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46|回复: 17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8 00: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见郭宇宽是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第五届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上,灰色的西装外翻着白色衬衫领,比起99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上那匹英姿飒爽的西北狼,今天的宇宽多了几分凝重与成熟,当我走到他面前时,已没有了年少时对偶像的崇拜,只是礼貌地说道郭老师您好我是新闻系的研究生....或许吧我们都成长了,想起六年前,对着电视里那四位西安交大的四位辩手,觉得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今天却可与宇宽兄长近在咫尺,人生真是太奇妙,只要心中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一切皆有可能.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00: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宇宽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前些阶段被媒体炒得很热的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他没有过多的讲述采访的困难,他说,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媒体和原告那样的富豪阶层在面对医院这样封闭的专业系统,都成了相对弱势.医生们大都会对记者说你们懂什么,这是医学问题.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社会就呼吁有千千万万勇敢的深喉站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01: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王雪原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深侯,她站出来联系了宇宽等央视记者,暴光了自己手头掌握的大量证据,在哈尔滨这样一个匪气与奴性结合的城市,王雪原很难在在哈尔滨待下去,事实的确如此,从科室到医院都认为王是一个叛徒,可是对于王来讲,她再也不想受良心的谴责,在医院工作了这么多年,她做了许多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与她在医学院所学的实在相距太远了,医生的神圣被无情地吞噬,她的忍受到了极限.
  宇宽说,王雪原说了许多更为激烈的话,虽然对整个节目很有好处,但是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并没有录进去,因为我们担心王雪原.
  写作不是因为有技巧,而是因为有感情,我想这就是永远的深情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01: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点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层十分严重,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同是同是北京的长安街,一面是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农民工讨不到工钱回家过年,一面是开着1118千万的宾利车的权贵.宾利公司真是没想到一个发展中国家竟会有如此好的市场前景,决定明年在北京建立北京分公司,卖出250辆,250辆就是2795000000元人民币。《 中国经济时报》揭黑记者王克勤说中国农民已失去
土地为代价而撑起了一批批开发商的口袋,而农民们却只有搬到离城市更远的地方,忍受更大的贫困,这种财富来源是非法的,带有掠夺性的.同样,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以改革为借口,将企业买给个人,将职工用几千块钱买断,可是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国家的财产集体所有,这些领导干部没有任何资格卖掉工厂!. 还有国有企业中那些献了青春,献子孙的老工人们,用汗水养育着中国城市人群的中国农民们以及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受到良好教育,必将成为社会的最底层.种种事实表明上述这些现象是不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的,弱势群体成了一个社会的引爆起,如果不能正确的疏导他们的怨气, 真诚聆听他们的声音,给他们一个公共领域去实现他们的权利,那么弱势群体很可能演变成埋伏与你我身边的人肉炸弹.
   这个时候我们就更加需要,新闻媒体能够成为社会的公器,声张正义,为民呐喊,成为社会的减压阀.但是中国民主的进程举步唯坚,舆论监督环境非常的差,我们的记者下去揭露事件,不仅要受到阻饶更有可能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胁.
   宇宽今天就成了这群战士中的一员,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所有辩论同仁的骄傲,辩论是一种思辩的情节,它是一种质疑,一种态度和勇气,那么记者就是要把这种质疑精神付诸实践,在真刀实枪的社会中挥舞真理之剑!
    宇宽自嘲道做记者的都不聪明,聪明的人都去赚钱了,我却觉得能不为钱所动的记者才是真正的智者,那是一种超出了物质利益的对人类尊严的执着追求.
   还记得宇宽的那篇辩论因她们而美丽吗,文中寄寓了他对那写默默无闻的陪练深深的敬意,今天作为央视记者的他依然对那些藏在新闻背后的报料人寄予了他深深的敬意.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01: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央视记者郭宇宽“拷问”医生良心(图)  


www.xawb.com 2005-12-08  

 

央视记者郭宇宽

  “住院67天花550万!这是一项令人扼腕的中国之最!”发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550万元医疗费事件”无疑成了时下媒体的关注热点,本报曾在12月2日予以报道。而最早揭开“天价医药费”的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郭宇宽昨天来到西安,他向记者讲述了采访此次事件的艰辛和感受。
  2个月的艰难追踪采访

  “当接到患者家属的举报,说67天花了500多万,人还给‘治死’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有没有搞错!’”回忆起整个事情的起因,郭宇宽很是感慨。而接下来就是艰难的采访,郭宇宽说:“这次节目我们用了2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查,单是在哈医大二院,我们就呆了9天时间,一开始我们是装做看朋友,到医院进行暗访的,感觉医院很混乱。之后当我们表明身份,进行采访,采访心外ICU科室主任于玲范,我们自报家门,进行突击采访,当时她一提患者翁文辉的名字就很紧张,然后对于我的提问,基本上是在兜圈子。而医院有关方面在接受采访时,不是互相推诿,就是含糊其词。”而能够触及事件本质的病历,也并非医院提供的,郭宇宽说这份病历是患者家属提供的,而为了这份病历,患者家属和院方差点打起来,这只是部分病历。”

  王雪原也可以算做是英雄

  每到年末,媒体总喜欢盘点各种英雄人物,而在郭宇宽的眼中,率先站出来讲出事件真相的主治医生王雪原也可以算是英雄,郭宇宽说:“如果不是王雪原站出来,整个事情的真相是不可能揭开的,我最早采访他时,他的态度也是回避和犹豫的,我就问他为什么要当医生,王雪原回答我,他曾有个亲戚因病被送到医院,可就是因为医生爱理不理,贻误了病情,结果去世了。他回答我时,我在他眼里看到了真诚。”现在很多人认为王雪原之所以站出来说出真相,是因为害怕,郭宇宽并不这样认为,他说:“我相信他是有压力的,但我觉得压力不仅来自事件本身,更多的是来自良心的压力,王雪原是那种没有丧失良心底线的人。”王雪原现在的处境有点尴尬,同行认为他是“叛变”,而读者也认为王雪原曾经“同流合污”,对此,郭宇宽说:“在中国,有些人慷慨激昂地说假话不脸红,反倒是说真话的人脸红,这是不正常的。王雪原能站出来说真话就很了不起了。”郭宇宽也承认,以王雪原现在的处境,他已经不可能在哈尔滨医科大附属二院呆下去了。

  谁来揭开医疗的冰山?

  “我们不是第一家知道天价医药费的事情的,我知道当时患者家属已经向很多黑龙江的媒体反映过了。但是为什么只有到了央视这个平台才可以得到重视?能够调查下去?这其实是很值得大家思考的。”在经历了艰辛的采访之后,郭宇宽很感慨地说。

  郭宇宽毕业于西安交大,有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他不仅主持过陕台的《开坛》、央视的《成长在线》等栏目,而且还是《南风窗》的记者,同时他还是北京广播学院的在读博士生。但即使有着这样的知识背景,郭宇宽面对医疗机构依旧感到有几分无助,他说:“我当时到哈医大附属二院调查时,那些医生就质问我,你对医疗问题知道多少?我觉得我真是很难回答这样的问题。我还算有点知识的,我不知道当一个农民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又该是怎样的无助。”而在整个采访中,最触动郭宇宽的问题就是:谁来监督整个医疗过程?谁又可以揭开医疗收费的冰山一角?郭宇宽说:“当患者在重症治疗室里,只有几个医生来治疗,收费能否公道,就只能看医生的良心。可如果这几个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结成联盟的话,能否继续保有良心,真只能是天地知道了。医生的良心谁来评估?”郭宇宽透露现在卫生部等部门已派出调查组彻查“天价医药费”,央视的《新闻调查》也会继续给予关注

发表于 2005-12-18 01: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每周 新闻调查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啊
本来就很喜欢这个栏目  现在更喜欢了~呵呵
发表于 2005-12-18 16: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向郭宇宽学长致敬!
发表于 2005-12-18 18: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敬礼!!!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4 23: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敬礼
发表于 2005-12-26 22: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辩论是一种思辩的情节,它是一种质疑,一种态度和勇气,那么记者就是要把这种质疑精神付诸实践,在真刀实枪的社会中挥舞真理之剑!

这句话写的经典.不要只把辩论当作一个思辩的游戏.

发表于 2006-1-9 22: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强烈请问郭宇宽的节目什么时候在什么台播出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1-10 22: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中央一套的新闻调查啊
发表于 2006-1-25 22: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一直很敬佩郭宇宽师兄,不过,说实话我宁愿他做一位学者

500万医药费这件事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作为辩手,应该敢于去倾听另一种声音,不论他是真还是假: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0&Key=0&idArticle=448596&strItem=free

发表于 2006-1-27 18: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事实真的那么复杂吗?好乱!celluleid有些医学背景及社会经验,你认为呢?哲学总说看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去看,但不意味着把问题看到很大很杂。比如有人说看到一头大象,大家都明白他说什么。但如果他说看到一个东西侧面像堵墙,底下像四根柱子,后面像条麻绳。。。大家可能就不大明白是什么了。我说的有些乱,恩,刚才的各方意见把我给弄的有些糊涂了,反正就那么个意思吧。其实也不止农民朋友怕生病,我算是城里人,在医院呆半年以后,我也很怕生病。都让钱给闹的。钱是个什么玩意儿?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真的无差别吗???有点乱,有点乱,就到这儿吧。
发表于 2006-1-31 19: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呵呵..好久没有看电视了~~
发表于 2007-4-29 13: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郭宇宽---从辩手到记者,抹不去永远的深情

敬意和感叹悄然的融合了!真是一个值得景仰的前辈呀!
发表于 2009-3-7 22: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学长都则么无耻么,千万不要学它,做人不要太cctv鸟
发表于 2009-3-26 16: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18541 于 2009-3-7 22:50 发表
你们的学长都则么无耻么,千万不要学它,做人不要太cctv鸟


当年的550万天价医药费事件确实内幕复杂,涉及到中央政府高层与地方的政府、医院、势力之间的推手。

郭宇宽师兄绝非无耻之人,只是身在局内,又有记者的热忱,不那么容易看得全面。

阁下出言激烈,把CCTV和郭师兄划等号,大可不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6:42 , Processed in 0.0568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