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0|回复: 9

[原创]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15 23: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曾经的队长在 2003/07/16 11:12am 第 3 次编辑]

  在一次大型的辩论活动后,作为辩论队的队长,我曾以“心向蓝天”为题记叙我们准备这次活动的前前后后。今天,当我要留下一点文字以纪念我与辩论在大学的情怀,和那些与我一起为了辩论队共同奋斗的兄弟姐妹时,“心向蓝天”这个词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题记
                   心向蓝天
                                     ——我的辩论故事
                               小爽
  喜欢上辩论是在刚刚上大学的时候,那时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刚刚夺得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冠军,很喜欢路一鸣的恢弘气势和严密结辩,于是也就喜欢上了辩论。喜欢了,便多少有一点向往。尽管想象不到自己站在辩论台上的样子(其实多半是不愿意想),但是每每看到有校辩论队结集的消息,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在经历了军训和国庆五十周年的保卫活动后,我回到了学校。学校的一切对于一个刚刚入校的人而言,都是那样的新奇,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一贯桀骜不逊,崇尚自由的人。所以,军事化与规范性让我觉得自己多少有点无所适从。学生会的招新,我没有参加。也许是自己性格的缘故,我不喜欢在仅仅比我早入校一年,并没有让我接受或者是钦佩的师兄师姐面前接受所谓的面试。那时,年少轻狂的我固执地认为,这样是把我放入了市场中,像水果蔬菜一样被人们评头论足而后挑选,是对自己的极大不尊重。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样做,或许会让我失去入选系辩论队的机会。
  我们学校的编制很特殊。在我入校的99年,学校还是以系为单位而划分的。但是我们却没有班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区队。我们法律系的九九级只有两个区队,这样就组成了九九法律中队。每一年都会有新生辩论赛,这和每年的新生足球赛是齐名的重要赛事。为了打好这场比赛,系学生会决定搞一场区队间的内部辩论赛。忘记了当时是什么理由让我参赛(大概是因为自己来自天津,普通话还算可以。或者是因为我的嗓音还不错,算起来,从小学开始参加演讲比赛,已经有十一个年头;在高中我还自办了一个校园广播站,兼任其中所有的职务,并得到学校的认可,允许公开播出。);忘记了当时比赛的题目和输赢;我甚至忘记了当时比赛的所有细节。直到今天我才惊奇地发现那竟然是我参加的第一场辩论赛,并且在此以后,我把十几年的“演讲生涯”告一段落,开始了自己的“辩论事业”。所以,无论如何,这样一场“处女秀”的辩论赛的确应该让我铭记,而不该淡忘。好在,这场辩论赛的结果不错:我如愿加入法律系的辩论队,开始了我有组织的辩论活动。
  因为当时学校只有四个系,所以虽然是很大型的全校性比赛,但是规模却很一般。我所在的法律系辩论队在赢得了第一场比赛后便进入了决赛。决赛的队伍同样不是很强,毕竟大家都是新生嘛,了解辩论都才刚刚开始。于是,我们一鼓作气拿下了比赛。冠军是得了,虚荣心和骄傲的情绪随之增长。事实上,完全依靠自己单打独斗,在辩论场上大出风头,却没有拿到最佳辩手应该让我警觉的。但是,第一次的参赛,第一次的冠军似乎都有理由让这些情绪得到释放。于是,在随后不久的校辩论赛上,我们很彻底的输掉了比赛。虽然那个亚军听起来还是顺耳的,但是每每想到那场比赛时我们的窘境,我都会汗颜,我都想就此告别自己钟爱的辩论。
  在这里,我必须介绍一位师兄。他是一位97级的师兄,是一位钟爱辩论且辩才和学识都令我景仰的学长。我们系的传统是,辩论队虽然隶属系学生会学习部,但是并不与学生会各部门同时招生,也不是从学习部的同学中选举产生,而是在区队辩论赛的比赛过程中选出。(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而没有报名参加学生会的我也正是得意于这一做法。)我所在的系辩论队,从开始组建到随后的参赛,都由这位师兄一手筹办。他为我们组稿,辅导我们立论,帮助我们进行模拟训练。可以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和他的付出分不开的。他的为人同样深深影响了我:在我接手健言社和校辩论队的工作后,每当有挫折和委屈让我愤怒伤心以至要辞职时,我都会想到这位师兄,从而坚定地走下去,一直到最后。
  也正是这位学长,在我们大败之后,他走到痛苦灰心的我面前,悄悄地但是格外坚定地说:“这没有什么,抬起头来!”就是这句话,或许他都早已不再记得,但是的确让我真的抬起了头,正视面前的路,继续步步前行!请原谅我在一份纪念性的回忆文章中描述了这样多的细节,因为没有这些细节,今天的我就没有资格以“曾经的队长”的名字来写篇回忆了。
  一次失败是有益的,尤其对于我这个刚刚涉足辩论的“新生”而言。它让我明白,对于辩论自己的理解是多么匮乏,对于一个优秀的辩手自己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失败的滋味是枯涩的,但是却让我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从《世纪之辩》到《舌战攻略》,关于辩论的书籍我读了不下几十本;从文学到历史,各科的知识都成了我涉猎的重点;从樊登的神情到路一鸣的姿态,优秀辩手的一举一动都成了我效仿的对象。当这些东西充斥我的头脑,骄傲和狂妄渐渐离我远去,我知道,我开始走向成熟了。(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04-5-10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1)

   我就这样走过了自己的大一。这其中还有一件需要我记叙的事情,那就是参与组建了我们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学生社团。因为学校的特殊性,据说上级领导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命令我校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学生社团存在。所以,虽然建校已是五十余年,但是纯正意义上的学生社团并没有存在过。也是那个师兄提议,我们组建了学生社团——健言社。当然,社团开始之初完全是在一种地下的形式存在,这让我们感到很憋气,很郁闷。但是,为了社团能够正常的存在下去,不忍气吞声怎么能行呢。健言社是由法律系的学生组成的,开始只有几个人。我们在一起交流辩论心得,搞小规模的辩论赛、小讲座,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在健言社存在了大约半年后,我们决定开展一次大型的活动。因为是法律学子,又是一个以口才培养为宗旨的社团,我们把活动的体裁设定为“模拟法庭”。那是一个欧美法系的犯毒案,因为有录像资料的帮忙,所以稿件组织和彩排都还相对容易。但是,这毕竟是我们社团第一次公开的活动,是我们以一种正式身份的首次亮相。所以,虽然当时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是我想,作为健言社社长的师兄当时一定是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的。因为,在这场模拟法庭的演出时,我们明确看到了主办方是——法律系学生会健言社;还因为,在庆功宴上师兄的醉酒和一席我无法公开的话语。在那次轰动全校的活动后,我们健言社终于被学校所承认,可前提却是健言社从此归属法律系学生会,这样可以说学生社团的性质完全改变,我们的健言社从此成为了学生会下属的一个部门,仅此而已。老实说,刚刚知道这个现实,我是很不高兴的。组建学生社团的初衷一是为了培养大家的口才,第二就是希望在我们的带领下,能够让学校里的社团风风火火地开展下去。就这样在仅仅半年后即被“招安”,我多少认为师兄过于软弱。现在,当我也曾接手健言社和校辩论队的工作,饱尝其中的苦涩后,想想过去,自己真的是很幼稚的。
   系学生会自从有了健言社,系辩论队便也从学习部转入健言社管理。我在大二的时候开始接手系辩论队的管理工作。其实系辩论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新生,争取在一年一度的新生辩论赛上取得好的成绩。因为是卫冕冠军,所以压力还是有一些的,但或许是因为对其他三个队也比较了解吧。所以无论是立论还是临场指挥,都没有出大的漏洞,我的队员很轻松地拿回了那个冠军。整个大二,我都是在培训系辩论队和参与健言社的活动中度过的,平和而简单,没有什么值得很好记忆的东西,除了一件事:我入选了校辩论队。
   应该说,我能够入选校辩论队是一种机缘。现在想起来,好像校辩论队我是必须要加入的。因为,入选的过程的确很有意思,我甚至还是因为有了同学的后门才得以圆梦。我忘记了是什么使我失去了面试的机会,应该是因为什么集体活动吧,不然我是不会让这样的机会再自己的眼前溜走的。我要感谢那时校辩论队的队长,一个和我同级的女孩。因为大家在一起辩论时是对手,而且打得不亦乐乎。所以她在上任之初组队时是很希望我能够参加的,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吧。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参加面试。她找到我,要求我参加。或许是基于男人天生的自尊吧,我实在不好意思没有任何的考试就被入选,所以虽然不忍,但我还是谢绝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女孩居然会开始又一次的辩论队选拔。出海报、请评委、定方式,在忙了很久后,我终于可以“昂首阔步”地走进了校辩论队的大门。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好好谢谢这个女孩,这个我们以往的队长。虽然,她当队长的时间并不长。
   在我作为校辩论队普通队员的日子里,我们辩论队只有八九个人,但是却有定期的活动。那就是每周一次的训练。训练的方式很简单,无非是读读辩辞,讲讲技巧,每一次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其实,我是比较渴望比赛的,对这种没有针对性的培训的热忠程度并不高。但是,我必须承认,这种培训或许没有在辩论水平上给我带来太大的收益,但是对于我们这个队伍的建设,集体凝聚力的培养的确起到很大的作用,也为我日后接手辩论队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工作。(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04-5-10 22: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1)

   其实,我并没有成为队长的“野心”。对于我,能够成为校辩论队的成员,能够在辩论场上打比赛,尤其是和大家一起毫无私心地享受那准备的过程,这就足够了。但是,在我入队后没有几个月,那个女孩因为个人原因辞去了辩论队队长的职务。群龙不可一日无首,尤其是在那个女孩的努力下校辩论队已经从校学生会学习部脱离成为与学习部并列的一个部门时,我们就更应该让这个团体继续下去了。况且,我们都是热爱辩论的。
  或许是因为我在辩论队的辩手中年级比较高(只有我在内的三个人是九九级的,其他人都是两千级的学生),所以我便向校团委毛遂自荐了。当我被校团委指定为辩论队的队长时,正是期末考试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来不及高兴,更不会想到这个通知对我到底意味这什么,我就把它放到了一边。
   临近大三的暑假,我是忙碌的。每一天,我都会在电脑前工作很久。在开展我对辩论队的管理工作前,我必须把自己的思路落实下来。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份三千余字共含四十五条的《章程》,里面具体阐述了校辩论队的性质、宗旨、编制、任务等管理规定和辩论队成员的职责与权利义务,以及辩论队的日常会议、训练、比赛和招新等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我还拟订了辩论队要找的校内校外教练的名单,撰写了与各兄弟友校联系的邀请函,上网下载了供训练使用的辩题。在CHINAREN的校园社团里,我还申请了我们辩论队的主页,以便扩大影响,方便与外校辩论队的联系。
   毋庸置疑,当时的我是豪情万丈的,做这些工作也是基于自己对辩论的热爱,对我们辩论队的负责。所以,虽然这些事情用掉了我整整一个暑假,但我还是乐此不疲的。我相信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不仅是一份我的上任纲领,更表明一份态度。我坚信,在看到我做的这些工作后,学校团委一定会大力支持我们辩论队的工作。是的,我坚信这一点,因为我更相信一个辩论队的水平将在大程度上反映整个学校的综合素质。这份坚信一直持续到我到团委上交我所做的《章程》及其他一些文字性的材料。
   当时大体的情况已经记不清了,或者是我不想再去回忆了吧。我只知道,那个团委的老师在根本没有看我的《章程》的情况下,就让我回去了。他的“辩论队要服从学生会统一领导,不要做的太大”的解释或许还能够让我接受,但是他不耐烦的态度真的让我感到莫大的愤怒。抱着厚厚的资料走出行政楼,我觉得天空瞬时阴霾下来。一个暑期的工作就这样被否定,其实我并不是不可以接受。关键在于,我实在想不通,今后我将怎样开展辩论队的活动,我该何去何从。后来我才知道,对于辩论队其实在团委的老师中是有争议的。有的老师认为应该大力支持,有的则是上述的态度。但是,既然有人反对,那么支持自然显得势单力薄了。如果说开始我只是感受到愤怒的话,后来我感受到的是更多的悲哀。“报国无门”,我真的有这种感觉。但是,我依旧没有放弃的念头。(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04-5-10 22: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1)

是的,我没有辞职的勇气。从大一到大三,从遇到挫折就想放弃,到现在不去想辞职,我想自己是在走向成熟的。现在回想过去,那时能让我压抑心中的不快继续自己的工作的最大动力还在于我实在不舍得我们这个团队,不舍得因为同爱辩论而走到一起的兄弟姐妹。虽然《章程》不可能被校方批准了,但是并不影响我依旧以此来管理自己的团队;虽然学校的态度并不支持我们做大型的辩论活动,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对辩论的热情;虽然缺少了团委的鼎立帮助,但是至少我还拥有全力支持我的队员!
   于是,我们的辩论队开始了日常的活动。可以说,在度过了开始阶段捉襟见肘的困难时期后,我们的活动开始步入正轨,在各大高校辩论队中的影响也随之增长。短短两个月,和我校辩论队联系,要求比赛和交流的辩论队既包括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内的北京近十所高校的团队,还包括上海同济大学和天津商学院等外地学府的辩论队。在北京名校辩论赛的邀请函也会寄到我们的手中,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北京十大高校游戏文化辩论赛”;再比如北方交通大学承办的“北京八大高校博物馆通票杯辩论赛”,这在以前都是想不到的事情。
   在这里,我要感谢北方交通大学的辩论队。正是他们的邀请,促成了我上任以来带队打了第一场正规的校际辩论赛。在公安大学的历史上,这种出校门打比赛的事情已是凤毛麟角,所以在学校中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对内对外费了多少的周折才促成这次比赛,我已不想再说。我记得当时团委还专门派了一辆面包车拉了十几个同学去观战,让我真的很感动。我想这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认可吧。尤其让我开心的是,因为马上要有新一届的新生辩论赛,各个系都有组织或者自发地来到北方交大观看我们的比赛。要知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出门要请假,有事要报告的军事化学校而言,能够对我们辩论队达到这样的关注程度,的确实数不易,况且大家来交大都是自费的。那场比赛很是成功,辩题和结果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场比赛的影响下,我们学校掀起了一股辩论的风潮。其实,这场比赛尤其让我记忆深刻,因为这是我亲自上场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了。老实说,其实我参加的辩论赛并不是很多,单单从这一方面讲,我是个不称职的队长。其实,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站在全国乃至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台上,但是因为我们学校的性质和传统,以培养新人的目的,我只好告别自己酷爱的辩论赛场。
   在结束了与北交大的比赛后,学校传统的新生辩论赛也将拉开帷幕。因为校辩论队从学习部分离出来了,所以本届比赛就由我们辩论队来主办。其实,与交大的辩论和新生辩论赛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本届比赛也为各系学生会空前的重视。各系都在忙于组建系队,又多半是以系内比赛的形式选拔队员,所以我便开始忙于为各系新生指导辩辞,并有幸为法律和警察管理两个系的队员选拔赛做赛后点评。与此同时,校队对新生辩论赛的准备工作也开始着手。确定辩题和赛制,制定章程与评分细则,挑选评委和主席,以及其他一切包括布置赛场、赛前宣传、邀请兄弟友校观摩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展开。
   一个月的时间,通过成功举办“新生辩论赛”,我完成了从一个单纯的辩手到一个统筹全局的队长的转换。虽然每每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在辩论场上侃侃而谈,心中不免失落。但是,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不断充实的队伍,看到辩论队的工作越加正规,看到每一位队员对辩论对团队有增无减的热爱,我感受的是一种别样的欣慰。(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04-5-10 22: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1)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持辩论队的同时,我在大三还担当起了系健言社社长的职务。期间,继承健言社每年一次大型活动的传统,以轰动一时的“清华学子伤熊案”为题材,以西方海洋法系控辩诉讼模式为体裁,演绎了一场全新的“模拟法庭”。与上次“模拟法庭”不同的是,这一次没有固定的剧本可供参照,没有任何的台词可以拿来就用。为了使这次活动更贴近现实,更真实,我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前提下共构思完成了六个证人所有的证言,并担当起编排、剧本、相应手册的制作和“检控官”一角的表演工作。准备工作的确纷乱而复杂,有一点的疏漏和都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我们有一次因为宣传海报贴的位置不妥,就险些被学校勒令取消了所有的活动。如履薄冰也好,疲惫不堪也罢,当活动以轰动全校的完美拉上帷幕时,我能够想到的是,自己终于没有辜负健言社里所有人员的辛勤努力,没有辜负当初健言社主创师兄的厚望。在这次大型活动后,我便卸了职,这是健言社的固有传统,每届社长只任职一年。遗憾的是,学校在同时取消了系制,而是以大队的形式进行管理。这样,以法律系学生会为依托的健言社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准。各系学生会相继解散,健言社也就这样走向了她的消亡。虽然,健言社的解体是因为学校体制的变革,可以说是一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作为健言社的最后一任社长,让社团最终在自己的手里解散,心里还是有一种难以诉说的苦楚。况且,这一切都是在我已卸任而我选择的新任社长还没有上任的时候(依照惯例,新任社长为老社长推选产生),让人倍感凄凉。就这样,我们学校唯一的学生社团从她诞生开始,用三年的时间走完了她所有的征程,接受过她所有的鲜花和掌声,体会过她所有的生存困难和变革,从此销声匿迹。
   我在健言社解散后,曾经消沉过很久,虽然心里知道这件事情的确不能怨己,更没有办法怨天尤人,但是想到这个自己曾参与组建,并希望在自己离开母校后能成为“遗产”留下的东西就这样先行离开,心中还是难过的。一直到今日,当我写篇姑且算作回忆性故事的文章时,想到在健言社的日日月月,心中不免感慨万千。我不知道,在我本意要叙述辩论故事的篇幅中,很主观的加入很多健言社的往事是不是有离题之嫌,但是我想,对于我的大学生活,对于和我的辩论息息相关的是是非非,健言社应该是占有很大篇幅的。所以,在这篇故事中,我不得不将她记叙在此。(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04-5-10 22: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1)

没有了健言社的确少了很多的牵挂,心情的沮丧是不能影响对校辩论队的管理的。活动依然按部就班地举行,会议和训练也照常召开,只是我总在思考,在什么时候,辩论队队长这一职务也该像健言社一样离我而去了吧。无需掩盖,离任的想法对于每一个在位的人都是不愿触及的。因为更多的人不敢想象在离任后自己的空虚与寂寞。但是,我必须这样想了,这是对我的队伍负责,也是我所能而且必须为辩论队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在考虑这件事情的同时,我接到北方交通大学的邀请,参加“北京八大高校博物馆通票杯辩论赛”。在请示学校团委后,我们决定参加。我知道,这将是自己以队长和领队的身份带队打的最后一次比赛了,这也正是我培养新队长的大好时机。无论是带队经验还是临场指挥,都难得有这样好的机会让对下一任队长的人选进行审查与考核,所以,对于我这次比赛就有了双层的意义!这次比赛我们一共打了两场比赛,第一场是在北方交通大学对北京邮电大学辩论队,我们轻松胜出。而第二场,由于赞助商的原因,我们被迫前往北京昌平的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辩论队交锋。说是培训新的队长,其实这次比赛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也是我从来没有遇到的,对我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培训。比如,关于参赛的经费和赛制与主办方和承办方甚至对手进行多次的谈判;又比如,去远在郊区的政法大学比赛关于租车的问题与租车公司的商谈,以及租车公司临时违约我们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并终于准时到达比赛场地;再比如,现场出现了让我永远难忘的一幕,使得我又找回了场上辩手的感觉,等等。总之,作为我告别辩论队的这最后一次比赛,其中的叠峦起伏的确让我意想不到,也使得我必须把她具体叙述一下。
   作为公安院校的辩论队,守时守约是我一贯向我的队员强调的。所以,在租车公司临时来电说车辆已坏,可以使用的车辆无法进入三环时,我的确是比较着急的。时间已经迫在眉睫,队员和我们所请的评委老师(按照规定参赛校各一名评委,其他三名评委为第三校的老师)都在等待我来拿主意。想都来不及想,我决定自费打车前往,中途再换乘租车公司的面包车,走高速公路。就这样,我们才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几乎来不及喘息,比赛就开始了。看着忙前忙后的我,队员们直到今天也不知道:为了准备比赛的辩辞和其它一些资料,我已经有三十个小时没有合眼了;他们更无法知道的是,因为我们要统一熄灯、统一作息,所以我只好等到队长查铺之后偷偷坐在楼道里,借助水房声控的昏暗灯光来准备这些材料。我唯一的希望,是我能够尽自己最后的力量,使我的队伍获得好的成绩。
   比赛场地在法大,主席是法大学生,观众几乎全是法大同学,本来已经让我们很被动了。可是,我惊奇的发现,除了规则允许的一名法大老师作评委外,法大辩论协会的原会长,也是评委之一。来不及追究,因为我发现时,已是比赛开始后了。我没有想到,除了这一点无法让人接受外,比赛主席居然私自改变规则。比如将一辩的发言时间由3分钟改为3分半,比如将二辩盘问的顺序搞颠倒,比如将三辩总结盘问的任务转交给了二辩,比如盘问总结的时间由3分钟改为2分半,再比如将最后四辩的总结陈辞由4分钟改为3分半等等共有七处更改。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作为顺利通过预赛的法大辩论队,应该很熟悉原先的辩论规则,为什么他们会在没有通知主办方和我们的前提下,私自换改规则。事后,法大的理由是,主席对辩论赛的规则认识不清,记成了以往辩论赛的规则。我觉得很诧异,为什么法大辩手对这一规则却驾驭得很清楚,明显是以此为基准而进行准备的呢。原因无法查明,但是规则变动对我队辩手的影响却大大显示出来。往往我们准备很充分的发言,不得不终止;而预算刚刚好的发言时间却平白无故多了半分钟;尤其是我的队员出现的不知所措表情让我不能再容忍下去。事后,和我一起观战的朋友说我当时满脸通红,很是吓人。但我知道,恼怒是有的,却绝没有到丧失理智的地步。我记得,我是在盘问阶段忽然从座位上站起来的。旁边的朋友曾经试图拉住我,但是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我本来是想冲到赛场上停止这场比赛的,但在站起来的一瞬间我还是克制住了。毕竟,这是在法大的主场,当着所有法大的同学,我不能不留情面。我转身走到后面,找到北方交通大学辩论队的负责人(因为本次比赛他们是主办方),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规则的大变动。北交大的同学也感到很吃惊。为了不在赛场内引起混乱,我们走到场外。
   正在商量如何处理时,比赛结束了,评委老师被请出赛场进行和议。我不能再退让了,所以快步走到老师面前,说:“各位老师好,这场比赛有问题。我希望大家在听取我的意见后再进行评判!”于是,评委老师、北交大的负责人、法大辩论队负责人和我一同进到评委休息室。我是比较激动的,措辞也是比较激烈的。我不知道在当时是否有对法大,对法大那位作评委的那个同学有不礼貌的话语。但是,我的确利用这五分钟的时间作了一份自认为慷慨激昂的“总结陈辞”。而且达到了我的目的,那就是本场比赛无效,法大那位同学退出评委席,法大辩论队负责人当场道歉。其实,我并不想把事情闹大,也不想因此影响两队甚至两校的团结友谊。但是,在一向以公平和正义为宗旨的中国政法大学受到这样的待遇,作为辩论队的负责人,我的职责使我不得不挺身而出。其实,我完全可以终止比赛,完全可以要求大赛组委会判定法大失去比赛资格,完全可以带领我的队员愤然退场。然而没有,不是不能而是我不想。最后,我们是以另一场小规模的比赛来分出胜负的,我们没有进入最后的决赛,只在八大院校中名列第三。
   回来的路上,我的队员是比较兴奋的。只有我,控制不住地沉默。或许刚刚我所面临“比赛”已让我耗费了太多的经历,或许我在不经意间提醒自己,这是我最后一次以这样的身份和大家在一起了。总之,我在极度的疲惫中感到一阵阵的难过。好几次,我都背过头去看着窗外,窗外没有好的景致,但如果我不这样做,泪水就会划落。(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04-5-10 22: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1)

回到学校后,我把资料进行整理,正式移交给了下一任的队长。当我把存放在学生会的东西搬回宿舍,才确信自己已经卸任,不再是我所钟爱的辩论队的一员了。就是在大四的时候,我还常常以为自己仍然要去辩论队工作,虽然我在大四曾经一度避免与辩论有关的一切话题。大四是轻松的,但是对于我这个忙碌惯了的人而言,大四更多的是无聊。我知道,辩论于我或许有永远割舍不下的情节,但在大四我还是想尽力走出。不去想辩论,不去谈辩论,甚至不去关心现在辩论队的状况。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离别总是一种痛,我希望这种痛过去的越快越好。
   如今我已毕业,回首自己走过的大学时光,我坚信自己从前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尽管我不得不承认,用很世俗的眼光,那些工作并没有给我个人带来特有的好处。其实,辩论队也好健言社也罢,也都有让我尴尬或者难为的时候,比如我在学校和系里批不到活动经费,在自己已经掏得两兜空空,不得不向我的队员社员要求收费时;比如因为自己的考虑,我的队员社员要求退社时;再比如自己辛苦所为最终却被学校领导不分理由的狠批时;但是我还是认为自己的确收获很多,至少让自己对辩论的热爱有了宣泄的地方。所以,累也好,苦也好,不被理解不被支持也好,我仍然无悔无怨!
   “离别了昨天,去拥抱希望;告别夜晚,等待天亮;过去的辉煌不再重要;而明天,更漫长……”
   听这窦唯的歌,我的辩论故事已近结束。忽然觉得以“心向蓝天”为题似乎并不合适。其实,以此为题是因为自己很喜欢一句话——“只要我们肯干,只要我们心向蓝天,终有一天,我们会高高地飞翔!”是啊,努力不会有极限,只要我们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虽然是我记忆中珍贵的东西,毕竟已是过去。未来如何,还要看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因为年轻,我不能以“辩论人生”来结束我的故事;同样因为年轻,我们才会拥有火一样的热情,拥有心向蓝天、搏击长空的信念!
   仅以此,纪念我逝去的四年青春和在期间发生的辩论故事,以及在这些故事中出现的人们……(完)
发表于 2004-5-10 22: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1)

呵呵,花时间整理了一下,现在好看得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9-7 22: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1)

谢谢水小姐!:)
发表于 2006-5-18 19: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心向蓝天——我的辩论故事(1)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辩坛名人堂转移过来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1 15:00 , Processed in 0.0568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