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jf在 2006/02/15 00:28pm 第 5 次编辑]
[watermark]不懂辩论者止步([辩论]的辩论) ================================================================= 关于辩论的意义探讨,请从未了解过的朋友走这边 http://www.taor.net/bianlun/bbs/cgi-bin/topic.cgi?forum=16&topic=1691&show=0 (请阅读一至三楼的内容) 如果并没有阅读完以上的内容,请不要往下阅读,因为这些对于你来说, 会显得十分陌生,而由此产生的问题和置疑,很抱歉,jf将不会予以回答。因此只期待各位追求真实和深思的朋友,来对下面的解说进行一下参考。 ===================================================================[/watermark] 在迎接新信息之前,也许应该先来看一下现状,我们在很多高校辩论赛表演过程中,常常出现类似这样的评语,“不能跟着对方的思路走,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这些问题常常是国内辩论比赛场边指导人仕或辩友,针对的总的比赛情况的经验之谈。这些说的并没有错,但它们针对适用的情况正是我们辩论比赛的现状,那就是:没有人在遵守诚恳诚实的原则,而在进行互相狡骷回避和迂回的对话方式,比赛培养的不是回答及[真正]的应对能力,而是比较何者更善于闪避和诡辩,何者更不道德和诚恳。在此我早已明示,缺乏道德和礼仪的辩论,只是哗众取宠,没有规章的空谈而已。 现在开始着重分析关于回答和回避的问题。 有的人认为,“不能回答对方的问题”,或“不能一味回答对方的问题”,或“应该回答自己能回答的问题”这样的说法是合理的。如果不懂得“技巧”和“回避”,只是知道“跟着屁股跑”那么难免要失去“气势”或“胜势”。(这是一类虚无的概念和感觉。以事实为本的辩论则鄙弃这些) 但诡辩者常常依赖于这些。读者不要轻易地产生反感,也许此刻的你,就常犯这类错误。 (理由是“越技巧者越不道德”,相似见蔬果篮底5中的结论) 其实这是一个双向关系,在我们的辩论规则中,普遍存在的条约是“提出与论题相关的问题”或“不得任意转移话题”等等。因此,一个辩论者应懂得的基础则是,随时向对方提示“其问题的关联性”。如果缺乏关联,可以不予回答,或者提示其转回话题。 提问者必须提出“正当的问题”。请记着这个名词。 而后,我们来着重看关于“回答”的情况。(在此先定义:辩士是进行[辩论]活动的人) 那么,我们现在来说,说回答正当的问题是“跟着屁股跑”,这出自某种辩论圈的愚昧,一个人能回答问题是一种诚恳。假使每个人都不回答,也许都是最为杰出的“辩论者”了(或许成为“辩手”可以,成为“辩士”却不可能。),可恰恰不是这样的,因为,提问总比回答要简单得多,一个拙劣的辩者能在一小时问出一千个傻问题,却并不一定能在当中完成一个精彩或充分的回答。不能回答问题,回避提问的做法是怯诺者和实力缺欠者的表现。他们不敢面对置疑和深省。在法律上表现为证据不足,证明不充分。 坦率回答提问,既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尊重的礼仪。 也许在我们的辩论场由于某种功利追求的需要,许多人已经来不及去寻求那种叫做“道德”、“真实”或“学术”的东西了。有的可能出于这个原因,另一部分则缘于无知。 我的,愿意追求一下真实和智慧的朋友们,对“名声”“气势”和《辩论赛技巧》这类书本更感兴趣将于你们是不利的,但它们也许更有助于你们参加“辩论表演比赛”。可是这样做是不可能找到真正的[辩论]的, 因为辩论是基于真实的学问,是一种探讨真相的活动。这些界定并非出于信口开河,而是长久的积累和深思熟虑。请谨记这些话,并将其列为重要的参考。 第一部分的内容就先介绍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