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 浸大: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中大4:1浸大 中大一辩在陈词借助字典配以自己的理解,分三条论述观点,虽然有几处小停顿,但还算清楚。浸大一辩说“有碍诚信不是说完全不诚信”,这点很有力,但后面浸大都没有用,很可惜。个人认为中大的立论有些偏离辩题,这场要辩的是“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诚信”而非“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益于社会和人际关系”或者“善意的谎言好还是完全的诚信好”。 中大二辩在立论中说浸大一遍说“只要撒一个谎,这个人就是不诚信的”,但实际浸大非但没这么说,而且还说过相反的话,不免让人觉得是在读稿,此外还有多处停顿,总体让人感觉很混乱,但评委选他为最佳辩手大概是要鼓励他这种临场发挥的风格。而浸大二辩没有抓住中大的错误,是比较大的失误。 攻辩双方一个说“大善小谎”,一个说“小善大谎”,没有什么成果。 自由辩论中,浸大在自己举的“政府欺骗公众”的例子被中大说成是“打着善意的幌子”之后,明显准备不足,不止不解释这为什么是善意的谎言,还继续举政府的例子,正中中大的枪口。并且在中大要求证谎言不是诚信时,大概因为赛前没有想到中大会攻最基本的定义,所以也表现出准备不够充分。当中大提出“餐桌礼仪”的例子时,浸大没有说出“有碍诚信”和“骗子”的区别。此外,浸大没有抓住对方立论上的偏差,而几乎完全接受了对方所谓的“新诚信观”,个人认为这是浸大输的关键。但是浸大对“假升旗”和“妈妈鱼头”的例子提出了“感动是因为善意而不是谎言”很有力,是全场的亮点之一。至于中大,将“真心实意”定为“真”,定为“诚信”,而将“真相”说成“狭隘”,乍听之下似乎有理,但仔细想来还是有问题。另外,用“小学生都懂的问题不该拿上辩论台”做例证来说“诚信应该是有益于人而不是不撒谎”实在让人觉得很无聊。母亲鱼头的例子也只表现出善意的谎言的伟大,也没有实际说出其和“诚信”的关系。 结辩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失误也没什么亮点。而对于浸大的四辩,两次的最佳辩手郭白屏(希望字没错),似乎有些不在状态,让人有些失望。 总体来说,浸大的四位女生明显不够凶,说话不够霸道,虽然有几句很有力的话,但都没能堵住中大的嘴。而中大则自信满满,言之凿凿。场面上确实是中大明显占优,所以中大赢也是有道理的。但话说回来,中大的表现是不是真的值三个99分就有待商榷了。 ps:第一次写战报,不足之处,有欠公允之处敬请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