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彼岸红叶在 2004/08/09 08:35pm 第 1 次编辑]
 这个辩题双方都有很多可以立论的基础,但是又都难以做到对立,所以容易造成双方各自对垒但不去进攻对方的现象。双方的立论都很广,甚至都可以同时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来建立基础。归纳起来,双方可能的立论有: 正方的价值判断是:人类的探索精神,科技发展越是先进,人类可以涉足的未知领域就越大。正如爱因斯坦(即不清楚是不是他了)说的:圆的面积越大,它与外界接壤的界限也越长。你有没有过与外星交流的经历,你又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更精彩”还是“很恐怖”。你既然不能找到一个有力的理由来反对这个意见,你就不能说“没有必要”,因为科学而言是没有“没有必要”的。曾经的天文学的探索为教会所遏制——这已经不是“没有必要”了、而是不允许——因为这个动摇了“神”的地位。但是究竟科学本身的属性而言,怎么可能为人为地遏止呢? 反方的价值判断是:科学的发展不能没有节制,而应该有一定的方向和现实指标。如果人类亲自探索外星成为了可能,那么人类的生活理念便会有一定的依赖心理——是为惰性造成。人类难以在环境问题上强制性的自我约束(有多少科普小说写人类放弃地球而去污染外行星啊!这给人的不是幸福而是贪婪性的扩张)。能源、空间、人口、环境,都可能因此而蒙受负面的影响。就实际而言,这样的行为可以说并不能给人类带来福音——或曰弊大于利——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来说,只需要用仪器或者机器人就可以完成考察任务,而不需要人类的亲自参与。 正方的事实判断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科学研究,必须要以实践作为最高的意义,所以人类有必要亲自探索外星。外星球上的物质财富和能源,都可能为地球借鉴,而这其中人类的亲自考察和探索当然是成功的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到底是把外星资源借鉴过来、还是人类迁移到外星生活居住,在没有人类的亲自介入之前,都是没有一个肯定的“否”的答案的。所以人类应当敢为天下先。 反方的事实判断是:亲自探索的危险性太大,把人类的幸福甚至是生命那来作赌注押在一个科学探索的筹码天平上,其本身就与科学追求真桑的本意背道而驰。更何况我们不是没有类似的教训。美国曾经的实验“生物圈二号”就是企图脱离现有的环境建立一个新的是何人生存的环境,但是结果不容置疑——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此外如果人类的生活到一定的幸福程度,就没有必要继续去做无谓的功劳,浪费资金不说,还没有实际意义,可谓劳民伤财。 总而言之,价值判断都是以“人”为基础,事实判断是以科学试验为基础。但是如果就这样立论的话是不对立的,这将直接导致辩论赛交锋的不精彩,探索精神和人的节制都是不能否认的,而反方的事实判断本质上讲难以展开。如果需要对立的话,就应当按照正方事实判断对阵反方的价值判断。在这样一个博弈的问题前,人类应当尊重科学的本质还是尊重人伦。 但是就正方而言,用探索精神去攻击反方的事实判断太轻松太容易了,正方怎么可能放弃这样一块肥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