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59|回复: 8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比赛评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30 02: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时间实在有限,所以只听了两遍比赛,在记录方面难免有所偏差,请双方的辩手和支持者多多包涵,同时也请当时在现场的网友补充我的不足。)
         
   不知道是不是染上了“专业病”的缘故,现在读经济学专业的我每分析一个辩题都会想办法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对待这个辩题也不例外。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个题目来说,反方其实可以把它诠释得对自己极端有利,因为利弊的比较可以是相对的——单纯分析在校大学生创业这个行为本身,或许可以得出利大于弊的结果;但是如果加入其他因素在进行考量的话,结果或许就不同了——例如,如果有另一件事情,和创业一样需要全身心投入(也就是两者只能选其一),但是需要投入的成本比创业更低而且收益更高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再去选择创业就是弊大于利了。只是如果反方这样立论的话,就等于逼着正方去论证创业是在校大学生的最佳选择,等于要正方间接地承认他们的价值取向是鼓励所有在校大学生去创业,稍嫌霸道了。
   
   正方暨南大学的立论一开始就立下了一个前提,就是这个题目是对于那些已经在创业路上的在校大学生而言的。这条界线划得高明——已经开始创业的人基本上都属于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创业条件的人,有创业条件的人去创业自然有更多的优势(也就是更有利)。为了论证这个前提,他们用了一个类比——讨论吃苹果对人的利和弊,当然应该对吃苹果的人来说,对不吃苹果的人来说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当中大质疑这个前提的时候暨大就用这个类比来挡,说了三番四次,即挡住了对方的攻击,又赢足了效果。然而这前提是有问题的,在这里仍然借这个类比说一说:讨论吃苹果的利弊真的只对那些已经吃过或者正在吃苹果的人有意义吗?我想不是的,因为讨论的结果对还没有吃苹果的人还是有导向作用的,而且那些还没有吃苹果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最适合吃苹果的人,因此不能以正在吃苹果的人为讨论的前提。其实暨大这个类比本身也是有一点问题的,因为创业的利弊是要对不同的人来说的,而吃苹果则基本不会;暨大用这个类比巧妙地弱化了创业的利弊的这种个别性,是一种不错的辩论技巧。暨大的第一个论点是就个人层面来说的,创业可以把专业知识和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可以有机整合资源。第二,从国家层面来说,在校大学生无论创业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为后人提供经验,提高国家的创业质量。第三,从民族的层面来说,创业是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利于民族的进步。(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然而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虽然说创业也是一种学习,但是这种实践学习又怎么可以取代大学教育所提供的那种系统的思维训练和价值观培养?而把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的大学生还会有多少时间去接收系统的思维训练?即使不看这一点,认真地想一想,除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少数几个专业以外,还有多少个专业的知识是一定要靠创业来实践的?而且当占用的时间和风险都小的多的兼职也可以满足实践这一需要的时候,再选择创业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那不是一目了然吗。另外,无论是整合资源、提供经验还是创新,都不是非得要在校大学生来做的,由大企业或者毕业生创业来做,效率不见得就更低,而且大学生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无不是以大量占用学习时间为代价的,这种不一定要由大学生创业来提供的利和一定会损害到大学生的弊比较起来,何者更大,难道不是很清楚吗?(呵呵,多嘴说一句,如果在校创业留下的经验是在校创业弊大于利,不知道是不是和正方的立场构成悖论了?)再者,大学生需要创新精神,但创业不一定就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在学校门口开个饭馆什么的难道就是创新?),创新精神也不一定就体现在创业上面(科技创新、学术创新难道不是创新吗?);因此,这种所谓体现创新精神的利,也只是一种或然性的利,并不能充分论证正方的立场。
   感觉这次的暨大珠海学院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02全辩的暨大那种比较霸道的特点,不知道这是不是暨大的传统?

   反方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立论上仍旧沿用了中大一贯沿用的立论方式,即马薇薇曾经说过的“两个层面四个点”。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两个层面分别是个人价值实现层面和社会良性运行层面——第一个层面的两个点是:1、创业不符合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个人任务的要求;2、在校创业机会成本巨大。第二个层面的两个点是:1、在校创业将引起学生有形无形资本的无效投入;2、失败率极高将是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一个层面的第二个点是我在破题的时候说过的对反方有利的论证方式,中大则用“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包装了一下,应该还是包装得不错、可以成为中大接下来主打的论点的。只是个人觉得反方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来论证第一个层面,因为这个层面是最为紧扣辩题的主体的。而第二个层面的两点则是凡是创业都会有的弊,一来没有扣紧辩题,二来这两个创业的弊就不见得比创业的利大。没有有所侧重地安排好篇幅应该是中大的战略失误。而我认为中大在第一个层面第二个点后面提到创业的功利性和大学的超功利性的矛盾则是中大整个立论中最大的败笔。创业可以为钱,难道就不可以为理想、为锻炼自己吗?这些和功利又有什么关系?而且,按照反方这样的说法,那么他们提出的打工、做兼职同样具有功利性,这又如何解释?而大学本身虽然具有超功利性,但它同样具有功利性——这也是无可否认的。在是否功利这个层面上把创业和大学之道对立起来是没有必要的,而以此作为主要论点更是导致了中大最终的失利。

   纵观双方立论,有过海峡赛的几场相同题目的比赛作借鉴,正方的立论虽然比当时世新大学的立论要好,但依然问题多多,不过有一总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反方的立论延续了中大四平八稳的风格,依然没有很多亮点,而且感觉比起西交大的立论并不高明到哪里去。

   反方对正方的盘问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在校打工与在校创业的区别、毕业创业与在校创业的区别。其核心的意图是针对正方举出的那些或然性的利,可惜他没有说出“可被替代的利不能大于必然性的弊”这层意思(后来驳论时唐亮也没有总结出来),放过了这一个对反方很有利的点。
   正方则首先盘问知识积累如何才是足够去创业的。这个问题也问得好,因为反方曾经说过在校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不足以应付创业的要求,然而事实上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今天学够了明天又会有新的知识,这样下去永远也等不到知识足够的那一天,按正方所说的“边创业边学,有的放矢地学”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个人觉得反方应该以“这种学习比不上大学教育提供的系统的思维训练重要”来应对(事实上李潇雨有没有这样说我没有听清)。正方的另一个问题是难道我开始创业就停止了人格的历练了吗?反方的应对是大学阶段是健康人生观培养的最佳时期,不能错过。这里是运用了己方的“机会成本”理论去解释这个问题。
                       
   反方的驳论一开始指出了正方的虚假前提,但是只反问了一句“那么辩题的普遍性何在?”(如果我没有听错)并没有一下把它打死。接着反驳了对方的两个论点“大学生具有相对足够的知识”和”在校创业可以为国家创造财富“的,感觉这两个论点并不是正方的核心论点,也不是其主要错误所在。个人觉得唐亮还没有培养出黄磊那种抓点一抓一个准的感觉。而他的第三个点则是继上面我认为的那个最大败笔而来,并直接把创业和赚钱划上了等号,实在让人看了摇头。
   正方的驳论很大程度上是对前面己方观点的炒冷饭,这里不再多说。

   然后是对辩。两轮对辩正方都强打”不是让所有人去创业“的观点。如反方一再说的,按照正方的说法,这个辩题还有什么意义(可惜反方说来说去只有这句话,不能更形象地把这个观念传达给大家)?如果按照正方的逻辑那么反方也只论证不适合创业的人去创业就是弊大于利,那么这个辩题还有什么意义?而第二轮对辩李潇雨还是一直说创业就是数钱,只能说是立论的错误了。因为与创业就是数钱和功利比起来,正方说创业是创新精神的象征、是知行合一的象征这种说法无疑更能让人接受。

   接着的自由辩论可以说是双方整场比赛表现得最差的一个环节。不过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双方都能站稳在本方立场上去进行功防,战场的划分还算明显。而这里中大珠海校区的队伍同样也继承了中大校队灵动有余,沉稳不足的特点,十分容易被对方带着跑。反方没有把对己方最有利的”机会成本“这个点打出来,却老是打创业和大学的本质的矛盾这个点,实在是大大的失策。而当这个点的谬误之处被暴露出来以后,反方甚至连”在大学里先不要实践,出去的话很危险啊”以及“创业就是跳火坑,我们要劝大家不要去跳”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而正方到后半段也好不到哪里去了,二辩在回答对方“钱流到哪里去”的时候,居然说”要不就流到大家的腰包里,要不就流到了效率更高的人手里,还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看来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利就是把自己的资金亏掉然后流给效率更高的人进行资源配置咯。后来他居然还说”烧钱是对人民币的不尊敬“,这已经纯粹是插科打诨、无理取闹了,让我想起02年那支同样霸道的暨南大学队……  

   最后的结辩双方都再没有什么新的亮点,不再多说了。

发表于 2004-5-30 03: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比赛评析

中肯。
比赛的录像我只是看了一遍,感觉能记住的只言片语和产生的感受,若寒都说了。

只是,有人评价以前的中大队是沉稳有余,灵动不足;今天看到了反向的评论,说明辩论确是见仁见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5-30 2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比赛评析

中大这一次的教练真的是薛乐吗?感觉如果有他在的话立论不该如此糟糕才对。
发表于 2004-5-31 13: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比赛评析

不是的。
发表于 2004-5-31 17: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比赛评析

挂名挂名
发表于 2004-6-1 2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比赛评析

”烧钱是对人民币的不尊敬“,这已经纯粹是插科打诨、无理取闹了,让我想起02年那支同样霸道的暨南大学队……  
请再看第三遍吧。他说的是: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才有烧钱的权利,你们随便烧钱会扰乱国家经济秩序的。
插科打诨得合时也是一种高明。恐怕换了其他人是答不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6-3 18: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比赛评析

在这方面的争执纯粹因为对辩论的理解不同,我可以接受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04-9-29 16: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比赛评析

能不能告诉我怎样可以在网上视频看到当时的比赛过程?谢谢
发表于 2010-10-3 15: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告诉我怎样可以在网上视频看到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当时的比赛过程?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7 12:42 , Processed in 0.0679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