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8|回复: 0

“灵机一动”中的学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9 12: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灵机一动”中的学问
发表人:银狐    日期:2004年3月31日 11:56字数:1071    发表栏目:演讲与口才
是否发布到系统主页:否    发表频道:资料收集发布到组:暂无
是否系统精彩推荐:否
是否原创:否    [原文出处]  [原文作者]不详  [原文时间]评论开放程度:允许任何人发表评论
“灵机一动”中的学问  

    在口才活动中,人们总想通过自己的言语很好地实现自己的口才活动目的。但是,生活中的情况却往往事与愿违。往往是,当你满怀信心地向对方展示你的语言才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结局时,却发现情况不是如你当初所想;或者,当你在猝不及防时,却遇到了一个使你不得不发言的难题。这个时候,一切的准备都无济于事,唯一能帮你的恐怕就是就是你自己的口才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人,当忽然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说辞成了对牛弹琴时,往往首先产生这样一种认识:认为是自己的自尊受到了打击,进而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接下来的情况要么拂袖而去,要么拍案而起,殊不知,这样一来,完全违背了自己口舌动人的初衷。还有一些人,在遭遇问题需要以语言发挥时,由于完全出于意外,于是首先头脑发热,接下来思维混乱,不知道要说什么?说给谁听?其表达的效果自然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其实,在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就是:冷静。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卡耐基,在告戒人们说话避免犯错误时说:如果你不确定好自己的说话时机和说话的对象,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从交际的意义上说,这时的沉默,不是根本不准备不发言,而是利用这短暂的时间,为自己的发言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或者契机,以期创造良好的口才效果。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玛丽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姑娘,一天她独自在家,有人敲门。玛丽一打开门,见一个陌生男人堵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恶狠狠地看着自己。玛丽她大吃一惊,一时不知道怎么办。而那个男人在玛丽面前也似乎迟疑了起来。两个人对视了两秒钟。玛丽冷静了下来,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他说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的吧?我喜欢,请到屋里来,我要一把……”她边说边让男人进屋,接着说:“你看上去很象我过去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的好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
      本来脸带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他局促地坐在那儿。不住地结结巴巴地说:“谢谢,哦,谢谢!”
      玛丽同他聊了一会话,委婉地提示他自己还要出门,把那个男人送出了家门,不过,玛丽最后真的买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
      陌生人临走时,真诚地对玛丽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口才上的难题时,需要留点时间给自己思考。不假思索的冲口而出,和慌乱之中的言语错误所带来的后果,对行为目的往往是灾难性的。因此,我们说口才活动中的“灵机一动”,不仅仅反映了人的灵活自如,随即应变的口才经验,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 本帖最后由 银狐 于 2007-10-31 12:3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0:46 , Processed in 0.0482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