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5|回复: 0

【辩词】北京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的做法合理/不合理 第四届 雏鹰杯初赛E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3 18: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a_campanella 于 2014-2-3 18:02 编辑

雏鹰杯初赛E组第一场
辩题:【北京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的做法合理/不合理 】
正方:【E1 火龙战队 】   上场队员:一辩:孙兆宇,二辩:母丹,三辩:蔡婧
反方:【E2 电子鸡队】 上场队员:一辩:黄晓晴,二辩:张宇先,三辩:陈坤杰
评委:刘晏辰,刘子仟,梁琪

正方【火龙战队】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碳酸饮料是一种日常的消费品,一直以其独特的口味与爽快的感受吸引着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小学生。碳酸饮料似乎成为了学生们的必备物品,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显示,碳酸饮料等不健康食品对中小学生身体的伤害十分大,基于此,北京出台了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等等不健康食品的政策,引起民众的热议,由此引出了我们今天的辩题,我方认为北京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的做法合理,理由如下。
    第一,碳酸饮料等不健康食品对身体发育还未完全的中小学生危害很大。碳酸饮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它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国外有研究表明,儿童喝碳酸饮料越多,越容易出现攻击性强、注意力分散及不合群等情况。饮用可乐等含磷酸盐的饮料,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一旦钙缺失,对于处在生长过程中的青少年身体发育损害非常大,缺钙无疑意味着骨骼发育缓慢、骨质疏松,所以有资料显示,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已经从2005年的14.1%上升到2011年的20.3%,特别是小学生肥胖率逐年上升,碳酸饮料等不健康的食品就是元凶。而且自从美国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以来,美国的中小学生肥胖率下降了30%,足以说明碳酸饮料是造成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
    第二,禁令可以规范学校的管理,使得学校真正地对学生负责。学校不单单是教书的地方,同样也必须尽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的责任。学生一天内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校内度过,学校是对碳酸饮料等不健康食品禁止的主力军。在北京,禁令出台之前,有的学校碳酸饮料卖的疯狂,有的学校却早已意识到碳酸饮料的危害,让碳酸饮料撤柜。禁令出台后,不但可以规范学校的管理,使学校清一色撤掉碳酸饮料等垃圾食品,而且能够更好的尽到关爱学生身体健康的职责,使学生远离垃圾食品。
   第三,禁令更多的是告诫学生远离不健康食品,教育学生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北京作为我国的行政中心,出台任何一项措施都有着其表率和试点的作用。也许有人会说,学校不准出售,那放学回家喝不就得了?确实如此,这一纸禁令,更多的是传递碳酸饮料等含糖饮料会对你的健康造成威胁,会让各种慢性疾病更容易缠上你这一信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只有从源头抓紧,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
   所以,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请让我们对碳酸饮料说不。

反方【电子鸡队】立论:
我方观点是,北京禁止中小学销售碳酸饮料的做法不合理。禁止中小学销售碳酸饮料是一种以维护中小学生健康为初衷的强制性手段。我方比较标准在于碳酸饮料是否应该禁止以及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是否能真正达到理想效果。
首先,碳酸饮料对身体的影响依然有待考证。碳酸饮料因含糖量高被指认为肥胖的罪魁祸首,然而茶饮料的能量与碳酸饮料相近,果汁等饮料的卡路里含量甚至高于碳酸饮料。碳酸饮料的热量在饮料中只排到中游,所以从防止肥胖来看政府没有必要禁止碳酸饮料。至于众所周知的可乐杀精,更是早就被证明为谣言。科学研究甚至表明,适度地饮用可乐等饮品可以起到促进消化,杀死病菌,刺激海马体而预防老年痴呆等积极作用。碳酸饮料对身体的影响尚无定论,因此粗暴的禁制中小学销售碳酸饮料未免过于武断。碳酸饮料与其他食品相同,在合理的摄取范围内对身体有益处,所以碳酸饮料不应变成食品中的另类而遭到禁止。
其次,这项政策的可行性并不令人乐观。多家小卖铺老板表示碳酸饮料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强行禁止并不会获得小卖铺的同意而且很难保证实施效果。不仅如此,一味的强行禁止并不能达到帮助中小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目的。中小学生购买碳酸饮料的途径不只有校园小卖铺一条。他们可以通过从家中携带,上附近小卖铺购买等方式获得碳酸饮料。在不开设小卖铺的学校周围常常有很多商贩在下课等时间销售零食和碳酸饮料,所以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并不能有效的切断学生的碳酸饮料来源。更糟糕的是,如今市面上,山寨可乐、山寨雪碧等等层出不穷,倘若学生在学校小卖部购买,那么至少学校能通过对小卖部的管控来保证学生买到的碳酸饮料质量是合格的。但是现在想喝碳酸饮料的学生在学校没办法买到碳酸饮料,势必只能从校外商贩处购买,其质量和安全更无法保证,学生的健康或许会受到更严重的损害。
我方之所以反对强行禁止并不是因为质疑政府的初衷,而是希望政府能够以一种更加理性而有效的方法保护中小学生的健康。目前碳酸饮料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口感上都远远优于大部分健康饮料。因此降低健康食品的价格,改善健康食品的口感,提高食堂的质量,并对中小学生加强健康意识的教育,使中小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增加锻炼,规律生活,这才是保持健康的有效途径。强行禁止中小学销售碳酸饮料则有治标不治本甚至多此一举之嫌,因此我方坚决反对这项政策。


雏鹰杯初赛E组第二场
辩题:【北京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的做法合理/不合理  】
正方:【E3 元芳你说对不队】   上场队员:一辩:单鑫怡,二辩:戴正婷,三辩:李祥
反方:【E4 二外雏鹰队】 上场队员:一辩:马超,二辩:房佳莹,三辩:孙望
评委:刘晏辰,刘子仟,梁琪

正方【元芳你说对不队】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众所周知,儿童饮用碳酸饮料会引起肥胖,影响消化,损坏牙齿,使孩子产生攻击性强,注意力分散,不合群等现象,而且学生在饮用碳酸后,往往觉得不够解渴,还想再多喝一瓶。家长的说辞无效,老师无法管辖,那么禁止它成为另一有效克制学生饮用碳酸饮料的利器,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在中小学禁止贩售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据统计,12岁孩子饮用碳酸饮料的比例为76%,而14岁孩子饮用比例增长到了92%,那正值生长发育的幼儿身体就会那么慢慢受到饮料的侵蚀。禁止贩售碳酸饮料,可以减少学生饮用时间,学生在校时间大于8个小时,校内禁止贩售可以让学生在8个小时内渐渐用白开水代替饮料,减少他们受饮料侵害时间,校内禁止贩售可以避免未接触过碳酸饮料的学生受周遭同学的影响饮用碳酸饮料,中学禁止贩售碳酸饮料在国外也早已被施行了。2010124日意大利卫生部和意大利饮料协会通过一项规定,禁止在中小学校内向学生出售碳酸饮料。2005817日,美国饮料协会提出一项倡议,希望全美各地小学都把碳酸饮料和和其他高糖饮料撤下自动贩卖机。
2010年前美国中小学生只对矿泉水,果汁和低脂牛奶在校园内销售“放行”。美国数千万名中小学生将无法在校内贩卖都碳酸饮料。我们可以在禁止与宣传同时进行.
【由于队伍只给了我们两张图片,于是只有这些辩词了抱歉】

反方【二外雏鹰队】立论: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北京市教委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饮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除寄宿制学校外,中小学原则上不得在校内开办小卖部。学校内开办的小卖部,应严格控制和管理汉堡包、方便面等食品,不得出售碳酸饮料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饮料。该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我方不否认其初衷是好的,但一项政策必须要保证其效果性,即能够解决或缓解当下的问题,方才具有合理性。鉴于此政策不具备效果,同时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方认为它不合理,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该政策的效果性甚微。
首先来看中国的学校食堂经营模式,由于经济原因和管理上的问题,中国大多数的食堂以外包形式为主,有自主经营权的学校占少部分。承包的商家很有可能并不买账,换个角度来讲,小卖部不卖碳酸饮料还可以卖别的糖分很高的饮料,这样会使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同时,该政策的限制范围仅在校内,对学校旁的商店及碳酸饮料售卖点并无约束力,且大多数学校周边的商店数量不在少数,学生们可以很方便的从这些地方购得碳酸饮料,因此仅在校内禁卖碳酸饮料并不一定能使学生对其的购买量和频率下降,保护青少年健康的目的无法达成。此外,由于中小学生存在叛逆心理,对越是限制的东西就越有尝试的欲望,所以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饮用碳酸饮料,那么这项政策对于部分中小学生而言可能适得其反。限制力度太小再加上学生可能不买账,使该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又何谈合理性呢?
第二,该做法损害学生们的消费自由权和企业的利益。
对学生来说,他们有权选择购买什么、在何处购买,该方案的推行会破坏这种消费自由原则。据江苏省健康教育调查报告统计,受调查学生中每天饮用碳酸饮料少于一次占比79﹪,一到两次占比17﹪,而大于三次的仅占4﹪,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喝碳酸饮料的频率在适度范围内,我们不应该阻碍他们的消费自由。与此同时,校内有些活动有时需要碳酸饮料来烘托气氛,而这项政策造成了不便,可谓小题大做。对商家和企业而言,有不少企业的盈利点就在于碳酸饮料的销售,政策在无形中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正如北师大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如唐任伍教授所说:“政府面对问题的重点应当是加强监管并从源头上保证碳酸饮料的质量监控,政府要严厉打击有质量缺陷的碳酸饮料,但没有必要用行政方式禁止销售,这样作政府有管得太宽的嫌疑,同时加强引导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因此我方认为,与其大费周章出台这项收效甚微的政策,还不如加强引导和教育,告诉青少年们,不仅是碳酸饮料,吃零食、喝其他饮料都应该把握一个度,这样才有益健康。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北京禁止中小学生售卖碳酸饮料不合理。

结辩:
今天经过与对方的讨论,我们双方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碳酸饮料的危害,我方必须指出,碳酸饮料是有一定的危害,但它并不像烟酒,研究表明,只要不一次性饮用5升以上,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反倒有利于消化道功能。而调查显示,仅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人会选择一天至少饮用一次碳酸饮料。因此,我方一直强调,碳酸饮料有危害,但可以避免,完全可以通过宣传教育,限制销售,鼓励小贩贩卖替代饮料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二,本项措施不具备可行性,效果甚微。即使学校可以通过沟通协商管理校内商贩,,学校附近的商店却依旧可以贩卖,而学生往往会选择在上学放学时购买饮品,也就是说,即使实施这个政策,依旧不能起到减少饮用碳酸饮料的效果。
其三,禁售商品侵害了学生作为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我们都知道生活中有许多食品是不健康的,比如泡面同样是吃多了有害无益,烧烤可能致癌,油炸膨化食品会使人肥胖,成年人明知吸烟有害健康还是有人在买烟。或许这种选择是不够理性,但是消费者在知情后仍享有自己选择的权利,限制购买,很明显与自由贸易的精神相违背。
最后,是使用现在的政策,试图强行禁售 ,但却收不到效果,反而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不让买就偏要买。所以,我们坚定的认为,应当通过宣传碳酸饮料的危害,引导学生逐步少喝碳酸饮料,是他们不仅在校内,在校外也能如此。这才是治本之策。
而现行的禁售政策,一是不符合法律法规,北京市中小学不允许销售碳酸饮料的文件是由北京市教委出台的,很明显,教委有权利教育宣传,但并不能强制要求小贩停售。法治社会应当依法办事,用政策禁售显然不合法。即使是初衷是保护学生,也应当通过合法手段来做这件事。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8 07:26 , Processed in 0.0667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