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55|回复: 3

[其他] 13华辩 首师vs港大 立论结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1 21: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辩词转载自许书源,感谢许书源同学的手打,原地址
; b/ E7 f: b# @( b, r- `: H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904154482?bfrom=010203041 ; k3 O9 [, ?: u0 s- M1 ]
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904360767?bfrom=010203041 4 h4 g( L) l. T8 b4 k  T1 Y

2 e% x5 k7 P- E, F7 n首都师范大学VS香港大学:中国应不应该加大对奢侈品消费的限制
# @8 Y9 Z+ [- C8 Z& R0 S; u5 `8 G* C6 \. }+ _. H
正方立论:0 S8 L$ X: A$ |4 q$ p2 K2 q7 C

6 V5 T8 d+ n7 _: T& \谢谢主席,再次问候大家。今天我们说开宗明义,概念先行,奢侈品在国际上广泛定义为超出人类发展需求的非生活必需品。我们说在符合消费者经济水平的情况下,购买奢侈品无可厚非。限制即通过一些政策制度对事物不合理层面达到一种约束与规范的效果,也就是说应该加大对奢侈品消费的限制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通过加大对特定消费用途的规范,来达到对奢侈品消费总体上加大的限制。3 f2 m& a( K1 O3 N5 \
6 {  `- g6 d3 `& g
好,明晰了概念,让我们来说一说今天的奢侈品消费在总体上有何问题。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占据全球试产份额的28%,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而当前中国人均gdp只有排名世界的89位,明显处于一个人穷生活好的悖论里,我们想问了中国人均就买的了这么多的奢侈品吗?到底是什么助力了中国奢侈品消费呢?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想跟大家分享一下,2012年10月,国务院颁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其中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政府不的采购奢侈品。而在此之后呀,奢侈品市场六年以来的高增长也恰好在此遭到挫折,从原来的30%,迅速降低到7%,另外多数消费者的集团订单也减少了三分之一。) [+ Z: d4 B6 S: p% c
  p2 r5 w4 e& u" \/ t( ~% V; O/ \
同时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奢侈品消费的用途。《纽约时报》有文章指出,在中国为行贿官员而购买的奢侈品总额几乎占据了整个奢侈品消费的50%,在这种情况下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就已经昭然若揭了。问题出在了政府官员这一消费群体以及依附于政府官员的某些不正当的消费途径,所以这也就是我们需要限制的部分。而我们继续去追寻问题的根源,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深层诉求,奢侈品之所以这么火热,是因为奢侈品成为了沟通权利与金钱的重要渠道,成为了中国财富精英和政治精英之间寻求政治寻租的媒介,它折射出的是我们在社会中人情,关系更重于事理,法律的一种思想观念,这是一种权力的肆意扩张。而这样的思想观念,是进入法律社会的最大阻碍,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最大的绊脚石,也是我们当务之急反腐倡廉工作中最直接的靶心。我们知道,我们要推动法制建设,深化社会改革,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因而加大对政府官员购买奢侈品的限制我们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得奢侈品消费回归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以上我方观点的因然性得证。" [; w5 l- x* d" [3 C. V/ s
! u. c& u; ]1 ~% ~( a) ]5 ]
此外呢,加大对奢侈品的限制也有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加大限制可通过增强限制手段,加大限制力度来得以实现。增大限制手段,我们可以采取政府官员购买奢侈品登记上报制度和欧美国家限制官员收礼金额制度;增加限制力度,我们可以对现有的制度进一步落实,加大执法力度,从而使之更加行之有效。
3 y5 I$ Q& Y% {; Y3 b
" \% K& J" T; I/ w1 g  S5 M5 Q: w) ^- z我们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物质的丰盈也伴随着商品的异化与特权阶级的扩张,改革,改制之路是非常艰难的,但我们仍要满怀信心的走下去。在此我方重申我方观点,谢谢大家。- S1 y! E4 G% k' ?

7 e( k" y; e/ |3 V5 K5 z) S) U' p6 Z' @( p

8 ~7 ^7 P0 }, w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立论:; ?$ {8 W1 s; Y

! f! J1 B5 z; J& @1 K谢谢主席大家好。大众媒体对官员购买奢侈品的报道让民众对奢侈品产生了误解,其实不然,奢侈品并不代表着浪费和奢靡。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奢侈品所代表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方辩友把今天所有的初衷都定义成经济权利是不是太武断了一点呢?
3 n# q3 _  j% W9 {- l, F$ F5 r% m8 k. T7 |. }7 g* d2 _
我们再来看一下当今中国对奢侈品消费的增长,其实是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也是我们目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我们今天辩题中的限制消费量是无论通过任何手段要达到限制奢侈品消费总量的目的。而我方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禁止对奢侈品的消费,理由有二:* Z3 K" ]  \5 _* [1 Y3 n
4 v, K0 `: m4 x
首先,我们认为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大众拥有消费能力且目前对奢侈品的限制已经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还要加大呢,毫无必要。我们看到,早在2006年,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宇就表示,在中国有13.7%的人,也就是说1.75亿的人是具有购买奢侈品的能力的。同样在麦肯锡的报告中也指出,当今在所有购买奢侈品的人中96%是在他们的购买能力之内进行的,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当今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是非常理性的。其次我们看到中国目前对奢侈品消费已经限制的很大,中国目前的税收是美国的4.17倍,日本的3.76倍,欧盟十五国的2.33倍。一只原价在2800元的手袋在经过重重关税后在中国的售价达到4706元,达到售价的1.8倍。正是价格高导致60%的奢侈品消费都发生在海外,造成巨大的资金流失。可见基于中国理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以及本身就极大地奢侈品消费限制,我方认为没有必要。% {+ ]" z- Z5 k- j' {
2 ^% T  ?0 |2 D% a1 w2 c
第二点我方认为加大奢侈品的限制没有可行性,且会加大社会的负面影响。第一我们看到奢侈品限制的提高可以使普通人以更大的成本或的奢侈品,增加他们的负担,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在2010年中国白领奢侈品调查研究就表示,92.2%的白领就表示他们购买过奢侈品,对于这么一大部分的人我们对它的消费作出限制无疑会让他们消费付出更大的成本。而第二点加大奢侈品消费无疑会扰乱市场正常秩序,加大走私。无论采取何种办法加大限制,国内奢侈品数量的减少都会使得更多的人愿意铤而走险进行走私。这是因为中国进口需要50%的税费使得中国进口的70%都是通过走私获得的。而我们也发现2010年中国海外奢侈品交易的规模达到了120亿元,而2011年更是高达265亿元,增幅高达120.83%。这是因为奢侈品本身属于饥饿式消费,加大限制使得人们更想购买;而加大强制限制只会催生更多的违法走私,扰乱市场秩序。
  a4 e# W* Q- n8 l7 D4 H: w1 {& \: r7 I' D. b& B
其实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奢侈品早已不是遥不可及,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选择的高品质生活的载体,因此我方坚持认为不应该限制奢侈品消费,谢谢。: O% o$ D+ a' }8 |  E( K+ R3 b) Q: C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结辩(姚岚):
1 W: B+ A4 V$ d! T$ \4 I0 d, [, l8 r
谢谢主席。真的没有想到正方会立一个这样的论,我们是在非常无奈,因为我们看到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一个现状,我们的观众和评委都有一个心理预期。现在奢侈品并不是这有官太太才能背得起,如果我第一个月去工作了,我可以话我自己的钱去买那个LV。所以今天对方辩友说一千道一万给我们确立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呢,就是行贿这个东西他本身上是不对的,我们要解决行贿这个问题,而我们发现奢侈品是他的一个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就要加大对奢侈品的限制从而加大对行贿这个东西的控制。可是大家发现了吧,您的结果并不能带来您的原因的减少,减少了奢侈品的限制,您方不能论证从怎样的程度上遏制中国的贪腐。我今天不送奢侈品,就像我方二辩所说的,:我可不可以送房,我可不可以送一个美女,我可不可以送她去澳门豪赌一次,这些在您方定义之内都算作奢侈品。7 b4 J1 p8 s' J3 d( q4 D" V. c

  \9 F' }. A  x2 ?$ Q所以您方告诉我们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我们今天中国的贪污不对,我们不应该用法律手段加以限制,我们中国的财产申报,我们的官员报销制度有问题,我们也要对这个制度加以监管;而我们发现监管这些制度的矛头指向了奢侈品,所以说我们加大了对这些制度的监管等于加大了限制奢侈品。今天在这里我很想问在座各位这真的是在座的各位想听到的东西吗?而我方在之前也向您论证过了,今天您方的制度根本不可行:您方今天无法去判断购买奢侈品的人他是否是官员,他是怀有怎样的态度去购买奢侈品。好比今天我是一个官员,我购买奢侈品是为了送我妻子一块手表而我去买了奢侈品,那是不是我的态度就正当了呢?所以今天对方辩友通篇既没有合理性也没有像我们论证这个是能够执行的。更何况您方这个制度无法去判断是否是官员,您方这个制度会伤害到更多的普通人,如果今天执中学长走进了LV店,他想为他的妻子。。。不是。。。女朋友买一个LV包,您怎么通过他的外表判断出来他究竟是一个辩手还是一个官员呢,我想很难吧。难道我们每个人去买东西之前都要拿出我们的身份证验明身份,验明正身之后我们才能购买吗?您方这样的制度是不是太霸道了呢?
) R  V6 y6 R2 k2 M# x) c5 }8 p, V% n
所以今天对方辩友通篇的理论都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情感去切题:行贿是不对的,挪用公款是不对的,却是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行贿是不对的,挪用公款做任何事情都是应该被禁止的,因为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钱,挪用公民的钱就是不对的。但是这跟我们今天的辩题没有关系,就像我们知道一个贪污的官员一定要被惩处,一个违反法律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审判这本身就于今天的奢侈品无关。为什么我们说要对症下药,因为今天贪污的问题,他是一个制度性问题,他有一个很复杂的原因,他要通过很复杂的社会机制来解决。所以您方提出加大奢侈品限制这个手段既无法达到您方的那个目的也没有可行性,同时也忽略了我们真实的普通人的需求,谢谢大家。% C+ _7 L6 v9 V+ k7 O0 y

0 p0 r. O. R- ~ 2 P, I% L& H8 f
3 U" W0 I4 U" K3 j0 W% }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结辩(耿方至):6 k' [# W% w$ @; v/ ]2 v7 x/ @

3 |' \6 ^; n3 b谢谢主席。对方四辩刚才说不是只有官太太才用得起奢侈品,没有错,但是是不是有官太太在弄。问题是今天对方同学无数这样通过语言和文字的游戏给我们扣上了无数顶的大帽子,我们一顶一顶来看:; O, w4 i. q; k! l- Z! X

0 n, w3 G, I7 r8 {+ R% o: _首先,根源问题,贪污腐败是我们的根源问题,但问题是我们的奢侈品市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分析消费情况,判断是否对他做出一个限制。因为我们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国家他对于官员的消费和收受礼品的限制他都是很明确的,他有明确的价格的限制,他有明确的制度的保障,他有明确一系列处罚的制度,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做到;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可悲的事实,在我们现在,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我们看到大量的官员在采购这种奢侈品,他在享受这种生活物资;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收入了多少,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匹配,他的收入和他的消费是不是匹配。所以我们举出无数的事实试图证明官员的消费在奢侈品消费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但是对方辩友所有的事实您都说是个例,您都不看,所有的数据您都说他有问题,但问题是我们现在的力度不够大呀,我们现在的监督检查力度根本就没有做到位呀,所以我们怎么样统计出一个详细的数据跟您看?这是不可能的对方辩友,不要让我们做不可能的事好不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我们去讨论是不是应该加大对他的限制,我们应该想一想我们的制度是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对制度的监管和落实是不是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如果是的话我们去做到这些是不是加大对他的限制?  b6 C& m3 U  O  Q2 E" T) d; ]0 L

( ~$ x5 G  A' v' a然后来看下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加大会不会造成伤害,对方辩友用了一个很有趣的逻辑
/ S7 i$ Y! Z+ E. }) r(视频内容不全,因此辩词也不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2:17 , Processed in 0.0471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