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ombre在 2004/09/11 09:19pm 第 3 次编辑]
 参赛队员合照.后排左一为官科学长.北交大辩论队是今年5月23日才成立的,完全新兴的辩论队,辩坛中的新生儿.他们自己争取参加全辩赛的资格,备战训练,其中的苦辣酸甜可想而知, 他们凭着对辩论的热情一直坚持着. 全辩赛上第一轮就被淘汰,这无非是他们辩论道路上的一个挫折,但他们的辩论道路才刚开始,这些挫折为以后提供的丰富的经验.所以希望他们一直坚持下去,走好下面的路. 很幸运能联系到官科学长,便用qq与他做了个简单的采访.以聊天的形式,很散乱,整理了一些问题便把它发出来,为正在成长的辩论队加油. ombre(o):北交大的辩论队是什么时候组建的,组建前是以什么形式活动的呢? 官科学长(官): 交大校辩论队从九九年开始就有,但一直得不到官方认可,所以都是协会的人在充当校队。之后在2003年9月学校恢复校名“北京交通大学”,几代交大辩论人在那个冬天主办了“知行杯”首都名校辩论邀请赛,并打败中政法、中青政和人大夺冠。 “知行”是1923年北京交通大学的老校训。之后,我们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始了组建正式校属辩论队的过程。 o:学长是什么时候加入演讲与口才协会的呢? 官:我去年开始继任演讲与口才协会第19任会长,之后的一年我和同伴合作举办并夺得了“知行杯”,最终在今年5月底成立了北京交通大学校属辩论队。 我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非常忙和累,为了辩论我可是付出很多代价啊。 o:问个很普遍简单的问题,学长是什么时候开始喜爱辩论的? 官:我是从高二,看2000黄山杯后开始走上辩论之路的。我的最亲密战友是:胡佳楠、杨小梅(上场)和王宇杭。 其实一直支撑我走过来的也是辩论人的火一般的热情,呵呵,长久以来辩论一直充当我女朋友的角色呢。 o:北交大的校队是今年5月成立的,全辩是8月开赛, 校队成立之后经历过什么比赛呢?接到邀请后才开始准备的么? 官:其实我从喜欢辩论开始,就只想当一个单纯的辩手,但来到大学,发现这连一只正式校队都没有,什么条件也没有,很灰心,但发现这有一个民间的协会,长久以来很多对辩论火一般热情的人都在这,是他们让我学会了对辩论不同的理解:上场并不是最重要的,和他们在一起的岁月教会了我什么是执着、什么是追求。 我们的比赛是我们这半年就不断和央视联络,最后在七月中旬确定参赛的,期间打过一场模拟赛……实际这次参赛,输是在场外,不论是理论、上场选手等都不是我们最强的。 o:你们可以说是完全新兴的辩论队吧,全辩赛前的准备工作做的怎样呢? 官:可以这么说,而且我们赛前发生的很多事,早就超出了一个辩论人应该承受的…… o:可以介绍下,这次比赛的教练班子,还有辩手的特点么~? 官:这次的参赛队:教练颜吾芟历史学教授。 一辩刘毅梵,高中时就获得武汉市的最佳辩手,但到大学后发展很曲折,善于理论、逻辑。 三辩杨小梅,亲和力超强的女辩手,擅长类比,反映快,惹人爱,心理年龄只有九岁左右。 四辩胡佳楠学姐,交大现役选手中最最强的,不仅辩论是大佬,做人也是好榜样,平时我们都管她叫“神”。辩场上不是霸气,而是帅气十足! o:学长,也给自己一个评价吧。 官:好吧,这样说我自己,我是“神”最忠实的使徒,是三辩杨小梅经常欺负的对象,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做总结陈词,也算专职了,可能人就比较适合做这个角色吧,哈哈 o:学长,你能客观的评价下你们的辩论队么,还有上场的表现? 官:好的,队伍个人素质并不弱,但比赛暴露出准备不充分和缺乏大赛经验:控辩能力不强,场上会紧张。那场比赛输得不冤,但这一群人本应该走得更远的。 总评:一支年轻却有朝气的队伍。 o:学长,能用几个词来概括你对辩论和辩论队的感情么? 官:还是用一段话吧:辩论是件疯狂的事,但在人年少的时候,疯狂一下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我想,整个交大,很多辩论人和我都有一样的想法。 o:学长,最后谈谈对这次全辩赛的看法吧。 官:这次大赛从很多地方都有改变,赛制、主持人风格等等,看的出央视煞费苦心。不过,我内心还是比较偏向传统的辩论,我觉得辩论应该还是比较严肃的、高贵的,不应是吵架或是做秀。不过后来看的场次多了也就习惯了,觉得这次的改变还是保留着辩论的内核。 我个人从高二就开始做参加全辩的梦了,不过由于发生太多事,这不是我原先的梦,哈哈,用一句诗总结吧:未尽终焉心飘渺,百事翻从缺陷好。  全体队员的合照
:em13: 谢谢官科学长提供的珍贵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