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大学这一年来,我总共参加过的辩论赛有九场,其中,社团内部辩论赛三场,校新生辩论赛一场,学院新生辩论赛四场,校学生辩论赛一场。我自己的一点经验,可能会对大家有点用处。 第一,要勇于承认铁板钉钉的事实,但是不要顺着对方的思路走。如在辩论"大学生到西部还是到东部就业对个人发展更为有利",我持西部,反方。正方在攻辩时提出一个问题:"有竞争的地方与无竞争的地方谁更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当然是有竞争的地方,这个应该承认。当他问到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这个问题就算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而且我已经记不起来他是怎么说的,所以就不写出来了,我说:"我们到西部去,是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是为了逃避竞争压力"。其实,这个回答有回避的嫌疑,但是这是我情急之中想出来的。因为我们学院的信息来得不够及时,准备时间太少,我们队里的四个人是在辩论的前一天晚上十点钟的时候才认识的。第二天上午,我们的课又错开了,也没有工夫来准备就直接上场了。而对方则准备了两天的时间,在资料上我们显然斗不过他们,只好来虚的了。其实,如果再看一下这个辩题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在对方以竞争来论证谁更有利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西部,人们要与天地斗争,这比在东部与人斗心眼更有助于人的发展。人生来就应该与同胞们团结,与自己人斗来斗去实在是没有意思,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第二,要把辩论题中的每一个字都弄清楚,千万不要在辩题中加字去字。还是上面的那个辩题,我们在赛前就把辩题给搞错了,我们以为是“大学生到西部还是到东部发展更有利”(这是学院给我们的辩题,我们也没有多想),结果在辩论赛开始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把辩题给搞错了。 第三,在作辩论准备的时候,要学会分解辩题,也就是把辩题拆分成几个部分。比如在参加社团辩论赛时,遇到“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我们持正方。在分析辩题的时候,我提出要把对方的辩题拆成两部分,即:“所有的英雄都造时势或者都能够造时势”和“所有的时势都是英雄造的”。在前一部分,举出英雄无力回天的例子,说明英雄不一定能造时势;在后一部分,举出乱世的例子,说乱世的时势不是英雄造的。这样辩论起来,己方的立论就比较容易了。 第四,要用最有力的手段来打击对方,直到对方胡说八道或者承认你方观点为止,不要中途停止。如我看过的一场辩论赛“科技创新关键在体制还是人才”,持人才的一方认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内因,因而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三辩攻辩的过程中,反方三辩将对方三逼得承认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内因,结果正方三辩却没有继续逼迫对方承认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毕竟内因与关键还有一步之遥,当他离开这个话题谈别的话题的时候,场外一阵遗憾的嘘声。 第五,要正确把握论证的方法。近来看过很多的关于比较“谁更能……”,“谁更重要”的辩题,结果都是老一套,都说“没有这个就怎么怎么样”,“没有那个就怎么怎么样”,这样的辩论有什么意思?我认为,如果是“谁更能……”这一类的辩题,正确辩论方法应该是替代一下,看用一个替代另一个,效果是不是更好一点?如果是谁更重要,那就应该看一下,两个元素能不能被替换成其他的元素或者是不是可以由其他方面的东西来补充?如果可以的话,那么这个就不是很重要了,这样不仅是一种新的观点,而且是一种新的辩论方法,避免了那种单调的语言。 第六,及时地注意对方的话中有无离题的部分。这是在辩论赛中经常出现的事情,我们在辩论“大学生自主创业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时候持反方,即弊大于利。在辩论中,对方完全把自主创业等同于社会实践,这显然是离题万里,于是我们一直给对方纠正,但是对方死撑着说自己没有离题,自由辩论的时间就这么被拖了过去。这是我上大学以来参加的第二场辩论赛我认为这也是我表现最差的一场。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跟他们纠缠那么多,如果他们一起纠缠下去,我们只要在最后的总结陈辞中提出来,自然会有评委注意的。在遇到不利的辩题时,有些辩论队习惯于这样,而有利的一方如果与对方过度的纠缠,那就只会对自己不利。 第七,扣题。这是最关紧的一点。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场关于“企业用人以才为先/以德为先”的比赛中,我们是反方。有一位观众向我们提出拉登如果要召集人的话,他最看重的是德还是才。这个问题曾让我很头疼,因为如果说德的话,那拉登手下的人滥杀无辜,德肯定不怎么样。当初我只是说:“现在拉登在哪里呀?在我们现场,还是在这位同学的家里呀?”这显然是离题了。其实,拉登要选人的话,首要的因素肯定是这个人是不是对他忠诚,当时也是一时心急,没有注意到。所以,再提醒一下,大家上场之后要保持自己轻松的心情,很多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八,要审视自己的准备材料上有无欠缺.在我们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的比赛中,正方持观点:"现代社会,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反方观点:“现代社会,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我们持正方。在一辩陈辞、二三辩攻辩、自由辩论中,反方都占据了巨大的优势。在观众提问的时候,我向反方提出了一个问题:“双方都提到了非典与人的竞争,那么我想问一下,竞争的定义是指两个个体或者集团为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争夺胜利,那么非典病毒的利益追求是什么呢?”有头脑的人就应该知道,非典病毒是可能有利益的,但是不可能有利益追求。于是,这一个观点把评委们全都给提醒了,反方立论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破坏掉。再加上这一场比赛中,反方四辩的总结又太过华丽,从而失去了内涵,于是,正方在观众提问和四辩总结上又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形势,最终以微弱的优势胜出。其实,如果反方在准备材料的时候,把竞争的定义给好好地抓一下,胜利是肯定的,但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定义把反方给淘汰了出去。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挺可惜的,因为我们学院的水平是无不如经济管理学院的。 以上几点是我的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