是,但是包括了很多费用。比如在前两届的时候(后来经费紧张了,好象赞助商给钱少了),每个出场评委(至少是外校评委)除了纪念品还有100元的出场费。每个参赛队伍还有车费报销。奖金冠军800,亚军500。在上海地区算是最奢侈的比赛了。咱们省着点,我算过1000—1500也可以办个不错的八校赛,比如“天伦杯”法学邀请(华政主办),“真彩杯”八校邀请(上财主办)。应该都没超过1500的预算吧(至少以我们参赛拿到手的东西来衡量)。如果我们学校办,最狠的的预算我算过,大概300块就能办成八校赛,比上面说的四校赛还便宜呢。您觉得不贵就可以快行动了。

       好了,十六校赛如何?上财的经济研究会办过的一个十六校的比赛,很有创造性。场地由每场比赛的双方学校提供,大家讨论谁做主场。这样呢,很多现场费用都省了。好象只有揭幕战、一场半决赛和决赛是在人家本校举行的。每场比赛的评委都是参赛各个学校的老师,好象也没给什么出场费。主办方在每次比赛出一个记时员,出一个赛场监督和一个统计结果的人,带着宣传单到各个学校。这样,事就成了。宣传力度貌似不小,经费那是大大的节省。如果我够狠,也这样做(宣传单由赞助商提供的话)。1000元我可以办的漂漂亮亮的(还可以再省)。

       我们学校曾经举办过一个公益比赛,为云南失学儿童捐助。邀请了上海交大和华东政法来打两场交流赛,不分胜负,对于每个观众收取至少每人一元的门票。当华东政法的前社长不仅不收出场费,还捐了些钱出来。最后呢,我们不仅没花什么钱,还为3个云南孩子筹集了一年的学费。赚了啊,同志们,办比赛还见了回头钱呢。

       我们真正缺的不是比赛,而是积极主动的精神。小时候看河的鱼很可爱,我总是拿着脸盆、竹筐之类的下河去捕,虽然收获不多,但是比站在边上看的弟弟是有所得的。当然,您可以用石灰,那样不环保。比较爽的是架起电线和发电机,结果是一河大鱼皆浮起,回到家里吃几天。所以呢,为了交流、学习和营造更好的辩论氛围,让我们架起电网吧。
发表于 2008-1-14 12: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啊,我们也联合办个啥。
本来我们院长说想以我们学校的名义主办一个华东地区比赛的
不过近几年学校都没有这个精力去搞。。。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3: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啊。不过靠学校办跨区域比赛不现实,他们只要批准我们做不阻拦就很好了。具体的组织和操作一切要我们自己来做,当然学校的虎皮可以一用。当初我们就企划过一个华东6省市的32校的比赛,因为和赞助商没谈拢而搁浅。当然办跨地区的比赛,难度比本地比赛要大一些。这个如果确实要做,就要详细规划一下。
发表于 2008-1-14 14: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这个要慢慢来,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
要是有什么比赛欢迎邀请我们哦,我们很乐意参加的,呵呵。
我们队都是些喜欢辩论的人,都没拉过赞助商啥的,每次活动都是自己掏钱。。。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4: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掏钱未尝不可,但从发展和经济的角度,应当以商业赞助为主要形式来办比赛。没拉过可是尝试去拉嘛。
发表于 2008-1-14 15: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那是,大型的,比如校赛这一或者以上等级的我们都是拉赞助的。
小型的,或者交流什么的,我们都是自己掏腰包的。。。
发表于 2008-1-14 18: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算不算学以致用?很专业的分析啊

其实我接触的不少辩手,或者辩论协会的人员,都喜欢打比赛,却不喜欢组织比赛,尤其不喜欢自己想办法找赞助

听过一个很有潜力的辩手说“我就是想打比赛,其他事情真不想管”

当然上海学校多,环境是比较好的,我曾经打过一个别人办的4校赛,和人家说第二届我们学校来吧,结果未能兑现,至今耿耿
发表于 2008-1-14 20: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学HRM的寒"'分析得好啊.
其实要想把一个辩论协会搞好,只有优秀的辩手还不行的,还要有优秀的管理者.
要问哪个重要点呢?我说两个都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0: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可能和学校性质有关,我们是商学院,自然会考虑活动的组织和市场的运作。而且作为一个辩论队或者社团。除了比赛人员,即纯粹的辩手以外,需要相当数量的管理者和行政人员。我们校队就在尝试如何在校队里设置合理的行政序列,以便更好的发展。
发表于 2008-1-14 2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这方面研究多年 对行情极为了解
其实各个地方的辩论社团 真的要考虑一下所谓辩论产业
或者辩论运作的问题.
希望楼主的方案对大家有帮助
发表于 2008-1-14 23: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还觉得,楼主说的三点以外,还有一点:辩手都喜欢打比赛,希望有不打比赛的行政人员为他们联系组织比赛,可是大陆的社团行政人员大多数都是喜欢辩论,缺乏为社团甘心做行政的长远打算

要是都和澳门大学那样,学生会是独立法人,不受学校节制,政府直接拨钱(有小道消息说澳门大学学生会一年有100万澳元),然后每个社团都有专业的行政人员完全不打比赛,那就好了……可惜啊,大陆学校太多
发表于 2008-1-14 23: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在计划筹办一个大型的政策性辩论比赛,有意者可以跟我联系。

欢迎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高校共同合作,具体合作方式不限。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0: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11楼的问题,我说的行政和比赛人员分离,行政指的就是喜爱辩论,但不是辩手的组织型人员,而非辩手中管事的。而且牧者也提出过借助其他组织为辩论队的行政部分(如我们学校有学生公司)。这个也是需要我们各个学校一起探索的。

十分支持小白的活动。大概什么时间举行呢?我们学校一定出钱出力。
发表于 2008-1-15 17: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都和澳门大学那样,学生会是独立法人,不受学校节制,政府直接拨钱(有小道消息说澳门大学学生会一年有100万澳元),然后每个社团都有专业的行政人员完全不打比赛,那就好了……可惜啊,大陆学校太多”
香港和澳门大学的学生会貌似是要在政府注册的合法社团。

“我正在计划筹办一个大型的政策性辩论比赛,有意者可以跟我联系。欢迎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高校共同合作,具体合作方式不限。”
我院愿积极参加,需要什么合作可以与我联系哦。
发表于 2008-1-15 20: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说到澳门社团我也来讲两句。

澳门和香港的学生会都是独立于学校存在,在政府注册的社团。在行政意义上是与大学平级的组织,经费的来源也相对独立。
而澳门学校学生会下的各个社团是隶属于澳门各学校的学生会,每年经由学生会审批经费。譬如像我们澳科大的辩论社就隶属于澳门科技大学学生会。而社团运作的经费其实也需要层层审批。
辩论在澳门每个学校又都有独立于学生会的校辩论队,校辩论队不隶属于学生会,也不属于社团。而是直接归属与学校。同样经费也是经由学校或是像各个组织申请报销(例如,澳门基金会)

所以其实学生会的活动经费可以支撑学校辩论社团的活动,但是大家看到澳门出去比赛的队伍都是校队,经费的来源是不同的。

呵呵,这是我通过我们学校了解的一些情况,相信澳门大学应该给的支持更多一些,不过应该大同小异。

最后,相对澳门这种地域限制的地方,其实联系本地比赛基本可能性很小。更多的是参加大陆或一些国际赛事。这就给澳门学校的交流比赛带来了一定难度。澳大在这方面有很完善的发展措施,很是敬佩。无限学习ing...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呢,很多都要我们自己来,等别人是靠不住的。向先进的学校(澳大)学习的同时,自力更生,结合本校实际发展辩论社团/队才是上策。
发表于 2008-2-9 03: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来说一句好了。其实办比赛,还有一个限制,就是主办学校的声誉和实力。声誉,指学校的综合声誉,以上海为例,复旦、上交显然就是具有这个条件;实力,指辩论实力,比如华政、外贸、同济等。当然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这些,搞个小交流赛不成问题,但是主办一个校际邀请赛(不是二级学院级别的)就显得有点儿自取其辱了。

光是学校方面就没法儿交待。主办方一般总希望自己学校的队伍能有个好成绩,即便没有好成绩,能在被淘汰的那场比赛里打得让众人佩服才行。可是有这样实力的学校又有几所呢?
就算从交流角度来讲,作为一个实力弱的学校,举办小型交流赛的利用率要远远高于举办邀请赛,那为什么还要去办邀请赛呢?
再从氛围来说,观众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自己的学校实力不济,很少有本校的门外汉观众会坚持把比赛关注下去吧?如此一来,等于是在为外校观众做嫁衣裳。有的辩手说,观众就是上帝,虽然有些过激,但还是有几分道理,邀请赛的受众就是本校观众,如果本校同学失去了兴趣(还记得同济大学为了不让本校同学失去兴趣,特意把两个外校的初赛安排在本校比赛的前面一场),主办组织不是做了比彻底的赔本买卖么?
如果有朋友认为观众不重要,重在辩手间的交流。那么我又要说,小型交流赛明显是一个better choice了……

当二工大辩论社的代表在华政新生杯的嘉宾观众席上对我说“我们大三的水平还不如他们(指华政)新生的水平”时,我知道:其实绝大多数的学校只能在维持小交流赛的同时,等待少部分的学校出面举办比赛。能够维持小交流赛的学校,就像是下河摸鱼的小孩,我们只有这些实力;要架电网,还得量力而行,于我们大多数学校,等待仍是上策。
发表于 2008-2-10 13: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模式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

上次武大去上海与复旦南大交手后,立即动身与上海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打了一场比赛。

这场比赛被上海方冠以“交流指导赛”的名号。虽然愧不敢当,但是彼此间真的交流很广。作为接待,上海方负责了住宿和晚宴。

楼上说大多数学校的问题是存在,但是对于组织来说,要抓住机遇。也许本地的学校难以联系,可以联系外地的学校。尤其是当许多当地所谓"综合声誉高的学校"设置大的跨区域邀请赛时,其他学校客观上也存在了分一杯羹的可能。

这样一种模式,也许对诸位有一定借鉴意义。
发表于 2008-2-10 20: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有人愿意热心的去做,什么困难都尽量克服吧。其实复旦因为辩论的声誉比较牛,所以办比赛拉赞助等方面可能相对容易一些。对于同济来说,相关负责老师并不支持这样的活动。现在的辩论协会等于是民间组织,校内各院内的比赛都帮着去做评委、策划流程等等,有的学院内很热心,学院团委支持就比较容易办好一些。同济校内的场地是要钱的,除了教室以外不要钱的报告厅是不多的,所以靠辩论协会这个民间组织(本身成员就很少,更加不会有专门的外联人员),很难独立举办比赛。目前都多是合作性质的,比如去年的四校赛,是与学生会合作,校学生会经费充足、各种条件使用起来便利、找教授老师也面子大、宣传就更不在话下了,所以很容易就搞定了。校内院系间的比赛,则都是与社团联进行合作,同样由社团联进行场地、海报条幅宣传等组织工作,与辩论赛本身相关的由辩论协会来做。

其实像校际间的邀请赛,如果有人过来,学校是乐意交流的,但是涉及到所谓成绩声誉的大型跨地区比赛,自身是很难实现的。而至于平时上海地区的各种邀请赛其实已经不少了,加上校内的各种比赛(同济有院系间的青年杯、新生的展望杯、院系间的同舟杯,以及各种其他组织的比赛)其实已经足够辩论了。

至于其他的大型比赛,学校并不支持参加,那也无所谓。毕竟就是这么个经历,大家玩的开心就好了,其他学校如果能像新加坡或者香港的学校那般到处打比赛玩那绝对欢迎!因为这种性质的比赛没有任何坏处,校方就会比较大方,食宿那几个钱自然不会在意。

[ 本帖最后由 zhaohui252 于 2008-2-10 20:5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09: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问楼上的,贵校的青年杯和同舟杯的区别在哪里?都是院系之间的,都是校赛么?每次看你们的论坛时都因为这个比较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0:47 , Processed in 0.0620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