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1|回复: 7

我從新加坡制得到的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6 22: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杨小欢在 2004/11/04 12:33pm 第 1 次编辑]

这篇文章是应汪汪学长的大声疾呼......本来是想写给复兴高中的学弟妹看的
所以语气可能有点......大家将就点看(也算是一篇灌水的文章啦)


2004/7/26 从新加坡制得到的反思

过去台湾奥瑞冈制度的演进史与我擦肩而过,在我打比赛的时候,其实制度已经满稳定了,但是近几年,可能是因为受到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的影响吧!慢慢的,新加坡制也慢慢的进入台湾辩论圈,因此,不同的命题跟不同的制度慢慢的变多了,相对的,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就我所认知的奥瑞冈制度,是一个极度要求逻辑与论证完整度的一种游戏规则,比赛中对于正反双方与场上的六个辩次也都各自有严格的责任要求。(正方的立论完整度、反方的策略选择与检证、不同辩次的辩士职责…等等)而新加坡制似乎比较偏重于现场感染力与口语传播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制度会造就不同的辩士,但我始终觉得这些都是殊途同归的。
辩论应该是一种说服的活动,双方站在台上想说服对方、说服裁判、说服观众,一个辩士站在场上,能获得的掌声应该是来自于认同。看一场综艺节目,我们会拍手、会大笑,但是关上电视我们就忘了这一切,这只是一瞬间的娱乐。辩论不同,仔细想想,什么是一场好的比赛,除了他的技巧好反应快之外,还有一点是:他说服了你。你臣服于他的道理之下,你心折于他带给你的震撼,这才是我们爱辩论的原因。而这份感动,出了会场也会一直跟随着你。
对我而言,新加坡制和奥瑞冈制是一个辩士的成长历程;接触很多学弟妹,很多人共同的心声就是:不敢对别人说“我是打辩论的”。在我们学辩论之前,一定有过这种经验:我不服气,但是我讲不过你。你说的我不能接受,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反驳你。一般人对打辩论的都是这种印象,巧言令色、死的也说成活的、不讲道理。因为,虽然很多人不懂得怎么说,可是她们的生活经验和学识却给了她们去判断对错的能力,不合逻辑没道理的话,只会引起反感,他可能可以让你赢得掌声,但不会有人记得你说了什么。可是,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我们应该是怎么样子的。奥瑞冈强调的是根本,你要拼命的找资料,不断的练攻防,让你的立论完整而且符合逻辑。他是一种训练逻辑思维的过程。所以我们常在台湾打没观众、没人听懂的比赛。这些训练让我们能够说出有道理的话。只是,老是说土星话也不是办法,你说的再有道理,再正确,听不懂还是不行的。同样是饭后勤洗手,这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你在宣导的时候,拼命的说一些生物学的专有名词,像念经似的语调,再有道理也影响不了谁。所以,学习如何表达,如何掌握听众也是一个辩士必须的历程,对我,那就是新加坡制教我的。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奥瑞冈没票房,没掌声,很无趣,但是场上十分钟,场下十年功。乔丹也不会因为没人看他下苦工死命练球就觉得训练不重要。观众会买票看乔丹灌篮,球队教练会爬铁丝网偷看乔丹练球,只能说,目的不同、市场不同。
不过,一场好的奥瑞冈比赛,真正要我们讨论的也不会是在于枝微末节的细点,而是选择的动机。这个,可能就要打过奥瑞刚才能够体会了。
说有道理的话,说大家听的懂的话,这两项能力对辩士而言都是缺一不可的。至少对我,我努力往这方向前进。不管是奥瑞冈还是新加坡,会被称为一场好比赛的,我想都会符合这两项判准的吧。

发表于 2004-7-27 01: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從新加坡制得到的反思

好文章!
说得不错。。

我本身是打新加坡制的。。
如今加了一个盘问环节,
不知几时才能打打奧瑞岡制呢?

发表于 2004-7-27 04: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從新加坡制得到的反思

其實柏婷的一番話點出奧瑞岡選手過分依賴資料和證據...導致口語傳播技巧薄弱
而國會式辯論選手受限於時間少和題目廣泛..又不能檢驗證據...因此普遍重口傳
而輕論證的現象..因此常常問題不深..隨便一個笑話就可以帶過
因此個人也建議可以減少上場辯士一隊3人...並增加比賽時間...解決討論空泛問題
另外限縮題目範圍..例如...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有利還是不利...以求討論深入
當然題目甚至可以在限縮為..某項政策的好壞..例如我國是否應發展太空計劃
這也是台灣長年使用的題目方式..簡稱政策性命題...各位以為然否?
                         
发表于 2004-7-27 20: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從新加坡制得到的反思

非常同意
即使比赛不使用需根解损的政策性辩论理论
政策类的辩题毕竟更适合辩论
相信会对大陆的辩论误区有所改善
不过。。。
改革难啊。。。
发表于 2004-7-27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從新加坡制得到的反思

很遗憾,似乎在大陆我们这些小民没有谈论政策的“资格”,我们要做的只是和政府官方论点保持一致……
发表于 2004-7-27 21: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從新加坡制得到的反思

恕我无知,一直分不清两种制度,楼上哪位老师可以为我解释一下?谢谢!!:)
发表于 2006-10-24 06: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從新加坡制得到的反思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墉在 2006/10/24 06:29am 第 6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celluloid2004/07/27 09:01pm 发表的内容:
很遗憾,似乎在大陆我们这些小民没有谈论政策的“资格”,我们要做的只是和政府官方论点保持一致……

是有人不让谈,还是自己不敢谈?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直觉得大陆的大学生在20世纪末某场革命后就变得很温顺.

还记得李敖先生大陆之行的北京大学演讲,先生将厚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置于演讲台一角,调侃的说(其实蛮沉重的):"我今天不再主张民主主义,也不再主张自由主义,那我主张什么?我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用手里的宪法说话!"
:em17:

发表于 2006-12-23 20: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從新加坡制得到的反思

敢不敢说要看你说的有没有理了...对政策性命题今天了解了好多..哈..要谢谢衍文的提点啊..正如衍文说的..估计咱们以后的辩题会向政策性命题发展..哈..这方面命题真的让人看着好爽啊...(题外话,人人都能参政议证,宪法好象有吧...记的不清啦..)希望以后咱们也多出点政策性命题..今年的名校杯好象就不少政策命题..还没看完辩词的说(苦啊..北方这边看不到..)^@^~[br][br]-=-=-=-=- 以下内容由 yank19862006年12月23日 08:55pm 时添加 -=-=-=-=-
突然发现是2年前的帖子..哈..那时候还是毛头小子睡大觉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5:52 , Processed in 0.0478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