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结辩(郑锦花):
. D( |- ^" l3 n+ W3 t, L0 \( x" y# ?8 T$ i8 k' F I
谢谢主席,刚才对方三辩上来就跟我们说对方谈的也是弹性制度,但是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对方是怎样谈的他的弹性制度呢?对方告诉我拖后退休要拖后到65岁,但对方并没有提到关于任何区分分层次的问题,所以对方所谓的温和的实行这一政策并不是他弹性的定义呀。而我方告诉您的,我方式在总体提前的前提下进行部分的弹性,因为我们认识到有4%的高脑力劳动者,那我们当然也注意到了96%这样的体力劳动者这样的一个巨大的比例,所以我们才说总体提前,而我方才是实行的弹性制度。
: s' Z2 ]9 q4 z& @( t" ?) }- [% H8 ]8 S) M/ H) u; l+ K# \
对方还告诉我们今天我们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大学生,我们还要站在政策制定的角度,但是我们说我们除了站在政策制定的角度,我们还应该站在政策受益者,咱在人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方告诉您三个标准,国情,社会需要和以人为本,对方说我们的立论太人文,为什么,正是因为我们以人为本吗。对方说,失业与养老问题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但是我们讨论的是到底应该提前还是推后退休年龄,失业与养老的确是钳制中国发展这样一种相互钳制的关系,但是我们解决失业与养老这样一个内在钳制关系的问题我们仅仅能用推后退休年龄就能来解决的吗?2 P5 F2 Z( M1 N2 u3 \6 ?
5 Y7 x: P8 }, H- F, C4 k# }* h对方辩友,您今天整场都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让我来说一下吧,每年有460万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每年即将退休的老人达到了968万,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推后退休,您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呢?首先,我们理论中并没有提到我们提前退休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但对方辩友擅自猜测我方的观点,那也好呀,可是推后退休并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呀。对方辩友您还提到了财政8000亿的缺口,我今天想说的是,关于养老金的缺口是怎样造成的,我们不在这里具体讨论,但我敢很肯定的告诉您,退休制度并不是养老金缺口的唯一来源。我们也告诉您,每年养老金需要1000亿,他只占我国财政支出的5%,对于一个公共性的财政支出,这5%是可以承受的。
@, q! e& H! u' w6 u; `, T4 S' K7 K
3 U( \, n* I( U# e3 ]7 t4 L1 l而反观我方提出的观点,我方提出了三大理由,这三大理由之下,我们向您分析了我国劳动力的结构问题。其次我方向您提出了关于健康问题,健康问题是我们必然不能忽视的,也许十年前的公务员他也许很累,但是今天哪怕不是公务员,他依然面临着亚健康问题,难道健康问题是我们应该忽视的吗?第三点,我们向您提出了以人为本,我们在自由辩提出过我们在鸟巢志愿者一个专栏上面有一个老人曾经提下了这样的词,他说“人生畅晚,夕阳胜金,暮年逢盛世,壮志向未来”,如果都像您方所说推后退休了,我们还能看到如此感人的文字吗?
- v, Q8 Z8 ~; _
1 _9 G4 P M+ L4 l6 C我们今天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尤须待盖棺”,今天我们说提前退休,以人为本。谢谢大家。: o% `7 Y v# I1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