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0|回复: 11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0 1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深深感到,我的言论是会遭到激烈的攻击的,诚如尼采所说:“我坚信总有一天,我的名字会和某些可怕的回忆联系在一起。我不是人。我是炸药,我是真理之声。但我的真理是可怕的,因为迄今为止的真理全是谎言!”

  首先要解释下什么叫做“合理”。理者,规律也;规律者,无善恶之分也。所以,合理就是合乎规律。今天,我和别人打架,拿刀捅了他的心脏,他死了。这个被捅而死是合理的,但这并不是善的。所以,请诸位一定要明晰,我说的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而不是正确不正确的问题。

  合理性解释如下:
  1、央视自身利益。
  迄今为止已经举办过的比赛,都是央视主办,作为一个民间活动,出现这样的主办方不容易。那么无庸质疑,央视不是来做义务劳动的,它需要从中获得它想要的东西。这样,央视需要大专辩论赛能有很高的收视率,这样才能多拿广告钱。如此,就必然出现下列倾向。
  1.1、辩题要大众化,甚至要“浅显”。
  我在坛子上看到个题目是“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这种题目就必然不符合全辩的要求,因为辩起来绝大多数人都听不懂。可以预见,形而上的抽象题目将逐渐淡出。
  1.2、辩风要亲切。
  这个“亲切”的涵义就比较多了。譬如幽默、风趣、轻松就是亲切的重要内容。与之相比,去年某队被认为“恶辩”的风格,就不符合“亲切”的要求,决赛前出局是本人意料之中的事情。可以预见,如果保持目前的状态,曾经的某队的“雄辩”风格,也将逐渐淡出辩论舞台。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细节,结辩现在也愈加简单朴实,不象以前要“升华”,要“高度”,变地愈加下里巴了。
  1.3、形式大于内容。
  此倾向伴随上述倾向同时出现。央视的观察角度是观众的感受,而并非队员的感受,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有“理论深度”的辩词,并不是适合普通观众,因为大多数观众(注意:这是收视率里面的观众,不是比赛现场的那一小撮人)看电视并非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娱乐和放松,因此,“调侃”绝对高于“理论”,“笑料”绝对高于“思辩”,“无聊”绝对高于“有聊”。
  1.4、具体的事实状况大于抽象的价值判断。
  如前所述,央视对辩题的要求是愈加贴近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就必然存在着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哪种倾向更有利于央视,哪种倾向就更好。在具体的比赛中,哪边的立场更符合央视(及其相关组织)的利益要求,哪边就更容易获胜。假设辩题是“黄金时间电视台的广告应该/不应该越少越好”,我觉得比赛结果将是可以预知的。所以,当年“网聊”的问题,我觉得比赛结果在赛前就是很显而易见的(当然前提是全辩一般不可能出现“击倒”的情形)。
  1.5、学校名气大于辩队实力
  从理论上说,名校与强队之间并不能建立起等价关系。但是,对于电视台来说,他们就是等价的,甚至,电视台可以牺牲“小学校”的高实力队伍,而最终让“大学校”的一般实力的队伍去打比赛。这就好比我这个帖,说是我“不花钱”写的,与说是“全辩组委会”写的,所能引起的反响必然不同。

  2、评委与相关机构以及评委之间的关系。
  (本人出于自身安全考虑,略去此段)

  所以,我想要说的是,尽管有很多人鼓吹“辩论赛不仅仅是游戏”,但是这个结论不是普适的。参加全辩,如同写高考作文或者考研政治一样,不是让你坦率地发表对于真理的看法——当然辩论赛本来就是这样——而是充分揣摩评判者的心态和取向,在现有规则内去创造最好成绩。这与下中国象棋差不多,你去质疑“马为什么不能直走”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这个比方不恰当,应该说,以前黑人参加跑步比赛,起跑线都要在白人后面,他们去质疑这种规则也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全辩的实质就是一场博弈,辩论队应当充分考虑所有可能影响比赛结果的因素,在规则与潜规则的限定之内,发挥最大的潜能去赢得比赛。
  我看到坛子上有人提到“我们校内比赛”云云。对的,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也只有1条路可走,就是抛开所有的涉及经济、政治、人际关系等等存在各种利益诉求的机构,自己组织比赛。打个比方,我不去参加中国象棋比赛,自己找十来个人关家里玩,这样,我就可以规定,马是可以直走的。
  但是这可能吗?理论上是可能的。
  但是如果大家又非要热衷跑过去凑中国象棋比赛的热闹,那么,也就只能同意人家马不能直走的规定。

  如此而已,非常简单。

发表于 2004-6-20 22: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央视为我们提供平台的同时,自己也要生存,所以1.1、1.2、1.3我都能接受,“具体的事实状况大于抽象的价值判断”我觉得近年电视辩论辩题的走向并没有这一趋势,至少在国际大专比赛上没有看到这一趋势;理论层面上的讨论到此。
外因影响比赛结果这一问题似乎无法避免,尤其是在两队的实力不存在明显差别的时候,就像这次的欧洲杯,打进比赛圈的没有弱旅,裁判有意无意的“误判”却左右了比赛的结果,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希望未来的比赛能越来越公平、公开,别无他法。
发表于 2004-6-20 23: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楼主的发言中肯啊~~~~~~看不出什么可能导致大家狂扁的地方,楼主何必杯弓蛇影呢?

除了最后的那个象棋的比喻之外,其他的我都同意~~~~~~因为我们关在家里比赛还是要遵守基本的规则(马行日字),不然那就不叫象棋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可以违反一些辩论的基本规则,那个就不叫辩论,比如我们自己规定自由辩论双方可以同时发言,那就已经是吵架而非辩论了……

发表于 2004-6-21 18: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楼主,如果有空的话,加我QQ,讨论一下电视辩论何去何从
发表于 2004-6-21 22: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下面引用由不花钱2004/06/20 02:53pm 发表的内容:
 2、评委与相关机构以及评委之间的关系。
  (本人出于自身安全考虑,略去此段)
 

省去的这段很希望能够拜读,不知道可否私下交流。

发表于 2004-6-22 21: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呵呵 楼上的对某些东西还是很怀恋呀!
楼主的文章很务实呀!  辩论 何去何从?!
发表于 2004-6-27 17: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如果把辩论赛的观众界定为“大多数观众(注意:这是收视率里面的观众,不是比赛现场的那一小撮人)看电视并非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娱乐和放松,因此,“调侃”绝对高于“理论”,“笑料”绝对高于“思辩”,“无聊”绝对高于“有聊”。”那辩论赛根本无法和那些娱乐类节目竞争,死亡恐怕是不远了。

其实观众形成这种看法,完全是十年辩论赛越来越““调侃”绝对高于“理论”,“笑料”绝对高于“思辩”,“无聊”绝对高于“有聊””的结果,不想着去改变,反而去迎合,完全是饮鸩止渴。

发表于 2004-7-3 03: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大众的口味是肯定的,指望短短时间内用辩论让大众的品位提升,那么结果只能是自身品味的下降。
中央台搞全辩本来就是个错误,这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东西应该交给教育台去弄或否更好些。
但是反过来说,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的电视台,本来就有责任引导文化的导向,果真连他也在越来越下里巴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考虑一下是不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出了问题,一些类似于马克思所谓意识形态那样的东西。
允许有任何一种风格,允许有任何一种声音,允许有任何一种理念,允许有任何一种结果,允许有任何一种允许——这才应该是全辩!

此外,个人以为可以考虑对参赛队的性质加以调整,参赛队不再代表一个学校(包括间接代表)。这个想法极为不成熟,但是当每个人深刻理解“官方”“规矩”以后,应该知道我想的是什么。。。。。。

发表于 2004-7-4 00: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唐诗过后是宋词,现实一点,换位思考一下,也许会有不同。没有功利因素,难以保证水平!
发表于 2004-7-4 09: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为什么没有功利因素,就难以保证水平呢?
雾水~~
发表于 2004-7-8 20: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有功利才有动力
无功利,全辩都不复存在
何来水平…………
发表于 2004-7-9 07: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全辩裁判及央视存在倾向的合理性

毕竟辩论赛是既是一场智慧的较量,也可以说是一个电视脱口秀 所以电视台难免会有所倾向 但是这些倾向上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5:27 , Processed in 0.0884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