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6|回复: 23

偶来试评大决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5 2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本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的冠亚军决赛中,有着“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校训、在辩论史上写下过辉煌篇章的复旦大学和最近以来几乎所向披靡的世新大学这两个学校的辩论队相遇了。大家的目光最后都在向这两只队伍聚焦。比赛已经落下帷幕。复旦获得了冠军。但是,密纳发的猫头鹰永远是在黄昏的时候起飞,我们需要对这场比赛有个冷静的反思。因此,尽管初涉辩论,但是,我还是想把自己对这场比赛的思考放在这里,希望大家共同讨论。
  这场比赛,复旦作为正方,所持观点为“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多于合作”;世新为反方,所持观点为“经济全球化使得合作多于竞争”。复旦的立论比较厚,先是来一个草原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草原从只有羚羊和狮子到多了小兔子、老虎和豹子之后竞争的加剧,接着说明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并且指出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跨国公司大大增加、贸易自由化扩展和激烈程度扩大,进而提供了经济全球化之下比较竞争和合作谁多谁少的标准——经济主体究竟会选择更多竞争还是合作,最后从宏观(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参与竞争,竞争对象增多)和微观(越来越多国家采取市场体制,而市场的本质就是竞争)两方面阐述他们的观点。世新一辩一开始陈词,就陈述了一个哲理——看问题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接着,搬出了韦斯大词典关于合作的定义:合作包括共同任务的达成、社会关系的强化以及为达更高目的所需的协调三个含义。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这样一些观点:在经济全球化中,竞争需要更大、更稳固的合作环境(比如货币汇率、商业纠纷仲裁上合作等等);从更高的意义上看竞争就是合作,借由彼此的竞争,合作在向上攀升。世新的立论有点取巧,基本只谈合作不谈竞争,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进一步的解释很难说服评委,而且,一旦被对方抓住基本的逻辑,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质询阶段,复旦二辩抓住了世新基本的逻辑——竞争的基础是合作,竞争在更高的意义上也是合作,因此,他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就在这里,应该说抓得很准,但是,感觉表述不太清楚,他的第二轮进攻是:贫富差距是如何带来的,难道还会是合作或者是按世新从更高意义上看是合作的现实中的竞争?第三轮进攻是:在经济全球化中一国对别国产业供给越来越依赖,对这个国家越来越危险。复旦三辩质询时再次抓住了世新的基本逻辑,表述比较清楚,一针见血地指出,按世新的逻辑在更高层次上就不存在竞争,这混淆了竞争和合作这两个概念。紧接着,又抛出一个很刁钻的问题:合作的利润分配原则是什么?世新二辩进行质询时抓住了复旦二辩把泰森咬霍利菲尔德耳朵当做竞争进行攻击,接着通过例子设问,比如,交易时使用美金还是骆驼,能不能不到港口而是到海岸线就做生意,复旦似乎没有搞清楚意图。世新三辩的质询基本上包括:中国麦当劳从美国进牛肉,能不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不是要找银行做中介?怎么挑合作的银行?世新的质询全部是围绕他们的中心意思而设,但是,其实带有防御性质。复旦的质询显得攻势相当凌厉,世新只有招架之力,比较妙的地方是复旦三辩居然有时用对方逻辑回答问题,但是,复旦在被质询时由于害怕在回答中被抓住辫子,不少时候没有听清楚问题就开始回答,引起全场哗然,这应该说就不是在“以学心听,以公心辩”了。
  质询小结阶段,复旦首先还是抓住世新的基本逻辑,指出他们是在混淆概念,接着着力强调贫富差距扩大是由于竞争,解决方法也是竞争,最后质问世新:合作怎么实现利润的分配?招招是击在要害上。世新的质询小结包括两点意思:其一,合作规范是大家共识,不需要靠竞争得来,比如汇率的统一、国际航线;其二,既然合作是竞争的前提,而合作前提也是合作,所以,合作多于竞争。第一点可以成立,但是只是证明了合作是竞争的前提,并不能由此推出合作就多于竞争,而讲合作前提也是合作似乎有点奇怪。
   自由辩论阶段,复旦抛出的问题有:反方的判断标准为何?wto第三、四条原则是什么?(第三条是鼓励公平竞争,第四条是鼓励发展和革新)反方理论框架中的竞争是什么?等等。复旦三辩在自由辩论中显得非常机智,比如她指出在规则之下有多场的辩论,标准也有竞争出来的,主席、辩手以及评委都是竞争出来的(针对黄执中所说的竞争之后的合作很多),等等。世新还是坚持有规则才能竞争的观点,抛出了格林威治时间、国际公约等例子。这一阶段,应该说,复旦有全面出击的味道,气势很盛,而世新基本上是防御的态势,对对方的问题不能有强有力的回击。在自由辩论中,世新一贯的战术是抛出一个问题攻击一轮之后在黄执中这边强化对方无法回答的印象然后再抛出下一个问题。但是,在这一场自由辩论中这种部署竟然被打破。
   总结陈词了。黄执中说来说去实际上只说了一点,那就是:竞争的基础是合作。不过,黄执中就是黄执中,他又给这场辩论赛来了一个经典之句:真正来说,辩论赛的双方彼此不是对手,真正的对手是对真理和自我的盲点。最后一句“轮您了”,应该说给复旦四辩很强的压迫感。这里我想写写我对黄执中的印象。我觉得,黄执中在辩论场上如同一头雄师,当他转动身子时,整个森林都在摇撼。
  复旦的总结陈词个人看来是这次大陆方面所有总结陈词中最好的一个。可以说,复旦摸透了世新立论的特点,陈词一开始就犀利地指出世新立论单薄,接着,主要阐述了资源稀缺必然有竞争以及全球化时代不加入全球化无法竞争,而加入则要面临更加空前竞争的悖论,把这个时代描述为一个多层次、全面的竞争的时代,最后一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算是掷地有声。但是,也因为这个总结陈词,复旦无法把这场比赛赢得让人钦佩。因为,四辩说了这样两句话:“就算是不收门票,也不要只给这一点点立论。”“因为奖杯只有一个,我们很无奈。”前一句话显得刻薄,后一句话透露出少年的沧桑。
   客观公正地说,这场辩论赛世新是输了。世新主要输在哪里呢?世新对合作的定义未尝不可,但是,世新应该准备到这样立论时竞争和合作的区别何在。我以为,这是世新在战略上的失误,是这个失误导致了世新的失败。在世新那样立论时,还是可以把竞争和合作区分开来的。这可以用实用主义的手法来做区分,也就是说,看两个概念所带来的实际差别在哪里。因为,从更高意义上看是合作的竞争带来的是游戏式的竞争,是人类的进步、人类更光明的前途,而如果竞争从更高意义上并非合作,那么带来的就是残酷竞争,甚至是弱肉强食式的竞争,它带来的是人类的内耗,给人类的前途投上浓重的阴影。但是,总感觉复旦在某种程度上又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整场辩论,复旦没有表现出大校风范。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客观来看,复旦的学生知识结构也不错,反应总体还是很机敏,特别是他们的三辩。那问题在哪里?实际上,在复旦的总结陈词中,基本上透露出了大陆这边对辩论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太把辩论工具化了,我们让辩论承载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不关心辩士在辩论里面的成长和快乐。这也是我们有时候说大陆这边辩手居然是在受教练的摆布的原因所在。
   最后顺便说一下主席小姐的表现。我很希望能够对主席小姐有所进言,因为我真的觉得主席有气质,有相当知识面,也有机智,她不是花瓶主席。我认为,我们有时候对主席的指责也许显得不够宽容,出点错正常嘛。但是,有一点,我觉得主席做得不好:在相当一些时候,主席说话带有倾向性,主席应该保持公正的立场,比如,当场下的掌声明明是给黄执中的时候,主席居然说这是对复旦总结陈词的“期待”。    


 楼主| 发表于 2004-7-16 08: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真担心复旦开启出一种不好的辩风来!
发表于 2004-7-16 0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是的,复旦赢了,但真的仅仅是技术上赢了这场比赛。正如楼主所言,作为一个辩手,他们让辩论承载了太多的东西。

我们坦承,最后四辩的总结是精彩的,他的发言甚至是歇斯底里的,正是他的总结让黄执中的以往的类似催眠的发言失去了以往的那般强有力的功效,让世新越来越显得被动。他为复旦赢得了比赛,然而他却激怒了很多辩友。“奖杯只有一个,我们很无奈。你知道吗?我们为了这个奖杯,已经到了人格分裂的地步了!!”
这样一句话,竟然是出自于一个大牌名校之口,显然有失风范。试问,复旦的功利心是否太过了,作为一个辩手,辩论对于本身而言,是否不再意味着仅仅是对真理的探索,“对世界的终极关怀”?

相反,世新输了,但他们只是在辩论技术上输了,他们赢得了人心。特别是黄执中,他给予我们更多的思索,辩论的真谛是什么?作为一名辩士,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应该反思了,是我们应该重视辩士之道的时候了!!

发表于 2004-7-16 1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我很遗憾看到那么功利的话~~~哎~~~
发表于 2004-7-16 10: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他不是已经告诉我们了嘛

这个时代是很实际的嘛!

发表于 2004-7-16 11: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大家可能对台湾队比较偏好,因此感觉好像有些评论比较偏颇.

对于复旦辩手的那句话,我会这样理解:根据组委会安排的赛制,其实就是以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对于一般的辩手来说,在思想上的确有点人格分裂的感觉.

世新输是可以预见的,因为他多出来打比赛,大家自而然地会去研究他, 找出他的软肋.因为我还没有决赛,所以我不敢置评是复旦打到了世新的软肋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世新有软肋,而且是可以致命的.

发表于 2004-7-16 12: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圈内权威人士评价,世新在立论上,在解题上存在两点错误
一,提出了“泛合作化”,跟规则合作,交易等等都是合作,显得有些牵强,难以说服观众
二,在逻辑结构上,合作和竞争必须是并列的关系才能够比较,而世新一直在强调合作是竞争的前提,基础,合作是合作的基础,所以合作多,而忽略他们的并列关系。

关于这篇点评,我们会尽快把它整理出来。


另外,个人认为,世新的软肋是   喜欢深挖,而往往时间不允许,虽然有时是立论很新,然而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说服观众和评判,而我们似乎看到了黄大叔善于后发制人,复旦四辩比他更煽情,气势上就把执中给压过了。

楼上说,因为他们是台湾队的,我们所以偏好
这有些偏颇,我对世新感觉好,不是因为他们是台湾队,而是因为他们的辩风

发表于 2004-7-16 1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是台湾队也好,辩风也好, 至少你已经承认了偏颇的存在.

做为斑竹,采访了多支台湾的代表队,劳苦功高!

但大陆的代表队或者辩手到现在一个都没有,让我深感遗憾.

发表于 2004-7-16 12: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下面引用由木绵2004/07/16 09:57am 发表的内容:
我们坦承,最后四辩的总结是精彩的,他的发言甚至是歇斯底里的,正是他的总结让黄执中的以往的类似催眠的发言失去了以往的那般强有力的功效,让世新越来越显得被动。他为复旦赢得了比赛,然而他却激怒了很多辩友。“奖杯只有一个,我们很无奈。你知道吗?我们为了这个奖杯,已经到了人格分裂的地步了!!”

楼上说得有些不是很准确,根据录像整理的原话是:“奖杯只有一个,我们很无奈!(掌声)所以对方辩友您不要告诉我我们这十二支队伍经过千辛万苦的准备,人格都要分裂了!(笑声)我们(难道——我加上去的,不然会有理解歧义)不是为了这个冠军?!我们(难道)仅仅是为了闽江饭店给我们提供的一天三餐的自助餐?!……”

发表于 2004-7-16 12: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这个贴子最后由terryhou在 2004/07/16 01:02p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Slot2004/07/16 11:34am 发表的内容:
大家可能对台湾队比较偏好,因此感觉好像有些评论比较偏颇.

我毫不掩饰地说,我在情感上真的是完全倾向于世新大学!

但这个和世新大学是台湾队没有任何关系,我喜欢世新大学是因为他们的辩风谦逊、雍和、大度,他们的辩论充满了对世界、对人心、对人性的关怀!无论是去年海峡赛的“以人为本”,还是今年的“我们除了要有冷静的脑,还要有一颗炽热的心!”都给我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共鸣!我不知道这里有多少文科的学生,如果是文科的学生一定对这一点有更深的感触。

而复旦呢?除了向我们表示“很无奈”之外,还出现许许多多令人看不过眼甚至心生厌恶的言行!举几个例子吧:黄执中结辩的时候,复旦的四辩居然在和下面的观众——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支持者或者同学——一边笑一边打招呼打手势!!!还抖脚!抖得连身体都强烈震动着!!!!!老天爷!他们懂不懂得什么叫尊重,懂不懂得什么是修养啊?!!再看语言:“就算不收门票也不要只给那么一点点立论嘛!”这是一个有修养的辩手说得出来的话吗?例子很多,随便看一场比赛就有一大摞,我不再列举了。我想说,在炽热的世新大学面前,复旦更像一个冰冷得令人无法忍受的机器。

也许上面的话真的是有失偏颇,我现在比较激动,也只是说出我的真实感受而已。得罪了!

发表于 2004-7-16 14: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楼上的,所以你也不必要解释或争论.因为你已经有自己的立场.

而我的那个帖也仅仅是我的感想,希望大家在评论的时候可以更客观些,因此也没有争论的必要.

发表于 2004-7-16 14: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这个贴子最后由木绵在 2004/07/16 02:59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Slot2004/07/16 12:29pm 发表的内容:
是台湾队也好,辩风也好, 至少你已经承认了偏颇的存在.
做为斑竹,采访了多支台湾的代表队,劳苦功高!
但大陆的代表队或者辩手到现在一个都没有,让我深感遗憾.

恩,这也是我的遗憾
在采访过程中们,我们担心台湾选手联系不便,也许只能明年才能接触到他们,所以我们采访心切。而时间又是短暂的,我们的每一次专访都在一个小时以上,加之我们也要看部分精彩的比赛,所以,没有充裕的时间对大陆采访。我们已经把他们的联系方式都留下了。已经公布到管理员休息版块。大家可以去看看。
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我们的学校,情况熟悉,所以不用担心,而西交和复旦要参加全辩,如果网络采访等不满意的话,我们八月还可以追踪采访。至于华中师范,我们已经采访过,采访稿会尽快整理出来

发表于 2004-7-16 14: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下面引用由terryhou2004/07/16 12:40pm 发表的内容:
楼上说得有些不是很准确,根据录像整理的原话是:“奖杯只有一个,我们很无奈!(掌声)所以对方辩友您不要告诉我我们这十二支队伍经过千辛万苦的准备,人格都要分裂了!(笑声)我们(难道——我加上去的,不然 ...

我不够严谨,抱歉各位。
不过,我想,这些基本意思应该没有表达偏差。

发表于 2004-7-16 14: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下面引用由terryhou2004/07/16 12:57pm 发表的内容:
我毫不掩饰地说,我在情感上真的是完全倾向于世新大学!
但这个和世新大学是台湾队没有任何关系,我喜欢世新大学是因为他们的辩风谦逊、雍和、大度,他们的辩论充满了对世界、对人心、对人性的关怀!无论是去年 ...

对人的关怀~~~

我是文科生。

发表于 2004-7-16 15: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这个贴子最后由terryhou在 2004/07/16 03:12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木绵2004/07/16 02:57pm 发表的内容:
对人的关怀~~~
我是文科生。


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感受,握手!

这个世界已经太多的现实、太多的冰冷了,真希望辩论能保持对人的终极关怀,真的很希望辩论界能多一点“输赢不重要”的声音,真的很希望“奖杯只有一个,我们很无奈”这样的声音在辩论界销声匿迹,真的很希望无数前辈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平和的辩论之风不要毁于一旦……很多很多的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04-7-16 15: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我想,这个辩风问题不是什么这个时代实际不实际的问题,不是什么偏好的问题。而是互相尊重的问题。我们希望别人尊重我们,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人。首先是一个尊重的问题。这是辩论的伦理底线吧。
 楼主| 发表于 2004-7-16 15: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我们不能因为对奖杯的过分注目忽略了对对手的尊重。我们要把对对手的尊重放置到自己最深的内心。当把对对手的尊重放置到最深的内心时,有些话的说法就会变换。比如,“奖杯只有一个,我们很无奈!(掌声)所以对方辩友您不要告诉我我们这十二支队伍经过千辛万苦的准备,人格都要分裂了”,就可以换成别的说法,比如:“对方辩友,奖杯只有一个,呆会儿我们这两只队伍中只能有一只领到这个奖杯,为什么我们这十二支队伍要去经过千辛万苦的准备来这里比赛呢?!没错,我们要合作,没错,我们台下会是朋友,因为我很敬佩对方的辩友,您们有这么强的实力,但是,此刻,我们双方站在这里,难道这里不是首先、主要是竞争的平台吗?”
发表于 2004-7-17 17: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同样一种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发表于 2004-7-17 19: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对这场决赛我只有一句话:
正方的辩风让人很难接受,反方的立论让人很难认可。
发表于 2004-7-17 22: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试评大决赛

我同意楼上的意见
在质询阶段的时候让人觉得是在吵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0:07 , Processed in 0.0553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