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楼说的某队一定不是台湾的队伍,那是说的xx咯。一起鄙视吧。我把我空间里的2篇文章贴上来凑个热闹吧。 7月25日 第六届海峡杯辩论赛 昨天一天打了8场比赛,一一看下来居然感觉不算太差。 “女大学生当全职太太是否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复旦的辩论确实让人敬佩,去年以来年年都上一色的新人。今年又是好几个06级的辩手。一辩太紧张了,在台上卡了相当多次。比较下我带的06的孩子,三个女一辩都应该比她强。让人印象更深的是台湾清华大学的一辩,前所未见这么认真坚定悲苦哀愁的男一辩。后来复旦赢了很多分。 南京大学的几个辩手都曾在4月份来过我们学校。似乎因为和复旦的学校重视程度一样,南大的辩手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都略显拘束和单薄。很可惜,他们的对手、上届冠军东吴大学的得分在预赛16个队伍里遥遥领先,南大则没有挣够晋级需要的分数。 第三场是05年冠军人大对阵政治大学。曾经的全程最佳木其坚再次出马做一辩,二辩女生乍看很丑但细看却很甜美。我觉他他们俩应该换个位置效果会好些。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人大第一轮就落马了。可恨我还和木其坚赌了100rmb他会再拿一个最佳。 第四场西南政法对淡江大学。西南政法的一辩好像邹艳梅,淡江大学的普通话好像外国人。西南政法赢了不少。 第五场最无厘头,南昌大学怎么又遇到了辅仁、辅仁的陈思渊怎么又上场了——在我眼里即使这届比赛电科的徐纯有国辩头衔陈思渊也仍然是第一巨星,这次他换了个更童稚的造型,然后辅仁又一次输给了南昌大学。并且是以一个极低的比分输了,连赢了比赛的南昌大学也一起被淘汰了。自由辩论我妈你妈让人很无语。 第六场福建师范大学对台湾中山大学的时候我已经到了看比赛的第二次疲劳期,再也听不下去了。台湾中山大学的一辩很像林依轮。 休息了两顿饭的功夫继续看第七场第八场。厦门大学的辩风最近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扬,确实还是很大气的。而05年国辨冠军电子科大的重新出现最让我期待。这个电科不是特别强。压阵的徐纯已经研一了,还像两年前那样的风格和普通话。 八场比赛里大陆的队伍赢了6场输了2场,晋级的4支队伍厦门大学 电子科技 西南政法 复旦,分别赢了21、59、59、59分。南大和人大的告负比较遗憾,福建师大赢了也被淘汰了,而拿下辅仁的南昌大学却在大陆队伍里分最低、还是遥遥落后。 台湾的队伍充满亮点但是没有巨星,所以还是不怎么好看。说真的辩论还是要看巨星的。 海峡杯的评委从来没有遭到过质疑,因为这个赛事真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再加上这种比赛对阵双方的风格差异太大,所以评委看法角度稍差哪怕一点点就什么样的评判结果都不奇怪。大家也都很接受这种结果了。 再想说的就是,国辩里厦门大学的风格备受称颂,还被人美其风格曰“海峡风”。当然台湾队伍的端方宽厚娓娓而谈是很好的,可辩论场上最重要的还是说些有内容的话,用什么风格什么语气说出来都是次要的。要是为学海峡而光去模仿台湾辩手的语气声调举止谈笑而不知道挖掘辩题里思辨的内核,就未免舍本逐末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滥竽充数了。 7月26日 海峡杯打完了 2007年第六届海峡杯辩论赛。 虽然我总不愿意承认厦门大学有多强——他们像那个长得像大兵的男一辩和一脸委屈状的女四辩的风格和水平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但电科而不是厦大进入了最后的冠亚军决赛还是很让我遗憾。厦门大学的辩论吸取了台湾的长处而不失大陆一贯的严谨周详,确实让人神清气爽。相比厦大,成都电科简直就一无是处。 我不知道评委的标准是什么,我看比赛的时候最终评分也还没有出来——应该是今天晚上颁奖公布吧——我也猜不出评委们到底怎么判。就是论事地来说电科这场决赛是打得很丢脸的,大陆两个女生质询时的自说自话到溃败的程度。徐纯应该是老手了,一个信手拈来的攻辩小结做得很潇洒只是内容牛头不对马嘴。 噩梦般的自由辩论开始了,电科的辩手因无知而无畏的特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栽赃回避强推战场无所不用其极。不忍卒听。 台湾方面的结辩要是男人来做就好了。女人做得没有气势,更对比出大陆队伍的气焰嚣张。本届比赛最大牌辩手之一的徐纯做最后的总结。徐纯有05年国辩冠军和国辩单场最佳的头衔在身,现在已经研究生一年级,他的经验应该是非常充足了。他现在的结辩风格一方面在学黄执中,标志性语言:其实我们也知道;一方面又要学胡渐彪,标志性语言:那又怎么样呢。他似乎在努力做一个现场的结辩,先学了2分钟黄执中又学了1分钟胡渐彪,然后回归黄派或者是大陆派的升华。但是他真的什么也没说出来。我觉得造成这么可怕的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电科的立论作得实在太差了,徐纯虽然不济却也不至于差到这个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