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执剑天使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6 23: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从我们这个论坛的帖子来看,大家好像都不太清楚珠海学院、珠海学院辩论队与暨南
大学与校队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有什么区别?
对不起,这个问题一直没讲清楚,下面就让我来将功补过一下吧。

珠海学院是暨南大学设在珠海校区内的一个学院,它跟其他学院(我们称为本部同学
{指广州校区})的唯一区别就是我们在珠海待四年,本部同学待一年。珠海学院是一
个综合性学院,它包括文、理、经、管各大类十几个专业,总人数6000余人,约相当
于广州校区人数的一半。从规模上,我们可以称为校区了,但我们是珠海校区内的一
个学院。
珠海学院辩论队当然也跟其他学院辩论队一样参加院际辩论赛,虽然我们学生基数
大,专业广,多少有些胜之不武。
暨南大学辩论队是在广州本部成立的,训练各方面也都是在广州,考虑到珠海学院的
同学参加本部集训确实有困难,所以目前校队内并无珠海学院同学,也没有现在珠海
校区内就读的其他学院的同学(一年级)。从编制上来说,我们跟校队没有重叠,也
无隶属关系,参加的是珠海学院这一级相应的辩论赛。
当然,本届比赛我们确实得到了珠海校区其他学院同学的大力支持——经济学院和管
理学院辩论队,这些同学没有一个是校辩论队成员都是一年级新生,他们援助我们完
全是学院间的友好交流。
所以从任何角度来说,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确实是学院辩论队,与校队并非一个
级别。

以上发言绝非想与自己的学校撇请关系,实际上,我们珠海学院的辩手都非常希望能
入选校辩论队,也祝我们的校队在亚太赛中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扬我暨大辩论声威!!!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0: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vs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正方: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暨)
反方: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中)

正方理论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在此与大家进行”在校大学创业是利大还是弊大”的探讨.我方观点是在校大学
生创业利大于弊
首先,我们明确几个概念.教育部规定在校大学生:在高等院校存有学籍的学生.创业,即创立
事业.和其他活动一样,创业始终是部分人的行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选择的发长道路.
因此,我方认为此辩题应以正在从事创业活动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证明其创业活动利大
于弊,向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但要注意的是利大于弊.并不代表着利益
最大化.例如苹果好吃,但并不说明苹果一定是最好吃的水果.
其次,我们来看看在校大学生的特性.一,在校大学生已经接受过12年的基础教育,有相对完善
的基础知识和人格.二,他们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人群之一.三,,大学校园内资源整合的优势是
完全走入社会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由此特性,我将从个人,国家,民族三个层面来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
从个人角度.首先:专业知识学习与课外实践相互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充实自我的
必由之路.将所有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意识不到不足之后的有的放矢的学习.二者结合起来恰
是练就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修行!其次,在校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校园资源整合的优势.三个
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将学习各门专业的人有机地聚在一起就是一组 黄金搭档 ,更何况知识
渊博的教授近在眼前,对于他们的创业我们翘首以待!
即使创业失败了,丧失了金钱,花费了精力,受到了创伤!正所谓吃一X,长一智,他们从创业过
程,创业失败中所学的,将是他们受用终生啊!
第二,从国家层面上说,创业成功当然好,促进经济发展.即使失败了,也能给其它企业提供经
验 教训,不致重蹈覆辙,提高创业质量,这对国家经济不也是一种促进吗?
第三,最有竞争力的民族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不应在别人的民族大力创新进取的时
候,悠然地坐在红木椅上闻着茶香.中华民族需要我们的创新.我们的努力,将推动了中华民族
创新精神的发扬!
综上所述: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0: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正方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开门见山,有错必纠。
首先请允许我指出对方辨友的几点美中不足:
(1)对方曲解辩题,还一笑而过。本次辩论的主体是正在创业的在校大学生,
你对一个不吃雪梨的人说雪梨好不好吃纯属对牛弹琴,创业如是,我们要讨论的就是
社会应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这个新生事物的态度!
(2)对方割离了创业与学业,其实啊他们是统一的,是知与行,是理论与实践
的统一,创业是学习的一部分,大学生创业指南说“创业是创新教育的实践课堂”古
语格物致知也与此暗暗相符!所以根本不存在兼不兼得的问题!同时孟子曾说:鱼我
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可见不可兼得是指水火不
融,两者只可选其一,而学业,学习绝非水火不融!
(3)对方辩友类比不当,说打工好,毕业后创业好就能否定在校大学生创业好
啊?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利大于弊,而不是最优化选择,比如说喝牛奶对人体是利大于
弊,至于是否最有利,最优化不是今天的讨论的范围!
(4)对方说大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经验不够,那我就不明白了,那什么时候是
足呢?农民叔叔没有读过大学去创业是不是就该千刀万剐,比尔。盖兹错了,应该考
上博士才去创业呢?其实啊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已比一般人多些准备了,遇到机遇创业
也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终止,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社会也是最好的大学!我方整场比
赛论证了在校大学生创业仔个人。国家。民族的利与弊,有利于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推动经济发展,教育资源多元化,民族创新精神的发扬。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是一群充
满激情与创新,知识与勇气,自强不息,躬行实践的骄子,他们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是
不够的,但他们整合起来就是一个无穷潜力与创造力的团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箐箐校园,许
多忙东忙西不知忙什么东西,走来走去不知何去何从。创业就像一面鲜艳的旗帜,在
学业之中指引年轻人不断从辉煌走向辉煌。人生能有几个20岁,只因年轻人不寂寞,
青春不甘寂寞!!!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4: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5月26日下午2点30分开始,在珠海市电视台的演播厅里先后进行了首届珠海大专电视
辩论赛的2场半决赛。分别是,第一场:暨南大学珠海学院vs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第二场:澳门大学vs吉林大学珠海校区
坦白的说,这两场比赛都远谈不上精彩,如果说第一场是在双方准备都不充分的情况
下,以作战能力取胜的话,第二场就是澳门大学的独角戏。

第一场:暨南大学珠海学院vs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正方:旅游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暨)
反方:旅游开发不利于环境保护(科)
对于这场比赛,暨南大学珠海学院绝对不能说准备充分。事实上,在第一轮比赛也就是对中大的比赛结束前,他们完全没有着手准备过这一辩题,也就是说他们的准备时间只有2天。这不禁让人担心,对于决赛题目,暨大珠院辩论队也存在同样问题,等待他们的是一个真正国辩级的对手和仅有的3天时间,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回到这场比赛。暨南大学珠海学院采用了一个取巧的办法,在定义上把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管理分开,把旅游带来的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统统推到经营和管理身上,认为开发就是一种科学的规划利用的过程。鄙人私自认为深为不妥,但这也是2天时间没办法逼出来的。但是反方完全没有抓住这一点,似乎对此也无太大异议,从而成就了正方获胜的前提。
正方观点主要为:1旅游开发是由政府主导的行为,具有全局性、科学性,考虑了环境保护这并非经济利益的因素。
2旅游开发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经济支持
3旅游开发要求良好的环境,这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谋而合
4旅游开发可以使公众在参与中切实感受山川之秀美、保护之必要,有助于树立公众环保意识
反方:1旅游开发本质上是寻求经济利益,环境保护是非功利目的,二者有本质矛盾。
2事实层面,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污染和破坏
双方立论都中规中矩,但在实际交锋中能否贯彻,能否打出力度又是另一回事。
同样准备不足,正方凭借训练有速的素质,丰富的经验,很容易地在己方阵地上打了一场比赛。
最后评委5:0裁定正方获胜。

第二场:澳门大学vs吉林大学珠海校区
正方:网络使人更亲近(澳)
反方:网络使人更疏远(吉)
这次珠海大专辩论赛,澳门大学是真真切切让我们见识到了一支国辩队伍对于辩论赛的专业与认真。
作为一支参加了03国际大专辩论赛,正在准备亚太赛的高水平队伍,此次比赛是一次平常的练兵热身,但他们对于比赛的态度却是如此得一丝不苟。虽然他们第一场比赛的对手弃权,本届比赛高水平队伍不多,但是他们每轮比赛必到观看其他其它队伍比赛,澳门大学这支观战队伍以他们整齐的深色校服成为赛场外一道风景线。这支队伍里包括他们儒雅谦和的指导老师、全部主辩和众多热爱辩论的替补队员。
无论对于哪支队伍,他们绝不小视,总是保持尊敬和亲切,让人感觉到他们真是把辩论当成生命中一件绝对崇高的事,如同古人焚香抚琴。
自然,以这样的心态对待辩论,26号当他们终于登场的时候,必然是闪亮全场。
可惜的是,他们的对手还太年轻,清一色一年级的辩手们可能还不能理解辩论的深意,对于强大的对手,难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其实反正是输,谁不想死于高手剑下,毕竟死前还能看到绝世武功,或者拼死一战,输得也壮烈!
值得一提的是,澳门大学除了我们熟悉的倪明、陈典外,新出现的一辩刘京京,是近来越发少见的男辩手担任一辩角色,立论很有水平,简单明了清晰,是不多见的真正完成好稳固阵地的立论任务的一辩。可能他参加比赛还不是很多,感觉还没倪明陈典那样潇洒自如,但绝对是一只绩优股。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获北京大学医学部最佳辩手,这让我想到他的母校北京大学,几乎从来不出来参加各种辩论赛,但据说校内辩论水准极其高,真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看到北大辩手的风采。

OK 祝澳门大学一路顺风,祝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好运
GOD BLESS YOU

发表于 2004-5-27 21: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谢谢楼上的赞美.
我们感到有点惭愧.

暨大在本次比赛中异军突起, 可以说是在意料外, 又在意料之中.
四位辩手水平差不多而且能保持状态.

以前没有机会和暨大交手, 所以对暨大辩论不是很了解.
这次对上了, 我们是绝对不敢掉以轻心的.

事实上, 我们也从来没有把珠海赛当成是亚太赛的热身.反而因为地缘的关系,我们更重视珠海赛.这由我们派出的队员可见一斑.

澳大,暨大关系密切, 联系也很多.所以无论谁赢谁属, 都是值得恭喜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5-28 09: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可惜你们每次来都是来去匆匆的,真想请你们留下来把酒话辩论,决赛打完你们又是
要匆匆离去吧,如果能多留一会儿,别管输赢,我一定要请你们青梅煮酒论英雄!
 楼主| 发表于 2004-5-28 10: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再发一条辩词。这不是正式比赛场上的较量,是暨南大学珠海学院队内为备战与中大
那一场由陪练队员拿出的反方立论,贴出来以飨观众,也是为这些幕后英雄的工作喝
彩加油!

主席,评委,大家好:
   首先声明我方观点: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何谓在校大学生?根据国际惯
例,就是在大学上课继续学业的学生,否则一个离开学校十几年而保留学籍的人是否
仍是在校大学生呢?
   什么是创业?创业具有怎样的特性呢?创业,创办事业,既具有一定目标、规模
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他的特性包括:1创新性 2目的性 3系统性 4
风险性 5延续性、经常性——需要较长时间和经常活动 6规模性——包括事业规模和
投入的时间精力的规模。由此可见,创业必须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大,绝非对方辩友
所说的一小部分,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同时对创业者的性格、人格、心智、人文素
养、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又具有怎样特性呢?
   首先,在校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促进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完善,包括人
格的完善、心智的成熟以及人文素养的积累,而不仅是为了毕业后有出路;
   其次,大学为实现这种成长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大学生有必要在这最合适的时
间,做与之相适应的事,否则就是资源的浪费了;
   再次,多数大学生的性格、心智、人文素养、创业的知识和能力都没有达到创业
相应的标准;
   第四,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对于正在为自身素质提高而努力的大学生而
言,学习本身就需要极大时间和精力,如果再加上创业,那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落得赔
了夫人又折兵。
   综合在校大学生和创业这两者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校大学生创
业利弊皆有,但是弊大于利。
   诚然,创业机遇难得,合适的机会降临时确实不该放弃;创业活动可以提高创业
能力;也有利于提升社会创新力,是为利。
   但是这些利都是创业之利,如果放在大学阶段可就不同了。
   其一,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个人的成长这一根本任务,因为学习和创业都要倾
注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而这很难做到兼顾。
   其二,大学生在没有全面成长,心智、品格不成熟,人文素养不深厚,只是不完
备,能力有欠缺的情况下贸然创业,那不仅注定了失败,还会给未来人生带来阴影。
   其三,这样一批素质不高的创业者会导致创业的低水准,影响未来商业发展的规
模和水平。
   所以我方认为评判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弊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在校大学生的全面
成长,是否有利于创业成功,是否有利于未来商业的高水平发展。
   创业本身没有错,一个在校大学生如果同时具备了知识、经验、心态、创新这四
个条件,在遇上一个合适的机会,那么他当然也应该去创业。但是,对于广大普普通
通的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还不具备上述条件。所以,对于广大在校大学生,创业弊
大于利。

发表于 2004-5-30 0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辛苦了天使!

谢谢你

青梅煮酒论英雄!

豪气冲天

佩服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04-6-3 14: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5月30日20:00 珠海市电视台1200m演播大厅  首届珠海大专电视辩论赛决赛
正方:知识经济会拉大贫富差距(暨南大学珠海学院)
反方:知识经济不会拉大贫富差距(澳门大学)

出场阵容:正方  1号辩手 许莹蕾 金融专业二年级     立论和接受盘问   福建
               2号辩手 陈明   法学系三年级       集中反驳、对辩   安徽        
               3号辩手 杨薇   中文系一年级           盘问、对辩   云南        
               4号辩手 陈焕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三年级     总结陈词   广东        
         反方  1号辩手 刘京京 中药学硕士一年级       立论、对辩   北京
               2号辩手 张恒   市场学二年级                 盘问      
               3号辩手 陈典   英文传意三年级      接受盘问、对辩  武汉
               4号辩手 倪明   工商管理硕士二年级  集中反驳、总结  北京

   抱歉,这么晚才把评论写出来。作为输的一方,心情确实难以平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客观评断整场辩论。在比赛结果宣布之前,我都是认为双方战平,谁胜谁负都有可能,所以当评委4:1判定反方获胜的结果公布,我既感到出乎意料又失落,充分体验了辩论中输的一方的心情,这也是我入队以来我们队第一次失败。冷静下来,回头听一遍比赛录音,心头逐渐清晰,就从双方开场白说起。
   本届比赛的选手介绍改为由辩手自我介绍,这在小型比赛里已普及多年,不过尚未引入正式比赛,此次比赛采用也算创新,果然成就了几场比赛的精彩开场。尤其本场辩论,可谓在选手自我介绍环节时,一场好戏就拉开了大幕。先是正方,暨南大学珠海学院的开场白以出奇制胜是有传统的,在他们的班际辩论赛中就有唱歌开始的经典开场,本届比赛他们更一以贯之地运用对联或诗句表明己方立场,可见是下了大功夫精心准备,本场比赛也不例外,他们创作了一首少年游的绝句,很好的表达了己方观点,可为煞费苦心巧思量。接下来轮到反方开场,此时的他们如果想在出奇上做文章已不可能超越正方,于是他们很机智巧妙地把舞台背景板上所打出的本届辩论赛的主题“沟通、交流、友谊、成长”融入到四位辩手的介绍,较正方更显得平易近人、虚怀若谷。
   立论陈词。正方一开始首先明确今天的讨论要在目前知识经济在部分国家初露端倪,而另一部分国家被卷入知识经济的这种现状下进行,也就是说讨论的是当前现状,也就是把现在国际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纳入辩论范围。可以把这一观点归结为:知识经济的出现会拉大贫富差距。应该说这个立足点是很有利的。然后从3个点论证。
一 人和人掌握的知识是不平等的,而这种知识的掌握又成为决定贫富的基础,所以贫富差距会拉大。
二 知识经济要求发展高投入高产出的高新技术,而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各国是不同的,将会导致富国更富贫国更贫。
三 知识经济带来人才的竞争,而人才会集中到更有吸引力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反方想必也是早料到正方会从此处入手,所以一开始就针锋相对的指出正方论证的是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而应该论证的是其必然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其实这就是正反方的最根本不同点——对辩题理解的不同,讨论前提的不同。正方立足现在,认为因为知识经济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当然应由知识经济负责,贫国没能力没基础搞知识经济而导致的落后是知识经济拉大贫富差距;反方讨论的则是一种理想状态,贫国能不能搞知识经济是先天因素、政治等其他原因影响的,实际把辩论放在了大家都在也都有能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前提下,讨论的是一种知识经济的理想模型下的发展状态。
其实我对反方一辩刘京京的这次立论不是很满意,可能因为他上一场的表现太好,吊高了观众的胃口,感觉这个立论打对方的多,论述己方观点不明确,阵地模糊不清。首先提出了知识的2个根本属性:可共享性和无限增值性(有趣的是,后来反方辩手在对辩盘问等环节又说成是非排他性和可共享性,看来应该是前后更改立论辩手还不太熟悉),从而推出社会各阶层打破阶层壁垒的可能性增大,中产阶级的大量出现,贫富差距缩小了。这里提出了一个有力的论点,就是知识使得改变贫富差距的机会增大了,可是立论中并未强调出来,后面辩论中才逐渐清晰。接下来,论证了正存在的贫富差距拉大不是知识经济导致的。国际差距,反方归结为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和历史原因。国内差距,归结为政治原因。特别强调出一些国家拒绝排斥发展知识经济而落后决不能怪在知识经济头上,这成为后来反方一个非常有力的攻击点。正当我们期待着他进一步论证知识经济怎样不会拉大贫富差距时,立论陈词戛然而止,不知是战术安排就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呢,还是另有隐情?
   
(为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4-6-3 17: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辩论队专题

  接下来进入盘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感觉正方暨南大学稍落下风。反方提出2个问题,“作为经济发展更高形态的知识经济如果是拉大贫富差距的话,那不是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矛盾?公平应该是机会的公平还是结果的公平?”,正方回答问题虽然都能避其锋芒,阐述己方观点,但阐述并没能给人留下很清晰很深刻的印象,也没有达到一拳直接打回般的正面回击效果。而反方通过提问使己方观点进一步明晰,反方的提问目的已经达到。正方提问,一上来正方两次逼问对方讨论的平台是不是基于时代现实,听起来好像不知所云,其实这正是发现了双方辩论的根本矛盾点,一方说现实,一方说长远,可惜陈典可是身经百战,几句话四两拨千斤轻轻拨过。正方举出事例请反方论证起步差距过大的国家如何在知识经济缩小差距,力度不小,却被陈典一个归缪,“落后的国家就永远不要努力不要发展知识经济追上发达国家了?”又打回己方论点。整场下来,正方一直没有正面回击这个问题或者说回击力度不够表达不够好,其实也好答,落后国家是要发展但发展就意味着能追上发达国家吗?归根结底,落后国家首先追求的是自身进步而不是和人比较,不能因为美国太强大了,我努力了还是追不上就不努力了吧。能够追上发达国家还需要很多特殊条件机遇,永远只是少数国家特殊情况。
   集中反驳可以说是两队最强辩手的对决,个人认为不分伯仲。澳门大学的倪明打了2点都很关键:
1 眼前是存在差距和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是否会永远存在,所以今天必须要讨论长远的问题。
2 南南差距南北差距是由落后国家拒绝排斥知识经济的态度造成的。
随后发言的是暨南大学珠海学院的陈明,他是此次比赛崭露头角的新星,他的反驳讲了3点: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方讲政治原因导致贫富差距等于还是经济决定差距。(后来这成了正方的统一口径,鄙人认为这道理没错但太不形象了,没有感染力,这也是正方整场的一个弱点,抛出了过多的经济专业理论名词,用别人不太懂的理论来辩论,说了不是等于白说吗)
2 “穿西装问题”。倪明比我帅更适合穿西装,穿西装后比我帅的更多了,西装拉大了我和倪明帅的差距。同样道理,基础不同的国家发展同样的知识经济差距更扩大了。
3 对方谈长远,要大家都进入知识经济,而进入这一经济模式就需要很高的经济基础,那不是等于在差距已经缩小了的情况下再谈拉大还是缩小。
这后两点可谓抓住要害,现场效果和语言杀伤力都实实在在。

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7:35 , Processed in 0.05364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