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鼠儿吱吱在 2005/02/09 08:22pm 第 1 次编辑]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与方便性,但殊不知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一旦误入歧途,必将抱怨终生,马加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奉劝您不要雾里看花,忽略我们今天探讨的主体——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说到这儿,我想先来谈谈大学生的特点: 1、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往往(不是吧?大学生了耶,三观都接近成熟了)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 2、喜欢感情用事,易冲动,自制力较差(有多少人这样?); 3、尚未完成社会化,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易受社会不良因素感染。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对方口中所谓的“万能之网”吧。 首先,高科技网络犯罪现象屡见不鲜,黑客、病毒等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就在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四分钟陈词里,全球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近200次,全球互联网计算机可能已经被最新病毒感染了170万台次了。大学生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成长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黑客、电脑病毒顶多导致电脑崩溃,对“大学生”有什么影响?) 其次,网上不良信息比比皆是。据英国大学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就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有65%网民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而每天进入互联网的色情照片2万多张。大学生天天与这些糟粕接触(好处、利处呢?),可真令人触目惊心啊! 再次,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随处可见的错别字、病句、虚假错误信息等,正在逐日弱化着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耳濡目染又怎能不令人担忧啊?(如果大学生对这都没办法辨别,义务教育白费了……) (如楼上所言,只论证了糟粕,好处呢?缺乏比较) 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种种网络弊端相结合,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不想用关于大学生上网者63.9%喜欢打游戏,72%交友聊天的枯燥数据,只想让大家看看身边的故事。君不见,校外网吧灯火通明,校内机房门庭若市。看看这些天之骄子都在干些什么,恐怕就会让许多人伤心不已了。网络游戏硝烟四起,学子个个为之消得人憔悴,那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网上聊天疯狂不已,姐姐弟弟呼来喝去,网恋四处蔓延,此种相思,网上消除。于是便有了网吧中通宵达旦,不知疲倦;稍好一点,所谓网上查资料,不过是“乾坤大挪移”、“移花接木”、化他人文章为己用罢了。还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省我几个脑细胞。” 如此一来,网络着实被大学生利用好了。可是他们身陷网络丛林,彻夜不宿者渐多,上课打盹者渐长。面对这些,对方辩友还固执的说,我就是爱上了网络带来的痛吗?(隐隐约约点到“要在社会现实、社会状态、校方制度等等讨论辩题”,切到了题意,但可惜没有将其作为一条清晰的“前提”提出来) 网络固有其好处,可是目前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影响仍然是弊大于利。 谢谢大家。 (总结: 通篇缺乏比较——在理论利弊分析的时候, 没有、或者没有准确地论证大学生的特性, 依此分析,“成年人”也将“弊大于利”, 因此论证了“网络弊大于利”,容易被对方归缪,陷入困境)
一家之言,随便说说,如有失言,还望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