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87|回复: 15

2004年明辩活动-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5 08: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久前结束了“四大名校”辩论赛:

赛果
最佳辩手
澳门大学:刘京京
厦门大学:张楠
武汉大学:赵淼
重庆大学:刘超

最佳辩论奖:澳门大学
最佳配合奖:武汉大学
最佳风度奖:厦门大学
最佳组织奖:重庆大学

“四大名校”辩论赛比赛规则与今年的全辩赛制非常相似,希望听听参赛辩手的感受和对赛制的讨论,能够对全辩队员有所启发。

“四大名校”辩论赛比赛规则

一、比赛形式
1、将整个比赛分成四关。
2、每关相对独立,单独打分,现场亮分。
3、正反两方各设4个辩席,在每一场比赛开始时,双方辩手可以随意挑选席位,但在一场
比赛中不能更换。
4、各个比赛环节,可以由任意辩手完成。
5、发言形式自由。

二、比赛程序及时间规定
◆第一关  知己知彼
1、正方任意辩手猜测反方立论。             1分钟
反方任意辩手猜测正方立论。             1分钟
2、正方任意辩手进行立论发言。             3分钟
反方任意辩手进行立论发言。             3分钟
3、评委对本轮比赛现场打分,亮分。

◆第二关  旁征博引
1、正方2位以上辩手用各种证据、材料和事例说明本方观点。          3分钟
2、反方2位以上辩手用各种证据、材料和事例说明本方观点。          3分钟
3、评委对本轮比赛现场打分,亮分。

◆第三关  短兵相接
1、进行自由辩论。
2、反方先发言。                  各4分钟
3、评委对本轮比赛现场打分,亮分。

◆第四关  一锤定音
1、被问方选择难度系数,两位提问嘉宾根据难度系数分别进行提问。
2、先向反方提两个问题,再向正方提两个问题。                         各1分钟
3、反方任意辩手针对嘉宾的问题,并结合现场比赛态势进行总结。         3分钟
4、正方任意辩手针对嘉宾的问题,并结合现场比赛态势进行总结。         3分钟
5、评委对本轮比赛现场打分,但得分先不亮出。

◆点评
由两位点评嘉宾当场进行点评。
◆主持人宣布最后正反两方累计得分。

三、评判
◆评判团由6人组成,其成员来非参赛队伍的领队及教练。
◆每关比赛结束后,现场打分,及时亮分(最后一关稍迟亮分)。
◆各关得分进行累加,并现场显示。
◆计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每场比赛总分为200分。
◆根据每关的权重不同,分值分配为:
第一关     30分(其中猜测对方立论10分,为己方立论20分)
第二关     30分
第三关     50分
第四关     40分
整体印象   50分
◆每场比赛,由评选出一位优秀辩手。

四、点评
◆比赛现场设置点评席。
◆每场比赛结束后,由两位嘉宾进行现场点评。
◆点评内容主要是针对双方现场表现和得分情况予以分析,不对双方立场进行阐述。

*****************************************************************************

*****************************************************************************

下面是引自参赛辩手的发言:


下面引用由bruceliujing2004/08/04 09:31pm 发表的内容:
亲历过新赛制之后,觉得有些问题:
1知己知彼,猜测对方立论的环节不知道评委会如何打分,是猜测对方猜得准得分高呢,还是猜测的立论本身水平高得分高呢?
2旁征博引,看赛制的要求,似乎就是要罗列大量例证,而自己的论述越少越好,这样很难发挥辩手水平。
3短兵相接,鉴于整个赛制的自由,自由辩论对于胜负的决定性意义又提升了,已经占了七成左右的比重。
4一锤定音,提问对于评委的要求太高了,问题的难度是跟场上双方的立论方向相关的,很难在赛前就准备出5个不同级别难度的问题吧。结辩时间就3分钟了,对于时间的掌握很重要。

下面引用由charles2004/08/05 00:58am 发表的内容:
楼上说的有理。这样的赛制对四辩要求很高,最后总结还要靠核心队员。整体感觉二三辩作用不大,缺乏攻击力。
旁征博引如果仅仅罗列事例、数据就没什么意思了。改成反驳好些

发表于 2004-8-5 13: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辩论之所以与讨论不同,就在于其激烈的对抗。我对新赛制最不满的是旁征博引。真的是“数字战争”,“名言战争”。甚至编造数据!!我以前最喜欢看一对一攻辩,现在没了,该成寻章摘句,失败……
发表于 2004-8-5 16: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这个赛制应该说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加坡模式。
发表于 2004-8-5 18: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一、应该取消猜测立论的环节,毫无意义。即便能够准确猜出对方最强的立论方向,也不可能在赛场上说出来,防止评委在辩论前就对对方有了倾向性。也就是说:自己最害怕的立论,自己肯定不会主动说出。

二、旁征博引毫无意义,估计是武汉大学赵平的主意。辩论可以拿逻辑取胜,也可以拿例证取胜。通过规则刻意限制辩手发挥,是很糟糕的规则。

三、应该加上攻辩环节,否则回避问题、玩概念游戏太严重。

四、应该取消嘉宾提问,所谓的“难度系数”在现实当中并不存在。对于你这个嘉宾很难的问题,对于问答者而言可能极为容易。如果是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那么很难和现场对上。如果是现场准备的问题,那么就没有什么“难度系数”的分别了。

五、应该加上观众评论或者观众提问。

六、应该加上辩手赛后对自己表现、对对手表现、对评分公正性与否的评论,每人三十秒。在美国这类节目几乎全都有参加者的反馈,有次看到The Weakest Link的参加者大骂主办方找了这么多笨蛋参赛,感觉此君蛮可爱。只有评委评分而没有辩手的反馈,是对比赛参加者的一种极大的不尊重。另外中国人已经有很多真话不敢说了,没理由担心辩手会象美国人一样骂东骂西。

发表于 2004-8-5 23: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很同意南海这些观点。

不清楚“旁征博引”这个环节是怎么操作的。如果仅仅是事例恐怕有些过份,逻辑证据、理论证据应该都是可以的吧?

发表于 2004-8-6 13: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只能说这套规则的可操作性很强。但是现场的感觉就可能很糟糕了!
发表于 2004-8-6 23: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下面引用由南海之子2004/08/05 03:22am 发表的内容:
二、旁征博引毫无意义,估计是武汉大学赵平的主意。辩论可以拿逻辑取胜,也可以拿例证取胜。通过规则刻意限制辩手发挥,是很糟糕的规则。

南海之子你又在胡说八道了, 赵老师是其中一个最早向央视反映这个环节不好的人.

发表于 2004-8-6 23: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这个环节一定会修改的,这也是为什么央视在抽签的时候告诉各参赛队规则将可能再修改的原因.
发表于 2004-8-7 10: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可以预见,这将是中国大专辩论史上的大笑话。
发表于 2004-8-7 18: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下面引用由Slot2004/08/06 11:43pm 发表的内容:
南海之子你又在胡说八道了, 赵老师是其中一个最早向央视反映这个环节不好的人.

有些人说话从来都是不负责任的,见惯不怪了。

我们批驳、揭露他也不要太到位,否则他自己就会删帖子。回头再假惺惺抱怨没有言论自由,多不划算。

发表于 2004-8-8 09: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下面引用由Slot2004/08/06 11:43pm 发表的内容:
南海之子你又在胡说八道了, 赵老师是其中一个最早向央视反映这个环节不好的人.

赵平领军的武汉大学举例丰富但逻辑感很差,且赵平对此一直自鸣得意,在新加坡输给马来亚大学还抱怨说对方没有例证、评委偏心云云,所以我才猜测是赵平的主意。反映这个环节不好不一定代表不是他的主意。

发表于 2004-8-8 12: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楼上的,我已经没有兴趣和你争辩什么.
但是,请你记住,请尊重别人,是赵林教授,你不喜欢,你可以称呼他赵林,我相信他也不会介意的.因为他有时也在网上.

更请你尊重客观事实,如果你不知道赵老师的真实想法,请你不要说他抱怨那次的失利.赵老师的心胸比你开阔100倍..

 楼主| 发表于 2004-8-8 14: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下面引用由南海之子2004/08/05 03:22am 发表的内容:
一、应该取消猜测立论的环节,毫无意义。即便能够准确猜出对方最强的立论方向,也不可能在赛场上说出来,防止评委在辩论前就对对方有了倾向性。也就是说:自己最害怕的立论,自己肯定不会主动说出。

二、旁征博引毫无意义,估计是武汉大学赵平的主意。辩论可以拿逻辑取胜,也可以拿例证取胜。通过规则刻意限制辩手发挥,是很糟糕的规则。

三、应该加上攻辩环节,否则回避问题、玩概念游戏太严重。

四、应该取消嘉宾提问,所谓的“难度系数”在现实当中并不存在。对于你这个嘉宾很难的问题,对于问答者而言可能极为容易。如果是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那么很难和现场对上。如果是现场准备的问题,那么就没有什么“难度系数”的分别了。

五、应该加上观众评论或者观众提问。

六、应该加上辩手赛后对自己表现、对对手表现、对评分公正性与否的评论,每人三十秒。在美国这类节目几乎全都有参加者的反馈,有次看到The Weakest Link的参加者大骂主办方找了这么多笨蛋参赛,感觉此君蛮可爱。只有评委评分而没有辩手的反馈,是对比赛参加者的一种极大的不尊重。  

武大的赵林老师

南海不要再错了

我们还是讨论赛制吧

别跑题了

发表于 2004-8-9 12: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下面引用由南海之子2004/08/07 06:09pm 发表的内容:
赵平领军的武汉大学举例丰富但逻辑感很差,且赵平对此一直自鸣得意,在新加坡输给马来亚大学还抱怨说对方没有例证、评委偏心云云,所以我才猜测是赵平的主意。反映这个环节不好不一定代表不是他的主意。

反应这个环节不好不一定代表不是他的主意

呵呵,这句话说得真好

赵老师自己出主意拿出一个环节,然后说这个环节不好
毛病啊

发表于 2004-8-9 17: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请参赛队协助把修改的规则发上来.谢谢!
发表于 2004-8-9 21: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大名校”比赛规则讨论04全辩赛制

连人家叫什么都没搞清就在这儿胡吣,明显就是为了骂街而骂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0:54 , Processed in 0.0557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