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9|回复: 13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9 22: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slot在 2004/08/02 03:08am 第 1 次编辑]

初赛三 :em22:

正方:大学生探险应该鼓励(江苏大学)
反方:大学生探险不应该鼓励(北京化工大学)

发表于 2004-7-30 12: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这个贴子最后由安雅雪林在 2004/07/30 01:27pm 第 1 次编辑]

   这样一个题目我想可能和北大山鹰社的悲剧故事有关。关于北大山鹰社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再费口舌来讲述了。
   对于这样一个辩题,我个人观点如下所述:
   可以这样说,作为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过程一般为13年。我们一般是6-8岁间开始上学的。到大学毕业一般在19-21岁或者更大一些。这13年中,我们的时间分配上,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接触社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20岁左右的大学生与同龄的社会青年相比,除了专业知识广之外,其他各方面能力往往是低了一点。也就是常有人说的“学历越高,能力越低”[这句话并不完全对]的现象。
   如何来改善这一情况呢?应该要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的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探险作为一种很不错的锻炼体力、野外生存能力、自救能力和毅力的优良途径,可以短时间内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什么要不鼓励大学生来进行探险活动呢?
   而看看社会呢,我想企业单位很少有愿意要象林妹妹一样忧郁的毕业大学生到自己这里来工作吧?谁敢要啊?单位肯定回想我们要的人是来工作的,不是来让他悠闲的玩的,更不能让单位来围着他团团转。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没有单位愿意来冒这样的风险。企业单位喜欢的有知识又有能力、能够吃苦耐劳的人才。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好多毕业,鼓励他们通过良好的途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必要的。而探险作为这样的一种好方式,没必要禁止。应该让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都是鹰而不是鸡。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自己也不愿意做低能的人吧?为什么不可以鼓励呢?
   虽然北大山鹰社的悲剧真的很值得我们痛惜、反思,但是不能因为他们的悲剧就反对学生通过这种活动来提高个人能力。
发表于 2004-7-30 14: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这个辩题我们曾经辩过,感觉还不错,正反方都还是有不少可以挖的地方的。整体上也比较均衡。至少在学校里,观众也是比较感兴趣的。

期待好比赛ing~~

发表于 2004-7-30 14: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同意楼上。既然是探险,危险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可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锦绳。探险应当被鼓励。
发表于 2004-8-2 20: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回去再想一想的情况下呢,觉得反方似乎没有什么论点可以支持啊。危险不是个拦路虎,反正不能说“大学生探险浪费时间”吧?毕竟又不是天天都去。大家对反方的观点有什么支持的角度,可以讲一下的吗?
发表于 2004-8-3 21: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其实“探险”和其他活动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的风险极高,高到了死亡的概率已经不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重伤等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这个辩题在我看来实际上是比较两样东西的权重——“年轻的生命”和“青春的梦想”。

发表于 2004-8-11 19: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这个辩题不错的说,够生活化,而且感觉双方应该能够战起来.期待too:)

由北大山鹰社引出了很多的讨论,有一个说法是"大学生的生命不止属于他自己."主要说的是在我国,大学生既然被称为"天之骄子",他在毕业前就该意识到自己受到高等教育的同时即将担负着为社会贡献这个义务.像山鹰社这样的北大学子,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探险"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实践,提高能力的活动.它是一种赌上自己生命的运动.反方的立场当然不是"禁止"探险,而是"不鼓励",这本身也存在一个界限的问题.

发表于 2004-8-17 09: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这是我的一辩陈词,我是从“鼓励”和“允许”的区别来把这个辩题剥为两个辩题:正方是谈“鼓励”,而反方责更理性更负责的谈“允许但不鼓励”,这样反方就比较主动且有很多的攻击点:)不过我自认为写得很锉,还请大家斧正: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评委及亲爱的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
   刚才听了对方慷慨激昂的陈词,使得我都有想向对方辩友那样去探险的冲动了。的确探险是有它的好处,但是你也不应该鼓励我去啊!万一我在探险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危险或者为探险而献出了我年轻的生命,亲爱的对方辩友,您会为我负吗?:)
  下面在我还没有被对方辩友鼓励去探险之前,在我还可以开口说话之前,请允许我从3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首先:我们说何为“鼓励”?就是劝人努力,激发他做某件事。而对方辩友说的只是“允许大学生去探险”,而不是鼓励!鼓励一定是好的事物,有安全保障才会去鼓励,探险本身就是一种寻求刺激的活动,根本无法预料到途中会有什么样的危险,这种连一点安全保障都没有的运动对方辩友就盲目的去鼓励,是不是还要让“北大山鹰社登山队”的悲剧再次重演呢?那些宝贵的生命就这样在对方辩友的鼓励下无辜的消失,是不是太残忍了呢?
   其次:我们说大学生探险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只是“允许”大学生做这种活动,而不是鼓励!你可以有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是你为什么偏要让“学校和社会”鼓励你呢?打个比方说:我们说现在学校允许大学生谈恋爱,但为什么不鼓励大学生谈恋爱呢?如果按照对方辩友所说的那样“待到金榜提名时,恰是洞房花烛夜。”岂不更悠哉悠哉?
   最后,对方辩友今天可真是“不喝敌敌畏,不知农药毒”啊?我方是抱着一种对现代的大学生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已经到了明辨是非的年龄,我们已经不再是只会幻想和冲动的人!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不亲自去实践又怎能知道它的奥秘和带给我们的人生阅历?那我为什么要鼓励你去做呢?允许不是更好吗?不是更对你负责吗?对于那些徘徊在去与不去边缘的大学生,我们更多的是对他们的关怀和负责任,而不是挥一挥衣袖的鼓励他们说:“你们放心的去吧,重要的不是你们是否可以回来,而是你们是否体验到了探险的过程。”如果是您,您会这样做吗?毕竟我们可是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啊!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对方辩友用你们精彩的言论告诉我们:“凡事要先行而后思。”我们大学生探险,是在学校和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在有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才去的;像这样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证的事情,学校怎么会去鼓励你呢?社会又怎么会鼓励?你喜欢探险的话你可以自己去探险,但是请你不要戴上“学校社会鼓励”的帽子。
  所以我们说:予情于理,重在负责!大学生探险不应该鼓励!谢谢!

发表于 2004-8-19 13: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我怎么感觉我老是和南邮之子过不去啊,又来反驳了 :em06:
个人觉得这是个好辩题,还是对反方立论当中的问题做一点指正,高中生之见,欢迎提意见
“鼓励一定是好的事物,有安全保障才会去鼓励,探险本身就是一种寻求刺激的活动,根本无法预料到途中会有什么样的危险,这种连一点安全保障都没有的运动对方辩友就盲目的去鼓励,是不是还要让“北大山鹰社登山队”的悲剧再次重演呢?”
首先,说鼓励的前提是有安全保障有点牵强,我们还鼓励人类探索太空呢,那里的安全保障是不是更少呢?其次探险本身就是一种寻求刺激的活动这个定义有问题,难道人类一直以来的探险只是为了寻求刺激吗?探险本身应该有其更加深远的意义吧!最后说探险是一点安全保障都没有的运动就更加不对了,探险只能说是相对危险系数更大,而且正方应该会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探险正在变得越来越安全,所以这种提法有问题。
发表于 2004-8-21 1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对于南邮之子以上的论述,有点不敢恭维之处。
首先,以偏盖全。“北大山鹰社登山队”的悲剧到底上演了几出?不能以一次的失败来否定登山这项运动的意义。
其次,登山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登山队事先一定做好了安全措施,只不过风险的大小无法预料。
发表于 2004-8-21 17: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想起桑兰,还有这次波兰体操女选手斯卡瓦诺恩卡。
发表于 2004-8-21 20: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桑兰好像更不沾边了啊
发表于 2004-8-24 09: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比赛有危险是不是不应该鼓励呢?
发表于 2004-8-25 21: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赛三:大学生探险应该/不应该鼓励

但是这不符合主题大学生啊,比赛是运动员的事业,探险可不是大学生的事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7:39 , Processed in 0.0524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