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人才大于资金 来自:中山大学学生会珠海校区执委会 岭院辩论稿(辩题:西部大开发人才重于资金) 谢谢主席。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与对方辩友共同探讨在西部大开发中人才重于资金,还是资金重于人才的问题。我方认为人才重于资金。 先来看看什么是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指的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其战略目标在于解放、发展西部地区生产力,全面提高西部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使自身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以至最终建成山川秀美、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经济发达的新西部。 再来看看人才和资金。人才指的是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综合。他们是知识的拥有、使用和创造者,同时也是科学技术的载体。资金就是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我们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人才重于资金,绝不是脱离资金,就人才谈人才;更不否认资金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我们只是认为,人才比资金更重要。 我方做出以上判断,正是基于如下判断标准,即谁在西部开发中居于主导地位。 西部地区之所以长期以来远远落后于东部,固然有其历史、地理方面的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输在人才上。尤其在这个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我们只有承认人才的重要性,才能解开这个制约西部发展的死结。 下面我将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入手,结合我方孰重孰轻的判断标准,进一步论述我方的观点。 第一,解放、发展西部生产力,全面提高西部人民物质、精神生活,人才重于资金。人类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知识不断更新,科技突飞猛进,科技与知识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部对知识的获取、吸收、运用能力十分低下,这成了制约生产发展的最大桎梏。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人才匮乏。如果我们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的人才,无疑就是第零生产力。而资金很显然不能充当“第零生产力”,他扮演的角色是人才实现其目标的手段和工具。人才居于主导地位,人才重于资金。 第二,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使自身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人才重于资金。西部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为了防止只顾眼前利益的掠夺性开发,为了还子孙后代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然而如果没有一个具有高度战略意识和高度前瞻性的决策人才群体,是不可能做到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具体操作层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实现从资金存量型经济到知识存量型经济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这个过程中,人才的作用居于主导地位,人才重于资金。 综合以上,我方认为人才重于资金。 在过去的年代,我们国家曾走过了一条不重视知识,不重视人才的弯路。我们今天参加这次辩论比赛,并不是为了辩论而辩论,而是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起人们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让社会劲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