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2 g7 A; t; V# s& n
今天,我方观点是愚公应该搬家。
7 w4 j' e q/ ~7 G. v* B" P$ { 众所周知,《愚公移山》出于《列子*汤问》,它的前篇是“淮南的橘到了淮北就变成了枳”,它的后篇是“夸父追日”,很显然,原著是要通过这三篇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一味蛮干。愚公的精神可嘉,但做法不可取,我方认为,愚公不应该移山,而应该搬家。8 K- I: m! F/ F8 w7 K/ { W
第一,移山破坏自然。愚公移山所带来的哪怕是一两次泥石流,也足够让愚公走向我方观点----搬家了!
, X9 f: [% F- V; }! E 第二,移山会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还记得那句经典台词吗:悟空你可真调皮呀,叫你不要乱扔东西呀!砸到小朋友那可怎么办呀,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呀!愚公移山,可就不只是砸到花花草草这么简单了!千千万万的动植物将失去自己的家园。而搬家起码可以免去唐僧的唠叨。9 F& Z2 R( A, @5 R
第三,给他人造成损失。愚公移山,成日叮叮当当的不说,还有一些没多少文化的人“跳往助之”,须知“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同学们,这可是吸取知识的年龄呀!唉!难怪连神都看不下去。
k+ ]2 g1 K/ P' t2 ?! H. Y 第四,愚公的子孙真的能“无穷匮”吗?愚公全家去移山了,谁种地?我就不明白了,愚公会有能养活全家的退休工资?另外,这样不可理喻的家庭,对方辩友口口声声称赞,难道对方四位女辩友愿意到这样的家庭去移山?就算他后代找到了媳妇,哪里有时间生孩子?就算生下了孩子,哪里有时间去照顾?就算孩子长大了,难道也会像父辈、祖辈一样不可理喻?与其把无尽的负担压给后人,倒不如搬到一番新天地,可以代代欢乐。
& L2 q: x8 C/ @$ h4 t$ } 第五,客观上愚公移山也不可能成功。须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那是一个什么概念?粗略计算一下,两座山约合土石234万亿吨。愚公把土运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就算每年往返一次,每次5吨,也要五千个100亿年。而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的寿命总共是100亿年左右,也就是说当人类都把家搬到了太空,并且对地球无限缅怀的时候,愚公还在不曾毁山之一角啊!& B7 q& I- k' M4 K
综上所述,移山费时费力、害人害己、而且违背自然规律;而搬家经济实惠,效率高,前景好,而且环保。
% X) G1 x! V1 H+ G% e 山不转,水要转,水不转了,人要转,面临如此两座大山,毫无疑问,愚公应该搬家。
- ^5 d# T3 d( p8 P9 ?! Y* V 谢谢! 7 v: M2 D4 N; ]- b
: d( [, N5 v: r6 O) W( c8 { k0 X6 O, S4 ~1 R; M
(自由辩论)% Z9 ?( s$ H% H. @& H: z' y# B
* Y, {/ s3 [! p+ e! I2 r 1.
. g8 @. ?& B% P9 x8 V* o% ^- t4 U- h' y2 z4 I
正方一:刚才对方辩友说,在韩国从来没有过移山的例子,好像对方辩友对韩国的了解不大够吧!在韩国移山填海的例子可不少。在韩国西海边,我们通过移山填海工程把大海改为肥沃的农土田呀!
% U: N- {5 L' D1 l% i: f. q
6 i' x) u+ B2 G 反方三:那么贵国说“三千里锦绣河山”,是不是说贵国“三千里土地都是困难”哪?对方同学把山当作困难,我们知道困难是人的困难,山是一个物质实体。请问“惩北之塞,出路之迂也”如何解释?(掌声) - g+ x! O2 N6 e. b4 J1 [8 O
6 O/ ~2 D$ s: f9 u) _
正方四:请指教,山是物体吗?不是。山就是我们人类的伟大崇高精神。 ( U0 \: R$ v& D* T0 b/ ~
, {' B% X2 y1 ?8 m 反方三:看来对方辩友今天还是没有明白困难到底是什么。我们说困难就是交通不便,而对方辩友要愚公和他的子孙世世代代背上移山的包袱。请问交通从何而来呢?
8 D3 L8 h! M; l. ~
. N8 ^7 A/ ~6 f 正方三:对方辩友的主张好象让我们感觉到客观条件非常重要,而且我们要重视这个现实性。但是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就是强调客观条件不管怎么重要,都不如人的主观意志重要。主张搬家不外乎舍本逐末,“金钟倒置也!”(掌声) ; z, M: _# [# g* ? o, N
- T) j: q2 l* l
2.
: a6 }0 k2 F/ K9 X2 F, O9 e$ X/ W1 F! k4 b4 {# i
正方三:生物学的基本常识就是,人体内有病毒侵入的时候,一旦克服可能形成抗体,就是抵抗能力,但是没有抗体的人可能会招致死亡啊!同样的嘛,在困难面前常常搬来搬去,回避问题,其结果不言而喻,不堪设想的了!(掌声)
$ ]8 [: u) k/ A( i) q! i) c9 i3 ?4 i- \, J3 f
反方一:难怪对方辩友看见那个山那么仇恨,原来对方辩友是把山当成了细菌;我们可不这样认为,如果山要是细菌的话,陶渊明怎么还会“悠然见南山”呢?应该是“愁眉向细菌”才对呀!(掌声)
9 \) g' r! i) h! _
+ J4 K9 w% }8 Q; Z4 R# R W 正方二:不毛之地,险山峻岭,处处看到大石头,谁能保障搬到那地方没有自然的障碍物没有生活困难呢?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桃花源”呢?
/ l7 P' {: K* j# f3 _6 @/ [( M" v' R+ O" b+ d. e' h
反方二:是啊!所以说愚公搬家它不是逃避困难,因为他要在新的地方去建设家园。如果愚公搬家是逃避困难,那么“搬家公司”是不是“帮人逃跑公司”呢?(笑声,掌声) - }1 q( B# y8 q: k+ P
9 ?/ A Q- m$ }- F7 f* r
3. - R. n1 K0 t7 u$ Y4 h9 x' r( E
/ E) B$ } P! a5 ]8 X 反方一:今天我们讨论愚公到底是应该移山,还是搬家,就应该从愚公移山这个原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愚公老人家是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可是子子孙孙终天都在那儿挖山,什么时候才能解决他的终身大事呢?终身大事不解决,子孙怎么会“无穷匮”呢?! ' u4 \8 K; X9 A
# E; m, I. j' O) w 正方二:我们现在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进行辩论的,如果你们不站在中国的立场的话,让这个愚公精神离开中国移到韩国了吧! * D( S' z6 |" p; [; M. Q
4 {* ^6 r; a4 p6 h, l( p) k
反方二:对啊!我们正是立足于中国,所以我们看到愚公搬家之后,他在新的地方建设家园,他放弃了自己90年的生活模式,这个困难可是大的,这个勇气也是大的呀!对方同学见了山就要移山,那么山挡住路移山,河挡住路填海,那么人挡住了愚公的路怎么办呢? / q. b4 w n6 D! t! M
+ \5 V: t0 z! h7 [3 ]1 y
正方三:对方辩友好像主张搬家比移山容易,但是,山是看得见的障碍,而搬家的路途中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搬家的路途中可以暴雨连天、饥寒交迫,可能碰到土匪啊!而且搬家了以后也可能水土不服,语言不通,还有昏君的暴政啊!搬家以后还会有山的可能性啊! 6 v) d1 p9 F/ c# \( |* H
4 Q R, z4 Z0 \) A0 d8 e7 F$ X 反方一:对方辩友又搞错了,如果我们再搬家的路上遇见了土匪,我们肯定是拿起枪杆打土匪,但我们可不认为两座无辜的大山是土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