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0|回复: 16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空sky在 2004/07/02 10:47am 第 3 次编辑]

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来自:江西农大生活网

正方: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反方:经典未必来自流行

(由于客观原因,只有陈词阶段的辩词,望见谅。)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立场是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经典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权威性且被人们广泛认可的事物。流行则是广泛传播、盛行。经典的东西并非天生就是经典,经典化产生在一个累积形成的模式里。它包括文本的阅读,读者的批评、评定等。


很多流行的东西经过时间的打磨可能会使其沉沦、昙花一现,但其中也可能凝聚着经典的风范。今天我方将从文学、艺术、科学等多方面来阐明我方观点。我们说,经典是由大众认可的,既然是大众,必定就要先流行。比如《泰坦尼克》这一经典影片,创下北美票房记录,如果没有当初的流行,又怎能成就它的经典呢?


经典必定是普及过、流行过并被广泛接受的东西,原因有二:


第一,从经典的来源看,经典必定来自流行。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在刚经大众接受,流行了一把后,不可能就此销声匿迹。经过时间的淘洗,流行中的精髓便进步成为经典。


第二,从经典的形式来看,经典是主观的,它是由大众来认可、评定的。梵高的画是经典,是经典,谁说的?是经典的东西它不可能从无到有啊!有什么东西一出现就是经典呢?一部经典的确认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社会学家的统计资料表明,至少要横穿20年的阅读检验而未曾沉没,这样的作品才能称为经典。梵高的画是经典,那是由人评定的,而这种认可、评定的过程,就是流行的一种表现呀!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经典必定来自流行。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LBSALE[50]LBSALE[这个贴子最后由天空sky在 2004/07/02 10:28am 第 1 次编辑]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我很高兴与对方辩友在这严肃的场合共同探讨这个有关“经典”与“流行”的流行的话题。刚才对方辩友已经对“经典”和“流行”进行了概念界定,但但你们的概念尚有不完全之处。我方认为“经典未必来自流行”理由如下:


一.经典是指在一定时代一定阶段具有指导意义的权威著作。经典因其宏大的教益意义和隽永的艺术魅力宏扬至今。它包括创作者的思想见解,及有着对人类面向未来的指导作用。我们不否认经典表现的时代精神,同样肯定它的预见性、先知性和使用价值。那么肯定有一部分经典来自在产生的同时必定是不来自流行的。请对方辩友不要以便概全。


二.“来自”是指由过去某一段时间到现在。我想提醒对方辩友注意,切勿脱离时间关联。经典前流行与经典后的流行可以一概而论地认为是指来自流行吗?显然不是。所谓流行指的是盛行一时,具体说就是流行的事物要对社会产生影响,对人产生作用,否则,就不是流行,而是宣传。


我们判断一个问题的基本标准就是看问题在什么领域什么时间发生发展的。对于今天的辩题,我方只要论证一部经典之作是来自不流行,同样我们还要具体指出对方辩友观点所导致的社会影响。


经典是石,敲出希望之火;经典是火,点燃生命之灯;经典是灯,照亮人类之路;经典是路,引我们走向灿烂的明天。


以上我主要从逻辑上阐述我方观点。接下来,我方二三辩还将从理论事实上具体阐述“经典未必来自流行”。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正方二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反驳反方一辩)刚才我方一辩已经说过,一部著作要成为经典,至少要经过20年的阅读检验而未曾沉没。当然,一件事物要成为经典在所经历的时间上可能长短不一,但是它们要成为经典都要经过一个相同的过程,即:作品产生→被人接受→广为传播→成为经典。也就是说,经典的产生必定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而这一段时间就是流行的过程。就比如说,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就是在他辞世近半个世纪后才被视为积极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的,而这半个多世纪恰恰就是它流行的过程。


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经典。也就是说,经典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流行范围的大小。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信仰观念的迥异,导致了流行也有一定的范围。这一范围的大小,则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内涵及其所能产生的影响力。


我们都知道,标准是人定的。在浩如烟海的作品流中,任何一部作品,无论它的内涵多么丰富,在被认可之前,它,只是一部作品。而流行的作用则如同沙中淘金,沙子会被淘汰,留下来的就成为了经典。比如,唐朝流行写诗,明清流行小说,但我们发现,能够成为经典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就是在流行中被人接受的结果。所以我方认为,经典必定来自流行,没有不曾流行过的经典。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反方二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犯了一大错误:没有区分流行与宣传。流行是盛行一时并对人产生作用,而宣传只是宣扬一种事物。对方辩友混淆了这两个概念,致使对方辩友认为什么经典著作必定来自流行。真的如此吗?下面我将从理论上论证经典未必来自流行!


第一,我方认为经典未必来自流行而是来自其内因。根据马克思哲学观告诉我们: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一切。所以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未必来自流行!如十八世纪意大利史学家维柯写了一篇《关于各民族共性的新科学原则》在当时并不被流行,直到十九世纪才成为世界文学史经典,并成为世界研究文学史的根据和基础。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它在十九世纪之前不是经典的吗?请对方三辩在陈词中给我方一个满意的回答。


第二,如果经典必定来自流行的话,那让我们看看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以德治国》的提出绝对是一部经典之作,它里面散发着乐于助人、艰苦奋斗等等经典精神,那这些现在流行吗?中国青年报曾报导过这样一则事实:一名警察在和一歹徒搏斗时,旁观的人围了一层又一层,可就是没有人出手相助,结果警察被歹徒刺了几刀。如果乐于助人这种经典精神流行的话,会发生这种事吗?


第三,如果经典必定来自流行的话,对于我们的社会将是致命一击,人们为了追逐名利,就不在乎使用什么手段使其流行了!


最后,奉劝对方辩友,不要对大量的事实听而不闻。罗兰说过:经典就是经典,它指引着人类!


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LBSALE[50]LBSALE[这个贴子最后由天空sky在 2004/07/02 10:31am 第 1 次编辑]

正方三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反驳反方二辩)刚才我方两位辩手已经分别从理论上论证了经典来自流行的必然性。下面我将从文学、艺术、科学等事实层面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


在文学上,经典的确立应该是各类读者的“合谋”而不仅仅是权威的独断;而各类读者的“合谋”是以流行为前提的。比如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正是因为在它问世仅仅三周就卖出了178000册,两年不到就售出约三百万册,这才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而小仲马的《茶花女》更是一问世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几年后便陆续改写成话剧、歌剧。


在艺术上,让我们来看看梵高吧。在生前,梵高很少取得成功,虽然他自认为自己的作品是经典,却并不被世人认可。梵高一生只卖出一幅画,被世人称为疯子。当他离开人世后,他的作品才流行开来,并被最终评为经典。与梵高遭遇相似的还有作曲家舒伯特。舒伯特一生大约写过16部歌剧,却只有《孪生兄弟》和《魔竖琴》在他生前上演过,并且都以失败收场。死后他的作品却神奇般地流行起来,并被认为是经典。我们发现,艺术上的经典也是来自流行,那么在科学上呢?


在科学上,“日心说”的提出在当时就非常流行,然后才被评为经典。


棕上,我们发现,无论在文学上、艺术上,还是在科学上,经典的最初形式仅仅是一部作品,然后被大众广泛认可,流行起来,最后才被评为经典。所以我方认为,经典必定来自流行。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反方三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反驳正方二辩)


下面我将从事实的角度进一步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对方说经典必定来自流行,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这都是成立的。这对吗?《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公约》是一经典的条约,如果经典必定来自流行成立的话,那“和平与发展”在社会上就是流行的吧?那我就想请问对方辩友几个问题:美国对各国发动战争、印巴流血事件持续不断、以-巴之争日益升温、恐怖事件在世界各国时常出现,如果“和平与发展”在社会上流行,就必定会产生和平这样一个结果,那世界上就不会出现如此多的战争,但事实却不是如此。也就是说经典未必来自流行。如果对方辩友还不能理解的话,那我就再举个例子让对方好理解一点吧!对方辩友是否经常在食堂看到浪费饭菜的现象呢?“同学,你是否觉得筷子和玫瑰一样拿得越多越好呢?”这一显眼的标语相信对方辩友也应该在食堂看到了吧!这种种现象却和对方观点所产生的结果相违背。到此对方辩友难道还要坚持你们的观点吗?


第二,经典必定来自流行也许在大家的思维定势中是成立的,但事实却是未必的啊!互相帮助、拾金不昧、艰苦朴素这些思想都是来自经典之作,依照对方观点,这些思想也是流行的啰?呢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为何大学校园攀比之风日增、为何高消费成流行、拿出去的热水瓶接二连三地失踪呢?贫穷同学被别人看不起呢?如果经典必定来自流行成立的话,那为何互相帮助、拾金不昧、艰苦朴素的思想却没有产生普遍的结果呢?这不正证明了经典未必来自流行吗?


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功辩阶段


自由辩论阶段


反方四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雄辩的口才,诚恳的风度确实非常感人,但细细想来,这似乎并没有遮盖住他们立论上的某些偏颇之处。第一,“李代桃僵”。对方用宣传来代替流行,用宣传等同于流行来构建他们的立论基础。这显然是错误的。第二,“以偏概全”。对方始终没有给我们一个通项式的定义,而是像求数列似的一个个的举例,以此想推出他们的必定的无一例外的命题,这显然也是错误的。第三,“指鹿为马”。对方把流行与宣传的效果混为一谈。对方今天的立论可谓是云山雾罩,让我们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正是对方犯的第四个错误概念模糊导致的。以对方的定义,就是许多流行的都被人们淘汰掉了,而为什么经典却没被淘汰呢?如果经典必定来自流行的话,那为什么人们不对那么多经典做一个潇洒的“吻别”呢?相反,今天我们已经从逻辑、理论、事实上论证了我方观点,下面我主要从价值层面论述我方的立场。


第一,经典的产生是基于理性的人。只有人类的思想、活动和升华,才会有被认为是经典的精神的文字的产生,这样才会使这种经典在从它出现到被埋没这个时间段中对人们产生作用,对社会产生影响。这个我方三辩已经举出了许多经典的在这个时间段不是流行的例子了。


第二,经典是基于社会整体发展的价值选择。许多经典的精神和实质都推动了人类社会整体发展;但也有这种经典不是来自流行的例子,这个我方二辩就已经举出了十八世纪维柯的《关于民族共性的新科学原则》的例子。


第三,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所以联合国才会有《和平与发展公约》这部经典的出现,但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就像我方三辩举出的美国对伊战争、印巴流血冲突、巴以战争,还有恐怖袭击等等。这样对方辩友还要认为经典是流行的吗?


对方辩友,流行可以炒作,时尚也可以炒作,然而惟有经典是制造不出来的,也是歪曲不了的。所以我方认为,经典未必来自流行。试图以结构经典制造流行的短视行为,是改变不了经典的宏大景观与历史意义的,它们终将被时代的潮水所吞没。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LBSALE[50]LBSALE[这个贴子最后由天空sky在 2004/07/02 10:34am 第 1 次编辑]

正方四辩: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我要指出对方辩友犯下的几个严重错误:第一,今天我们讨论的是经典是不是来自流行,而不是经典流不流行。第二,对方辩友一味地说经典未必来自流行,可又举不出一例令人信服的未曾流行过的经典,纸上谈兵,空口无凭,令我方难以苟同。第三,对方辩友一而再再而三地回避我方提出的一些问题,看来这些问题对方辩友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了。第四,对方辩友所提出的一些论据论证超出了我们今天辩题所能覆盖的范围,对方在捉襟见肘之下只能用一些旁门左道的东西试图迷惑我方,不免有点乱扯之嫌。对方犯下的错误不少,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下面请允许我对我方所陈述的观点进行关键性的总结。


首先,事物的好坏褒贬都是由人们的主观意识来判定的,经典也一样。试想一下,如果《红楼梦》没有千万读者的追捧,《泰坦尼克》没有千万影迷的厚爱,《我的中国心》没有千万歌迷的聆听,它们能成为经典吗?无庸置疑,经典不是客观的,而是由大众的主观判断决定的。


其次,经典一定是普及过的、流行过的,被广泛接受的东西。如果作品一开始就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东西,其精华又何以体现?其价值有何以存在?一部作品从单个人所知到大众所知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当传播变得越来越广泛时,自然而然地就演变成了流行;当流行达到一定程度时大众就可能把它推崇为经典。《茶花女》、《巴黎圣母院》、《阿Q正传》一出来只是一部包含着作者思想灵魂和心血的作品而已。它们要成为经典必定要经过一个流行的过程。


再次,一部作品如果只局限于几个人欣赏,没有一个被人认可并流行传播的过程,其作品本身的价值就显得微乎其微了,更不用说能否成为经典。没有流行过的东西不可能成为经典的。


最后,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古以来全世界的人都是孤立的,没有语言的沟通,没有信息媒介的传递,我们不禁要问:梵高是谁?莎翁是谁?孔子又是何人?我又岂能站在这里喋喋不休呢?


经典跨越了时代,成为历史认同的经典;经典超越了个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经典;经典迈过了功利,成为艺术美感的经典。


岁月悠悠,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科学的、哲学的、建筑的、雕塑的、文学的、绘画的、音乐的经典,光芒四射,成为人类的骄傲,精神的向往。


回望古今中外,无数经典都是来自流行,没有不曾流行过的经典。所以,我方认为,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以下是功辩阶段的功辩问题,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LBSALE[100]LBSALE[这个贴子最后由天空sky在 2004/11/11 10:32am 第 9 次编辑]

☆     公元1980年,在英国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位姑娘写成了一部小说。请问对方辩友,你能从这里得出这部作品是经典吗?


☆     显然,对方辩友不能,也就是说,对方辩友承认一部经典在它的最初仅仅是一部作品,至于它能否成为经典还有待被评定。那么,经典是经过大众承认的还是由少数评委决定的呢?


☆     请问:经典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不管对方辩友认为经典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至少对方辩友是承认经典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了。那么请问:这个“时间的考验”是指将作品束之高阁、高高在上还是流行于人们大众之间呢?


☆     请问:没有曾经的流行,何来今日的经典?


☆     对方口口声声说经典未必来自流行,对方能否举出一个完全没有流行过经典呢?


☆     请问:经典是有少数权威人士决定的,还是由大众评定的?


☆     请问:经典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评定的?


☆     请问对方辩友,经典必然是人们所能广泛接受认同的事物,大众不能接受的,谁会认为是经典?

发表于 2005-3-31 0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有没有更多内容啊
发表于 2005-4-17 18: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我的天。。。最后的反方四辩稿实在是套的不行了。。。从93复旦和95南大那里抄了不少话。。。
发表于 2005-5-21 05: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还是得谢谢,我是个新人看见这样不收费的帖子心里由衷的感谢!
发表于 2005-6-1 08: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我是新人,看这样的帖子好伤元气哦!

可不可以资源共享多一些呢?

发表于 2005-6-19 01: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收费的地方太多点
发表于 2005-6-19 10: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经典必定来自流行

我没钱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3:39 , Processed in 0.0556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