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伪造数据不是我说的,是后来赵林说的。就是耶鲁屡次提到的一篇华盛顿邮报(或者纽约时报,这个我记不清了)的调查报告,里面提到有史以来最叫座的十部电影有多少多少是续集的那个。后来有观众(据说是北大的学生,真够狠)下去上网查,发现根本就没有这篇报道,纯属子虚乌有的东西。这件事情当时的评委后来全部知道了,但是就和足球一样,比赛完了就完了,结果改不了了,但是耶鲁大学队的印象也就就坏掉了。 花嘛,这个个人喜好不同,我不喜欢,不过别人喜欢我自然也没有理由反对。说到93,不可否认那时候是好的,但是现在还以93年的标准去要求国际大专的参赛队,实在低了点——就像现在还有人在大型比赛场上说“对方辩友是没有听还是没有听懂”,又或者“那我就不明白了”、“第五次了阿”,下面不笑他才怪呢。回避问题不是不可以,但是好歹委婉一点,不至于像耶鲁自由人那样天马行空阿。 最后说个实际的笑话。在1986年大陆首次参加亚洲大专辩论会北大得冠军的决赛里,有这样一段自由辩论(题目: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北大是反方): 正方:我们是说利必然出现,并没有说弊必然出现 反方:弊是客观现实。 正方:但是利也是实实在在的 反方:弊多于利更是客观事实 正方:自然是弊多于利吧 反方:何以见得? 然后自由辩论的时间就到了。呵呵,我第一次看很是笑了一阵。然而这就是当时华语辩论(新加坡式)的最高水准。所以我们为华语辩论这十几年的长足发展而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