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ombre

[转帖]新加坡没有华语人才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6 22: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新加坡没有华语人才了吗?

为辩论而培养辩论人才的话,还是不要培养,就让大家母语辩论也好,这恐怕才是辩论留不住人的一大症结吧,短工打的太多了
发表于 2004-7-17 19: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新加坡没有华语人才了吗?

联合早报 07/17


再谈辩论与华语人才

------------------------------------------------------

● 郑子豪


感谢邱大星君与李叶明君针对笔者的文章做出了回应,毕竟有意义的讨论才是有建设性的。然而,笔者亦希望通过此文,厘清一些前文的概念,并给予邱君与李君相对的回应。

  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笔者也查阅了一些资料,“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是属于奥林匹克宪章对于竞赛所定的宗旨;笔者所提的“更高、更快、更强”则是属于大会对于竞赛参与者的鼓励口号,所以较广为人知。谢谢邱君的提点。

  由于有许多人还是会对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参赛代表权存有误解,这里再给予一些纠正。在第三及第五届国辩夺冠的是“马来亚大学”队,而不是“马来西亚”队。另外,马大不是“本着重在参与的思想才会踊跃报名的”。

  首先,国辩是一个邀请赛,是由新加坡新传媒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在联办比赛时,向大专学府发出邀请函的。其次,国辩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辩论界的奥林匹克。在这样一个为校名荣誉而战的平台上,锦标是每一支队伍的目标,每一支参赛队伍一定是以最强的实力去争取最佳的成绩。这不只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赛会的一种尊敬。

  邱君另外还提到名校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有一点前提错置的情况。广义来说,谈到一个国家的最高教育机构,名牌大学的确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但是谈到狭义的竞赛平台时,大学表现的就是纯属于大学的风貌。新加坡国立大学辩论队在辩论场上表现的是这所大学、这支辩论队的实力与气度。不能,也不敢说代表了新加坡的一些什么。

  另一方面,笔者前文提的“新加坡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风气”,并不是相对于中文系有本地高材生而得出的结论。这一句话,是一个前提:因为没有风气,所以即使是有不少高材生,辩论活动还是热不起来。当然,这句话有相当的争论空间,而最后也不免会落入鸡生蛋、蛋生鸡的逻辑论证中。笔者想指出的,其实是整个华社的文化教育与媒体的关注点,并不着重于辩论这项活动。任何舞台形式的活动都希望得到认可,辩论也一样。当本地辩论员站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说话,但是台下绝大部分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的观众,而本地的观众却是稀稀落落的,辩手心里的感受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因为得不到认同,所以不去选择,参与的人越来越少,怎么去形成风气呢?

  再者,辩论是所有语文活动中最耗时耗神耗力的。以新加坡的课业压力来看,这的确会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权衡了学业与活动之间所必须投注的比例,参与的学生就变得更少;当最后连家人也因为某种原因而反对时,参与的学生真的可以叫作“凤毛麟角”了。

  承续而言,台上的辩论除了对于题目的探讨与思考之外,也非常讲究辩论员的心理素质,而其中比重很大的,就是辩手对于比赛所追求的荣誉感。荣誉感是一种超越胜负、超越锦标的感受,可以来自于一个眼神、一个点头或是一个认同的微笑。当学生们对于这样的追求已经不再执着,又或是不再有外在的力量给予这样的荣誉感,试问还有谁真的愿意参与这样的竞技呢?

  笔者亦诚心希望和邱君与李君的这一番讨论能有抛砖引玉之效,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辩论活动,让这样的活动也能够像华乐一样,越来越受欢迎,成为本地华人文化上的一种骄傲。

发表于 2004-7-18 16: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新加坡没有华语人才了吗?

在新加坡,在国大,辩论队面对的环境是很复杂的。一到大赛,我们就会被华社的激进分子拿来当枪使,成为攻击政府华教政策的炮弹;而校方也就更加的不敢、或不愿意支持我们的发展。校方的消极态度已经成为队伍发展的一大桎梏了,这次留下来集训的一些同学要一边训练一边打工以维持假期的住宿等开销,这是我还在国内上大学时绝对想不到的。

不过,换个角度想一想,正是因为没有什么支持,一切都要自立根生,在患难中,才有了我们的坚持和团结,队伍才会像一个家一样  ^_@

发表于 2004-7-19 15: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新加坡没有华语人才了吗?

校方扮演的角色其实很大!
若校方给予支持的话,所带来的辩论风气肯定不同!

因为校方的不支持,导致很多人以为辩论会浪费为由,放弃,或不积极参与辩论!

可是,往往要校方重视,还需一群热爱辩论的同志们努力!

发表于 2004-7-25 20: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新加坡没有华语人才了吗?

举凡电视台推出一个新节目,势必要给它挂上一串响亮的名头,拉大旗,作虎皮,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争取到更多的社会关注、资金支持、政府褒奖。
辩论赛亦如是,每每听到所谓“推广华语,弘扬中华文化”就让人暗自发笑。对于发命它的电视人,它不过是一档节目;对于参与其中的辩手、教练,它不过是一项游戏,当然,能够借此锻炼一些能力为最好。
置于那些花里胡哨的名头,切莫过分当真,否则一到大赛你就会过分激动。
发表于 2004-7-27 16: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新加坡没有华语人才了吗?

说点题外话
  在南洋的华人地位大凡不会很高,虽然掌握当地的经济。能够进入高层如美国犹太人般影响国事决定在当地是天方夜谈的想法,而恰恰相反的是他们很少能够作出影响当局的外事决定。此外海外华人不团结久也。扯远了~~~~ 君不见东盟对大陆骨子里的敌视和防范。事实上东盟充当美国封锁中国的环行包围圈中重要的一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希望培养当地华语人才  呵呵~~~~~
  在谈谈作为华语最大向心力的大陆。有人说大陆的经济辐射以及稳定快速的发展是吸引原属东亚文化圈南洋诸国最大原由。呵呵~~  懒得阐述经济对政治的影响以及文化的渗透而造成的社会问题 实际点说
  如 可爱的kitty cat?  mouse   口中:资政的公子前些日子很风光在敏感的时间段去宝岛一游~~~   就是同样的政府所谓何来真正意义上的推广华语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11:45 , Processed in 0.04932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