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92|回复: 17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3 0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反方一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与方便性,但殊不知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一旦误入歧途,必将抱怨终生,马加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奉劝您不要雾里看花,忽略我们今天探讨的主体——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说到这儿,我想先来谈谈大学生的特点:
   1、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往往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
   2、喜欢感情用事,易冲动,自制力较差;
   3、尚未完成社会化,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易受社会不良因素感染。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对方口中所谓的“万能之网”吧。
   首先,高科技网络犯罪现象屡见不鲜,黑客、病毒等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就在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四分钟陈词里,全球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近200次,全球互联网计算机可能已经被最新病毒感染了170万台次了。大学生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成长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
   其次,网上不良信息比比皆是。据英国大学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就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有65%网民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而每天进入互联网的色情照片2万多张。大学生天天与这些糟粕接触,可真令人触目惊心啊!
   再次,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随处可见的错别字、病句、虚假错误信息等,正在逐日弱化着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耳濡目染又怎能不令人担忧啊?

   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种种网络弊端相结合,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不想用关于大学生上网者63.9%喜欢打游戏,72%交友聊天的枯燥数据,只想让大家看看身边的故事。君不见,校外网吧灯火通明,校内机房门庭若市。看看这些天之骄子都在干些什么,恐怕就会让许多人伤心不已了。网络游戏硝烟四起,学子个个为之消得人憔悴,那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网上聊天疯狂不已,姐姐弟弟呼来喝去,网恋四处蔓延,此种相思,网上消除。于是便有了网吧中通宵达旦,不知疲倦;稍好一点,所谓网上查资料,不过是“乾坤大挪移”、“移花接木”、化他人文章为己用罢了。还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省我几个脑细胞。”
   如此一来,网络着实被大学生利用好了。可是他们身陷网络丛林,彻夜不宿者渐多,上课打盹者渐长。面对这些,对方辩友还固执的说,我就是爱上了网络带来的痛吗?

   网络固有其好处,可是目前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影响仍然是弊大于利。
   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04-10-14 17: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有没有全场的辩论词?
发表于 2004-11-7 17: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对呀,全场的呢
发表于 2004-11-16 08: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我要全场!
发表于 2004-12-17 13: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太强了!
发表于 2005-2-5 21: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楼主的陈述太精彩了!
我没有那么强的实力来做全场的申辩,
但我不赞成你说网络有如此多的不完善,有些不利于我们大学生的方面,就对它否定:
1.事物市发展变化的,网络是新事物,它有着无穷的潜力.
 也许它现在真的有很多问题,这是正常的,我们知道了它有哪些不足才能去改善它.如果我 们当代大学生因为他的种种弊端而放弃网络这个工具,那么人类能因为全球那么多起汽祸而放弃汽车这个现代交通工具吗?!
2.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步一步的成长的,偶尔走弯路很正常,越是有不足,有困难,而要做的事又确实有利,又不损害别人,我们就越要锻炼自己,不然,人类怎么会有今天的辉煌呢?
3.你所说的马加爵事件是存在,但他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儿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从网络上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自己,这是不挣的事实!
 事实胜于雄辩!
发表于 2005-2-8 00: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酷毙了,不错耶,但是好像不够爽耶...不管如何,有,就行了。
发表于 2005-2-8 2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一是不够针对“大”学生,二是看不出来弊“大于”利。
发表于 2005-2-9 20: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这个贴子最后由鼠儿吱吱在 2005/02/09 08:22pm 第 1 次编辑]

反方一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与方便性,但殊不知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一旦误入歧途,必将抱怨终生,马加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奉劝您不要雾里看花,忽略我们今天探讨的主体——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说到这儿,我想先来谈谈大学生的特点:
  1、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往往(不是吧?大学生了耶,三观都接近成熟了)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
  2、喜欢感情用事,易冲动,自制力较差(有多少人这样?)
  3、尚未完成社会化,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易受社会不良因素感染。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对方口中所谓的“万能之网”吧。
  首先,高科技网络犯罪现象屡见不鲜,黑客、病毒等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就在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四分钟陈词里,全球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近200次,全球互联网计算机可能已经被最新病毒感染了170万台次了。大学生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成长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黑客、电脑病毒顶多导致电脑崩溃,对“大学生”有什么影响?)
  其次,网上不良信息比比皆是。据英国大学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就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有65%网民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而每天进入互联网的色情照片2万多张。大学生天天与这些糟粕接触(好处、利处呢?),可真令人触目惊心啊!
  再次,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随处可见的错别字、病句、虚假错误信息等,正在逐日弱化着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耳濡目染又怎能不令人担忧啊?(如果大学生对这都没办法辨别,义务教育白费了……)
  (如楼上所言,只论证了糟粕,好处呢?缺乏比较)

  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种种网络弊端相结合,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不想用关于大学生上网者63.9%喜欢打游戏,72%交友聊天的枯燥数据,只想让大家看看身边的故事。君不见,校外网吧灯火通明,校内机房门庭若市。看看这些天之骄子都在干些什么,恐怕就会让许多人伤心不已了。网络游戏硝烟四起,学子个个为之消得人憔悴,那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网上聊天疯狂不已,姐姐弟弟呼来喝去,网恋四处蔓延,此种相思,网上消除。于是便有了网吧中通宵达旦,不知疲倦;稍好一点,所谓网上查资料,不过是“乾坤大挪移”、“移花接木”、化他人文章为己用罢了。还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省我几个脑细胞。”
  如此一来,网络着实被大学生利用好了。可是他们身陷网络丛林,彻夜不宿者渐多,上课打盹者渐长。面对这些,对方辩友还固执的说,我就是爱上了网络带来的痛吗?(隐隐约约点到“要在社会现实、社会状态、校方制度等等讨论辩题”,切到了题意,但可惜没有将其作为一条清晰的“前提”提出来)

  网络固有其好处,可是目前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影响仍然是弊大于利。
  谢谢大家。

(总结:
 通篇缺乏比较——在理论利弊分析的时候,
 没有、或者没有准确地论证大学生的特性,
 依此分析,“成年人”也将“弊大于利”,
 因此论证了“网络弊大于利”,容易被对方归缪,陷入困境)

一家之言,随便说说,如有失言,还望见谅~~

发表于 2005-2-9 22: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楼上的分析很有道理,在很多点上都分析透彻。表示敬意!
当然还有其他楼上没有提到的地方也是很多可以推敲的。
比如:1、“所谓英国大学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就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可以这样解释:这里指的是非学习信息,但是网上绝大多数是学习信息,非学习信息中所谓不良信息尽管在这里占47%,但是和学习信息相比,或者在所有信息中那么比重就可能是很小了。同时,和色情暴力有关的未必都是宣扬暴力色情的,如反恐怖,捣毁色情窝点或者介绍女子防身术等也是和“色情暴力相关”
2、“就在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四分钟陈词里,全球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近200次”,但是在这四分钟里,非洲饿死的难民可能都不下百人,全世界受到各种暴力侵害的恶性案件都不止200起,请问,不仅大学生,甚至所有人从出生开始都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有多少能够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
诸如此类,不再枚举。

同时,在下根据原立论简要发表点意见。
其最关键推理是“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种种网络弊端相结合,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大学生特点有诸多缺陷,网络有种种弊端,如果结合确实能造成所谓“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为什么就一定会结合呢?结合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整个论证没有讲清楚。
如果反驳,基点可以是——1、网络的弊端是客观存在的,同时由于大学生的良好素质和知识,与非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比,更能辨别是非。所以,大学生的特点恰恰是克服网络弊端所需要的。(同时,我们有很多例子可以看出,在网络上进行规制和创新的很多都是大学生,所以大学生也是帮助社会克服网络弊端的重要力量。)
2、拿社会作为对比、对方论证的所有网络上所谓的弊端在现实社会中都有(举例),而且很容易“亲身体验”如果担心环境的瑕疵就会给大学生带来更多是“弊”的话,那么就从来没有过纯洁的大学生。
2、本来就准备好的关于大学生如何从网络中获利的论证。
3、因此,我们看到,大学生的不足并没有和网络的缺陷结合起来,所以不会产生对方假设的什么什么后果,反而,大学生还可以加强网络的正面性,消除网络的负面效果。
(因为时间紧张,这里说的比较简单,欢迎大家补充和指正,谢谢!)

发表于 2005-2-15 22: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与方便性,但殊不知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一旦误入歧途,必将抱怨终生,马加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奉劝您不要雾里看花,忽略我们今天探讨的主体——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说到这儿,我想先来谈谈大学生的特点:
  1、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往往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
  2、喜欢感情用事,易冲动,自制力较差;
  3、尚未完成社会化,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易受社会不良因素感染楼主的陈述的确是精彩,但是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
“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1,网上有几条信息是良莠齐的?若是良莠齐,那么网络成什么样子了?更主要的是:齐的标准是什么?
2,“良莠齐”的我们中也有一些误入歧途,那么大学生误入歧途和网上信息良莠不齐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马加爵就是个例子“:
马之所以有今天,原因很多,但主要是自身心理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而不是接触网络后才导致的。没有网络,他仍然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大学生喜欢探知新事物“
若说大学生因为缺乏正确判断标准而认为网络对大学生有害就大错特错了。
新的事物是新出现的,一般来说,是先有事物的认识,然后有对新事物的判断标准,而网络对大学生来说是新事物,那什么是相应的判断标准呢?
“喜欢感情用事“
大家都知道感情用事是贬义,而喜欢一词是爱好,喜爱,难道有谁爱好感情用事?所以,此处对方辩友用词不当!
“大学生易冲动,自制力差,辨别力差,所以------“
大学生都受到过良好教育
再说,连上面的“喜欢“一词,作为大学生的我可以看出,就更不用说大市大非的问题了。
而在座的各位,比我强的大有人在。
那么何以见得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会对大学生有不良影响呢?
“未完成社会化“
难道只有完成社会化,对方辩友才说网络不良信息才不会影响大学生吗?
1.作为一个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应该有吧,事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2.更重要的是:社会在变化,那么相应的社会化标准也应在变?那么完善的社会化是什么样?
“易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
把这一点作为理由,那么显然是把社会不良信息和网络不良信息等同了呢?
而事实是:很多现象不是网上所独有的,社会也有,而切更多。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社会“,而网络充其量是替罪羊而已。
那么对方辩友何以认为:网络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有不良影响呢?

发表于 2005-4-28 17: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反方)

就在没有支持反方的了吗?
发表于 2009-10-10 12: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上的不良东西的确很多 但据我所知是没几个人会看的 都是大学生 都成年了 什么是什么分得很清 不会有那么多好奇心重的人吧
发表于 2010-4-22 1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前辈泛泛而谈,我看的有点晕了。明天就要打这场比赛了。也是反方一辩。总觉得那么大的支架是空心。找不到能站稳脚的。其实在我朋友的学校的校园网一个版块就是放满了A片之类的东西供他们下载。
发表于 2011-12-6 20: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 Q7 ^) j" B' b: H2 ~7 N' _" b; a# \, J. k9 E1 ?
. y; L0 f) n, N, w3 v
  复制,粘贴真木有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2:18 , Processed in 0.0764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