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ombre在 2004/06/24 11:36am 第 1 次编辑]
 :em01: 大赛介绍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是由国际英语口语联盟与中国高校英语口语协会合办的全国性比赛项目。1997年举行了第一届辩论赛,之后每年一届,2004年是第八届。由于赛事规模盛大、参赛选手优秀、赛程及评分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评委组成权威,“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最高水平的英语辩论赛,代表了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最高水平。 全国各高校对“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十分重视,七年来已有百余所高校参加了预赛和决赛。每年,各大学为选拔选手举行各种英语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辩题使学生们更加关注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热点问题,在辩论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思辩能力。参赛学校一致反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对推动高校的英语教学和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主办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协办单位:“英语学习” 杂志 :em02:参赛资格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是由国际英语口语联盟组织、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外研社综合英语事业部承办的全国性比赛项目。比赛本着公平竞争、择优选拔的原则,为所有符合报名资格的参赛队伍提供竞技和展示的机会。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欢迎符合以下条件的学生报名参赛: a. 大学(包括大本和大专)在校的中国学生,不限是否英语专业; b. 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届“二十一世纪杯”全国英语讲演比赛; c. 没有参加过往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 d. 没有参加过“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或参加过比赛但没有入围北京比赛。 :em03:比赛程序 每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分两个阶段举行: 第一阶段:地区预赛 开办预赛区的目的在于从预赛中选拔优秀队伍进京参加决赛。预赛采取分赛区举办的方式,通过预赛,将产生16支优胜队,这16支队伍通过决赛来确定获奖名次。预赛区的成绩不带入决赛。 1月,由辩论赛组委会向国内具有举办大型比赛实力的高校发出承办邀请;考核并最终确定7-8所承办学校(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东南、华南等区域)。 3-4月,地区预赛。参赛队伍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参加,每校只可派出一支队伍;每支队伍由一名领队老师和两名辩手组成(此辩论赛中不设“后备队员”,在比赛过程中辩手无论由于任何原因导致无法上场时,均不得由他人代替);每个赛区的参赛队伍约为16支。每个赛区的前两名队伍获得代表本赛区参加北京总决赛的资格。 第二阶段:北京决赛 从全国选拔出来的16支队伍汇聚北京参加决赛。各赛区优胜队可重新挑选辩手参加北京总决赛,但在决赛过程中,各队不可换人。 首先进行3天的“议会制循环赛”,每支队伍比赛9场,按照积分情况排名,取前4名进入半决赛。进入半决赛的4只队伍按“淘汰赛”规则(只有获胜者才能进入总决赛)进行比赛,2支获胜队进入总决赛。 总决赛的获胜队将获得全国冠军称号,其代表的学校获得本年度冠军校称号,此称号保持到下个赛季的冠军产生之时。 :em04: 评判标准 预、决赛中,都将成立评委团,对辩论做出公正可信的裁决。 预赛过程中的评委邀请工作由各赛区承办学校负责;外研社现场工作人员对评委资格进行审核、为所有参加评判工作的老师提供比赛规则的详细介绍并监督裁决的公正性;预赛各场次安排的评委人数为3或5名,在评委意见不一致时,采取投票表决的方法决定优胜队。 决赛评委由外研社邀请,人数为7名。决赛评委须具备副教授以上资历,在广大师生及社会人员中具有公信度。 评委除对比赛正反方的整体印象做出判断外,还将填写各位辩手的量化分数表格。 决赛的获胜队将获得全国冠军称号,其代表的学校获得本年度冠军校称号,此称号保持到下个赛季的冠军产生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