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2|回复: 1

历史上我的辨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30 0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一辩辨词
83年前,一位伟人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大江歌罢掉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从19181920年,周恩来、陈毅、邓小平、赵世炎等一批热血青年先后赴法国勤工俭学,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法国勤工俭学造就了一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袖。这一历史事实给我们以启示:评价一种社会现象的利弊得失不应站在个人的角度,而应站在社会需要的立场。
今天我们讨论的大学生,应是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兼职是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专业理论学习以外兼任其他社会职业,其性质属于勤工助学。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我方认为,大学士兼之利大于弊。
首先,大学生兼职体现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铁饭碗”制度,曾使得莘莘学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实际需要脱节的学历教育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用说参与世界强国的竞争。通过兼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了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的接轨,这正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其次,大学生兼职是应对现实生存危机的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就业难成为现实问题。不断上升的学费则使我们的家庭更难以承受。兼职既可以认识社会积累经验,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又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补贴学业,更有利于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捷足先登,是实现从学校到社会过渡的明智之举。
第三,大学生兼职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计算机+英语”不再是就业的通行证,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更被看重。社会兼职能让我们能及早发现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正确进行社会定位,促进综合素质的自觉提高。
个人愿望与社会需之间有一个磨合过程,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法规也有一个逐步建立过程。这一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付出痛苦的代价。但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香扑鼻来。”其中的利弊得失是一目了然的。
由此我方认为,大学士兼职利大于弊。
发表于 2007-11-3 23: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擅於舉古例來論證自己的論述,好文章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7 21:38 , Processed in 0.0540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