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56|回复: 6

正方: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反方: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我是反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0 23: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1-5-30 19:26 编辑

辩论赛进入决赛了,但是辩题下来了感觉对自己挺不利的,想法也很少,在这里求助大家,希望大家能给点意见,谢谢了。辩题是:正方: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反方: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
我们是反方 请大家对正反双方的想法都给下意见 谢谢了、、、
发表于 2011-6-2 10: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辩题我辩过哦~ 不过我是正方...
从正方的角度分析下
1.宽松式管理不代表管理的宽松 宽松是基于管理的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是具备管理的基础上 (这个是为了应对反方说 什么考勤 检查各种卫生啊 大功率电器啊 之类的)
2. 大学是学生阶段到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 从小到大我们都处在一个相对来说不宽松的管理制度中 而在未来的社会则是一个宽松的环境  在大学这个过渡阶段还不让学生逐步适应这种环境更待何时呢? (为学生未来的生活的影响)
3.宽松式管理给学生们较多的自由发展的时间 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开阔创新 对于创新这一点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影响)
4.国内国外各所高校大多都采用了宽松式管理 难道是因为他们都认为这个管理制度弊大于利? (能举出较多的名校校训)
如果反方会说 由于宽松式管理 有许多学生沉迷网吧或怎么样的  我则把这些归为学生自身的责任 而不是宽松式管理所致  当时举了一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例子:由于学习压力较大 有学生选择轻生, 问题出在学生自己,还是学习呢? 是不是这种情况的出现 就是说学习弊大于利呢?

能想起的差不多就这么多了...
回复 正方 1 反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1 0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这场比赛的基调问题,这和评委的身份有关。倘若评委是学生和“与管理无关”的大学老师,一定要记着,不要说现在管理制度的好话。这对于反方来说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一旦对方抨击现有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记着要表现的比对方更加愤慨,更加痛恨万恶的现有管理方式,倘若评委是管理层的大学老师,切记切记,嘴下留德。有可能你整场骂的酣畅淋漓,到最后得个零蛋。
然后,打这场比赛需要思考清楚几个问题。
1.现有的管理制度是不是宽松式管理,为什么。
在这点上双方可能有很大的分歧,就学业来讲,我们比欧美大学的管理要宽松的多,然而就生活来讲。欧美没有我们这边复杂的党建工作- -。
2.现有的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根源是什么。对于正方而言,基本必然将其归于管理过于宽松,那么对于反方而言,应该构造怎样的逻辑进行抗辩,用什么手段解决。
3.进行这样一场争论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话题,最初是谁提出的这样的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会帮助解决问题1,。
当这三个问题都考虑清楚后,由问题二的答案会很自然的推出评判标准和立论框架。
只是建议一个分析辩题的方式,希望对楼主能够有用。
发表于 2011-5-31 03: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2楼的一、三两点非常有道理。

什么叫“宽松”。上课点名是不是就不叫宽松了?这个未必。如果考勤不计入学生成绩、不影响奖学金,那也没啥关系。此外,有的专业可能一周就十几课时,平均每天就一两节课,那么在不考察自习的情况下,不过就对这十几课时要求一下出勤,这个也实在算不上严苛。所以,究竟怎么才叫做“宽松”。如果辩来辩去,正方说“我们现在就是宽松式管理,你看效果多好”;而反方说“我们现在这样才好,若宽松下去则不好了”,那这个比赛就扯淡了......所以,反方提出一个“宽松式”的标准。然后,正方若也有标准但不同于反方,那就跟他们讨论标准;若正方连标准都没有,那么直接指出正方这个根本性的漏洞。

如果泛泛地说,宽松式管理可以提供大家的自主权,可以进行个性化发展。但反方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大学校园中不宽松的管理,是不是就一定限制了个性化发展呢?对于中学而言,每天7-9节课外加早自习,还有几个小时的作业,学生的确没有空间发展个性了。但是,对于大学而言,正如上一段讲到的那样,若是除了每天一两节课之外,其它时间学生都可以自由支配,那学生有着大量的发展空间呀。那么不论课堂点名有多么的严厉,都不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此外,在个性化发展层面,反方还可以指出:大学生究竟有没有能力把握好自己的个性化发展?虽说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从法律上讲应该有自主权了;但是并不是人们一过18岁就立即对人生大彻大悟、什么都懂的。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大家在中学阶段,并没有得到很多的锻炼,每天被上课和作业压着,尽管不知道这些课和作业有没有用,但反正是都得去上、都得去做。那么,到了大学以后,有了自己把握自己的机会,但未必有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所以仍然需要在一定的指导下锻炼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而不应该像放鸭子一样完全任由大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通过四年的锻炼,真正学会把握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成家立业,当彻底没有人来约束自己的时候,才可以真正把握好自己。
发表于 2011-6-1 20: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学到中学都不是宽松式管理,我们已经适应了封闭式管理,上了大学一下变成宽松式管理,大学生可能不适应,不适应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学业的荒废,懒惰的形成等等
发表于 2011-6-2 10: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丘之王 的帖子

恩 把这个宽松打成一个相对的概念 然后再给它来一个思念逐步放宽 完成大学生从学校有人管到社会无人管的过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楼主对这个问题要小心诶。。。
发表于 2014-10-20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特别想知道正方会把宽松订成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才叫宽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8 13:41 , Processed in 0.0925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