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oaring 于 2010-5-31 12:04 编辑
(本以为有机会去“世博赛”凑凑热闹,为此特意把校赛的半决赛和决赛辩题都换成了“世博赛”的辩题。但今天从官方得到消息,我们学校没有机会参赛了,所以把自己准备的结辩稿拿出来晒晒,写得并不好,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下,如果还能准备参赛的辩手带来一点启发,就深感荣幸了!)
“宁要小城镇一间房”结辩稿(总结陈词4分钟,准备了3分钟,1分钟留着现场反驳)
“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城镇一间房。”坦率说,十年前,我也曾这么想。可光阴荏苒,当20岁的时候,我发现城镇在变,生活在变,国家在发展,我的视野应该更宽广,心灵也应当更阳光。 说到底,无论选择床,还是选择房,目的都在于追求一个“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朴实愿望。哪种价值观有利于实现这种愿望,哪者更可取。对方辩友推崇前者价值观无外乎基于主、客观两点,下面我来进行反驳! 第一、客观上,大城市硬件设施、经济水平更为优越,薪酬水平往往较高。苦是苦了点,可生活有奔头呀。但仔细一想,不对。大城市虽说吃得好,可我吃不到,虽说住得好,可我住不了,虽说玩的多,可我玩不起。人家去过颐和园,我只去过幼儿园;人家去看世博会,我只能开家长会;人家去和平饭店,我去绿叶餐厅;人家吃生猛海鲜,我吃水煮拉面;人家去豪森酒店带小蜜刷信用卡,我住星宿旅店问同学借会员卡。富丽堂皇的花花世界让10岁的我心动,20岁的我冲动,但到了30岁却只能让我悲痛。 社会的优越,不代表你能拥有;城市的富有,不代表你能自由。生活讲究的是质量。就像家一样,不在乎大小多少,而在乎温暖怀抱。 第二、主观上,大城市机会更多,可以实现我的人生理想。苦是苦了点,可事业可以做大做强啊。但仔细一想,又不对。大城市机会多,但您必须论证两点,第一、小城镇机会太少,少得我根本没机会;第二、大城市机会太多,多得我总会有机会。我方认为,小城镇的发展日新月异,机会不仅多,而且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人生理想,难道不更有成就感吗?相反大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遭遇瓶颈,人才就容易饱和,社会需求相对有限,人才的要求层次必然提升,提升后大多数怀揣着“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人恐怕只能感叹“理想可爱,现实无情,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当然,我方不是怂恿大家:如果大城市能够给你一间房的机会,你还得回来!但如果大城市真的只能给你一张床,而小城镇却能给你一间房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转身离去,向大城市来一个潇洒的吻别呢?请注意,转身不代表倒退,而是换个方向继续前行。终有一天,成功之后的你会“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任随天外云卷无舒”,感叹一句:“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更好!” 正所谓:“埋骨何须大城市,城镇处处有青山;燕雀之志不可取,比翼鸿鹄而高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