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孙小爱 于 2013-1-23 16:19 编辑
& M. z+ B7 x( x4 S
' s1 j R. x' }) c" g0 |8 K反方一辩:
% I: B) y- g) _3 _( C L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 g" I9 P- M0 m8 ?, G% b感谢对方一辩精彩的陈词。对方说“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我倒是还想到了一句歌词:“爱一个人好难”。纵使其论证旁征引博、词藻华丽优美,我还是要遗憾地指出其几点疏漏之处。7 e6 b$ A {% S( f6 S3 i
第一,对“相处”与“相爱”的理解过于片面。0 U7 I& \+ c/ `( d$ W5 z
第二,(原文缺)
+ P! ]$ Z" \, V8 M4 o1 Q2 B5 e第三,(原文缺)6 B% C$ h3 w1 F$ v/ h
雪莱说过:“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爱,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爱,广博深邃的神圣字眼。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是精神的追求,是灵魂的归宿。我方所持观点:相处容易相爱难。. Q' E3 L( c7 a$ N0 o* W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方面加以阐述。
# O& o: F1 [, m* P7 b首先要指出的是,人与人、人与动物、乃至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交互作用,都属于我们研究对象的范畴。; F5 v! h P9 o3 V' m! ?, C# \/ v
从生物学角度,寄生与互利共生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寄居蟹和海葵相互依存、共同生活,他们相处是多么容易啊!可是,你能够让他们去相爱吗?7 n. l/ S5 j7 X) d
其次,“相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如下解释:彼此生活在一起;或者,彼此接触往来,互相对待。而相爱是双向的,是彼此间生命对生命的承诺,是一个凝重的字眼。
# T* y2 V. V0 \- p相处只是物质流的共生,只是生活中琐碎小事的拼拼凑凑,只是时间或长或短、过程或好或坏的形式,只是一味地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啊!现实生活中,我们无奈地看到“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当头各自飞”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所谓的朋友间“只愿同甘,不肯共苦”的情况又是屡见不鲜。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恰恰说明了简单的相处远比用心去相爱容易得多吗?
9 I7 d2 w4 v' [: {, i- ?再次,相爱是美丽的。泰戈尔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相遇时的泯然一笑,生意场上的相互交流、谈笑自若,国家间的国事访谈,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时多么平常而处可见的啊,但是把这行动转化到精神境界,让这些路人,竟争对手,某种意义上的合作伙伴,真正把一种相知相惜的爱融入思想当中,却又谈何容易!7 S* J# P% J7 e. ?& r* k) f4 K- K
光阴荏苒,逝者如斯。回首千年,我们不禁感叹。我们憧憬梁山伯祝英台蝴蝶成双的爱情;我们感慨沉香劈山救母后母子重逢的动人场景;我们向往伯牙子期千里终觅一知音的欣喜,正是因为爱的艰难,爱得来之不易,才使爱更显得弥足珍贵……而,我们所缺少的,我们所期待的,是什么呢?正是这经过相处后的磨炼而沉淀下来的沉甸甸的爱!这些千古佳话世代流传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还是这淡漠了物质、日久而见的人间至情啊! e& a/ o5 y# _! I# m
其实答案很简单。爱是博大的,爱又是沉重的。相处并不困难,而真正的相爱却是很难很难。! D% y9 I" O* M# P$ _" E
以上,我从宏观角度论证了我方观点,以下我方辩友还将从微观角度进一步阐述。2 _7 x' X! j; F/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